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代最缺的,就是魯迅這樣的“猛人”

上人生的旅途罷。前途很遠,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

——魯迅

魯迅曾經說過:“文人的遭殃,不在生前的被攻擊和被冷落,一瞑之後,言行兩亡,於是無聊之徒,謬託知己,是非蜂起,既以自炫,又以賣錢,連死屍也成了沽名獲利之具,這倒是值得悲哀的。”

這個時代最缺的,就是魯迅這樣的“猛人”

魯迅先生

這麼多年,我們出於各種目的,頌揚魯迅,抑或詆譭魯迅,都似乎已經跟魯迅本人沒有太大關係。——他“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在完成了一個戰士的使命之後,最終沉沉睡去,“管他冬夏與春秋”。

是的,他是一個戰士。就像是非洲草原上的“平頭哥”一樣,他“這一生就是太忙碌了,不是幹架,就是在幹架的路上。”他“從不記仇,有仇當場就報了。”他橫眉冷對,碰到再強的敵人也不屈不撓。這恰好是當前這個精緻的利己主義時代,


這個時代最缺的,就是魯迅這樣的“猛人”

魯迅

魯迅以及魯迅的作品,與其說是個性使然,不如說是那個時代的投射。


他本可以帶著爽朗的笑,寫一些清淡雋永的文字,很精緻地過完這一生。

但那個時代的黑暗,他終究是做不到視而不見。

無論那個時代有多麼亮的光環,映照在那些民國大師們的身上,但那時的底色是黑暗的,舞臺的幕布是黑色的。

積貧積弱、民不聊生,那個時代的黑暗,那樣的現實環境,在魯迅的身上浸潤出黑暗的顏色,他最終選擇拋開醫生的職業,拋開風花雪月,拋開“溫良恭儉讓”,他讓自己像戰士一樣硬朗,同時像戰士一樣冷酷,他說:“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


這個時代最缺的,就是魯迅這樣的“猛人”

魯迅


魯迅先生棄醫從文,以筆為武器來批判社會的劣根性,思想性和革命性不言而喻,他是中國近代社會的先鋒,喚醒了麻木的靈魂。可有人說魯迅的文章是針對當時那個時代的,是時代的產物,而隨著時代的進步已經不再適應這個社會了。而我卻認為任何時代都需要魯迅精神——批判精神和革命精神。


魯迅看起來對這個世界充滿恨和惡意,那是因為他心裡有大愛,他不懼千夫所指,不懼後人誤解,那是因為他心裡有大慈悲。


魯迅生活在那個黑暗的近代社會,他反抗那個沉悶的社會。但魯迅精神卻不是那個時代特有的,每個時代都需要這個精神,只要這樣每個人才稱為真正的人,社會才是一個正常的社會。


我們這個時代的人,是很難理解什麼叫作“天下為公”,也很難理解什麼叫作“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斯時斯人斯情斯境,不設身處地地站在那個時代,很難理解這句話的真實含義。

感謝我們的時代裡,曾經有這樣一個“戰士”魯迅,時隔八十年,我們彷彿依稀能看到,在無邊的黑夜裡,魯迅點燃一支香菸,語重心長地對我們說:“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致敬時代裡的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