北非之角真奇怪,左手大西洋右手地中海,非洲地图反转来


在地球这颗蓝色星球上,人类赖以生存的陆地被浩瀚无垠的海洋所包围着。大约在2亿年前,一块被称为泛大陆的超级古陆分崩离析,漂移碰撞逐渐形成现今模样,而每个板块在地质运动的相互撕扯和碰撞中又形成众多的“犄角”。如果踏上人类诞生的黑色大陆非洲,来到北非之角丹吉尔时,尤其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造化神奇!

丹吉尔是摩洛哥王国第三大城市和最大的旅游中心,它地处非洲西北角,坐落在被称为世界交通十字路口的直布罗陀海峡南岸,它与欧洲仅隔11公里,是连接欧亚、非洲和美洲,东进地中海和西出大西洋的重要门户。站在丹吉尔的海边,一眼便可望到西班牙海岸边的大型风力发电组。如从空中俯瞰,对岸西班牙所在的伊比利亚半岛就像一位王子,正俯身与丰满性感的非洲黑美人深情相吻。

丹吉尔有两大著名的网红打卡点,其中一个在市区北郊濒临大西洋的海边。因为这里有一个世界罕见的天然洞穴,洞穴造型不仅奇特,而且简直就是上帝镂刻的非洲地图,所以当地人将它称为“非洲洞”,丹吉尔已开始着力打造这处景点,在洞穴旁边修建起罗马式的廊柱建筑,设有咖啡厅和纪念品售卖点,目前观光还是免费哟!


说实话,将地形狭窄陡峭的非洲洞作为一个景点,对于地理知识不感冒的游客而言,的确算不上一个上佳的必游之地,但是这里直面蓝得心醉的大西洋,惊涛拍岸,鸥鸟飞鸣,面对大海长天,习习海风吹拂,心中积郁一扫而空,而且这里的鸟儿毫不惧人,不过像多数摩洛哥人一样,当你举起相机,面对镜头的鸽子小姐还是会优雅地摆摆右手,委婉的拒绝拍摄哈!

穿过平整的小广场,从扶梯钻入山体拓出的通道,下到一个进深三十余米,约摸有数百平方米的洞窟,左边部分原始天然,右边部分却有人工开凿的痕迹,应该是为了方便更多的游客欣赏而扩展的吧。洞的正前方透光处便是一幅反转的非洲地图,连左侧的马达加斯加都如此惟妙惟肖。视野所及,外面别有洞天,海鸥翩跹,碧波绵绵,你能不为这大自然的神作感到惊讶么?

非洲洞最早叫大力神洞,传说是希腊神话里的大力神赫拉克勒斯Hercules击穿形成的。但实际上找个洞穴是大西洋海浪冲击岩礁,估计经过4000多年的水击石穿而自然形成。据说后来西班牙人从海上入侵丹吉尔,发现这个洞口竟然酷似一幅非洲地图,认为是上帝赐予的礼物而狂喜不已。由于海水汹涌,游客想从外部观赏非洲洞的正面而没有船只帮助是绝无可能的一件事,但是洞口崖壁却是当地人海钓的好地方。


在非洲洞右侧,有一片由橙黄色砂岩堆积而成的岸礁,在大西洋狂风巨浪的千年洗礼下,这些砂岩被风化、侵蚀,绽放出别样的辉煌!海风海浪不遗余力地倾力打造,海滩上开始出现让人啧啧称奇的海蚀洞沟、蜂窝岩,这些专业术语称之为海蚀壶穴的坑洞在波浪携带石粒的钻蚀作用下,凹穴呈规则的圆形扩大,最后逐渐将数个壶穴壁切穿相连,形成姿态各异,各显其妙的壶穴奇观。

从成片的海蚀壶穴可以看到海浪的巨大威力,大大小小、层层叠叠的坑穴,相连部分的穴壁被海水和泥沙冲击、旋磨,由于地形高低和年代的不同,磨损的程度也不尽相同,一些穴壁全然贯通,一些穴壁似断非断,外壁是密密麻麻乳头状砂石突起,内壁则附满绿油油、毛茸茸的海藻,千姿百态,纵横绵延,如同微缩版的黄龙景区。

