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把光緒皇帝的母親婉貞,害的生不如死,是真的嗎?

福垊


光緒皇帝的生母婉貞是慈禧的親妹妹,光緒二十二年( 1896年),五十五歲的婉貞鬱郁離世。

婉貞生前三子一女不幸早夭,而倖存的次子載湉自四歲起便與自己骨肉離別。婉貞在倍受失子之痛下,還要忍受二十二年思子的痛苦煎熬,婉貞的生活過得可以說生不如死。而這一切,完全是拜姐姐慈禧所賜。


(光緒帝生母生父)

婉貞是在咸豐九年(1859年)嫁給醇郡王奕譞的。當時婉貞作為秀女參加咸豐皇帝的選秀,但並沒有被選中。這些落選的秀女當中的出眾者,可以被皇帝賜婚與皇親宗室的。

當時婉貞的姐姐杏貞(後來的慈禧太后)已貴為懿貴妃。在她的枕邊風下,咸豐皇帝就把自己的小姨子婉貞賜婚給自己的七弟奕譞,婉貞就成為了奕譞的嫡福晉。

婉貞嫁給奕譞後,奕譞也成為了慈禧的政治盟友。在辛酉政變中,奕譞拿下了肅順,為慈禧垂簾聽政出了很大力。事後,奕譞的政治地位也迅速上升,出任領侍衛內大臣、神機營管理大臣等重要職務。此時,婉貞與他的婚後生活也很恩愛。但美中不足的是,他們的長女及長子載瀚分別五週歲在和兩週歲時不幸早夭,婉貞因此痛苦不堪,倍受打擊。


(慈禧)

同治十年(1871年),婉貞又誕下次子載湉。載湉的到來,給婉貞的生活帶來新的希望,逐漸沖淡了失去長女和長子載瀚的痛苦。

1875年,慈禧的兒子同治皇帝載淳染病崩逝。在慈禧的操縱下,四歲的載湉被過繼給咸豐帝為子,即皇帝位。

當時,同治帝臨終前,遺言要溥字侄輩繼承皇位,為何被慈禧選立了載湉呢?

首先,載湉當時只是一個不諳世事的四歲幼童,這樣便於慈禧一手操縱朝政。而如立年歲稍長的溥字輩,慈禧就不便操控時局了。

其次,載湉的生母婉貞是慈禧的妹妹,載湉既是慈禧的侄子又是慈禧的外甥,親上加親,慈禧認為載湉會以她馬首是瞻的。


(光緒帝)

最後,載湉的生父奕譞對慈禧唯命是從,毫無政治野心,這令慈禧一百個放心。

但是,聽聞兒子載湉被選立為帝,這對奕譞夫婦簡直是晴天霹靂,奕譞甚至當場就失聲痛苦,暈厥過去。而婉貞也是整日以淚洗面。因為他們深知,以慈禧狠毒的性格,與自己的兒子同治帝都搞得很僵。那麼作為外甥的載湉在她手底下也一定沒有好果子吃。

載湉入宮後,對強勢的慈禧怕得要死,整日落落寡歡,身體也經常生病。這時婉貞才得以有機會進宮照料載湉幾日。但所有儀式都要遵從君臣之禮,母子之間的天倫之樂已然全無。此後,隨著光緒小皇帝的長大,母親婉貞再難得見上兒子一面。

在光緒帝登基的次年,即1875年,婉貞又生下第三個兒子。不過,這個兒子在出生後的次日便夭折。

1880年,婉貞再生下第四子載洸。但載洸依然沒逃脫早夭的命運。四年後,載洸又夭亡。

可憐的婉貞遭受這接二連三的打擊,獨子光緒帝又深居皇宮,難以相見。婉貞的身心倍受推殘。而此後,奕譞的側福晉又先後給奕譞誕下三位子嗣,而婉貞卻再無所出,在家中地位迅速下降。



(光緒帝生父奕譞)

婉貞與慈禧雖為姐妹,性格卻大相徑庭,慈禧生性狠毒,手段果敢。而妹妹婉貞性格柔弱低調。所以說這姐妹倆也合不大來。慈禧還曾親自賜給奕譞一個側福晉顏札氏,這個顏札氏知道慈禧對婉貞不滿,所以還經常以慈禧為靠山欺負婉貞。所以婉貞在喪子、思子、失寵等多重打擊下,倍受煎熬。

載湉即位為光緒帝后,醇王府自然成了潛龍藩邸。明哲保身、力求低調的奕譞以不敢僭越居住為由,請求慈禧為其另建新府。但奕譞未及遷往新居於1891年1月病重去世。

奕譞去世之後,嫡福晉婉貞的身體也是一天不如一天,整日吃齋唸佛,為難以見面兒子光緒帝祈福。光緒二十二年,倍受思子之痛的婉貞在府中抑鬱而終。

(慈禧)

