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CEO的特質是更加“鐵石心腸”丨卓見·女神節特輯

女性CEO的特質是更加“鐵石心腸”丨卓見·女神節特輯

3月5日,小飯桌《卓見·線上沙龍》第2期女神節專場正式和大家見面。小飯桌CEO李晶同嘉程資本創始合夥人李黎、梅花創投合夥人張筱燕、花點時間創始人兼CEO朱月怡三位創投圈女神開啟“雲圓桌論壇”,共同探討創投市場下的女性消費新機會,以及職場女性的機遇和挑戰。

嘉賓精華觀點如下:

1.疫情之下,投資的底層邏輯變化不大,但給錢的方式會有調整

2.女性消費賽道,顏值經濟很重要

3.早期做品牌百分百會花錯錢,但是別一次花錯那麼多錢

4.女性CEO的特質是更加“鐵石心腸”

以下是《卓見·線上沙龍》第2期分享實錄,小飯桌作了不影響原意的整理,以饗讀者。

女性消費賽道,顏值經濟很重要

李晶:疫情之下,投資人的投資節奏如何?重點關注哪些賽道?

張筱燕:梅花創投一直以來重點關注消費、金融科技、新內容、智能製造和移動出海。疫情之下,我們關注的行業、投資策略和底層邏輯都不會有太大變化,但可能給錢的方式上會有一些調整。

李黎:自從2月3日復工以來,嘉程資本一直在積極的看項目,也出手了幾家創業公司,有持續加註我們已經投資的項目,也有投資新的項目。關注的賽道仍然是我們一直以來關注的方向,包括消費互聯網、服務互聯網和新技術開啟的新場景。

李晶:大家怎麼看待女性消費賽道?還有哪些大的機會?

朱月怡:我一直覺得選擇賽道這件事情特別重要。對於投資人來講,選擇對的賽道就是更大的賽道,或者更有機會去做壟斷的賽道;但對於創業者來講,任何一個賽道都有做成大生意的可能。比如出行行業,你可能做成一個滴滴,也可能只是一個開出租車的生意。但正確的賽道就是你會堅持5到10年要做的事情,持續熱愛、持續投入、不斷學習的賽道。

張筱燕:投資時在賽道的選擇上,第一要選毛利較高的品類;第二要是高頻次使用的消耗品;第三是創業者要有審美能力,精準瞭解消費者的心理。賽道有很多,但真正能做出來才是最重要的。

李黎:前面兩位都講得很好,女性消費賽道上的產品有個趨勢是要重視顏值經濟,新一代消費品牌包裝一定要好看,包裝好看基本就贏了一半;其次,女性健康、運動、母嬰等也是一直以來很好的賽道。但最終是否能把握住機遇,還要看創業者怎麼去思考,用怎樣的打法。

李晶:月怡在創業路上遇到最大的挑戰是什麼?你是怎麼熬過來的?

朱月怡:創業早期時,帶著一個不知能否變為現實的想法,不斷地在受挫;後來公司發展起來,最大的困難是突然發現團隊能力跟不上等等。其實每個階段面臨的困難都不一樣,我覺得人只要不放棄希望,都能過得去。

李晶:花點時間早期做品牌時,有哪些經驗和教訓?什麼時候感覺到已經佔領了用戶心智?

朱月怡:我做品牌最重要的經驗是,早期做品牌百分百會花錯錢,但是別一次花錯那麼多錢。不要上來就花錯50萬100萬,可以花錯5千和5萬。早期做品牌,不管是做聯名、廣告或者投放,5萬是一個測試的極限值。超過這個值如果拿不到一個可控的可複製的數據和結果,就必須要止損。時間也是一樣,每個事情給一個測試的時間就好。

佔領用戶心智不要靠感知和感覺,品牌影響力可以通過微信指數、百度指數等具體的數據來體現。花點時間是以微信公眾號起家的,每一次推送的訪問數都是可見的。在訂單量到達10萬之前,思考這個問題沒有意義。早期最核心的事情是思考如何從5千單到1萬單,很多思考和反思只有到10萬單之後才有意義。

女性CEO的特質是更加“鐵石心腸”

李晶:各位為何選擇成為一名投資人或創業者,回顧自己的職場歷程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什麼?

