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取一枝清瘦竹,秋風江上作漁竿

竹秀逸而有神韻,纖細柔美,常青不敗,象徵青春永駐;瀟灑挺拔、清麗俊逸,象徵翩翩的君子風度;竹的空心象徵虛懷若谷;彎而不折、折而不斷,象徵柔中有剛的做人原則;竹凌雲有意,強項風雪,竹梢拔高未出土時便有節。

蔽蔭迎風的竹,在中國古典造園藝術裡,是不可缺少的搭配,那種清氣蕭爽,令人偃仰之間俗慮盡忘。白居易的《養竹記》指出,竹挺拔直立的外表,象徵著君子的剛直不屈,而內在的空和節,意味著君子的操守名行,夷險一致。

寫取一枝清瘦竹,秋風江上作漁竿

所以,竹與松、梅歷來是中國文化中的“歲寒三友”。自魏晉以來,竹就成為了風流名士理想的人格化身,敬竹、崇竹、引竹自況,蔚為風氣。

據《世說新語·任誕》記載:王子猷(王羲之之子)特喜歡竹子,他曾經暫時借住別人的空宅院,讓家丁把院裡都種上竹子。有人問他:“暫時住一下,何必這樣麻煩!”王徽之很是深沉,高聲吟詠一番,才指著竹子說:“何可一日無此君?”他的《綠竹引》詩曰:“含情傲睨慰心目,何可一日無此君。”至今為人讚賞。

寫取一枝清瘦竹,秋風江上作漁竿

自古以來,詠竹的詩人舉不勝舉。李白“佳境宜緩棹,清輝能留客”;杜甫“竹深留客處,荷淨納涼時”;張九齡“高節人相重,虛心世所知”;蘇軾“可使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則最廣為人知;明張鳳翼題《竹林高士圖軸》“一竿二竿修竹,五月六月清風。何必徜徉世外,只須嘯詠林中。”;清鄭板橋稱讚竹“我自不開花,免撩蜂與蝶”

最早開始畫墨竹的相傳為五代的李夫人,《圖繪寶鑑》說她月夜獨坐南軒,竹影婆娑可愛,乃揮毫濡墨,摹寫窗紙之上,其後北宋的文湖州(同)登峰造極,揮灑出鮮活的墨竹生命,他曾教導蘇軾畫竹,要“必先得成竹於胸中,執筆熟視,乃見其所欲畫者,急起從之,振筆直遂,以追其所見,如兔起鶻落,少縱則逝矣……”(蘇軾《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成語

“胸有成竹”就是出自於此。

寫取一枝清瘦竹,秋風江上作漁竿

而在生活的體驗中,北宋的王禹偁在《黃岡竹樓記》,更以“夏宜急雨,有瀑布聲;冬宜密雪,有碎玉聲;宜鼓琴,琴調和暢;宜詠詩,詩韻清絕;宜圍棋,子聲丁丁然;宜投壺,矢聲錚錚然”,紛紜交疊,組織成動人的音符,使人感受了一種內在的情韻。

清代的鄭板橋一生愛竹、吟竹和畫竹,留下了一百多首吟詠竹子的詩句。“舉世愛栽花,老夫只栽竹。”、“不須日報平安,高節清風曾見。”、“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寫取一枝清瘦竹,秋風江上作漁竿。”、“ 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竹子的精氣神深刻地影響了鄭板橋。縱觀鄭板橋的一生,剛正不阿始終是他的代名詞,這也正是他深得後人尊敬的重要原因。

寫取一枝清瘦竹,秋風江上作漁竿

“竹報平安”,出自唐時愛竹的典故:北地少竹,只有童子寺有竹窠,主持僧極為珍視,相傳每月都派僧徒探視,通報竹子平安無事。後以“竹報平安”喻平安的家書。又因“竹”“祝”諧音,“爆”“報”諧音,人們用竹子做成爆竹,在喜慶的節日燃放,驅邪惡祈禱平安,含“竹報平安”等寓意。

