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經濟副中心城市的競爭形勢如何?

“關於全省經濟副中心的問題,各地摩拳擦掌,積極性很高,這是好事。省委認為,作為四川這樣一個人口和經濟大省,沒有一定規模的經濟副中心是不行的,

一個還不夠,二三個也不多。但誰能擔此重任,要靠實力說話。這次在《決定》稿中,按照國家頒佈的《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結合近年來發展情況,明確了綿陽、德陽、樂山、宜賓、瀘州、南充、達州等7個區域中心城市,這些城市經濟總量目前在全省都是排在前列的。省委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區域中心城市爭創全省經濟副中心。各地要切實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不斷增強綜合實力,靠實實在在的業績脫穎而出。相信經過幾年努力,一定能夠形成幾個經濟總量3000億元到5000億元左右的城市,到時候我們會敲鑼打鼓把“副中心”的桂冠給你戴上。”

從上文可以總結出經濟副中心的基本條件:

一、入選國家頒佈的《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所確立的區域中心城市

二、經濟總量達到3000億—5000億左右

三、數量1—3個

四川經濟副中心城市的競爭形勢如何?

四川省域副中心各城市規劃發展定位一

綿陽屬於成都平原的北端城市,經濟規模多年位居省內老二位置,在教育科研、知名企業排名,產業基礎等具有相對優勢,所以他們在制定規劃發展的時候,總有一種和其他7個城市的發展規劃不一樣的地方。它的目標不僅僅盯著的是省域範圍內,看得更遠,把自己置身於國家西部戰略和國家視野。而且給出了具體的時間表。德陽也有自身的基礎和對未來的定位,作為中裝之都的德陽在高端裝備領域在川內本身就無人能比;三星堆為代表的古蜀文化由是一張世界級的名片。享受著成都的地利之便,所以在規劃時也是雄心勃勃視野開闊。樂山最大的優勢凸顯是亮點,一是以樂山大佛及其峨眉山為代表的旅遊資源,註定其必走精品旅遊路子,二是較活躍的且有一定規模的民營經濟基礎,所以他們提煉出了總部經濟集中區的目標。

四川經濟副中心城市的競爭形勢如何?

接下來我們看其他幾個城市,川南雙雄一是宜賓二是瀘州,兩市處於川渝滇黔結合部。又是四川南向開放的門戶。宜賓長江上游第一城,工業基礎較好,美酒飄香,發展勢頭迅猛。瀘州最大的優勢是屬於四川自貿區範疇,西部陸海通道的節點城市,在交通樞紐和未來可挖潛力巨大。整體而言這兩城的位置和周邊環境決定了區域中心城市的目標。

四川省域副中心各城市規劃發展定位二

再看川東北的南充和達州,這曾是一對難兄難弟,兩城的共同特點是同時接受成都和重慶的輻射,人口眾多(南充為四川第二人口大市,達州為四川第三人口大市,且人口分別在700萬左右)。兩市都想做該區域內的省域副中心。不同點是南充的夢想是做成渝第二城,達州的想法是做川陝渝結合部的區域中心城市。就目前的情況看南充的發展速度較快和達州拉開了點距離,但達州後發潛力明顯。特別速度最近幾年達州的變化可以用日新月異來形容。達州的區位交通優勢非常明顯,四川北上東出大通道。

四川經濟副中心城市的競爭形勢如何?

現代城市競爭其本質是要素資源的競爭,區位交通、產業佈局、人口規模,人才吸引是都是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選項。整體上看綿陽因起點相對高,視野相對開闊,所以在目標定位方面明顯要高於其他六個城市,而且有具體的分階段實施目標。從支撐超雙300(主城區人口過300萬,建成區超300平方里)德陽和樂山排除的比例很高。最終誰能獲得省域副中心殊榮,達到各自城市提出的城市定位目標,需要各城市加油,相信時間會給出答案。

朋友們,請談談你們的看法?

達州曉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