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ETF指數和買股票哪個好?

平安90690


ETF指數基金的優勢

一種開放式基金,跟蹤某一類指數,只要有股票賬戶可以直接買入,交易成本低,不需要交印花稅,不同於主動管理的基金,指數基金是被動式投資,跟蹤某類指數,比如上證50、滬深300、中證1000指數等等。

從長期角度看,散戶是弱勢群體,在A市場能獲得平均投資收益,選擇被動型的ETF指數基金是個不錯選擇,建議採取定投的模式,甚至還是超越指數漲幅。像滬深300ETF、上證50ETF這類產品規模大,交易方便,費率也不高,同樣適合機構投資者。


截取滬深300指數,以2006年至2014年的數據來看(以部分收益率4%計算),實際效果如下:

當然ETF指數基金風格及大小也不一,選對品種多賺錢,以投資大市值為主的比如上證50、滬深300,小市值為主的創業板ETF,中型市值為主中證500等,熊市中可以選擇以大市值股票為主基金,而市場一旦走牛後,成長股的小市值彈性更好,可以換成中小市值股票為主的ETF指數基金,穩健的方式是均衡配置。


目前機構同樣熱衷對ETF進行持倉,ETF獨有的產品特性,滿足了機構投資者較大資金投資配置的需求。截至去年中報,50ETF機構持有人比例達到74.4%;300ETF機構持倉也達到80.7%。ETF持有和交易成本低廉、指向明確、風格純粹,機構投資者往往利用ETF開展資產配置。

2018年ETF的規模實現歷史性突破,全年新增ETF35個,ETF規模增加1434億元,增幅高達62%,全市場非貨幣ETF份額達到了2419億份,相比年初增長160%,是史上ETF發展速度最快的一年,截至去年三季度末,共有537只指數基金資產規模共計5382.5億元。

當前市場上佔據主導地位是上證50、中證500、滬深300、上證180等具有市場代表性的大盤或中盤指數ETF。多數為大盤寬基ETF,跟蹤標的為中證500、滬深300、上證50等。以過去十年的歷史來看,代表中型股票的中證500指數波動率最大,回報最好,代表藍籌股的上證50指數回報最低。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倘若是保守投資者,選擇被動型的ETF指數基金對比股票是個不錯的選擇,假如又想追求高收益的同時能接受高風險,股票方面可以多花點聰明才智!但任何投資都是有風險的,在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後合理規劃安排。


這裡只是提供了一個思路和看法,有不全之處希望多總結和交流。

我是跑贏大盤的王者,打字很累,最近評論點贊很少,希望各位朋友多多動動小手,您的評論點贊就是最大的理解與支持。


跑贏大盤的王者


ETF指數和股票,這壓根就不是一個選擇題,當然是買ETF指數好。

ETF指數是什麼?

ETF指數,即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市場人士又稱為交易所交易基金(Exchange Traded Fund,簡稱ETF),是一種在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基金份額可變的一種開放式基金。滬深兩市受眾最廣的ETF指數有:上證50指數,創業板的159915等。

為什麼買ETF指數好?

1、風險角度

ETF指數的風險明顯低於單隻股票。ETF指數是投資一籃子股票,相對分散投資,一籃子股票一定存在一些股票與另一些股票負相關,風險可以相互抵消。而單隻股票風險集中,不合符投資的本質。

2、受非市場因素影響較小。ETF指數不會遇到黑天鵝時間,而個股隨時可能遇到。ETF指數不需要去進行復雜的分析,標的指數的平均估值是最好的參考,而個股需要進行基本面、技術面分析,還要提防機構投資者的操縱,ETF指數不受認為操縱。

3、流動好

ETF指數流動性強於個股,不存在賣不出去。而個股就恰好相反,特別的遇到意外利空襲擊,或者公司本身出了問題。例如,上海萊士老總炒股,投資收益由於市場的波動而拖累主營,天天一字板跌停,想賣賣不出去。

4、ETF接近投資投資本質

買入ETF,就意味著你不會幻想漲停,你知道其每天的波動相對有限,有一個淡定的心態持有,同時你不會去比較。而個股每天都有可能漲停,同一板塊其它漲瘋了,你要去比較,很可能出現不理性、沒有必要的交易。

5、交易成本更低

ETF目前交易是沒有成本的,而股票有佣金、印花稅、過戶費等等。

綜述,所以買ETF更好!


