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嘉靖皇帝?

奇葩說史


嘉靖這個皇帝是撿來的。天上掉下一個粘豆包咋就掉到他頭上了,大明其他宗室大概背地裡沒有不罵當朝首輔楊廷和的,而楊廷和這輩子大概最後悔的事情就是自己瞎眼選了朱厚熜當皇帝,這也說明一個問題,誰也沒長前後眼。明世宗朱厚熜(1507年-1567年),明朝第11位皇帝。是明孝宗朱祐樘之侄、興獻王朱祐杬之子。嘉靖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在位46年,六十歲駕崩。是明朝在位時間第二長的皇帝。

提及嘉靖第一件大事就是“大禮儀”事件,將父親送進太廟。第二就是“壬寅宮變”中幾乎死於宮女之手。第三就是一味好道,不理朝政。嘉靖不是昏君,也不是暴君。但也絕非明君聖君。他是一個“自私的壞皇帝”。大明就是從嘉靖死後開始衰落。早年嘉靖可謂意氣風發,頗想有一作為,一個16歲少年,沒有經過任何帝王教育的皇帝,能夠擊敗兩朝宰相楊廷和,可見嘉靖是天生的政治動物,而一場“大禮儀”事件,當場打死打傷一百多人,打出了嘉靖一朝的威風,打出了一片天地。實際上,當時明朝的士大夫已經僵化,不讓皇帝認親爹,不打你打誰。一頓板子大臣們老實了,也確定了自己的地位。

自戀是嘉靖的第二個特點,他覺得自己足夠聰明,神武。可以駕馭一切。完全能夠掌控朝局,朝臣的能力高低,清廉貪腐都在他心裡。夏言,嚴嵩,徐階都是他利用的籌碼。但這三個人又何嘗沒有利用嘉靖。但實際上不過是相互利用罷了,晚年好道,又何嘗不是放棄?嘉靖一朝是大明封建王朝從全盛走向衰落的時期,如果有一箇中興之主,明朝完全可以浴火重生。可惜,嘉靖不是沒有這個這個能力和水平,他是不屑於去做。而”壬寅宮變”徹底讓嘉靖換了一個人。難道嘉靖不知道無法長生不老嗎?他顯然知道,不過是在逃避。逃避現實是讓唯一的選擇。就皇帝這個“職業”而言,嘉靖不是稱職的皇帝。

嘉靖在位46年,明朝國事日漸衰微,如同冰山下的火山。隨時都可以爆發,誰趕上誰倒黴。這個火山就是嘉靖造成的,只求自己求天下太平。哪怕死後洪水滔天。這就嘉靖的第三個特點“自私”。皇帝都自私。但嘉靖的自私到了極致。由於嘉靖的自私,使得明朝士大夫道德水平急速下降。不理事不做事成為平常事。嘉靖頭腦極其聰明,極有能力的人,但他的極端自私讓他無法施展。嘉靖的壞在於,他不願意去做事。別人做好做壞與他無關。說大明王朝,“始亡於嘉靖”,是完全正確的。

嘉靖有才而無德。嘉靖是權謀家、不是政治家。而且黨爭當時已經開始,始作俑者就是嘉靖玩弄權術的結果,嘉靖是隻想享受當皇帝的幸福。而不願意承擔義務。嘉靖他自私,自戀,無德。而極度的慾望使得他成為大明轉衰的一個皇帝。

我是清水空流,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


清水空流


說起嘉靖皇帝,我想大家都聽過一句話“明始亡於嘉靖”,由於明史是清朝統治者編寫的,所以這句話也是清朝史官下的定論。那嘉靖皇帝到底是不是一位昏君呢?在我看來,嘉靖皇帝是明朝最狡猾的皇帝,也是一位大有為之君,絕不是後世口中的昏君。



嘉靖中興


嘉靖皇帝從小就十分聰明,也正是這個原因,內閣首輔楊廷和極力推舉他成為新皇帝。但是楊廷和只猜中了開頭,沒有猜中結果。嘉靖皇帝的確十分聰明,甚至比想象中的還要聰明。他一登基後,並沒有開始治理國政,而是用來對付以楊廷和為首的文官集團。最後僅僅用了3年,四朝元老楊廷和被掃地出門,後來被貶為平民。

