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這個時代,我們還可以從傑克·韋爾奇身上學習什麼

夏英/文

傑克·韋爾奇早於時代的、在領導力方面的實踐,可能才是他取得不同凡響成功的深層推動力


從140億市值到4100億市值


3月2日,通用電氣前董事長兼CEO傑克·韋爾奇去世,享年84歲。

傑克·韋爾奇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CEO。在執掌通用電氣的20年時間裡,公司收入從250億美元上升到1300億美元,淨利從15億美元上升到150億美元,市值則翻了約28倍,從140億美元到了4100億美元。

通用電氣為股東創造的年化回報(含股息)達到21%,而同期標普500的回報約為14%。

通用電氣引領了那個時代的潮流,在傑克·韋爾奇退休的前一年,也即2000年,通用電氣連續第三年被英國的《金融時報》授予“世界最受尊敬公司”的稱號。

傑克·韋爾奇和通用電氣的聲譽都達到了巔峰。

2001年韋爾奇在1600萬美元年薪的任上退休,並得到了美國有史以來最高的退休補償,補償金額達到4.17億美元。

時代華納的出版部門以710萬美元的價格競標獲得了《傑克·韋爾奇自傳》的出版。該書在全球的銷售超過1000萬冊。


在中國,韋爾奇也受到追捧。聯想的柳傳志、海爾的張瑞敏、復星集團的郭廣昌都是他的擁躉。


今天這個時代,我們還可以從傑克·韋爾奇身上學習什麼

《傑克·韋爾奇自傳》全球暢銷


那還是個崇拜職業經理人的時代。

今天的創業英雄貝佐斯,為了亞馬遜的生死存亡彼時還在苦苦掙扎。拉里和佩奇在車庫裡創立谷歌才僅僅兩年。馬斯克要到韋爾奇退休的兩年後,2003年,才創立特斯拉,而扎克伯格則在2004年創立Facebook。中國的馬化騰和馬雲分別在1998年和1999年創立騰訊和阿里,兩家公司都還在襁褓中。

時代的聚光燈已經改變,我們還能夠從傑克·韋爾奇身上學到些什麼嗎?


今天這個時代,我們還可以從傑克·韋爾奇身上學習什麼

傑克·韋爾奇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CEO

母親給他最大支持

1935年,傑克·韋爾奇出生在一個美國愛爾蘭裔工人階級家庭,父親在鐵路工作,母親是家庭主婦。

韋爾奇是這對夫婦的惟一孩子。他患有口吃,缺乏自信。母親竭力敦促他去贏取每一個勝利,韋爾奇取得的每一個小小勝利,都得到母親鼓勵的重重擁抱。很難說“贏”的概念是否那時就已經融入韋爾奇的性格,可以知道的是成年後的韋爾奇多次公開表示:母親是對他影響最大的人。

在一次接受《哈佛商業評論》的採訪時,韋爾奇談到,如果母親還活著,他想給她買一棟好房子,然後給房子裝滿好東西。

“因為她的生活很艱難。我過去常常在早上六點,聽到她弄爐火的聲音,把裡面沒燃盡的煤挑出來繼續用。”功成名就的韋爾奇當時哽咽道。

韋爾奇是整個家族中惟一從高中畢業並上了大學的人。他在馬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學習化學工程,後來在伊利諾伊大學獲得博士學位。

1960年,24歲的韋爾奇加入通用電氣,年薪一萬美元出頭。年輕氣盛的韋爾奇一度想離開GE這個龐大的官僚機構,但最終留了下來,併成功爬上階梯。1972年他被任命為GE最年輕的副總裁。1979年成為副董事長,並在1981年45歲時出任GE董事長,是GE近百年曆史上最年輕的一位董事長。


韋爾奇有過三段婚姻。與第三任妻子蘇茜·韋爾奇於2004年結婚。蘇茜在婚前是《哈佛商業評論》的主編,在2001年對韋爾奇的一次採訪中兩人結識。韋爾奇退休之後,兩人合作出版了多本有關領導力的書籍,並一起投身在線教育,創辦了傑克·韋爾奇在線商學院。


今天這個時代,我們還可以從傑克·韋爾奇身上學習什麼

韋爾奇與第三任妻子蘇茜

“中子彈”韋爾奇

韋爾奇可能是工業時代的最後一位傳奇人物。他的成功有時代背景的助力。

1981年裡根政府上臺,大刀闊斧地進行了社會經濟政策改革,實施減稅及其他一系列有利商業發展的舉措,企業的發展獲得了寬鬆的環境。

但總的來說,通用電氣的成功離不開韋爾奇的戰略意識和管理創新。

1981年韋爾奇出任通用電氣董事長和CEO時,通用電氣已經發展成一個龐然大物。通用電氣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876年發明家托馬斯·愛迪生成立的愛迪生燈泡公司,其與JP·摩根及範德比爾特家族也頗有淵源。但是普遍認為,傑克·韋爾奇塑造了現代通用。