婉貞去世後,慈禧曾親往醇王府弔唁。她下令將妹妹婉貞的珠寶全部翻出,氣急敗壞地用腳一頓亂踩後,又下令將剩下完好的珠寶為婉貞陪葬。當時,慈禧名義上以歸政光緒帝,但實際上仍掌握實權。但光緒作為一個少年皇帝,胸懷政治抱負,不甘慈禧的箝制,所以帝后矛盾漸趨不可調和。所以妹妹婉貞死後,慈禧在醇王府的鬧劇,與其說是弔唁亡妹,不說如是對光緒帝不滿的情緒的宣洩。


歲月是一條河流


這個婉貞,還真有點說道,她是慈禧的親妹妹,不帶一點假的,他倆都是葉赫那拉氏惠徵的女兒,慈禧小名叫做杏貞,她妹妹叫婉貞。

但為什麼要說,慈禧把婉貞害的生不如死,這還有點門道,得細說了。

因為慈禧,嫁給親王

首先要說慈禧,慈禧比婉貞妹妹大了六歲,進宮早,但是後來呢,她妹妹也要作為秀女受到皇上的選妃,15歲那年的杏貞,作為秀女被淘汰了。本來按理說她就應該跟皇家無緣了。

但是這個時候,慈禧已經成為了懿貴妃,並且受到了咸豐皇帝的寵愛,聯盟皇帝知道他還有一個妹妹曾經在選秀時候落選了,由於愛屋及烏,咸豐皇帝就賜婚慈禧太后的妹妹婉貞嫁給當時的醇親王,也就是當時咸豐皇帝的弟弟奕寰。

別管怎麼著,這也是個嫡福晉,而且是嫁給親王,還是皇帝指婚,婉貞算是高攀了,對於葉赫那拉氏來說,兩個女兒和皇家有了婚姻關係,可以說是祖墳冒青煙了。

這算是受到慈禧的恩澤,算是婉貞的幸運,為何要說後來被慈禧害的生不如死呢?

那就是接下來的故事了,只能是成也慈禧,敗也慈禧了,作為純天王的第一附近,葉赫那拉氏婉珍生下了4個兒子,但是隻有一個長大成人,他的名字叫做載恬,或許大家不熟悉這個名字,但他後來有另外一個常用的稱呼,光緒。

大家明白了吧,也就是說慈禧的兒子同治皇帝去世之後,因為皇帝沒有兒子,所以要從皇室血脈中選一個,從慈禧太后的角度來說,毫無疑問選擇自己的妹妹的兒子,當然是最有利於自己的選擇,但換句話來說,她搶了自己妹妹唯一的依靠。

然後慈禧就把當時只有四歲的光緒皇帝抱入宮中,關鍵問題是,慈禧沒了兒子,抱了妹妹的,但是好死不死,她妹妹杏貞生了四個兒子,也就這麼一個長大的,其他的都夭折了!

這誰受得了,過繼給咸豐之後,婉貞也就沒兒子了,更重要的是,從今往後還不能常見到皇帝,就是見到了,身為母親還要給兒子下跪,見到兒子也只能遠觀,不可享受人倫之親,對性格懦弱的婉貞來說,實在是一種折磨。

好在他還有一個小女兒,能夠慰藉這個苦命女人的孤獨,但艱難總是接踵而至,有時候小女兒也夭折了,巨大的打擊之下,一病不起。

最終在她臨終之際,慈禧太后終於讓她的親兒子,長大成人的光緒皇帝,去看了這個生母一眼,最終這個在思念兒子和備受折磨中堅持二十二年的女人,徹底合上了眼!

《清實錄‧德宗景皇帝實錄》記載,光緒二十二年四月下旬起,光緒皇帝四度前往醇賢親王府探視醇賢親王福晉。

所以婉貞這一生的命運,跟慈禧關係莫大,由於慈禧他成為了醇親王的嫡福晉,她的兒子成為了皇帝,這是幸;

可也是由於慈禧,她十幾年不得見自己的親生兒子,只在臨終見到了幾眼,而在實際上,因為死了五個孩子,過繼了唯一的光緒;她算是沒有兒子的,所以這樣的一生,在古人心中無後是莫大的悲哀,她也因此受盡折磨。

不能說是慈禧害了他,只能說他的一生成也慈禧,敗也慈禧,幸也慈禧,不幸也慈禧,如果有不幸,那就是因為命運跟慈禧綁在一塊了吧……


歷史好奇怪


光緒皇帝的親生母親,葉赫那拉·婉貞,滿洲鑲黃旗人,惠政的女兒,慈禧太后的親妹妹,醇親王奕譞的嫡福晉。1856年京城選秀,她剛好15歲,按照選秀條件,13—16歲的滿族女孩都可參加。於是她既歡喜又激動地進京了。那時她的姐姐慈禧在皇宮中已經混跡3年,貴為懿妃,她羨慕自己姐姐,也想入宮。可是選秀那天她被咸豐皇帝撂了牌子。