整頓朝政後,嘉靖皇帝開始推行改革,政治上集異納諫,勤於政務,打擊了貴族勢力和宦官勢力,提拔一大批賢臣,可以說是對朝廷官員進行了大清洗。

經濟上還地於民,鼓勵耕織,重新整頓賦役,賑濟災荒,減輕租銀,體恤民情,極大地緩解了當時激烈的社會經濟矛盾。

軍事上重用了以戚繼光、俞大猷為首的抗倭名將,征剿倭寇,清除外患,整頓邊防。

文化上改革科舉之弊,文化和科技空前繁榮,優秀文學作品和傑出人物大量湧現,“天下翕然稱治”。這一時期也被史學家稱作“嘉靖中興”。

嘉靖皇帝一生都在琢磨兩件事

嘉靖皇帝用20年的時間治理國家,使得天下太平,統治後期他開始迷信方士、尊崇道教,煉製長生不老藥,之後20年再也沒有上過朝。

嘉靖皇帝不上朝,但是不代表不理朝政。他白天是在潛心修道,晚上改奏章一直到凌晨五點,把大臣玩弄於鼓掌之間。

嘉靖皇帝一生主要琢磨的是兩件事情,一是琢磨人,以建立自己的絕對權威;二是琢磨道,以求長生不老。嘉靖皇帝是用鬥爭的哲學琢磨人,與人鬥,其樂無窮。但他又是以虔誠的態度琢磨道、琢磨天,他不敢和天鬥,因為他害怕天,他希望知道天意,以便自己能夠順應天意。所以,嘉靖皇帝一生花費了無數的工夫和上天對話。所有的寵臣,也都在幫助他和上天對話、幫助他向上天祈禱,如大學士嚴嵩、徐階等。這看上去極其愚蠢,卻又十分難能可貴。因為他至少知道一個雖然簡單,但很多人卻不明白的道理,那就是人類在根本上只能是順天而不能逆天,更不可能勝天,這就使得他有所畏懼,使得他不敢過於胡作非為。


死後廟號:世宗,代表了當時人們對他的肯定

嘉靖皇帝死後以徐階為首的大學士們給嘉靖皇帝擬定了一個十分高大上的廟號:世宗。

說嘉靖皇帝這個廟號高大上,是因為在中國歷史上,廟號用世宗的都不是泛泛之輩。在他之前幾千年歷史長河中,總共也就兩位廟號為世宗

第一位世宗是大名鼎鼎的漢武帝劉徹,原因是他的“闢地建功”。這是中國有記載以來第一位派出軍隊深入漠北,尋找匈奴主力決戰並且戰而勝之的君主;也是第一位派出軍隊、派出使者打通絲綢之路,並對西域大片土地進行管轄的君主。所以漢宣帝繼位後尊漢武帝為“世宗”。

第二位著名的世宗是五代時期的周世宗柴榮。歐陽修編撰的《新五代史》中說柴榮:“取秦隴、平淮右、復三關,威武之聲震懾夷夏。而方內延儒學文章之士,考制度、修通禮、定正樂、議刑統,其製作之法皆可施於後世。”他的這番作為,為北宋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結語:    

漢武帝和周世宗都是文治武功皆備,對中國歷史做出過重大貢獻的人物,明朝朝野上下把嘉靖皇帝和這些人物放在一起,可見當時人們對嘉靖的一生還是很認可的。


雲鋒工作室


提起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誰人不知,何人不曉,他在位四十五年,是明朝實際掌權時間最長的皇帝。他雖然在執政後期二十幾年沒有上朝,但把朝政大權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威柄不移”。大明帝國在他的治理下雖然算不上繁榮昌盛,但也風調雨順,安然無恙。

史學界對嘉靖帝的作為多有評價,總的看來是貶多褒少,由於他多年“不理朝政”,甚至認為他是一個昏庸無能的皇帝。但是事實並非如此,下面我把一個真實的嘉靖帝介紹給大家,看看他有多麼牛。

朱厚熜繼承皇位非常偶然,他是興獻王朱祐杬的世子,因其堂兄,明武宗朱厚照駕崩後沒有子嗣,按“兄終弟及”的“祖制”於1522年上位,改元“嘉靖”,也就是“小宗入継大宗”,成為明朝第十一位皇帝,廟號“世宗”。