溯源歸一


ETF和股票各有優缺點,於我而言,ETF是被當成一種工具來使用。

例如,我很看好下半年的醫藥行業,但是我對這個行業的個股沒有研究,那麼我就可以選擇醫藥ETF,進行投資。

就拿今天來說,今天指數沒有想象的大跌但是還是出現了低開,然後明天MSCI指數擴容,我覺得這是一波很好的收割洋韭菜的機會,那我今天就選擇跟蹤MSCI的ETF基金買入。(在手機上買一點點,忘了用指標沒買在最低點)



明天很有可能出現的就是尾盤被拉起來,如果明天低開的話,還可以適當再買一點,然後週三賣出,當然這個指數ETF長期持有問題也不大。

如果資金量特別大的話,可以再ETF和一籃子股票之間進行套利。例如某一隻股票在998點開始停牌,現在大盤指數漲到了5000點,然後行業指數在這期間漲了5倍,這個時候這支票發公告要復牌了,這種情況下,股價大概率是連續漲停的,根本沒有買入的機會,這個時候你發現這隻股票在某隻ETF裡佔有較大的比重,那麼你可以買入ETF,然後轉換成一籃子股票,這樣就能獲得這隻股票後期連續漲停的收益了。當然這個過程同樣也可以轉過來,也可以用一籃子股票去轉換對應的ETF。

除此之外,海外ETF也是一種很方便的工具,相比QDII基金,海外ETF的申贖到賬時間更快,能夠及時一些難得的機會(例如,前段時間人民幣兌美元破7),也能增加我們資金的利用效率。

不過說了這麼多ETF的好,我投入精力和資金最多的還是股票,畢竟確定性機會還是比較少見,而且ETF行業還是沒有我自己精選股票的收益來的高,你買白酒ETF,拉長時間來看肯定是跑不過茅臺的。(酒ETF只有三個月的數據)



所以很難說是哪個更好,每種產品都有自合適的對象。像對於自己研究不透個股的行業,但是有覺得後市有行情想要參與的可以選擇相應的行業ETF,對於特別懶,不想在這上面浪費太多時間,只想獲得超越理財收益的朋友可以選擇寬基ETF。對於個股研究比較深入,想要獲得大幅超越市場收益的朋友,股票則是最好的選擇。


短線小作手


 

我看了一下其他回答,幾乎一邊倒的說買ETF好,可能因為廣大散戶對於股票市場的體驗都不太好導致的吧。

不過我們需要反思的是,這兩年火起來的ETF,真的就是個人投資者,參與股市的最好解決方案了嗎?

散戶買ETF真的一定比股票要好嗎?

 

我們先思考一個問題,有誰是長期持有ETF賺到錢的呢?

可千萬不要和我說半導體50ETF,持有半年,持有一年,和持有五年,是兩回事。

股票圈有句話,一年三倍者眾,三年一倍者寡,現在拿著半導體50很開心的小夥伴,咱們可以三年後再來複盤。

所以,筆者的答案是,買ETF指數和買股票,哪個好,取決於您投資的目的,投資的期限是什麼。

 

一直訂閱筆者的小夥伴都知道,筆者關於資產配置的底層理念是,一定要有集團軍作戰的戰略思維,也就是長期配置中,一定要有長期持有,具備穩定收益的資產,作為底倉持有,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核心資產”,這類資產的特點是市場風險小,個股機會大。(貝塔小,阿爾法大)。顯然,ETF不論窄基還是寬基,都不具備這個條件,因為ETF就是純貝塔品種。

但是,除了有長期持有的核心資產作為中軍大帳,我們也的確需要,每年熱點來增厚投資收益,比方說今年以來的科技股牛市,我們就需要相關標的來增厚收益。這種時候,筆者的觀點是,相關ETF,寬基的創業板ETF,或者窄一點的半導體50,等指數化投資,要好於個股投資。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首先指數化投資自帶優勝略汰和強者恆強的篩選機制,從概率上看,只要能跑贏的馬,投資了指數的您都能按照比率買到。個股投資卻未必,首先,個人投資者並不具備機構投資者強大的研究調研能力,也不具備投資分散的條件,所以對個股的投資,與其說是投資,更像是押注。萬一押不重,那種滿倉踏空的心態,可能不比空倉踏空要來得好。另外,ETF指數化投資,還有個好處就是流動性好。我們投資時,中軍大帳的核心資產,講究的是個穩字。但是作為事件驅動型的投資,可能首先要考慮的還是流動性,個股的流動性顯然是沒有ETF好的。