她的人生被慈禧操縱

慈禧野心勃勃,她想拉攏勢力,鞏固自己的權利,把眼光瞄向道光皇帝的第七個兒子、咸豐皇帝的異母弟奕譞。當時的奕譞是個二十出頭的小夥子,能文能武,很有才幹,家族勢力強大,而且單身。他嫡福晉的位子被很多名門貴族盯著。此時,慈禧就給咸豐皇帝狂吹枕邊風,終於把自己的妹妹婉貞給扶上嫡福晉的座位上。從此婉貞就成了慈禧的一枚棋子。



連失愛子,雖有四個兒子死、活都不屬於自己

婚後婉貞夫妻恩愛也算甜蜜,但是讓她鬱鬱寡歡的是,結婚十年了卻沒有生下一男半女。直到1865年,25歲的婉貞才為奕譞誕下長子載瀚,她歡喜異常,對兒子萬般疼惜,可惜的是,她這個孩子在兩歲的時候就夭折了,婉貞悲痛欲絕。

1871年31歲的婉貞終於生下了第二個兒子-載湉(光緒皇帝),這個兒子的到來使她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為了愛子,她整日提心吊膽,對兒子日常悉心照料,所有的事必親自過問。當健康快樂的載湉長到3歲的時候,慈禧太后的兒子同治皇帝卻駕崩了。 “國不可一日無君”,到底立誰為皇帝呢?慈禧考慮到兩點:一是,要讓這位帝王有葉赫那拉家族的血脈。二是,必須能當她的傀儡,滿足自己獨攬大權的慾望。慈禧自然就想到了妹妹的親生兒子載湉。1874年,慈禧命人抬著大轎衝進婉貞的家裡。剛剛3歲的載湉不想離開母親的懷抱,他哭泣著緊緊地摟住自己的母親。此時的婉貞已撕心裂肺。她苦苦哀求那些主辦人員,希望能和兒子多呆一會。但是太后懿旨不敢違,她眼睜睜地看著兒子被放入八臺大轎,匆匆趕往紫禁城,從此母子天各一方,光緒受盡虐待。



1875年(母子分離的第二年),35歲的婉貞作為高齡產婦又生了個兒子老三,但是還不到一天就死了,連名字都沒有。

光緒六年(1880年),年已40歲的婉貞又生了個兒子,老四載洸,在4歲時也死了。

痛苦的加深

此後,婉貞再無任何兒女。載湉也就成了她的獨子。而這個孩子又遙不可及。見上一面那是痴心妄想,萬般困難。就算見到了,婉貞也得向自己兒子行三叩九拜之禮,母子關係畸形尷尬。 而與此同時,奕譞的側福晉劉佳氏卻接連生下載灃、載洵、載濤3子,而且全都健康快樂地長大,“母憑子貴”,側福晉日益受寵,地位上升。婉貞看著側福晉和她們的兒子們母子情深,生活幸福。與此相比婉貞的心情可想而知,而她只有在無人時,偷偷流淚,只能日日撫摸著載湉小時候的衣服寄託相思之苦,而此時自己兒子卻被要求稱呼慈禧為“親爸爸”。



孩子在深宮大院到底是如何生活的呢?她日夜擔憂。她太瞭解自己的姐姐慈禧了,慈禧尊行的是“順我者昌,逆我者亡”。她連自己的兒子同治皇帝和兒媳皇后阿魯特氏都容不下,更何況是別人的兒子。本來慈禧兒子同治皇帝得了天花,一天他的皇后阿魯特氏去養心殿看他。皇后對同治訴苦,說慈禧無辜責罵她,她受到很大冤屈,無處訴說,只好來丈夫面前邊哭邊流淚。當時同治皇帝得病就要痊癒了,他勸皇后暫且忍耐。 小兩口哪裡知道,此時此刻慈禧在門外偷聽牆根,而且已經聽了好久。當慈禧聽到兒媳告自己,她惱羞成怒。根本不顧躺在病床上的兒子,瘋一般地衝入養心殿,一把抓住皇后的頭髮,連罵帶打,還說要行廷仗之刑。虛弱的同治帝看到這情況心驚膽戰,一下子昏死過去,因此受到嚴重刺激,發生“痘內陷”病變,不久死去,皇后不久也蹊蹺死去。婉貞料想自己兒子在皇宮不會有好日子過,時常擔憂。



光緒十二年(1886),慈禧太后賞福晉乘坐杏黃轎。然福晉“秉性謙沖,至內廷,仍不用也”。 在婉貞心裡,沒有任何榮華富貴能比得上自己兒子重要,所以對於這樣的賞賜,她根本看不眼裡,心有怨恨又不能明說。

轉眼光緒皇帝已經離開婉貞22年,她在對兒子的日日思念中終於支撐不住,病倒了,彌留之際想見兒子一面,母子終於相見。據記載,

慈禧命令她朝思暮想的兒子載湉來探病。婉貞見到了兒子,只是愣愣地看著這個獨子,對視良久之後,她終於帶著幸福逝去了。終年55歲。

婉貞死後,光緒皇帝悲痛不已,他輟朝十一日紀念生母,稱婉貞為“皇帝本生妣”。她雖為皇帝生母,卻從未有過太后之名!