朱厚熜繼位時只有十五歲,在這個年齡應該是剛剛懂事,但上位前的一件事,表現出了他與年齡不相符的心機。

武宗駕崩時,朱厚熜在封地湖廣安陸州,襲其父(已薨斃)興獻王藩位,迎駕大員把他接到北京後不入城,住在郊外,要靜候朝廷送來迎接他的禮儀。首輔大臣楊廷和等要求朱厚熜在登基之前,先完成“皇太子”的儀式,再擇日加冕皇帝,朱厚熜不允。這時朝廷無君已一月有餘,朝臣著急,人心浮動,盼望新君早蒞。朱厚熜看清了這一點,以沉穩的心態逼迫對方滿足他的條件。結果朝廷妥協,朱厚熜沒有進行“皇太子”儀式,就直趨奉天殿(太和殿)臨朝稱制,成為“嘉靖皇帝”。

朱厚熜小小年紀,也只是個“藩王”,又沒有經過皇帝的崗前培訓,能有如此城府,這說明他對政治和權術有極高的領悟力,你說牛不牛。他的這個做法只是給後來“大禮儀”之爭埋下的伏筆,更牛的事還在後頭呢。

嘉靖帝坐穩皇位後,下令群臣議定武宗的諡號和生父(朱祐杬)的主祀封號。朝臣認為,嘉靖是“小宗入継大宗”,要以明孝宗朱佑樘(武宗之父,嘉靖之伯父)為“皇考”,改稱其父為“皇叔考興獻大王”,祭祀時對親生父母稱“侄皇帝”。對此嘉靖非常生氣,決不接受,於是二百多名官員集體向皇帝抗議,強迫他承認這個做法。嘉靖惱羞成怒,想借此發一下淫威,對反對他的官員處以廷杖,十六人被活活打死,一百三十四人被關押,釀成了“嘉靖宮廷慘案”。

當時,新科進士張璁上疏,採用“継統不継嗣”,仍以生父為考,並在北京建立“興獻王廟”的方法支持世宗,展開了“大禮儀之爭”。嘉靖不顧朝臣的反對,追封其父為“獻皇帝”,生母為“興國皇太后”,孝宗為“皇伯考”。

“大禮儀”之爭歷時五年之久,嘉靖的目的達到後,把內閣首輔楊廷罷了官,其它官員也受到了懲罰,事件在他的皇權高壓下而告終。嘉靖知道,權力是否穩定,關鍵在於用人和馭人,於是他採用“欲揚先抑”的方法,對在“大禮儀”中有功的官員不急於提拔,使其不敢得意忘形,增強了對他們的控制力。對重要位置官員的任用,他採取“幾起幾落”的方法,使其具有危機感,對工作不敢有半點懈怠。實踐證明,他的“厚黑”辦法果然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嘉靖待羽翼豐滿之後,剛愎自用,唯我獨尊的性格逐漸顯露出來,開始大興土木,嬌逸奢侈,日益腐化。後來發生了一件事,使嘉靖迷信上了方士,尊崇道教,好長生不老之術,甚至二十幾年不上朝,任用權相嚴嵩,充當“前鋒”,他做起了“甩手掌櫃”。

事情是這樣的:嘉靖為了求得長壽,每天必喝宮女們採製的“甘露”來養生。宮女們起早貪黑,累的精疲力盡,不時還要捱打受罰,苦不堪言,對嘉靖恨之入骨。

嘉靖二十一年,(農曆壬寅年),楊金英帶領宮女趁嘉靖在端妃曹氏下榻時,用繩子套住嘉靖的脖子,準備勒死他。但由於忙中出錯,繩子繫了死扣,沒能致嘉靖而死,卻被扎的遍體鱗傷。一宮女害怕,急忙報告給皇后,衛士趕到,宮女才被治服。事後,十六名宮女全部被凌遲處死,寧嬪王氏,端妃曹氏也被冤殺,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壬寅宮變”。此後嘉靖便“移居西內,日求長生,朝講盡廢,君臣不見”,躲進了深宮,一心求仙煉丹,不再過問政事,啟用嚴嵩、徐階等為內閣首輔,為他“擋風遮雨”。

你如果認為嘉靖從此避入內廷“不問朝政”,那是大錯而特錯。史書記載,嘉靖“雖深居淵穆,而威柄不移”。也就是說,雖然二十幾年沒有上朝,但朝政大權牢牢的掌握在他的手裡,同時把朝臣玩弄在股掌之中,為他所用。