張筱燕:印象最深刻的是我成為投資人後第一次做交易,被投企業的創始人大賺了一筆,個人的起點和高度也完全不同了。所以簡單來說,我們投資創業者,讓他走向成功,這個過程更加堅定了自己繼續好好做投資的心態。

李黎:我以前做記者的時候一直專注報道科技驅動的商業創新,如今做早期投資也是一樣,關注真正的創新。做記者的時候是記錄和觀察,做投資是更深入地參與到創新的進程中。看到越來越多的年輕創業者心懷理想堅定地想要去做成一件事情時我會很有感觸,這也是自己轉行做投資非常大的動力。

做投資時最難忘的有兩大場景:一個是陪伴創業者走過的很多暗黑的日子,艱難的時刻,有時候半夜都在一直打電話,陪伴和幫忙解決問題;另外一個是陪伴企業走向上市,看到他們眼裡的光,自己也會很激動。很難忘。

陪伴創業者進入每一個新的階段都是非常精彩的人生經歷,很多時刻都很難忘很有意義。

朱月怡:沒有創業者從一開始就規劃好了要做的事情,大家都是一邊走一邊想一邊做決策。

我之前做了很多年商業記者,2011年才離開媒體行業加入到創業團隊。我印象特別深刻的是2011年美團一週年的時候我去採訪王興。在五道口的寫字樓裡,王興沒有自己的辦公室,和一兩百人擠在一起開著小檯燈工作。我當時看著他們,就想要成為跟他們一樣的人,一起摸爬滾打、全身心投入地做成一件事。

後來我離開媒體行業做了我的第一個創業項目——易到用車。這段創業過程對我來說像是一所大學,我學到很多,最終決定出來做花點時間這份事業。

最近一次印象深刻的事情是疫情的發生。當時我們還在加班為即將到來的情人節做準備,結果疫情突襲時,我們做的第一個動作就是止損,停掉全部的投放和貨。

後來我們想到花農種出來的花是沒有辦法退貨的,於是我們調用平臺的所有資源來助農賣花。截至目前,有35萬花點時間用戶參與,幫助了超過一千位農戶,拯救了超過一千萬枝鮮花。

所以面對這種情況,你真的需要忘記你原本是誰,而要想你有哪些能力可以提供幫助,所以我特別感謝所有的用戶。

李晶:你們身邊優秀的女CEO們有哪些共同的特點?哪些成為了她們的核心競爭力?

張筱燕:在創投圈,女性創業者屬於少數,但是基本上我們投的女性創業者都特別成功。

第一個特點,她們很強勢。強勢是一箇中性詞,也可以說是自信、堅定、柔韌等等,但強勢更適合一些。 在公司發展的早期階段,其實是沒有時間和精力去猶豫、去產生分歧的,因為猶豫的話可能這個機會就沒有了,分歧的話可能團隊就散掉了。

第二個特點,她們精力很旺盛。其實事業比較成功的女性,她們的家庭也很成功。她們在各方面都會傾注時間,而且做的非常好。

第三個特點,她們很聰明。聰明是創業的基本素質,願意去發現問題,並且能夠給出方案去解決問題。

李黎:我很同意筱燕總結的三點特質。

首先,我看到的女性CEO非常拼。她們的拼搏程度在某種意義上是超過男生的,女性創業者需要兼顧家庭和公司,承擔的壓力非常大,如果沒有超越常人的膽識和勤奮,很難帶領公司發展起來的。

其次,女性CEO非常有勇氣。一般會有世俗的壓力,七大姑八大姨會問你啥時候結婚,啥時候生孩子,為啥不管管孩子的學習和吃飯。公司裡也有一堆事情要處理。能做出創業的選擇,女性CEO往往具有更大的勇氣。一些重大關頭的決策,往往需要過人的膽識。比如像月怡這樣在疫情下當機立斷停下所有的推廣去助農賣花,是很有勇氣的表現。