 

綜上,資產配置中,立足於,不同的投資需求,不同的投資目的,ETF和股票是各有長短的,如果是長期持有的核心資產,作為我們資產配置的中軍大帳,那麼持有中國平安、招商銀行、貴州茅臺這種長期具備阿爾法,同時貝塔比較合意的個股,是非常不錯的選擇。中期的一些行業性機會,或者短期的一些事件驅動型機會,選擇ETF作為指數化投資的品種,對個人投資者來說,是比押注個股,收益風險性價比,要來的更高的。




鄭宇光


看人,如果你是那種20000元不到,每次交易5+5元手續費的。我建議不要買etf了 那種漲跌幅還不夠手續費,直接買場外0.15%的算了。

如果是20000-50w的,自己也沒技術可以買etf,或者lof等各種場內基金快速申贖。

50w以上的直接找準那些龍頭股操進去,受益肯定比一籃子多。什麼茅臺什麼中國平安,長期或者做波段都比基金賺。


第一週目我妻由乃


先上結論:普通人不用想,直接買ETF,建議永遠不碰個股。

前段剛好和行業大佬聊過這個問題,過程整理如下——

1.投資是長週期事件,你的目標永遠是一生有充足的財富來實現人生目標,絕不是一夜暴富。後者是天降狗屎運,沒有人能夠承擔刻意追求一夜暴富的風險

2.買個股的本質是買一家公司,除非你對公司情況極度瞭解,對其未來極度有信心,否則別碰。“極度瞭解”指的是董監高核心骨幹你都認識經常吃飯,對行業超級有把握幹過十年。如果是你早就在一級市場進入了何苦買股票呢。不瞭解的個股是沒有底的

3.買ETF買的是指數,再進一步買的是市場,本質買的是國運。只要你看好中國經濟增長,買指數沒錯。中國最好的一批公司如果全完了,那世界上沒人能賺到錢了。從歷史經驗看,20-30年的時間尺度下,90%的美國基金經理都跑輸了指數,個人何苦明知不可為而為呢

所以無論什麼時候入場,普通個人投資者如果資金還不夠投資一級市場VCPE,在二級市場上就投ETF吧

近期的話我們觀察到外資社保資金大量進場ETF,小散跟著大資金走總是沒錯的

PS本文提到的大佬是盛景嘉成母基金創始合夥人劉昊飛先生,特此說明


瘋老溼商業迷惑事賞


買ETFZ指數和買股票那個好?我的回答一定讓你滿意。相信看了會讓你做出正確的選擇。

投資者在選擇購買ETF指數基金和股票時,要綜合考慮自身的情況,大盤的背景,ETF基金和股票的特性。然後再選擇最適合自己標準的品種。

首先,要分析清楚自己的情況。資金大小,承受的風險能力和自己的投資能力,以及投資風格,盈利目標等,都是需要考慮的。如果自己的投資能力有限,那當然是首先ETF指數基金,可以獲得和大盤基本同步的收益,不至於大幅跑輸大盤,這是ETF指數基金的優勢。如果自己有較為成熟的投資能力,預期的盈利目標較高,那麼可以選擇買股票。特別是喜歡做短線的投資者,要選擇股票。因為股票的短線機會明顯多於ETF指數基金。

其次,要看大盤背景。大盤在弱勢時,買ETF指數基金一般浮虧較小。而股票浮虧可能較大。至於大盤在下跌趨勢時,則最好空倉。大盤強勢時,買哪個都可以。激進的投資者可以選擇股票,穩健的投資者則應該選擇ETF指數基金。從歷史表現看,ETF指數基金的收益遠高於大多數投資者,是相當穩健的投資目標。

