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人越學習能力越低?遠離“巴納姆效應”是成功的第一步

有的人很迷信星座,認為星座說的都是對的。在我上學的時候,我的好朋友曾經給我說,咱倆的星座是一樣的,但性格怎麼不一樣啊?我覺得很困惑,做自己就好了,為什麼非要和別人一樣呢?

以前有一位心理學家給一群受試者做了一項測試,是關於人的性格的,實驗做完後拿兩份報告給受試者看,讓他們選擇符合自己的那份。

這兩份實驗報告,一份是根據大多數人的回答總結出來的平均結果,另一份則是屬於受試者自己的。但是受試者的選擇卻很奇怪,他們都選擇了第一份。

其實這種現象很正常,人們通常喜歡用一些模稜兩可的詞語來形容自己的性格。但是,事實卻不是這樣的,下面給大家分享一個案例。

為什麼很多人越學習能力越低?遠離“巴納姆效應”是成功的第一步

案例分享:

Bob是某家著名公司的銷售組長,是一個非常有才華的人,他的工作能力以及思維能力都在部門裡十分突出,但是Bob特別喜歡拍馬屁。而銷售部的部長Smith不同,他不僅位高權重,還是一個正直嚴肅的人。


部門裡每次開會, Smith都會讓全體員工對這次的目標提出意見。Bob次次都贊同Smith提出的工作目標,而且是完全贊同。他給出的理由是,部長和自己的想法一樣,不需要做任何修改。


Bob也經常對部門裡其他員工說,他和部長相處的很好,二人私下裡關係特別鐵,而理由也是一樣的:他和部長的性格相同。


就這麼過了六個月,Bob不在是部門裡最出色的那個員工,他的思維不再有創新性,而是一個牆頭草的存在。


到了年底,大家都開始清算業績,其他職員的業績都很高,只有Bob的是一條直線。有一次Bob給我抱怨,他在銷售部還是一個銷售組長,但是工資卻低於其他員工,現在居然成了倒數的。


Bob的事情讓我很感慨,他原本思維活躍很有創新性,但因為處處追求與領導的一致,最後也成為了一個普通人。

就像成語“東施效顰”一樣,東施不僅沒有模仿到西施的美,反而讓自己淪為了笑柄。這種情況就是“巴納姆效應”。

為什麼很多人越學習能力越低?遠離“巴納姆效應”是成功的第一步

“巴納姆效應”的含義是什麼?

“巴納姆效應”是心理學上的概念,是由國外某位著名的心理學家在20世紀50年代提出的,而巴納姆是雜技師的名字。

“巴納姆效應”是指:人們喜歡用一種模稜兩可的說法概括自己的性格特點。而用一種模糊,大眾,十分寬泛的詞語來形容一個人的時候,往往容易被人們所接受。雖然這些形容詞很寬泛,但人們卻樂於接受這種詞語的描述,認為這說的就是自己的特點。

怎麼樣才能形成“巴納姆效應”?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通常不是特別明白自己是什麼性格的人,那麼就只能通過別人的描述來得到一個大概的認識。

因此,我們就很容易受到他人的影響,在接受到別人的描述時,會覺得這就是正確的,把他們的話當做聖旨來參考,最後就會在認識自我上出現偏誤。

那麼“巴納姆效應”是如何產生的呢?它的產生需要一定的條件。受試者十分相信實驗者,並相信這是對他們的準確概括。這時就會產生“巴納姆效應”,而受試者也會對實驗結果給予肯定。

所以,這是人們自我認知上的一種偏誤。其實每個人都是在潛意識中追隨大眾,相信大眾都是正確的,最後忘掉了真正的自己是什麼樣。

為什麼很多人越學習能力越低?遠離“巴納姆效應”是成功的第一步

“巴納姆效應”的特點是什麼?

巴納姆效應的一個優點是,通過別人對自己性格以及其他方面的描述,可以對自己有一個清晰的認知。當然,在每個人心中都應該有一把尺子,在相信別人說辭的同時,也不能完全相信,否則會變得大眾化,成為一個普通人。

第一點,主觀判斷,聽自己想要聽的。

主觀判斷的作用力很大,它來源於我們想要聽什麼。相信自己的性格和能力就是這樣,那麼就專聽這方面的話語。就算與自己本來的性格沒有關係,也會找理由使它們產生聯繫。

因此,可以這麼說:“巴納姆效應”會讓我們聽自己想聽到的,即使聽到的是錯誤的。

第二點,喜歡聽好話。

關於自己的一些優點和積極方面,大家更樂於聽到。因此會對未來充滿自信,對自己的能力充滿自信,這種自信有可能是盲目的。

當同事讚美你,誇獎你的時候,這些讚美的言論可能和你平時並不相符,但是在我們的思維中,就喜歡聽到這樣的話,並且堅信自己將會獲得那樣的能力,因此更加開心。

為什麼很多人越學習能力越低?遠離“巴納姆效應”是成功的第一步

第三點,用生物原理解釋自己的優點。

我們都是人,從這一點上大家都是一樣的。因此,共同的基因擁有著差不多的大腦,在此基礎上產生出了不同的思維。就算每個人從小的經歷不同,文化水平不同,但總的來說,我們還是有很多相同方面的。

比如,你的父親或者祖先在某一方面很優秀,那麼你也會認為自己有這方面的能力。雖然暫時沒有發現,但相信在以後,這種能力一定會得到發展。

因此,這是從生理學的角度來給“巴納姆效應”下定義的。

那麼,為了得到更好的發展空間,我們如何避開“巴納姆效應”的缺點呢?

“巴納姆效應”是一種非常普遍的效應,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會存在相似點。那麼如何避開“巴納姆效應”缺點呢?我給大家提供四個方法。

01:勇敢面對自己的優缺點,不要被他人所影響。

我們大家都明確的知道自己有哪些缺點,因此不敢面對自己的缺點,這是心理因素在作怪。我們為了避免缺點被暴露,通常會把它隱藏起來,這種想法是錯誤的。

我們應該勇敢的面對自己的優缺點,不被他人所影響。

為什麼很多人越學習能力越低?遠離“巴納姆效應”是成功的第一步

02:提高自身的判斷力,明白事物的本質是什麼?

要提高自己的判斷力,特別是在面對形形色色的信息時,這種能力尤為突出,是我們要不斷培養的。當然,如何判斷信息和收集信息也是我們的重點,它們二者缺一不可,如果沒有充足的信息,判斷力再敏銳也無濟於事。

所以,我們要提高自己的判斷力,明白事物的本質是什麼,才能讓自己的未來發展的更加美好。

03:正確選擇參考對象。

在我們的生活中,和他人進行對比是免不了的。但是有一點特別重要,一定要選對參考的對象,並進行一個真實的對比。

如果一個人各個方面都比自己強,那麼會讓自己覺得自卑。如果一個人比自己弱,那麼會讓自己變得自負。因此,一定要選對參照對象,只有這樣才能明白自己所處的位置, 對自己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取長補短。

04:學會做總結,不斷反思取得進步。

從一件事情中,我們要學會總結,學會反思,只有這樣才能認清自己。在成功或者失敗時,才能發現我們的性格和能力。有句話說的很好:“失敗是成功之母”,我們在成功和失敗中吸取經驗,反思自己成功的部分和 不足之處,才能取得進步。

為什麼很多人越學習能力越低?遠離“巴納姆效應”是成功的第一步

結語:

在公司,我們可以聽取別人對我們的描述,但不能完全相信。我們要理智,知道自己的長處和短處,不受他人話語的影響,只有這樣才能讓我們擁抱美好的未來。

作者簡介:職場老男孩,一個80後的職場大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