綜上,慈禧強行把自己妹妹的兒子作為自己的養子,害她們母子分離,害她一生都在思念兒子、擔憂兒子中度過。這樣的日子的確可以稱得上是生不如死。慈禧在自己妹妹死後並沒有善待光緒皇帝。她獨攬朝政大權,讓光緒當了她34年的傀儡皇帝。光緒皇帝一生都在戰戰兢兢中度過,最後在慈禧臨死的前一天,喝了慈禧御賜的酸奶離奇暴斃。

參考資料 《清德宗實錄》、《清史稿》、《清稗類鈔》。


小姐姐講史


光緒帝的生母葉赫那拉·婉貞是慈禧太后的唯一的妹妹,比慈禧小6歲,是醇郡王奕譞的福晉。那麼婉貞為何會被嫡親姐姐害得生不如死呢?

1852年,17歲的慈禧通過選秀入宮後,獲得咸豐帝寵愛,僅用4年時間便從蘭貴人晉封為懿妃。妹妹婉貞做為旗人家的女兒,自然也要參加內務府選秀,但未能中選,因而沒能成就一段姐妹共侍一夫的傳奇佳話。

慈禧的孃家境況不好,三個兄弟沒一個爭氣的,要想保住富貴只能依靠兩個女兒,於是慈禧向咸豐帝大吹枕頭風,請求將妹妹指配給皇弟醇郡王奕譞做嫡福晉。奕譞長得一表人才,只比婉貞大一歲,是正兒巴經的皇親國戚,富貴榮華可謂享之不盡。慈禧這麼做雖然免不了政治上的考量,但歸根結底還是希望替妹妹找一個好歸宿。1861年,英法聯軍入侵,咸豐帝帶著王公大臣逃到熱河,不久便“崩”了。以肅順為首的顧命八大臣把持朝政,驕橫跋扈,對慈安太后還有所顧忌,卻絲毫沒將慈禧太后放在眼中。權力慾極強的慈禧說服慈安,秘密聯絡留京善後的恭親王奕訢發動政變,搶班奪權。婉貞當時與慈禧的關係非常密切,恭王到熱河後,因寡嫂與小叔子不宜走動頻繁,以避人口實,遇到傳遞消息時,總是婉貞以探視姐姐的名義出入於後宮,再把兩宮太后的意思告訴奕譞,再轉告奕訢。
慈禧與妹妹交惡源於親生兒子駕崩,1875年1月12日,19歲的同治帝載淳駕崩於紫禁城,慈禧提議將醇親王次子,年僅4歲的載湉過繼給咸豐帝為子,繼承大統,由兩宮太后再度垂簾聽政。載湉是奕譞和婉貞的第二個兒子,長子載翰於兩歲時夭折,載湉是自己獨子,卻被親姐姐認做兒子。當時懷有身孕婉貞,心有埋怨卻不敢有絲毫流露,只能將一片愛子之心深深埋藏在心底。

1875年2月,心情抑鬱的婉貞生下三子,出生僅一天便夭折。連失愛子的婉貞對姐姐的怨恨與日俱增,原本親密的姐妹之情也逐漸惡化。俗話說“一入侯門深似海”,年僅四歲的兒子在人情冷漠的皇宮中不知會遭受怎樣的虐待。更難堪的是,自己的兒子做了皇帝,做為生母的婉貞見到他卻要磕頭行禮,君臣名份遠高於骨肉親情。

1880年11月,40歲的高齡產婦婉貞誕下四子載洸,老來得子,醇王府上下無不精心呵護,好不容易長到4歲卻再度夭折。隨後,奕譞的側福晉劉佳氏接連生下載灃(溥儀生父),載洵,載濤三個兒子,全都長得白白胖胖,生龍活虎。推此及彼,想想自己身上掉下的肉卻已經成了他人之子,婉貞只能以淚洗面,撫摸著載湉小時候的衣物痛哭不止。

慈禧太后為了緩和姐妹關係,曾賞賜給婉貞一頂杏黃轎,可出入於內廷。慈禧希望妹妹可以像當年一樣時常走動,畢竟也是姐妹一場。可婉貞性格剛強,遇到慶典必須入宮時讓人抬著杏黃轎入宮,自己從不乘坐,這表示她根本就不領情。1896年6月17日,苦思愛子22年的婉貞病危,慈禧派光緒帝前去探視。面對朝思暮想的兒子,婉貞心中有千言萬語想對兒子說,卻沒能說出一句話。她和兒子深情對視良久,面帶微笑地閉上了雙眼。

婉貞去世了,如果再多活幾年,活到戊戌政變之後,知道心心念唸的兒子被囚禁於瀛臺,身邊連個盡心服侍的太監都沒有,甚至連一口熱飯都吃不上,真不知她會做出什麼瘋狂舉動。婉貞死後,光緒帝綴朝11日,定稱號為皇帝本生妣,意思是皇帝親生母親。

