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懸案集之一:為何韋太后在金15年,一回來就殺了一個公主呢?

還君明珠非真假,山河錦繡已成非。

宋王朝輝煌幾百載,靖康之變卻一遭打回原形。南宋高宗趙構於混亂中登基,只可惜河山喪失大片,母親妻妹被擄,父兄南望河山。這時妹妹柔福帝姬的歸來給了趙構一絲慰藉......

大宋懸案集之一:為何韋太后在金15年,一回來就殺了一個公主呢?


一、公主歸來

建炎四年,也就是趙構當上皇帝的第四年,宋官軍在剿滅匪徒時,在土匪窩發現了一個女子,如果是普通的女子放了就行,可偏偏這個女子她身份不簡單啊!

女子容貌秀麗,言談舉止更是不俗,宋官軍詢問其身份時,這個女子竟然說自己是宋徽宗的二十女,也就是宋高宗的二十妹柔福帝姬。

士兵本來不信,但卻被此女子的言談舉止所信服,更是被女子的話唬住了,心想這要是真公主的話不得好好討好著,指不定自己就能因此升官發財了呢。於是層層上報,最終上報到了宋高宗的跟前。

這可令宋高宗犯了愁,他雖然知道他有一個二十妹是徽宗王貴妃的女兒,可他爹風流債眾多,生下的孩子也不少,他哪能清清楚楚的記住每一個弟妹的長相呢。高宗心裡估計暗罵他爹,你看看你孩子這麼多連累我這做哥的都不認出,尷尬!

高宗於是派原在開封宮中的老宮人檢驗,老宮人用宮中的往事一一查驗,這個女子也一一回答出來,老宮女一看答得這麼好簡直就是滿分考卷啊!不過唯一不足的就這個女子的一雙大腳與她印象中的公主的三寸金蓮有極大的差別,不過此女子解釋說:“金人驅迫,跣行萬里,豈復故態。”

也是哈,妹妹在金國受了這麼多年的苦,哪裡還能保持原有的“金蓮”之態呢!

大宋懸案集之一:為何韋太后在金15年,一回來就殺了一個公主呢?


高宗覺得這就是我妹妹,你看她都知道我小名怎麼可能不是我妹妹呢?你看我倆長的多像啊!於是兄妹相認,一口一個我的嬛嬛的叫,好一副兄妹情深的感人肺腑畫面

高宗感嘆於柔福帝姬所受之苦,將帝姬封為福國長公主,至於帝姬這個稱呼,本是徽宗時蔡京的建議,在《宋史卷一百一十五志第六十八》有記載:“徽宗改公主為姬,下詔曰:’在熙寧初,有詔釐改公主、郡主、縣主名稱,當時群臣不克奉承。近命有司稽考前世,周稱'王姬',見於《詩·雅》。'姬'雖周姓,考古立制,宜莫如周。可改公主為帝姬、郡主為宗姬、縣主為族姬。其稱大長者,為大長帝姬,仍以美名二字易其國號,內兩國者以四字。"等到高宗朝時因有人議說,帝姬即“皇帝飢”之意,北宋之覆滅與此不無關係,於是建炎元年恢復舊制,皇女皆恢復公主的稱呼。

大宋懸案集之一:為何韋太后在金15年,一回來就殺了一個公主呢?


二、兄妹情深

宋高宗是不是一個好皇帝我不知道,但他一定是一個好哥哥。高宗可謂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寵妹狂魔”,先是柔福帝姬回來之後將其封為福國長公主,後來又將她許配給了永州防禦使高世榮。柔福帝姬的嫁妝有多奢侈呢?在當時南宋剛剛建立的風雨飄搖之際,甚至與金人仍處於對抗作戰的階段,趙構依然給了妹妹一萬八千緡的嫁妝,一緡錢就是一貫錢,唐代是一貫錢就是1000文銅錢,宋代時雖然降低,但也足足有770文銅錢。除了嫁妝以外,高宗日常給予柔福的賞賜也不少,前後高達四十八萬緡錢。

趙構這簡直是用生命來詮釋:“我從金國回來了一個妹妹,寵,我要使勁兒寵”。

大宋懸案集之一:為何韋太后在金15年,一回來就殺了一個公主呢?