嘉靖是明朝皇帝中最任性和倔強的一位,他除了做出上述“牛”事外,在治績方面也有較為突出的表現。

上位初期,嘉靖效法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推行“新政”,大膽改革,集異納諫,勤於政務,任用張璁、夏言等賢臣良將輔佐國政,同時對宦官嚴加管束,扭轉了自“正統”朝以來形成的宦官專權,敗壞朝政的局面,還下令清理田莊,廢除勳戚世襲等。由於這些舉措的施行,中央集權得以復興和加強,進一步鞏固了他的統治地位。

嘉靖在中晚期雖然不上朝理政,但啟用嚴嵩、徐階、海瑞等能臣治理國家,他在幕後總覽大權,使國家機器照常運轉,而且走向正軌,甚至出現了“新政時期”。當然,由於嘉靖身居後宮煉丹求道,政務只聽彙報,致使嚴嵩等權臣做出了一些危害國家和人民的壞事,對社會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這是他的過失之處。

由於嘉靖長期服用“靈丹妙藥”中毒太深,身體每況日下,終於在嘉靖四十五年(1567年)崩逝於北京,葬於明十三陵永陵,享年六十歲。

綜上可見,嘉靖皇帝能做到這個份上,在中國歷史上是不多見的,算得上“天才牛人”。究其原因,是嘉靖帝少年老成,心機深重,多疑善變,從而形成了他薄情寡義,獨斷專行的性格。嘉靖又因感覺自己上位不正,自信心不足,使他更看重權勢,而倍加努力,發揮其聰明才智來治理國家。客觀的說,嘉靖帝對明朝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可是“嘉靖中興”之後,大明帝國逐步走向了衰敗。




野史就是那麼野


要想評價嘉靖皇帝,首先要清楚當時嘉靖年間的時代背景。

嘉靖年間是大明封建王朝從全盛走向衰落的過渡。首先,這是個階級矛盾越來越尖銳的時代。皇莊的規模空前,各地的親王貴族,大官僚的田莊從千頃到萬頃不等,土地集中化、農民負擔加重。而且明的軍隊制度大家也都知道,軍籍世襲,長此以往,軍官世襲,變成了貴族;士兵世襲,變成了農奴。其次這是一個腐敗貪汙成風的時期。嚴嵩父子、趙文化、鄢懋卿,再加上徐階這大土豪,都是弄錢沒夠,這些錢自然也出自農民身上。最後呢,這還是倭寇橫行,軍隊潰爛,內憂外患的時代。

朱厚熜可以說是一個成功的政治家,卻並不是一個出色的皇帝。從他15歲繼承大統與楊廷和為首的百官"議禮",可以看出他既是一個有孝心的人,更大程度上卻顯示出了政治天賦。張璁、夏言、前期的嚴嵩,都被他看的相當透徹,他們雖然都權傾朝野,但都不敢造次,因為嘉靖太聰明瞭。到了後來,嚴嵩有了嚴世蕃的出謀劃策,徐階忍辱堅持"青詞"創作,正巧世宗又要長生不老,精力有限,權臣們才有些"放心"。當徐階當家後,這個有抱負的大惡霸才使嘉靖一朝在最後5年稍許有點模樣。世宗當然沒有成仙,還把皇宮搞的烏煙瘴氣,也有幾個道士被提拔為部級高官,可見成仙痴迷程度,世宗心裡沒有人民,只有成仙。那些道士就像是他的工具,用則猖,不用則亡,就像藍道行,其中也有嚴嵩餘部的原因,他是一個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人。

他以退位相逼要給自己父母一個合理的名分;兩虎相爭,他卻坐山觀虎,聰慧至極又樂在其中;他不分是非,面對治安疏,他聽從小人饞言,逮捕海瑞;他不理朝政,專意齋醮,國事日漸衰敗,但求長生不死。在表面上熙熙攘攘一片繁榮,骨子裡卻蘊藏百姓憤怒的明嘉靖,就是被這樣一位帝王統治的。







沒事閒拉呱


這個問題可不好回答,去評價一個帝王的是非功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絕大部分人連縣長鎮長都沒做過,對政治的理解非常膚淺,而古代的帝王,是帝國權力的根源,帝國一切的政治權力都從帝王身上衍生出來。這是一個極其複雜的問題。