婉貞一生育有四子一女,卻唯獨只存活了載湉這麼一個兒子。可就這麼個獨子到頭來還被姐姐過繼給自己當兒子。她生下了一位皇帝卻從未有過太后之名,朝思暮想了22年直到臨終之時也沒能聽見兒子叫一聲“娘”。


歷史茶坊


談到慈禧,大多數人都是談之動怒,這個婦人可差點沒把近代的中國坑慘了,更是後人對其口誅筆伐,尤其是後來軍閥孫殿英炸開東陵,盜了她的墓穴,無不有人拍手稱快。關於慈禧的罪行,可謂是罄竹難書。

帶著仇視慈禧的態度我們今天來看看慈禧的家事和家人,以及她的行為。有人說,慈禧把光緒的母親婉貞害得生不如死,怎麼說呢?

婉貞是誰

婉貞全名葉赫那拉·婉貞,出生年月(1841年9月13日—1896年6月17日),早年選秀女落選後,慈禧在咸豐皇帝的枕邊風吹的差不多了,把他許給了醇親王愛新覺羅·奕譞為嫡福晉,婚後生活幸福美滿,還為醇親王生下一個兒子,孩子命苦,沒過兩年夭折了,接著又生下載湉,遺憾的是,載湉3歲的時候被慈禧接走培植去了,婉貞後來還生了載洸和一子,但終究命薄如紙,早早夭折了。

(婉貞和醇親王)

婉貞和光緒的關係

光緒就是婉貞唯一在世的一個孩子載湉,俗話說母憑子貴,那麼,失去孩子的母親呢,地位就是日益低下了,再加上其他福晉的母憑子貴,婉貞就顯得夕陽西下的感覺,再加上思念兒子,抑鬱成疾。


(光緒)

婉貞和慈禧的關係

婉貞和慈禧是一母同胞的姐妹,都是葉赫那拉氏,慈禧是婉貞的姐姐,論到這裡的話,光緒皇帝還得叫慈禧大姨呢。

筆者有話說:慈禧為了一己私利,讓婉貞唯一的孩子離開婉貞,讓他們母子分離,使得婉貞思念成疾。但是,題目上的生不如死到還不至於。


橙汁歷史


婉貞是慈禧的妹妹,親妹妹。

惠徵有兩個女兒,大女兒叫杏貞,小女兒叫婉貞,杏貞就是日後大名鼎鼎的慈禧太后,她比妹妹大了6歲。

慈禧還是個少女的時候,參加了皇宮選秀,憑藉其過人的姿色,端莊的舉止,不俗的言談,有幸入了咸豐的法眼,先是當了蘭貴人,生了小同治之後,一躍成了懿妃,很受光緒寵幸。


婉貞長大了之後,也和姐姐一樣參加了選秀,如果婉貞也選入了後宮,那麼,慈禧無疑有了黃金搭檔,二人可以結成最牢不可破的組合,笑傲後宮了!

為了讓婉貞入宮,慈禧可謂花了不少心思,拖關係,走後門,上下打點,在咸豐耳邊吹了不少枕邊風,然而遺憾的是,婉貞最終落選了。

皇宮選秀,好比戰場廝殺一般,各方勢力明爭暗鬥,輪番較量,沒有過人的背景,沒有過人的資本,想上位談何容易!

不過,咸豐考慮了慈禧的面子,最後把婉貞嫁給了與己關係最好的弟弟奕譞,做了嫡福晉。

千萬別小看了奕譞的嫡福晉,多少達官顯貴、名門望族使出渾身解數角逐這個位置,婉貞能上位絕對是莫大的榮幸了。


婉貞嫁給奕譞之後,深得寵幸,不久之後,生下了寶貝兒子載瀚,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小載瀚剛滿兩歲就夭折了。

很快,婉貞又生了二兒子載湉,他就是未來的光緒皇帝,後來,婉貞又生了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不過全都夭折了!

一連串的喪子打擊,令婉貞心如刀絞,痛不欲生。然而,打擊遠遠沒有結束,更崩潰的重擊即將出現了!

原來,慈禧也遭遇不幸了,她的二十歲的兒子同治皇帝年紀輕輕就死了,據說得了梅毒而死。

可是,咸豐只有同治這一顆獨苗苗,沒有別的兒子,慈禧悲傷之餘,不得不考慮繼承人問題,她思來想去,為今之計,最好的繼承人人選就是婉貞的兒子載湉了。


立了載湉之後,慈禧可以繼續垂簾聽政,怎麼著,載湉是自己的親外甥,身體裡流淌著葉赫那拉家族的血液,算是自己人。

就這樣,年僅三歲的載湉,被八抬大轎抬進了紫禁城,婉貞雖然極不情願,但也無可奈何。

婉貞在苦苦的思念中,在苦苦的掙扎中,苦熬了二十二年,終於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冷雨夜,病入膏肓,奄奄一息,臨死之前,她想見一見光緒皇帝,慈禧滿足了她的臨終之願。

看著兒子,婉貞含笑而去!