竹子還是佛教教義的象徵,所謂“青青翠竹,盡為法身”。因為竹子節與節之間的空心,是佛教概念“空”“心無”的形象體現,表示了必須不斷地汲取營養,尋求現世間智慧,以充實無物之腹,方能擺脫塵俗瑣事,找到人間淨土。

寫取一枝清瘦竹,秋風江上作漁竿

法顯的《佛國記》和玄奘的《大唐西域記》中,都記載了古印度兩個最早的寺廟之一“竹林精舍”在中印度的迦蘭陀村,據說是釋迦牟尼在王舍城宣傳佛教時,迦蘭陀長者歸佛以後,將他的竹園獻出,摩揭陀的國王頻毗婆羅在園地上建立精舍,請釋迦牟尼居住。。

據說,觀音菩薩在往昔之時,現身於南海普陀山的紫竹林中,聽潮起潮落,悟苦空無我,修成耳根圓通,能“尋聲救苦,大慈大悲”。白居易號“香山居士”,寫《養竹記》雲:“似賢何哉,惟直以立身,心空以修道。”

寫取一枝清瘦竹,秋風江上作漁竿

竹是一個象形字,《說文》作“竹”,雲:“冬生竹也。”指的便是在寒冬愈挫愈奮,顯示不凋謝的精神,於是它引領了傳統讀書人與知識分子在面對時代、宇宙、人生時,如何在縱的歷史中選擇建立自己獨立的觀念。

所以,歷史上有“竹林七賢”嵇康、阮籍、阮咸、向秀、王戎、劉伶、山濤;有“竹溪六逸”李白、韓準、裴政、張叔明、白陶沔、孔巢父;“風竹是感應無心”的程明道;堂前格竹子的王陽明,莫不對竹有一分執著和深切憧憬!輞川的“竹裡館”,是王維禪思的地方,他的《竹裡館》詩云:“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蘊涵著深深的禪意。

寫取一枝清瘦竹,秋風江上作漁竿

竹的種類很多,《竹譜》記載達六十餘種,它是溫、熱帶植物,在我國華中、華南和臺灣,隨處可見,一般所見到的有麻竹、綠竹、孟宗竹、淡竹、刺竹等。在福建省永康縣方廣寺還有一種方竹,它的莖幹如手指頭般大,呈方形,可說是極為少見的品種了。

竹的用途尤為廣泛,很早就與文明有密切關係,“著於竹帛”,擔任傳承文化的責任。此外還能供應建材,作竹椅、竹几、竹籠、斗笠、手杖,包粽子、供造紙、制樂器。用竹製成的樂器,有簫、笛、排簫、蓫、篪、管、篳篥等。

寫取一枝清瘦竹,秋風江上作漁竿

竹子也可食用,常食竹筍可助消化,冬天採收的稱為冬筍,品質細嫩,春天採收的則稱春筍,這兩種都是孟宗竹的產物,而六月之後,則是綠竹筍和麻竹筍的生產季節。

竹筍清香甜美,不論燉肉煮湯,皆極爽口,過去還有揚州富商,聽說黃山竹筍燒肉特別好吃,就地掘洗,由廚師在黃山調好味料,燃上炭火,每隔十里一站,專人接力送至,是為揚州一大名菜。

寫取一枝清瘦竹,秋風江上作漁竿

養竹能養生,竹子可以清新空氣,有利於調節胸細胞、腦神經和心臟。清代名醫周之緣《醫心集·竹石篇》曰:“七情之病也,養竹解悶,賞竹消愁,品竹暢志,聽竹清心,伴竹得樂,猶勝於服藥者矣。”

竹籬茅舍曾是隱士居地的象徵,正所謂“修竹三竿詩人家”。竹可使日出有清陰,月照有清影,風來有清聲,雨來有清韻,露凝有清光,雪停有清氣,令人神骨俱清、逸緻橫生。故居必有竹,以陶情勵志、爽清氣息。以竹為友,靜坐竹畔,聆聽那風搖綠竹的戛玉之聲,延來灑然清風,俱感身心舒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