第三,需要熟悉ETF指數基金和股票的特性,選擇適合自己的品種。ETF指數基金,是一種被動型的基金,跟隨目標指數走,基本和大盤同步,獲取的是大盤基本同步的收益。而且,買ETF指數基金是不用研究基本面的,比較簡單,也不會退市。比較適合新手,或者穩健的投資者。而股票的走勢和業績,消息等關聯性大。如果對基本面不瞭解的話,買入業績衰退的個股,虧損的可能性大。甚至遇見黑天鵝退市都有可能。當然,股票的波動性高,也有高收益的可能。所以,股票適合投資老手,或者激進的投資者。

總之,ETF指數基金和股票各有所長,在不同的大盤背景下風險和收益不同,投資者需要按照自己的投資風格綜合判斷,具體選擇,切忌一刀切跟風炒作。大概來說,沒有成熟的投資系統的投資者,可以重點考慮ETF指數基金;有成熟投資系統的投資者,可以重點考慮股票。中庸點的話,二者都適當配置,也是一個穩健的辦法。




火神山88


首先區分下是否專業投資者,如果是專業投資者,每年都可以跑贏滬深300,那麼個股是首選,如果連指數都沒法跑贏,ETF指數是首選

其次,學會鑑別市場好壞或者板塊機會,拿最常用的300ETF(滬深300ETF)來說,

18年下跌29.29%,同期上證指數下跌28%,創業板下跌35%,跑輸上證指數,跑贏創業板

19年上漲43.99%,上證指數上漲24%,創業板上漲57%,對比可以發現,300ETF一直處於中間狀態,上漲跑不贏創業板,下跌跑不贏上證指數,那麼就是相對穩健投資者的首選,投資的目的是盈利,風險可控下的盈利,中庸未必是壞,從歷史長期發展角度來說,中庸往往能活的更久


再者,目前的板塊ETF種類很多,指數ETF包括50ETF/300ETF/500ETF/1000ETF等等,參與之前最好詳細研究下近兩年的表現,比如1000ETF跌的時候就很慘,漲的時候也漲不過創業板,那就是比較次的ETF品種,板塊ETF包括醫藥ETF、消費ETF、MSCIETF等等,19年漲幅最好的半導體50、500信息,500信息今年接近翻倍,跑贏全部指數,輕鬆走上人生巔峰

所以對於ETF的選擇仍然要建立在大局觀上,如果僅僅想簡單通過ETF買賣來改變不賺錢的窘境,我覺的還是要提升對於市場的整體認識為前提


從最簡單的300ETF來說,就需要你對市場有研判,研判出是上升趨勢還是下降趨勢,下降趨勢最好的策略就是空倉,高手會空倉,韭菜一直滿倉,這樣只需要研究市場趨勢,工作已經減少很多,不要考慮個股,如果研判出趨勢向上,300ETF能帶你輕鬆跑贏滬指


再到複雜點的板塊ETF,就需要研究行業的邏輯,可以通過行業研報來做初步判斷,當然市場的持續炒作風口也是判斷依據,19年的科技都是說爛了的,這個時候參與半導體ETF,如果可以拿住全年的話,輕鬆走上人生巔峰


ETF的優勢很明顯,不需要再個股上過分下力,甚至不需要研究個股,只需要研究行情和板塊邏輯,大大減輕了操作的難度,當然如過想在ETF上盈利,研究行情,研究板塊依然需要下力氣,並不是簡單的用哪個好來考量,沒有白吃的早中晚餐


非專業投資者仍然強烈推薦ETF,這是唯一可以跑贏專業投資者的途徑,也是非專業投資者盈利吃肉的最重要利器


感謝閱讀,關注淡談財經,更多幹貨分享


淡談財經


在下面這篇回答中,我為大家講解一下ETF的結構、買賣機制、類型、以及ETF和股票、基金的區別。

1)ETF的結構

ETF的結構類似於公募基金。ETF的股份單位(Unit)在證券交易所上自由流通,因此可以讓每個投資者購買或者持有一部分的ETF股權。在美國,ETF面臨的監管和公募基金相同,ETF不屬於金融衍生品。