十二年後,光緒死了,據說是慈禧害死的,倘若婉貞泉下有知,她會親手掐死慈禧的!


一半秋色


婉貞是慈禧的親妹妹,比慈禧太后小6歲,當時慈禧太后進宮入選後,節節攀升,後來更是生下了咸豐皇帝唯一的兒子,所以母憑子貴,慈禧被冊封為懿貴妃。慈禧的母家葉赫那拉氏家族一看,更是把慈禧的妹妹也送進宮進行選妃,希望自己家的兩個女兒都能在皇宮裡,那對自己家族的穩固幫助就更大了。

15歲的婉貞被送進宮選秀女,但是竟沒被選中,這時候的婉貞應該是回家等著家人說煤,選擇嫁給平淡的人過平淡的人生了,應該是與皇家無緣了。但是這時候的慈禧其實已經是咸豐的懿貴妃了,很受咸豐的喜愛,所以咸豐對慈禧的家人也是頗為照顧,就為慈禧的妹妹婉貞指了一門婚事。將婉貞嫁給了咸豐皇帝的親弟弟,當時的醇親王奕寰。

按這個賜婚來說,是很好的親事了,對於慈禧的母家葉赫那拉家族來說也是一大喜事,自己家的兩個女兒一個嫁入皇室做貴妃,一個嫁入親王府做福晉。而且婚後的婉貞也很幸福,接連生下四子一女,但是不幸的是四子只有一子存活下來,其他三子接連夭折。

雖然三個兒子接連夭折,但是好歹還有一子一女陪伴,婉貞也是很知足了,但是這種生活沒有維持多久,就被突如其來的一件事打斷了,那就是同治皇帝的去世。同治作為慈禧唯一的兒子,在咸豐去世後理所應當的繼承了皇位。同治皇帝在位共13年的時間,1875年,年僅19歲的同治皇帝去世了,而且同治皇帝沒有留下一個兒子,所以慈禧只能在宗室中選擇一個孩子繼承同治的皇位。

從慈禧的角度來說,她首先會考慮的就是醇親王奕寰的兒子,因為他不僅是皇室血脈而且是自己親妹妹的兒子,這是最有利於自己的選擇。所以慈禧就把當時年僅4歲的醇親王奕寰的兒子抱入宮中撫養,這個小孩子也就是後來的光緒皇帝。但是對於婉貞來說,這是她唯一的兒子,她並不希望自己的兒子當皇帝,只希望能陪在自己的身邊,健健康康長大。但是這唯一的兒子卻被慈禧搶走了,自己並不能時時見到,而且以後再見到自己的兒子還不能和他密切在一起,只能遠遠看一眼,自己還需要朝兒子跪拜磕頭。這對婉貞來說真的是生不如死的痛苦。

從自己的兒子被帶走的那一刻,婉貞就被打垮了,好在婉貞還有一個女兒時時陪在身邊,也算是有點慰藉。但是,婉貞的苦命並沒有結束,後來唯一的女兒也夭折了,在那個醫療條件落後的年代,孩子能養大真的是不容易。所以婉貞被巨大的悲傷打擊的一病不起了。

最後在婉貞的臨終之際,慈禧終於讓光緒皇帝去看了看自己的親生母親,送母親走完了人生的最後一程。所以婉貞的一生是很悲慘的,不能說她是完全被慈禧害的生不如死,但是慈禧卻將她唯一的兒子在身邊接走,導致婉貞半生時間都在母子分離的悲痛之中度過。婉貞的生不如死有一部分是慈禧造成的,還有一部分是當時的經濟落後、醫療落後造成的。放在現在,可能婉貞的四個孩子都能活下來。


丫丫說史


都別搶,我來答。

葉赫那拉·婉貞是慈禧的妹妹,謠傳慈禧將她害的生不如死,這自然是信不得。

不過,婉貞遇到一個像慈禧這樣工於心計的姐姐,也確實過的十分難受,早年慈禧成為咸豐的嬪妃時,婉貞也走上了姐姐的老路,入宮選秀。

不過那時候十九歲的慈禧在深宮裡沒有什麼勢力,也沒法對選秀進行暗箱操作,加上咸豐可能也沒有看上婉貞,所以她的妹妹婉貞也就落選了。

但慈禧屬實是一個很有手段的人,她見自己的妹妹無法入宮幫助自己,於是心生一計,既然宮裡不成,那就宮外吧。

事實證明,慈禧的這個決定做的非常正確。

她見咸豐對妹妹不感興趣,於是就勸誘咸豐說,把自己的妹妹嫁給咸豐的弟弟愛新覺羅·奕譞。因為當時這個愛新覺羅·奕譞是個香餑餑,咸豐很是器重他。

所以當時很多王公貴族都想把自家女兒嫁給他當福晉,不過卻被慈禧近水樓臺先得月,誰叫她離咸豐近呢,也就是吹吹枕邊風的事兒。

在慈禧的勸說下,她的妹妹婉貞就嫁給了愛新覺羅·奕譞,這一年是1859年,愛新覺羅·奕譞成為內廷行走。

什麼叫“行走”呢?就是沒有編制的額外官員,像清代有什麼章京上行走,軍機處上行走,都是臨時差遣的性質,這也是清代中央集權的一個特點。

婉貞嫁給愛新覺羅·奕譞後呢,就生了一個兒子,就是後來的光緒了。

看到這裡大家明白為什麼慈禧對光緒那麼恨了吧?最後直接把光緒給毒死了,其中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光緒並不是她的兒子。