今天這個時代,我們還可以從傑克·韋爾奇身上學習什麼

通用電氣是美國的象徵之一

在擔任首席執行官的前5年裡,韋爾奇削減了約十萬名員工。這些員工或被直接開掉或隨出售的業務剝離,涉及的員工約佔當時GE員工數量的四分之一。

外界因此送給韋爾奇一個

“中子彈傑克”的外號。意指像中子彈那樣命中目標,但卻無損其中的主體架構。

韋爾奇不為外界評價所動,堅定地執行他的“要麼整治,要麼關掉,要麼出售”的商業策略,只保留那些在細分市場上處於數一數二地位的業務。

在執掌GE的20年時間裡,他共主導了超過1000項兼併收購或者剝離交易。


韋爾奇敏銳地意識到亞洲製造業正在崛起,因此迅速剝離了很多績效不佳的製造業公司,與此同時引入了更加有利可圖的電視媒體業務和金融服務業。

1986年對美國無線電公司的收購是著名的案例,這項收購旨在將NBC(美國全國廣播公司)收入囊中。韋爾奇的遠見取得了驚人的回報。2013年美國康卡斯特集團收購了通用電氣手中還剩下的49%的NBC環球的股權,該項交易的金額達到167億美元。

韋爾奇還下大力氣發展高利潤率的金融服務業。其金融服務公司通用資本一直是通用電氣業績的重要支撐,為通用電氣在1990年代末市值達到高峰提供了重要支撐。但在2008年的金融危機中,通用資本也給通用電氣帶來了災難性後果,這是後話。

在外界看來,韋爾奇行動迅速、果斷。但在2001年的回憶錄中,韋爾奇卻認為自己本該以更快的速度重整整個GE的業務,以更快的速度銷售那些表現不佳的企業。

“人們認為我是美國最強硬的老闆,但我做得還遠遠不夠。”在2001年的自傳中,韋爾奇這樣評價自己。

去領導而非管理

傑克·韋爾奇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CEO, 通常認為他具有卓越的管理才能,但他早於時代的、在領導力方面的實踐,可能才是他取得不同凡響成功的深層推動力

領導與管理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不可否認,二者之間經常相互融合,界限模糊。但如果你問一個人:你是願意成為一個領導者(leader),還是願意成為一個管理者(manager)?大部分人可能都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前者。

領導力指向的是一種在沒有明確發展路徑、沒有清晰答案的、可能變化還很劇烈的環境中,動員和影響人們解決棘手問題的能力。大變革時期對領導力的召喚往往更為強烈。

韋爾奇是個有很強危機意識的人。1981年韋爾奇上臺前,已經在通用電氣服務超過20年,他認為變革是競爭的剛需,勢在必行。變革一定要主動和超前,到了不得不變革的時候往往為時已晚。

亞洲製造業的崛起給了韋爾奇強烈的危機感。

“但是那時,公司內外沒有人覺察到危機正在來臨,”韋爾奇在2001年出版的自傳中寫道,“通用電氣是美國的象徵”。

為了警醒管理層和員工,韋爾奇在公司上下推廣“面對現實Face Reality”的理念。他推行嚴苛的管理層評估,每年業績表現最差的10%管理層直接被解僱。

他非常清醒的認識到,需要打破GE的層級架構,改變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釋放每個人的能量。

他認為,每個人不管頭銜是什麼,都要能處理問題。“如果公司裡的35萬人,每個人都直呼其名,每個人都有話語權,那將是極大的優勢”。

韋爾奇的這一理念在當時是非常先進的。

他因此還非常重視吸收全球最優秀的人才。認為失去最優秀的前20%的人才是領導的失敗,而留住最差的10%也是一種過錯。

這是典型的領導者處理問題的方式,

不提供問題的答案,而是警示危機,並著眼於將每位參與者凝聚起來,動員起來,一齊找到問題,解決問題。因為在真正的危機面前,不可能依靠領導者一己之力得到答案。

韋爾奇的這些理念與領導力實踐,在今天也依然是他的思想最寶貴的部分。

今天可以向韋爾奇學習什麼

在韋爾奇最後幾年的時光裡,這位老人痛苦地目睹到通用電氣的衰落。

曾經為投資人創造巨大回報的通用電氣,在2017年2018年間股價急劇下跌了約75%。過去一年,通用電氣的股價始終徘徊在10美元出頭,市值已經不足1000億美元。通用電氣不復往日的榮光。

“我非常失望,我曾經抱有如此大的期望,”在2017年的一次採訪中,韋爾奇表示,“我以為我做出了最好選擇,結果卻證明我是錯的。”