但是看題主關於問題的描述,這個問題的範圍就縮小了不少,關於帝王心術方向的。

論帝王心術,嘉靖皇帝在古代帝王中絕對算是佼佼者。

繼位之初,一個十多歲的小孩子,通過大禮儀之爭把全朝官員牽扯進去,最後以罷黜楊廷和,自己勝利為結束。直接剷除前朝權臣,起用自己人,把內閣清洗一遍。

20多年不上朝,通過內閣和司禮監把全國軍政財政人事等大權死死抓在自己手中。帝王平衡術玩的出神入化,弄的朝中各派互相鬥爭,皇帝坐收漁翁之利。

關於帝王之術的總結,《大明王朝1566》中的“江山論”比較明瞭。

你們要把這句話記住了,所謂江山,是名江山,而非實指江山。君既不是山,臣民便不是江。古人稱長江為江,黃河為河,長江水清,黃河水濁,長江在流,黃河也在流。古諺雲‘聖人出,黃河清’,可黃河什麼時候清過?長江之水灌溉了兩岸數省之田地,黃河之水也灌溉了數省兩岸之田地。只能不因水清而偏用,也只能不能因水濁而偏廢,自古皆然。這個海瑞不懂這個道理,在奏疏裡勸朕只能用長江而非黃河,朕豈可乎?反之,黃河一旦氾濫,朕便治理,這就是朕為什麼罷嚴嵩殺嚴世蕃等人的道理;再反之,長江一旦氾濫,朕也要治理,這便是朕為什麼要罷黜楊廷和、夏言,殺楊繼盛、沈鏈等人的道理。比方這個海瑞,自以為清流,將君父比作為山,水卻淹沒了山頭,這便是氾濫。

在他眼中,只有對他有用沒用的官員,沒有清廉和腐敗的官員。官員是否能用的標準就是會不會威脅自己的權力。如果威脅到皇帝的權力,不管他是能臣廉吏還是國家蛀蟲,那就是大水漫過了山頭,就需要治理。


風陵流度


【歷史上真實的嘉靖皇帝很可能是個神童,超智商的存在】

嘉靖皇帝朱厚熜本來可以在老家吃香的喝辣的逍遙的度過一生,但在他14歲那年,他在湖北鍾祥市的家裡聽到一個“壞消息”,打北京來了幾個老頭帶著一堆人,吵吵八火的要帶他去京城,因為大明皇帝明武宗朱厚照掛了,也就是朱厚熜的堂哥,由於他太過荒唐以至於連個兒子都沒留下就死翹翹了,這幫老頭算來算去說只有你能擔當此大任。

就這樣,14歲的朱厚熜便來到了北京城,說他聰穎過人絕不是隨便說說,各一半的如此歲數的孩童,社會經驗和朝堂的經驗為零,肯定是老大臣們說什麼就是什麼,但他卻不是這樣,在繼位之後,便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大禮議事件”,靠這件事兒他樹立了自己的權威,給自己在北京城立了棍!後來他又革除先朝蠹政,順便打擊了那些老頑固及裙帶關係的勳戚勢力,進一步的把皇權集中在自己的手上,自己挑選了些能臣干將擔任內閣,讓這些人直接聽命於他,說白了,內閣的人就是他嘉靖養的狗!


於是他便做起了閒雲野鶴般的“煉丹長生”事業,朝堂是不去了,例會也不開了,有什麼事兒都有眼線死死的盯著呢,什麼?沒人管?宦官專政?不存在的!在整個嘉靖朝,大臣們都是狗一般的存在,這宦官連狗糧都算不上,聰明絕頂的嘉靖在暗處死死的把控的黨政軍大權,竟然做到了南剿倭寇,北抗蒙古,不可謂不老謀深算。

但他一生中也有小汙點,那便是由於煉丹太過變態,天天折磨宮女,爾後差點讓宮女給活活勒死,要不是遇到了豬宮女把繩套打了個死結,他可能就成為第一個被宮女弄死的皇帝了,哈哈哈哈哈。


老豬的碎碎念


當皇帝的也好累的,縱有三宮六院,知己幾何?

