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形狀宛如人耳,這裡被譽為地球之耳

羅布泊是許多探險隊科考隊冒險的地方,也是多數人有去無回的地方,那麼羅布泊之謎究竟是怎麼回事?它到底有什麼神奇的力量吸引著他們前去探險?

由於形狀宛如人耳,羅布泊被譽為"地球之耳";又被稱作"死亡之海"

由於形狀宛如人耳,這裡被譽為地球之耳

專家普遍認為,這種奇異的自然地理現象或奇特的地理構造,將有助於找到新疆近幾千年中大氣、水文、地質的變遷規律。

耳朵其實就是羅布泊不同時期乾涸的湖盆,耳輪則是羅布泊不同滯水期的湖濱,耳孔是羅布泊湖水最後乾涸的湖盆。湖盆呈同心狀收縮,每收縮一次,就形成一道耳輪線。

由於形狀宛如人耳,這裡被譽為地球之耳

為揭開羅布泊的真面目,古往今來,無數探險者捨生忘死深入其中,不乏悲壯的故事,更為羅布泊披上神秘的面紗。

1981年6月,我國著名科學家彭加木來羅布泊地區考察,中途斷水,為了節省開支,不用飛機空運淡水,他隻身一人冒險尋找泉水,不幸犧牲在羅布泊附近的茫茫沙漠中。

餘純順(1951.12-1996.6.13),上海人。1988年7月1日開始孤身徒步全中國的旅行、探險之舉。行程達4萬多公里,足跡踏遍23個省市自治區。已訪問過33個少數民族,發表遊記40餘萬字。

由於形狀宛如人耳,這裡被譽為地球之耳

沿途拍攝照片8千餘張,為沿途人們作了150餘場題為“壯心獻給父母之邦”的演講。尤其是完成了人類首次孤身徒步穿過川藏、青藏、新藏、滇藏、中尼公路全程,征服“世界第三極”的壯舉,1996年6月13日在即將完成徒步穿越羅布泊全境的壯舉時,不幸在羅布泊西遇難。

有人稱羅布泊地區是亞洲大陸上的一塊“魔鬼三角區”,古絲綢之路就從中穿過,古往今來很多孤魂野鬼在此遊蕩,枯骨到處皆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