韋爾奇痛苦的認為,自己作為CEO的表現可以打A的成績,但是在挑選繼任者——傑弗裡·伊梅爾特——上卻得到糟糕的F。伊梅爾特接掌通用的16年,公司基本走出了一個下降曲線。

今天的世界已經如此不同。互聯網經濟已經取代工業經濟,站到了時代舞臺的中央。


個體價值崛起,人們崇拜“創業英雄”,鼓勵突破性創造。聚光燈不再打在CEO身上。


工業經濟時代的金字塔型組織體系,對員工對組織目標的“服從”的強調,在加速鬆動、瓦解。個人與組織的關係更多轉向合作共生,組織形態的發展趨向扁平。

即便是在一個公司裡,仍然有“經理”和“員工”等不同的職務頭銜,新生代也傾向理解為是依據特定階段的不同所長,在扮演不同角色,合作共贏。僱傭與被僱傭的關係不被認可,更傾向於界定為為共同目標奮鬥的共生行為。

隨著智能時代的發展,甚至整個社會的生產組織體系都會發生變化。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肇始於工業經濟時代的韋爾奇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不可避免的帶有時代的烙印。六西格瑪方法讓我們覺得恍如隔世,在一些地方我們也不免嗅到一些與當今時代不相吻合的氣息。


學習韋爾奇,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如上文所述,學習韋爾奇在面對快速變化的時代,敏銳識別危機,並動員和引導人們去解決棘手問題的能力。去領導而非管理。

韋爾奇自己倒是對自己有清晰的認識,他並不希望人們把他當作“神”。今天在人們重溫韋爾奇2001年去職演講中提到的十點企業發展原則時,不應忽視他的肺腑之言:

“這就是我要說的最重要的十點內容。我希望你們能把這些當作是以後管理這個偉大公司時的基本準則。從歷史角度講它們沒有價值,只有當它們能幫你把這個公司帶到新的高度時,它們才有價值。這些只是積木塊,它們需要被改造、被改革。”


讓我們踩在韋爾奇帶來的積木塊上,銳意變革。


傑克·韋爾奇的領導力準則

變革不是壞事


對於你們,關鍵的一點是,要一直認為變革是好事,別因為擔憂自己不能控制一切而夜不能寐。變革不是壞事,有了變革每一刻都有新的機會。變革不是危機,你們要跨越變革,顯示你們的領導力,讓你的組織不至於在它面前陷入癱瘓。


變革有可能讓組織里人心惶惶,要勇敢做出變革,並且享受這些激勵人心興奮的事件。我認為這將轉換為公司的一個強大優勢,要好好把握它。


失去最優秀的前20%人才是領導的失敗


關於員工。你們的工作就是吸收全球最優秀的人才,你們是優勢團隊、最受敬仰的團隊的一部分。所以,每天的問題就是,我的手下是最棒的嗎?我的團隊是最棒的嗎?


你需要集結全球最棒的團隊,你有最好的口碑可以僱傭他們,你有資源去集結最棒的人才。貪圖方便省事,隨便僱人的那些人是可恥的,我們只需要最好的人才,那是你作為領導人的義務。


你一定得熱愛擁抱你最好的手下,並給他們金錢上的獎勵,營造令人激動的激勵人心的工作氛圍。失去最優秀的前20%的人才是領導的失敗,留住最差的10%也是一種過錯。


“隨意”是極大的競爭優勢


把隨意度翻倍後就是極大的競爭優勢。我們相信彼此,不能忍受自大的行為或自大的混蛋們。公司裡的35萬人每個人都能彼此直呼其名,每個人都能有話語權,那是個極大的優勢。


我們這兒一定要保持住“隨意”這一點,如果你看到有人坐在辦公室裡一副我是經理的自大模樣,就把他趕走。這不是你想要的,你想要的是一個“隨意”的公司。這裡的每個人,不管頭銜是什麼,都能處理問題。大多數公司都不具備這種競爭優勢,千萬不要丟掉它。


——傑克·韋爾奇在2001年通用電氣內部的卸任演講


【資料來源】

  • 《傑克·韋爾奇自傳》,作者傑克·韋爾奇、約翰·拜恩,翻譯曹彥博、孫立明、丁浩,中信出版社,2017年。
  • 《贏的答案》,作者傑克·韋爾奇、蘇茜·韋爾奇,翻譯扈喜林,中信出版社,2017年。
  • 《商業的本質》,作者傑克·韋爾奇、蘇茜·韋爾奇,中信出版社,2017年。
  • Jack Welch, Legendary CEO of General Electric,Dies at age 84, WSJ, March 2, 2020.
  • Jack Welch,G.E.Chief Who Became a Business Superstar, Dies at 84, the New York Times, March 2,2020.

夏英,南方週末前高級記者、編輯、騰訊大家專欄作者,現為投資人。畢業於哈佛肯尼迪學院,關注領導力理論與實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