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真的有用嗎?它使中國失去了西伯利亞,網友:讓人心痛

中國有著5000年的悠久歷史,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留下了許多聞名世界的名勝古蹟。比如,秦始皇陵兵馬俑、故宮、滕王閣、岳陽樓、雲岡石窟等等。這些歷史遺留下的瑰寶,見證了中國古代燦爛璀璨的文化,是中國人特有的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現。在這眾多的名勝古蹟中,有一處最為世人所熟知,它就是被譽為世界七大奇蹟之一長城。

長城真的有用嗎?它使中國失去了西伯利亞,網友:讓人心痛

美國宇航員阿姆斯特朗曾經接受採訪時說過,當他站在月球上凝視地球時,唯一能隱約可見的人類建築,就是長城。長城,最初修建於秦朝,它是秦始皇為了抵禦北方匈奴的侵擾,而修建的防禦工事。它綿延兩萬五千多公里,對於抵禦外敵入侵,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然而,正是有長城的存在,也讓中國失去了大片的疆域!

長城真的有用嗎?它使中國失去了西伯利亞,網友:讓人心痛

秦朝滅亡之後,漢代繼承了秦王朝的疆域,帝國的最北端到達長城,就再也無法向前逾越了。因為,長城之外有兇悍的遊牧民族,匈奴。從漢初到漢武帝,一直是王朝的心腹之患。漢武帝雄才大略,和匈奴激戰數十年,逐漸消滅這一支龐大的軍事力量。然而,得勝的漢王朝並沒有將長城之外的土地,納入自己的版圖。這一方面,是由於長城之外的土地,過於寒冷,不適合農作物生長。國家在這裡駐軍,龐大的後勤補給,只能從內地運輸,耗資太大。另一方面,是由於古代的正統思想,認為只有中原地區才是天下的中心,長城以北都是蠻荒之地,不值得擴張。在之後的歷朝歷代,都默守這一條不成文的準則,默認長城是國家的最北端,長城以北不值得擴張。

長城真的有用嗎?它使中國失去了西伯利亞,網友:讓人心痛

直到清朝,滿族人開始統治中國,滿族統治者沒有受到漢文化的侵染,他們的思想相比較之前歷朝歷代的君主有所不同。作為統治階層,滿族人數太少,為了統治廣大的漢族臣民,他們不得不拉攏長城以北的蒙古族,給予他們特權,才讓長城以北的土地,開始納入中國的領土。然而,這個時候,沙皇俄國的勢力已經到達了西伯利亞地區,雙方在雅克薩打了一戰之後,簽訂的《尼布楚條約》使得中國徹底喪失了西伯利亞地區擴張的可能性。

長城真的有用嗎?它使中國失去了西伯利亞,網友:讓人心痛

長城在中國歷史上,起到過一定的積極作用。它守衛著國家的北方疆域,使得外敵入侵,有了一定的阻礙作用。但是,有網友說,沒有長城的話,中國的疆域面積會更大,可能會到達西伯利亞地區,它使得中國沒有了向北擴張版圖的野心,讓人痛心。假如沒有長城的束縛,中國的疆域面積會不會更大呢?讀者們,你們有什麼看法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