因為這個光緒從始至終都是她的一枚棋子,包括慈禧的妹妹也是。

後來同治皇帝駕崩以後慈禧是怎麼做的呢?因為同治沒有後代。所以慈禧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力和地位,就把妹妹婉貞的後代光緒給過繼給了同治。

當時慈禧已經貴為太后,婉貞根本沒有能力和姐姐作對,而慈禧自然也是不管妹妹的感受,強行就把光緒從她身邊給搶走了。

當時這個光緒才三歲就和自己的母親分離,雖說孩子很小,沒什麼感覺,但是對於婉貞來說確實十分痛苦。

後面的事情大家自然都是知道了,光緒在皇宮裡基本上就是一個傀儡,搞戊戌變法因為威脅到慈禧的統治,立馬就來一個辛酉政變,把光緒一關就是十年。

最後死的時候還擔心光緒翻自己的老賬,就先把光緒給毒死了,可以說一點情面都不給自己的妹妹留。

而婉貞呢,自從和兒子分別之後,直到自己去世前才和光緒見上一面,不過恐怕光緒對她也沒有什麼感情,畢竟那麼小就離開。

如今來看她,無非也是基於人倫而已。

至於說慈禧謀害自己的妹妹,倒也不是真的事實,主要是慈禧這個人太精明瞭,什麼都算計的死死的,連自己的妹妹都不放過。

這也只能說自古殘忍最是帝王家吧。


圍爐談史


說起婉貞這個名字大家或許並不是很熟悉,但是她卻是一個於慈禧有著千絲萬縷聯繫的歷史人物。


葉赫那拉·婉貞(1841年-1896年),醇親王愛新覺羅·奕譞嫡福晉、慈禧太后的親生妹妹、清德宗光緒帝愛新覺羅·載湉生母。參加選秀後落選,指配給醇親王奕譞做嫡福晉。這就是婉貞的人物身份,知道這些後就不難理解我們接下來要談論的話題了。


有人說,是慈禧將光緒皇帝的母親,也就是婉貞給害的生不如死,這個論斷是真的嗎?


筆者覺得這個說法有些片面,個人認為婉貞的一生既有被慈禧折磨的生不如死的時候,但是也因為慈禧她的人生才得已向好的方向改變。以上言論的具體解釋如下:


為什麼我會說是慈禧將婉貞的人生引向了更好的方向,是因為若不是有慈禧婉貞根本沒有進宮的機會,更不要說會成為嫡福晉,一生享受榮華富貴。


身為姐姐的慈禧要比婉貞進宮早很多,並且慈禧當時深受咸豐皇帝的寵愛,而婉貞的進宮之路就不太順暢了,起初在選秀的時候婉貞就落選歸家了。但是因為慈禧受寵的原因,咸豐帝就將婉貞許配給了醇親王,做了嫡福晉,從此走上了不一樣的人生道路。


但是也因為這樣,慈禧將自己的妹妹一生搞得生不如死,下場十分悽慘。


表現一:淪為慈禧棋子,一生為慈禧所用


本以為攤上了這樣的姐姐是自己一生的榮耀,誰知道慈禧是一個極具政治野心的女人;本以為自己進了宮就可以過人人豔羨的好日子,誰知道一開始就淪為了慈禧手中的一枚棋子;本以為姐姐會處處照顧自己,誰知道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她的政治抱負。慈禧不甘只是後宮中的一位普通妃嬪,她想掌握更大的權利,甚至是國家大權。


於是當婉貞選秀女落選後,她才會向皇帝提及此事,讓婉貞嫁給醇親王,因為醇親王在當時的皇家親戚中相當出類拔萃,文武雙全,將來一定會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材,若能為自己所用,豈不樂哉?