参观完非洲洞沿着大西洋海岸向北约5公里,就来到丹吉尔另一个著名的网红打卡点——斯帕特尔角。这是摩洛哥乃至北非的最西北角,也是大西洋进入直布罗陀海峡的入口处,如果晴空万里时,可以惊喜地看到大西洋和地中海交汇处的海水会呈现出深浅不一的蔚蓝、海蓝、翡翠蓝。


斯帕特尔角最为迷人的地方在于它的地理位置,既是非洲大陆与欧洲最近的连接处,也是印度洋和大西洋的通廊咽喉,向西是云水交接的北大西洋,往东则是温柔静谧的地中海。精明的丹吉尔人已嗅到商机,在大西洋和地中海分界标志木牌下,看到大批中国游客光临,一位身着柏柏尔人传统服饰、牵着两头毛驴的摩洛哥青年立马用纯正的中文唱着:我有两只小毛驴我从来也不骑......招揽着生意!

在斯帕特尔角木质栏杆下的悬崖边,细心的游客可以看到岸边丛生着松树、灌木和仙人掌,在距海岸大约60米远的海水中,有一块像三角帆直立的礁石,上面用红色的颜料打底,中间是一枚绿色的五角星,长焦拉近方才明白这是一面摩洛哥的国旗,它正好位于大西洋和地中海的分界处,寓意摩洛哥的地理位置和国际地位。

继续顺着山腰石块铺就的道路向北前行,就会看到摩洛哥的天涯海角——卡斯巴大灯塔。据说摩洛哥独立后,欧洲要求其在直布罗陀海峡入口修建一座灯塔用于保障进出地中海的航行安全,摩洛哥便别出心裁地按清真寺宣礼塔的形制建造起了卡斯巴大灯塔,寓意安拉的光芒照耀这片海域。灯塔为四方立柱形黄色建筑,一到夜间,灰色的塔顶便开启强光航灯,即便远在数十海里外的船只都能清晰可辨,以此导航。


卡斯巴大灯塔三面被烟波浩渺的大洋所环抱,塔身高耸在里夫山脉的起端,它不仅是丹吉尔的地标,也成为摩洛哥的象征和骄傲,被印在摩洛哥200迪拉姆的钞票上,游客也总爱手捏一张钞票以灯塔为背景摄影留念。站在灯塔下,左边大西洋,右边地中海,向前是欧洲大陆,这时你会不会哼起孙燕姿的歌:向左向右向前看,爱要拐几个弯才来?

斯帕特尔角隔海与西班牙相望,站在卡斯巴大灯塔下向北眺望,对面的西班牙近在咫尺,山坡上林立的风车,岸边的帆船、快艇、小屋,在长焦镜头下一切都清晰可辨,从西班牙阿拉赫西拉斯塔利法港出发的大马力游轮正在劈波斩浪全速航行,强劲的动力使它仅需四十余分钟便可横渡直布罗陀海峡抵达丹吉尔。

视线转向左边的大西洋,你可以见到这条堪称世界上最繁忙的航道到底有多繁忙。仅仅肉眼所能观察到的,不到二十分钟,先后就有几十艘十万吨级以上的货轮从斯帕特尔角进出直布罗陀海峡,其余的中小型货轮、游船、渔轮等更是不可胜数。所以,作为地中海咽锁的丹吉尔,其战略地位无可替代,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


卡斯巴大灯塔身后是阿特拉斯山脉西段北支,全长290公里的里夫山脉,它横贯摩洛哥——阿尔及利亚边界,高耸的山体一直延伸到地中海,山上植被繁茂,怪石嶙峋,狂暴的海风将山上的树木吹得虬枝悬爪、冠盖偃压,仙人掌和荆棘则顽强的在石缝和瘠土中恣意生长。

夕阳西下,金红的霞光倾情映投在大西洋绵长的海岸线,碧绿的海水簇拥着雪白的浪花,你追我赶地亲吻着岸礁,垂钓的人们离开固定好的钓竿聚在角落享用起自带的干粮。趁此机会,一位欧洲女游客穿上刚买的阿拉伯长袍,奔到悬崖边,用手机定格下这恢弘壮观和美好——北非之角丹吉尔,就这么神奇美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