絕大部分ETF的目的是追蹤一個指數。這個指數可以是股票指數,債券指數,房地產信託指數,或者其他指數。追蹤指數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A)完全複製(Full replication)。以VOO為例。Vanguard S&P500 Index ETF完全按照標準普爾500指數,購買並且持有500只成員股票。所以購買VOO得到的回報,就是標準普爾500指數的回報扣去該指數基金的費率。完全複製的好處是ETF回報和指數回報最為接近。但是缺點是如果指數成員多(比如成百上千),那麼ETF的經理需要做的工作會比較繁瑣,包括買賣一些市值比較小的,流動性比較差的股票成員。

B)優化複製(Optimized)。優化複製是指ETF經理通過購買一些指數成員,在最大限度上覆制指數回報。由於是優化操作,ETF經理不一定要100%購買所有的指數成員。

HSBC MSCI AC Far East ex Japan UCITS ETF用的就是優化複製的管理方法。該ETF追蹤的指數是MSCI AC Far East ex Japan Index。該指數有123個指數成員。但是該ETF經理未必需要買足每一個指數成員來複制指數回報。

優化複製的好處是可以省去買賣一些小股票,這樣可以幫助投資者省一些交易費用。但缺點是複製不可能達到100%準確。

C)虛擬複製(Synthetic)。虛擬複製的意思是,ETF經理並不真的去市場上購買那些指數中包含的股票或者其他資產,而是通過掉期(SWAP)的方法,來人工虛擬指數的回報。通常的虛擬複製做法,是ETF經理和一家銀行簽訂一份掉期合約(Swap Agreement),雙方約定ETF經理會獲得指數回報(扣去費用),而另外一方則會付出指數回報。

db x-trackers CSI300 UCITS ETF就是一支典型的虛擬複製ETF。該ETF並不需要去真的購買300支中國A股股票,但它可以給予投資者類似於滬深300指數的投資回報。虛擬複製的優點是方便靈活,理論上只要有銀行願意成為對賭方,ETF經理可以設計任何類型的ETF供投資者選擇。缺點是其中有一個巨大的交易對手風險。因為虛擬的ETF並沒有持有那些股票,那麼如果掉期合約對手違約的話,這樣的ETF就毫無價值了。對於長期投資者來說,我的建議是不要購買虛擬型ETF,只考慮投資完全複製或者優化複製的ETF。

2)ETF和股票的區別

ETF兼備了公募基金和股票的優點。ETF就像基金一樣集合了很多投資者的資金,同時它又能像股票那樣在證券交易所上面自由買賣和流通。投資者們在選購ETF時,和他們在選購股票時沒什麼兩樣,在電腦上輸入代碼就可以進行買賣。在歐美市場,ETF和股票的交割大多遵從T+3規則,即在交易3天后交割。

但是在這背後,ETF和股票有著本質區別。這兩者最大的區別在於股權的創造和刪減。對於一支股票來說,其市場上流通的總股數是由公司管理層制定的。比如某支股票一共有1億股,那麼這個市場上流通的總股數不會超過這個數。管理層也可以決定增發股票,或者回購股票。增發和回購都會影響市場上流通的總股數。

ETF的流通股數(Unit Number)由特許經營商(Authorized Participant)進行管理。AP決定是否增發,或者刪減ETF的股數,主要由市場上對該ETF的需求來決定。如果AP看到市場上有更多的購買需求,那麼他們就會基於ETF的淨值(Net Asset VAlue)來增發ETF股數,反之亦然。所以理論上,ETF的供給量是無限的,因為只要有投資者需求,做市商就可以不斷的增發ETF的股數。

3)ETF和封閉式基金(Close end fund)的區別

ETF和封閉式基金都像股票一樣,可以在證券交易所上自由交易。兩者的區別在於,ETF是一個開放式基金,其流通股數可以基於市場的需求進行靈活的增加(Creation)和減少(Redemption)。而封閉式基金的總股數是固定不變的,這些流通股只能在投資者之間倒來倒去。

自從2006年開始,ETF管理的資金規模每年的增長率大約在20%左右,而封閉式基金(CEF)的市場規模在2008年金融危機後大幅度縮水,後來也沒有得到恢復。可見市場對於ETF的歡迎程度要遠遠高於封閉式基金。

4)ETF流通股數的管理過程

ETF流通股的創造和減少過程,主要由特許經營商(AP)進行管理。其管理的機制可以用下面的圖標來表示:

ETF的基金經理(比如貝萊德,先鋒等比較大的ETF經理)指定特許經營商(AP)來管理ETF的流通股數。這些特許經營商一般都是比較大的券商。投資者可以把他們想象成一個ETF股數供給的批發市場:每一次增加或者減少股數,都以5萬,10萬甚至更多的股數為單位進行操作。

在批發市場上決定了ETF的總流通股數後,這些ETF被分發到零售市場,即證券交易所上供廣大的投資者進行買賣交易。從特許經營商的角度來說,主要有兩個原因來保證他們把總股數的數量管理在比較合理的水平。首先,如果特許經營商看到ETF的市場交易價格和資產淨值(Net Asset Value)有明顯差異時,他們會有動機去創造或者消除流通股數,以獲取差價套利(Arbitrage)。其次,特許經營商有責任保證市場上的ETF流通股數始終滿足市場需求,同時也不會超額供給。這兩個原因保證了證券交易所上流通的ETF數量正確反映了市場的真實供求。

5)ETF特許經營商(AP)也有出錯的時候

既然ETF的特許經營商在ETF的合理定價上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麼一個很多投資者關心的問題就是:萬一特許經營商(AP)發生失誤怎麼辦?

AP發生失誤的情況非常少見,但也絕不是完全沒有。在這裡和大家分享一個例子。

2015年8月24號星期一,美國股市一開市就大跌。剛開盤5分鐘,標準普爾500指數就下跌5%左右。500支美國市值最大的股票裡,有20多支股票的下跌幅度達到了20%。有4支跟蹤標準普爾500指數的ETF下跌幅度達到了20%。

事實上這些ETF的價格和他們的淨值(NAV)相差甚遠。在正常情況下,如果ETF的市場價格和NAV有差別,那麼特許經營商(AP)就會介入,通過增加/減少ETF股數的方式去糾正這個“錯誤”,並且從中賺取套利差價。但是在8月24號那天,特許經營商沒有能夠及時行動,以至於上文提到的價差並沒有在第一時間被彌補。這其中有很多原因,比如做空機制不夠完善,熔斷機制被激活以至於做市商無法及時評估ETF的最新淨值和其中包含的那些股票的價值,等等。

這次ETF價差波動給投資者的啟示是:1)避免在市場非常波動時交易,特別不要使用市價單(Market Order)。2)有時候可以在遠低於ETF的淨值的價位放一個限價單(Limit Order),如果運氣好的話,可能會以遠低於淨值的價格買到一些ETF。

6)ETF和公募基金相比有什麼優勢

和公募基金(Mutual Fund)相比,ETF最大的優勢在於:1)費用低廉;2)省稅費;3)透明度。

先來講講ETF的費用優勢。大部分ETF都是被動型指數基金,其目的不是為了戰勝市場,而是為了獲得市場平均回報,因此和主動型的基金相比有巨大的費用優勢。

如上圖所示,美國的主動型基金的費率大約是每年0.77%左右,而以追蹤指數為目的的ETF的費率大約是每年0.1%左右。主動型基金的費率是ETF的費率的8倍左右。對於投資者來說,他付出的費用越多,那麼他收到的回報也越少。

其次再講講資本所得稅上的優勢。當投資者賣出手中的ETF時,在法律上被視作為贖回交換(in-kind exchange),而和普通的賣出股票或者公募基金不同。也就是說,當投資者賣出自己手中的ETF時,ETF經理不需要去市場上出售ETF下面的股票或者其他證券來籌集現金,這樣就不會產生資本所得稅。

而公募基金則不同。當公募基金的投資者提出贖回申請時,基金經理需要在市場上出售基金中的股票(或者債券等其他資產)來籌措現金應付贖回。在這個過程中,如果出售的資產是盈利的,那麼這個公募基金就需要支付資本所得稅。對於公募基金中的其他投資者來說,這有點不公平:因為當有投資者贖回該公募基金時,其他沒有贖回的投資者受到了資本所得稅的懲罰。

上圖顯示的是2015年Ishare的ETF和美國公募基金的平均資本所得分配率。我們可以看到,公募基金的資本所得分配要遠遠高於ETF,也就是說公募基金的投資者需要交比ETF投資者高得多的資本所得稅。