所以,從一開始婉貞就淪為了慈禧實現自己政治抱負的一枚棋子,從一開始似乎就註定了婉貞悲慘命運的結局。


表現二:連續喪子,與唯一的兒子也不得相見,均拜慈禧所賜


婉貞確實命運多舛,她曾為醇親王孕育四子,但是命運就是喜歡捉弄人,她的兒子們在生下後不久都就夭折了,最後只剩下了光緒帝這麼一個兒子了,但是就這麼唯一的一個兒子也沒能留在自己身邊,甚至連見一面都是奢侈。


因為在光緒帝三歲的時候,慈禧的兒子,也就是剛二十歲同治帝駕崩了,並且沒有子嗣,慈禧為了讓帝王依舊是自己家族的血統,她自然就想到了自己妹妹的兒子,於是就將光緒帝過繼到了自己的名下,並且扶植年僅四歲的光緒帝做了傀儡皇帝,滿足了自己的政治野心。


然而婉貞就這樣與唯一的兒子見一面都成了奢侈,每天都沉浸在思子的痛苦之中,以至於惡病纏身,臨死前才見上兒子一面,這一面也算是滿足了她的心願。


就這樣婉貞的一生畫上了悲痛的句號。


綜上所述,婉貞既從慈禧那裡得到了恩惠,但其實她本身亦受害匪淺,可以說是極度得不償失!


歷史總探長


光緒皇帝雖然貴為天子,但是從始至終,他都不是清朝的實際掌權者。4歲登基的光緒帝,因年齡較小隻能由兩宮太后垂簾聽政;18歲親政,然而,朝堂大權仍然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光緒帝的一生,哪怕在普通人的看來,都未免太過窩囊。

慈禧與光緒帝的恩恩怨怨,幾乎貫穿了光緒的一生,就連光緒最終中毒死亡,都與慈禧太后有著密切的關係。據說,民間還流傳著這樣的說法,慈禧不僅從光緒帝的親生母親婉貞手中搶奪這個孩子,甚至還將皇帝的親生母親害得生不如死,這樣的說法是真的嗎?

慈禧舊照

光緒本名為愛新覺羅·載湉,《清史稿》記載,他的親生父母為葉赫那拉·婉貞和醇親王奕譞。母親婉貞則是慈禧太后的親妹妹,婉貞比姐姐慈禧要小6歲。她參加選秀之時,姐姐杏貞,也就是將來的慈禧太后,用了4年的時間,從貴人登上了懿妃之位,備受咸豐帝寵愛。

不過在這次的選秀中,婉貞並沒有被選中。雖說慈禧在宮中已經貴為懿妃,但是,對於這個身份她並不滿意,慈禧孃家在朝中也算不上隻手遮天的權臣,為了穩固自己的地位,培養日後心腹,妹妹婉貞不知不覺就成了慈禧手中的一顆棋子。

光緒皇帝

趁著咸豐帝的寵愛,慈禧請求將知書達理、容貌姣好的妹妹指婚給當時的醇郡王奕譞。因為頗具眼光的慈禧早已發現,這位郡王在當時所有的皇氏宗親中頗有才幹,文韜武略更是不在話下,未來必然是國之棟樑。

而且,慈禧找的理由有無懈可擊:清朝皇室向來有這樣的規矩,那些在選秀中未被皇上選中的秀女,可以賜婚給皇室宗親。就這樣,婉貞奉旨成婚嫁給了醇郡王,成為了嫡福晉。單從過程來看,慈禧為妹妹謀求姻緣,希望自己的妹妹找到一個好歸宿,此後有享之不盡的榮華富貴,似乎沒有什麼不妥,更無從指摘。

光緒親生父母

不過,慈禧的目光更加長遠,她真正的目的,是為了拉攏這位有權有勢的清朝皇室成員。婉貞嫁入王府以後,夫妻二人的日子過得也算和睦,婚後不久她就生下了長子載瀚,可惜的是,這位小王爺不過兩週歲就夭折。

雖說這讓婉貞備受打擊,好在沒過多久,她又生下了第2個兒子載湉,彌補了她失去第一個兒子的悲痛。就在這個時候,慈禧太后的獨子同治帝駕崩,又沒有為清朝留下子嗣。慈禧為了鞏固家族地位,名正言順地掌握朝堂實權,她選中了自己親妹妹的兒子載湉,過繼到自己名下。

慈禧舊照

就這樣,年紀三歲的載湉被人送入了冰冷的皇宮,4歲的時候登上皇位。婉貞作為一個母親,她從未想過自己的兒子有一天會成為皇帝,她只希望兒子能夠平安長大。

然而,她只是王府裡的一個嫡福晉,對於姐姐慈禧太后所做的一切決定,她皆沒有權利,更沒有能力反抗;不僅如此,她和兒子從此永遠只有君臣名分,再無骨肉親情可言。尤其是當婉貞生下了兩個兒子又相繼夭折以後,她越發的痛苦。

慈禧和光緒劇照

唯一活著的兒子遠居深宮,終究是見而不得。陷入這種痛苦之中的婉貞整日以淚洗面,再加上醇親王又娶了兩位側福晉,她成了王府中最不受寵的那一個。身為皇帝親生母親的婉貞,深陷於這樣的痛苦之中,最終於1896年6月病逝。很顯然,婉貞的這種痛苦,就是由姐姐慈禧一手造成的,她的命運,始終被姐姐牢牢地掌握在手中。雖然這一切,未必是慈禧的本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