《大明王朝1566》看了多次,覺得海瑞所對抗的其實不是皇帝嘉靖,更不是某個貪官,或者某個嚴嵩等利益集團。他其實對抗的是當時的整個封建體制,但封建體制是在當時的生產力水平下無疑是合適的,因此那時候在世界範圍內明朝仍是綜合國力的強國。

海瑞極力反對這個體制,但自己又沒有能力建立更加合理的,因此他的對抗註定是無用功,也註定了他悲劇英雄的命運。在來看看,到整部劇中的人物嚴嵩、張居正、徐階、楊金水等命運無不如此,可以說他們都屬於精英階層,都做出了自身所能做出的最正確的決定,但所有人都無法挽救大明王朝走向衰落。

最後,面對嘉靖皇帝的一番話,海瑞好像也有所領悟了 。多少年了,海瑞給大家立了一個非常正面的形象,而嘉靖呢? 也許我們都是海瑞式的思維,對就是對、錯即是錯。

當皇帝的也好累的,縱有三宮六院,知己幾何?

其實站在頂端的往往是最努力,最苦的。也是被世人誤解得最多的。那些風光的表面背後,是多少無奈和隱忍。感謝關注,歡迎共同交流!


歷史人物那點事


正德十六年(1521年),明朝歷史上特立獨行的皇帝明武宗駕崩,由於武宗死後無子嗣,天大的好事落在了其堂弟朱厚熜頭上,興獻王朱祐杬之子朱厚熜即位,是為明世宗,明朝第十一位皇帝,年號嘉靖。

嘉靖皇帝從小天資聰穎,在書法和文辭修養上造詣很深,他在位時間非常長,長達45年的時間,僅次於他的孫子萬曆神宗。

即位時朱厚熜年僅15歲,通過為期三年半的“大禮議”,他逐步掌握皇權,隨著年齡的增長,朱厚熜向眾人展示了自己的實力。

在位早期他英明苛察,做了很多有益於國家的大事,嚴以馭官,寬以待民,減輕賦役,嚴懲貪贓枉法之人,體恤民情;

政治上集異納諫,勤於政務,打擊權臣和封建地主貴族勢力,誅殺佞臣,整頓朝綱,推行新政,通過整治,中央集權得到加強,對外抗擊倭寇,開創了嘉靖中興的局面。

嘉靖後期好道教,沉迷於求道成仙,多年避居西苑,練道修玄,二十年的不上朝,縱容了權臣嚴嵩,給當時的政治、軍事、經濟發展帶來了嚴重損害。

在這二十年間裡,雖然嘉靖皇帝還掌控著朝廷官吏,整個明朝的政治、財經、軍事和民生大權也一直在他手中把持著。但同時這也是明朝邊患危急的二十年,明王朝日益衰敗昏暗。

由於嘉靖帝偏信長生方術,大吃丹藥,殊不知這些丹藥都是重金屬化合物,以鉛汞煉製,含有劇毒,長期服用必定造成慢性中毒,但朱厚熜卻執迷不悟,最終服食過多的丹藥而死。



閏土剪影



嘉靖,也就是朱厚熜,1521 ~ 1566在位。15歲的時候就進了皇宮。當時,大明帝國實際的掌門人是權傾天下的楊廷和。沒多久,嘉靖就在張璁的幫助下鬥倒了楊先生,成為明朝新的掌控者。

少年嘉靖意氣風發的想讓這個王朝重新煥發新的活力。緊接著,張璁,夏言,嚴嵩,徐階,高拱。都是絕頂的聰明人。而嘉靖在這些人中平衡著權力的天平,掌管著天下各事,至少證明了一點:這不是個蠢人,也不是個笨人。

但是,他過於自信了。他以為自己足夠聰明到可以看透每個人的忠與奸,清與貪。至少到嚴嵩,徐階這時,他已經很難真正掌控人心了。他累了,勾心鬥角的宮廷鬥爭耗費了巨大的心力。他開始沉迷於修仙。他知道自己不是個好皇帝,他也知道嚴嵩是個蛀蟲。

但是此時的他已經完全的沉迷於修仙得道中,再也沒有了年少時的意氣風發。他老了。再也不願管理這個國家了,再也不願去琢磨人心。他憑自己喜好去任用官吏,而不再為了這個王朝。當年明月認為嘉靖過於自私了。沒錯,正是因為自私,才使得百姓窮困潦倒,官場腐敗橫行,大明入不敷出。

但是不可否認,他年輕時也曾進行過改革,也曾希望這個國家在自己的手中更加的輝煌。可惜。嘉靖帝其實很像我們中的很多人,年輕時,大學畢業覺得自己想改變社會改變國家改變世界實現共產主義。當我們歷經滄桑之後,在社會上被陰暗面的人和事打的遍體鱗傷的時候,才發現,其實改變的只有自己。

