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市各大博物館和圖書館仍暫停開放 在家可“雲遊”各場館!

看點 | 南寧市各大博物館和圖書館仍暫停開放 在家可“雲遊”各場館!

看點 | 南寧市各大博物館和圖書館仍暫停開放 在家可“雲遊”各場館!

在足不出戶的日子裡,你是否想念可以在博物館裡細品展覽,穿梭於時間長河的樂趣?或是期待前往圖書館,從書架上挑選一本心儀的圖書,享受安靜的閱讀時光?目前,為應對疫情,南寧市內各大博物館和圖書館仍暫停對外開放,但有形式多樣的公共數字文化服務為你提供“雲遊”,讓你在家也能“逛逛”博物館,“泡泡”圖書館。

“雲講解”細聽文物故事

“大家好,我是廣西民族博物館小小志願者講解員黃祺雅,今天我要給大家講解一套我最喜歡的衣服——百鳥衣。”3月7日週六,民博微信公眾號推出最新一期“雲講解”。雖然講解的背景只有一面白牆,但透過黃祺雅有趣的講解,以及精心編輯的視頻,展示效果生動豐富。

看点 | 南宁市各大博物馆和图书馆仍暂停开放 在家可“云游”各场馆!

小志願者線上講解百鳥衣(圖片來源:廣西民族博物館官微)

民博不僅為大家帶來了“雲講解”,還推出了“雲看展”,邀請無法到館參觀的市民和網友通過民博官網參觀“五彩八桂”“霓裳羽衣”“壯族文化展”等6個常設展覽,以及“國際絲綢藝術展”“廣西紡織文化展”等多個臨時展覽虛擬展廳。

南寧博物館則從2月3日開始推出“南博在線”專題,以圖片和文字的形式與廣大網友分享了眾多館藏文物,及其背後的故事和歷史意義。

例如:現今僅存的九件元青花人物故事圖罐之一:元青花尉遲恭單鞭救主圖罐;出土於賓陽縣武陵鎮木榮村的古代盛酒器:西周獸耳蟬紋銅尊……網友紛紛表示,待疫情結束後一定要到博物館欣賞這些文物。

“雲課堂”學知識做手工

先秦時期,廣西屬百越地區,而西甌和駱越是百越中的兩大重要部落,因此“甌駱人”乃廣西人的老祖先,並經過漫長的歷史變遷,逐步形成了今天廣西境內的世居民族。那麼,“甌駱 人”有怎樣的歷史文化呢?

3月9日,廣西博物館微信公眾號推出第十期“甌駱雲課堂”。在此前的九期“雲課堂”裡,廣西博物館通過視頻解說的方式,以珍貴出土文物為線索,帶領大家探訪廣西的海絲印記和傳奇故事。而第十期“雲課堂”則聚焦“甌駱人”的衣食住行,尋找歷史文化與現代生活千絲萬縷的聯繫。

除了有趣的“雲課堂”,廣西博物館教育活動微信群還不定期開啟“雲聚會”。2月8日元宵節當天,博物館老師開展“文化遺產週週學——元宵特輯”線上活動,和大家分享了元宵節的由來以及有趣的廣西元宵節習俗,並錄製手工視頻,教大家利用紅包製作福袋,開展了猜燈謎活動,引來大家踴躍參與,其樂融融地歡度元宵。

海量數字資源暢遊書海

當宅在家裡的時間變長,許多人開始了久違的閱讀。疫情期間,南寧市內各級公共圖書館相繼開闢了防疫專欄,向公眾及時傳遞官方權威信息、宣傳疫情防護知識、解讀政策措施,並積極通過官網或微信公眾號發佈電子資源使用方法和渠道,引導讀者享用圖書館豐富多彩的數字資源服務,為廣大讀者“宅”家學習帶來便利。

以區圖書館為例,該館數字資源儲存量達166TB,為全區各級各類型圖書館之最。其中,電子文獻館藏總量約420.5萬種近1026.6萬冊,購置包括CNKI、萬方、維普、北大法網等在內的商業數據庫共41個並免費開放使用。

據悉,閉館期間,區圖書館日均辦證量近900個,最多的一天辦證2300餘個。數字資源服務量也在逐日攀升,總訪問量超過176萬人次,比2019年春節同期增長83.10%,同時在線使用最大峰值達1338人次;文獻下載量37.2萬篇(冊),比2019年春節同期增長65.20%;微信公眾號推文閱讀量和菜單點擊次數均達到2萬餘次。

與此同時,考慮到疫情期間因閉館原因,部分外借文獻無法及時歸還,各級圖書館均推出了免逾期費的措施。如區圖書館免除自1月24日閉館之日起至正式開館後30個自然日內,讀者未歸還外借文獻所產生的逾期費,以更好地保障讀者權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