這些成為了這個時代下女性CEO的特質,她們不僅保持外表的光鮮,而且還保持自我的純真和勇氣,保持對生活、對事業的熱望。

朱月怡:優秀女性特別重要的共同點是理性,感情用事的時候非常少,甚至一個比一個“鐵石心腸”,這個“鐵石心腸”是褒義詞,

另外這些人除了是女性,首先更是一個完整且有魅力的人。她們就算是一名男性也會很有魅力,會有熱愛、有嚮往、有堅定的信念,願意全身心投入。

成為什麼樣的人,比成為什麼樣的女性更重要

李晶:如何解決核心團隊之間的分歧,更好地發揮女性的領導力?

李黎:第一,核心還是要平靜,不要生氣,不要暴躁,因為一旦情緒激動就很容易喪失理智。

第二,瞭解持有不一樣意見和態度的真實原因。知道了原因才能解決這些問題和矛盾。這一點無論是對內對外的溝通都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保持冷靜和理性,重大決定前不要衝動決定。你想說的話等一天以後再說也沒問題,你想做的決定,一天以後再做也沒問題,一定要在冷靜理性的情況下做出判斷。

張筱燕:解決合夥人之間的分歧最重要的是看是否都在大原則上。比如說都基於公司的利益,還有彼此的尊重,如果這個基本原則沒有問題的話其他東西都好商量,儘快從公司大局和彼此利益上達成共識。

要儘快達成共識,我的管理風格就是用結果說話,不斷去調整。對待你的同事也好,合夥人也好,要用比對老公更多的耐心和包容心。

李晶:做為女性CEO,在搭團隊和磨合的過程中,能不能給其他創業者一些建議?

朱月怡:第一,結果比過程更重要,要控制最終對於事情成敗沒太大價值的過程,因為女性有時候容易沉浸於過程當中。

你要拿出比對老公更大心思的愛。你愛的半徑越大,能愛得人越多,大家能夠感受到這一點,你能夠領導的人就會越多。

要為理解而努力,而不只是為了認同。理解每個人的立場,你能達到結果就好了,大家為理解而努力,不要一天到晚地去思考認同這件事情。

李晶:女性做VC,如何去平衡事業和生活?

李黎:很難平衡,只能說有一個重心和聚焦,儘量抽出時間和精力陪伴家人。每個週末我會做菜給家裡人吃,我做菜的手藝很好。

張筱燕:我會竭力去平衡。如果出差的話,我會把行程安排的特別滿,以此來儘量減少去出差的頻次。梅花叫“坐商”,讓大家來找我們,效率會比“遊商”高很多。生活本來就是這個樣子,有時候只能有所取捨,用你的智慧去平衡。

李晶:事業和生活確實很難去平衡。

首先,女性不管是作為CEO去管理一家公司,還是去管理一個家庭,二者的共同點是都有高管。在公司需要把自己的高管團隊搭好,在家庭中的高管就是父母,這一點很有意思。

其次,你需要和公司裡的合夥人還有家庭裡的高管去統一使命、願景、價值觀。

李晶:馬上快到婦女節了,大家給職業女性一句祝福。

朱月怡:想好自己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比成為一個什麼樣的女性更重要。

張筱燕:我們經歷的所有的事情都會讓我們變得更好。

李黎:充滿勇氣,勇往直前,充滿希望的去面對生活,面對挑戰,面對未來。

李晶:小飯桌的創業初衷就是能夠一直陪伴創業者在路上,希望大家因為小飯桌不再孤單,我們的業務也從培訓到媒體到投融資顧問到基金,希望能夠在小飯桌發現特別好的創業企業,讓社會變得更美好,給社會帶來更多的價值。最後,希望大家花點時間變得更自信更美好。特別感謝今天的三位嘉賓,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