我們不知道的是,當嘉靖帝老的時候,看到這個滿目蒼夷的國家時,想起年少時的意氣風發時,會不會潸然落淚。

史書上評論他:贊曰:世宗御極之初,力除一切弊政,天下翕然稱治。顧迭議大禮,輿論沸騰,倖臣假託,尋興大獄。夫天性至情,君親大義,追尊立廟,禮亦宜之;然升祔太廟,而躋於武宗之上,不已過乎!若其時紛紜多故,將疲於邊,賊訌於內,而崇尚道教,享祀弗經,營建繁興,府藏告匱,百餘年富庶治平之業,因以漸替。雖剪剔權奸,威柄在御,要亦中材之主也矣。


惡趣歷史談


說到嘉靖帝朱厚熜,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他究竟是有能力才華的明君還是徒有其表的昏君?

明世宗朱厚熜

  • 朱厚熜-明憲宗朱見深的孫子,明孝宗朱佑樘之侄,明武宗朱厚照的堂弟。明朝的第十一位皇帝,在位四十五年。

  • 正德十六年,明武宗駕崩,死後沒有後嗣,他的生母張太后與內閣首輔楊廷和商量決定,由近支的皇室,武宗的堂弟朱厚熜繼承皇位。

  • 要說朱厚熜繼位之初,還是一個英明的君王,他英明嚴苛,嚴以馭官,寬以治民,整頓朝綱,減輕賦役,也是開創了嘉靖中興的局面。

  • 然而到了後期,他開始慢慢信奉道教,寵信嚴嵩等人,導致朝政腐敗,迷信方士,勞民傷財,最終激起民怨,導致民變。

嘉靖中興

  • 朱厚熜剛即位的時候,也是致力於整頓朝綱,勤於治國。嘉靖帝勵志效法太祖,成祖推行的“新政”,想要革除前朝留下的弊端,大刀闊斧的進行了改革。

  • 政治上:打擊權貴勢力,大赦天下,誅殺佞臣,推行新政,裁抑司禮監的權利,撤廢鎮守太監,嚴肅監察制度,嚴分廠,衛與法司職權,重用夏言等賢臣,加強中央集權,大力管束宦官。

  • 經濟上:嚴抓貪贓枉法,勘察皇莊,還地於民,鼓勵耕織,整頓賦役,賑濟災荒,體恤民情,治理水災,很大程度緩解了當時社會的經濟矛盾。

  • 文化上:改革科舉制度的弊端,改正孔子稱號和典祀,這期間,文化和科技空前繁榮。《明史 世宗本紀》:“御極之初,力除一切弊政,天下翕然稱治”


事實上,他在位前期這一系列政治,經濟,文化措施來看,他很聰明,他其實是有能力治理國家的,然而為什麼他的名聲會很差,被世人議論是一個自私昏庸的君王呢?

過度自信變成自私

  • 嘉靖統治中期,聰明勤奮的嘉靖帝變了,不再勵精圖治。開始日益腐化,濫用民力大事興建,迷信方士,尊崇道教,開始迷上了長生不老之術。道士們利用嘉靖帝的迷信多次詐騙愚弄嘉靖帝,使得每年不斷修設齋院,形成了巨大的浪費。

  • 嘉靖二十一年,爆發“壬寅宮變”,嘉靖帝差點死在宮女手中。嘉靖帝為求長生不老,要“吸風飲露”成仙。為了採集露水。每日命令宮女們凌晨就去御花園採露水,宮女們大量病倒,於是商量著殺死嘉靖帝,最終失敗。

  • 嘉靖帝統治前期,選賢任能。到了後來,態度發生極大變化,誤用首輔嚴嵩專治二十年,殘害忠良,許多有功的大臣殺的殺,貶的貶。因為荒廢朝政,邊事不斷。嘉獎年間,南倭北虜也成了明朝的隱患。

  • 各地爆發民怨,民變兵變不斷。

  • 嘉靖帝年齡越發增長,長期服用含有砒霜,水銀,硃砂的丹藥,身體狀況越來越差,最終於嘉靖四十五年駕崩。

總的來說,嘉靖帝在位四十五年,是明朝統治時間最長的皇帝。這四十五年的統治中,他有過作為,雖然後期因為自私且迷信使得朝堂腐敗,民怨不斷。但是他究竟是否算的上好皇帝,也不過見仁見智罷了。


《明史·世宗本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