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超級大國的國家很少,近代只有三個,印度100年都追不上它們

印度有沒有成為超級大國的可能?

自近代史以來,世界上的超級大國其實也僅僅出現了三個,這三個超級大國分別就是現如今的美國、前蘇聯以及殖民時代的英國,要說印度跟超級大國這個詞有什麼關係,唯一的關係就是印度曾經被英國這個前超級大國統治過。

成為超級大國的國家很少,近代只有三個,印度100年都追不上它們

美國能成為超級大國的資本

美國能成為超級大國是因為他們擁有這個資本。

美國是早在一戰之前就已經擁有了世界第一經濟強國的地位,其經濟總量從那個時候到現在,一直都獨佔著鰲頭地位,根本沒有國家可以相比。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隨著其他眾多列強都飽受到戰爭的創傷,沒有遭受到戰爭波及的他們就在經濟方面遠遠甩開了其他國家,然後通過戰爭援助其他國家,他們更是在二戰之後確定了他們的西方霸主地位,把以前原本和他們平起平坐的歐洲列強們收為了小弟。

在上世紀的冷戰時期,美國除了核武器方面並沒有壓過蘇聯之外,其他方面無論是武器裝備還是國民的經濟水準上都遠遠超過了蘇聯。

成為超級大國的國家很少,近代只有三個,印度100年都追不上它們

而在現如今世界上只剩美國一個超級大國的情況下,更是少有國家能和美國比擬。

在經濟方面,他們每年20多萬億美元、140多萬億人民幣的GDP遠遠甩開了其他國家。

在軍事方面,他們每年7000多億美元、將近5萬多億人民幣的軍費開支也根本不是其他國家可以相比的。

此外在科技方面就更不用說了,作為現如今大多數高端科技的起源地,暫時還沒有哪個國家能從美國手中奪過世界第一科技強國的稱號。

蘇聯被稱為超級大國的資本

至於蘇聯的超級大國稱號也並不是被吹出來的。

首先在領土面積上,蘇聯就有著其他國家無法比擬的優勢。

除了包括俄羅斯1700多萬平方公里的面積之外,蘇聯當時還囊括了其他14個大小不一的加盟國。

這14個加盟國分別就是現如今的烏克蘭、哈薩克斯坦、白俄羅斯、阿塞拜疆、愛沙尼亞、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等國家。

成為超級大國的國家很少,近代只有三個,印度100年都追不上它們

那時候,蘇聯的面積直接達到了2240萬的龐大數值,遠非現如今任何一個國家可以相比。

除此之外,蘇聯還有包括東德、波蘭、羅馬尼亞、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蒙古國、保加利亞等國家在內的眾多小弟。

這龐大的面積、龐大的勢力覆蓋範圍再加上他們那強悍的武力,就算他們經濟差了點,也完全有資格被人們稱之為超級大國。

殖民時代的英國

而殖民時代的英國就更不用說了,作為曾經的日不落帝國、作為殖民時代裡最閃耀的一顆星辰,英國曾擁有著眾多殖民地。

這些殖民地包括了現如今的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南非、印度、巴基斯坦、尼日利亞、牙買加、馬來西亞、孟加拉國、緬甸、肯尼亞等眾多國家。

憑藉著這龐大的殖民地,英國在那個時期裡也是完全有資格被稱之為超級大國的。

種種方面表明印度沒有成為超級大國的可能

而大家看著這三個超級大國的水準,再看看印度現如今的水準,大家還覺得印度跟超級大國這個詞有著一絲半點的聯繫嗎?

首先從國土面積上來說,印度那只有298萬平方公里的面積就跟超級大國這個詞搭不上邊。

再說經濟的話,他們國內也達不到這樣的標準。

在2018年的時候,印度的GDP僅只有27000千多億美元,而面積遠比其小得多的日本則達到了49000多億美元的程度,連日本都比不過,他們拿什麼來爭超級大國的名號?

成為超級大國的國家很少,近代只有三個,印度100年都追不上它們

而印度雖然一直以來都被人們稱之為南亞一霸,但是也僅僅只能在南亞地區當霸主罷了,要是把印度的軍事實力放在整個國際平臺上,其實也就只能排在二流的等級。

首先在軍工方面,他們現在還沒有能做到完全的自給自足,只能生產製造一些簡單的武器,而無法生產製造一些要求高一點的武器。

比如他們現在比較先進一些的子彈就需要從國外進口。

比如他們國產的軍艦在他們的軍工企業超出了大量預算、拖延了20多年的時間後,都沒能交付出令軍隊滿意的成品。

成為超級大國的國家很少,近代只有三個,印度100年都追不上它們

至於戰鬥機和導彈的國產製造上就更加不用說了,效果比他們國產的軍艦還要差。

而在軍費方面,他們每年的投入也僅只有500多億美元,連美國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成為超級大國的國家很少,近代只有三個,印度100年都追不上它們

通過這啥也比不上的狀況,其實大家就已經能想明白答案了。

我覺得印度在短時間內是絕對不可能成為超級大國的,除非100年後世界上發生什麼巨大變故,要不然這種可能基本不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