這廂一副哥慈妹尊的感人畫面,那廂金國卻有一個女子悄然逝去,巧的很,這女子名叫趙嬛嬛,也是徽宗的二十女,高宗的二十妹。

公元1142年,經過宋金雙方代表的多輪談判,談判結果如下:重新劃分了宋金兩國的邊界,宋向金稱臣納貢,金國皇帝過生日的時候,宋還要派使臣去祝賀送禮,每年都要向金國繳納貢銀二十五萬兩、絹二十五萬匹。如此大手筆的條件令金人十分滿意,立即同意了宋高宗的請求,將高宗母親韋賢妃送了回來,不,從能回來的時候人家就已經是韋太后了。

自己的孃親回來了趙構自然喜不勝喜,可回來的韋太后聽說了比她早些時間回來的柔福帝姬的事,一副黑人問號臉的樣子跟自己的兒子趙構說“嗯?柔福帝姬?她早就在我回來的前一年死了,你不會是買錯了假貨吧”。

趙構聽了那心是哇涼哇涼的,倒不因為有人假冒公主以求獲得好處的欺騙,而是這麼多年相處以來是被欺騙感情的難受啊!於是他當機立斷查真相,斷真假。

大宋懸案集之一:為何韋太后在金15年,一回來就殺了一個公主呢?


三、真假公主

在嚴刑拷打之下,女子承認自己本來自尼姑庵,名字叫做靜善,因為在靖康之難之際碰到過幾個逃出宮的老宮人,聽她們說了柔福帝姬的一些事情,恰巧又被老宮人說自己與帝姬有幾分想象,便有意無意模仿起來,後來被土匪抓走宋軍解救,才想到去扮作柔福帝姬來獲得富貴。

後來從北方逃回的一個名叫李楑的宦者朔自己在五國城見過柔福帝姬,帝姬最後嫁給了一名叫做徐還的將領,但最後因病去世了。

趙構聽了這話,心更涼了,都說帝王本是無情之人,你這小妮子欺騙了我付出的一箱真情不是比欺君之罪更不可饒恕嗎?

大宋懸案集之一:為何韋太后在金15年,一回來就殺了一個公主呢?


趙構下令將靜善在東市被斬首,沒收原先的賞賜,奪了靜善丈夫高世榮的郡馬都尉一職,苦了高世榮,竟因此被嘲笑說:“向來都尉,恰如彌勒降生時;此去人間,又到如來吃粥處。”

不僅高世榮受牽連,連之前奉命檢驗公主真假的宮人馮益也因此被罰,據《宋史·宦者列傳·馮益》記載:“先是,偽柔福帝姬之來,自稱為王貴妃季女,益自言嘗在貴妃合,帝遣之驗視,益為所詐,遂以真告。及事覺,益坐驗視不實,送昭州編管,尋以與皇太后聯姻得免。”

大宋懸案集之一:為何韋太后在金15年,一回來就殺了一個公主呢?


四、小結

公主真假一事雖然最後有了定論,但不少人仍認為斬首的就是真正的公主柔福帝姬,而她說自己是靜善也是屈打成招的,而這幕後主使就是韋太后。

辛棄疾曾在《竊憤續錄》記載,曾碰見韋太后穿金人服飾與金人並行,並有一個年幼男童喊韋太后母親,於是認定韋后到了金國之後就已經又嫁人生子了。

且韋太后曾入金國當時的“洗衣院”,金國史書記載,“洗衣院”當時專供金軍將領取樂,與妓院無異。傳言後來韋太后又嫁給了金國的蓋天大王完顏宗賢,生了兩個兒子。回國後不想讓曾一起在洗衣院受盡屈辱的柔福帝姬與別人說出自己身為一國之母為人所不恥的事情,於是就捏造了公主是假的這一事件。

況且當年曾經力薦韋太后入宮侍奉徽宗的喬貴妃曾在韋太后回國前哭訴說,自己恐怕再約回不了宮了,韋太后也曾答應回宮後會令高宗迎回她們,但韋太后回宮後,卻再無迎回其他女眷的下文,也有掩蓋自己曾在金國嫁人之嫌。

後來漸漸的,這樁真假公主的歷史疑案早已隨著時代洪流慢慢被淡忘了,至於公主是真是假,我們也不好說,可能知道唯一知道真相的,就是公主自己了。

圖片均來自網絡侵刪。

參考文獻:《宋史·宦者列傳·馮益》《宋史卷一百一十五志第六十八》

我是小月,想了解更多有趣的、綺麗的歷史,透過歷史探尋本質,請關注春江花月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