最後講一下透明度。按照美國證券法規定,ETF需要每天披露其中投資的那些股票,債券或者其他資產成分,而公募基金只需要每季度(季度末以後兩個月內)披露其中的資產成分。因此公募基金所披露的信息要遠遠低於ETF披露的信息,在透明度上遠不如ETF。

7)出租股票

ETF的一個優勢是其管理公司可以將ETF中持有的股票出租,賺取一些租金收入。這個租金收入對於ETF投資者來說是一筆額外收入。當然,這樣的租金收入只適用於完全複製型的ETF。那些虛擬複製的ETF就沒有出租收入了,因為他們本來就沒有買入那些股票。

關於出租股票這個話題,我在這篇歷史文章中有更詳細的分析:http://zhuanlan.zhihu.com/p/22876056

有一些大型的ETF投資者,也會把自己手中的ETF出租給對沖基金去賣空該ETF。出租ETF和出租股票是一個道理,持有人可以獲得租金收入。

8)ETN和ETF的區別

ETN是Exchange Traded Notes的簡稱,ETF是Exchange Traded Funds的簡稱。ETN和ETF的主要區別在於,ETN是一個虛擬的金融合約。大多數的ETF需要完全複製(見上文),即去市場中購買那些指數中包括的股票或者其他資產。但ETN則是基於某一個指數計算投資者應該獲得的盈虧,並進行每日結算。

ETN的優勢在於,如果投資者需要購買一些流動性很差,或者比較小眾的指數,那麼基金經理和券商就可以基於該指數設計一個專門的ETN供投資者進行交易。舉個例子來說,一個投資者想購買東南亞100支小規模股票的指數回報。由於這些股票的市值都很小,流動性不佳,因此很難通過一個ETF去複製這樣一個指數回報。那麼ETN就可以滿足投資者的這個要求。ETN的風險和上面提到的“虛擬複製”ETF的風險類似,即有交易對手風險(Counter party Risk)。

9)做空ETF和槓桿ETF

做空ETF(Inverse)和槓桿(Leveraged)ETF屬於ETF中的衍生品。

做空ETF向投資者提供做空某個指數的可能性。舉個例子來說,Proshare Short S&P 500 ETF (SH)就是這樣一個做空ETF。如果購買了這個ETF,就相當於賣空標準普爾500指數,只有在指數下跌時才會盈利。

槓桿ETF放大了投資者從某指數中的盈利或者虧損。舉個例子來說,The Direxion Daily S&P 500 Bull and Bear 3x (SPXL)給予投資者3倍於標準普爾500指數的回報。如果標準普爾500指數上升,那麼該ETF給予投資者3倍(扣除費用後)的回報。如果標準普爾500指數下跌,那麼該ETF的投資者的損失也是3倍(外加ETF費用)。

做空ETF和槓桿ETF都是投機的品種,已經背離了ETF的設計初衷,即讓投資者以低成本達到長期持有股票和債券市場的目的。這樣的ETF比較適合專業的投資人員或者機構使用。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伍治堅


當下中國的股市,建議個人投資者投資ETF,而非個股。

ETF是指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基金公司將按照所追蹤的指數對應的權重配置相應的股票,以達到完全複製指數的目的,比如滬深300,創業板,上證50,市場上都有相應的ETF基金。

ETF優勢

  • ETF相當於一攬子股票,分散化投資有利於降低風險;


  • 管理費及交易成本相對較低;

  • 無需投資者有專業的投資技巧和知識。

ETF劣勢

  • ETF只能獲取市場平均收益,不能獲取個別股票巨大上漲產生的超額收益。當然在中國追求超額回報的風險還是很大的,所以這是不是劣勢也有待商榷。


我認為當前的中國股市正處於熊市築底階段,市場下探空間有限,市場已經很具有長期投資價值。在這種情況下,長線投資者應該提早佈局一些ETF基金,等待牛市蓄勢待發。

另外,隨著A股市場在MSCI指數權重的增加,將有越來越多的外資ETF基金進入到中國市場,長期看好ETF在中國的發展。

----------END----------

希望上述解答能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關注和留言,提出意見和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