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動物能在中國氾濫成災?

姜大仙生活記


我是史憶小史官,對於有什麼動物能在中國氾濫成災?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自然界中,有些動物物種的出現會打破原來固有的生態循環系統,有時甚至給當地環境帶來壓力和災難,造成生態系統退化。以下介紹了6個臭名昭著的入侵物種以及它們對環境所造成的壞。

清道夫

原產於南美洲的河流中。魚體呈半圓筒形,尾鰭呈淺叉形,喜歡弱酸性軟水,適宜水溫20℃以上,成魚體長達到30釐米,不能自然越冬,活動於水體的底層,具有適應性強、易飼養、雜食性、耐低氧、起捕率高等特點。然而他的出現嚴重影響了生態的平衡,然而清道夫還會吃魚卵,一天最多可以吃3000至5000顆魚卵。而且繁殖能力強,生命力頑強,它的出現在某些淡水領域猶如沒有天敵的存在,給其他魚類造成了很大的困擾。而且一般大壩底下的大洞小洞都是它的傑作。現已將清道夫列為有害外來入侵物種。

鱷龜

鱷龜原產北美洲和中美洲,令人揪心的是,當這個傢伙到了中國,就給本地的生態造成了嚴重的危害。基本上也是沒有天敵的存在,這個傢伙的咬合力驚人,如果被成年鱷龜咬中的話,那後果不堪設想!鱷龜會捕食當地的一些物種,比如青蛙之類的,然後造成生態失衡,會吃掉大量本土水生動物,而且原生於北美的鱷龜,跟中國同緯度,所以氣候適合他們生長,鱷龜甚至會吃其他龜的幼苗。有些人也把鱷龜當作放生的物種,有愛心是好的,但是我們要學會區分種類,不然就是殺生。

牛蛙


美國牛蛙原產於北美東部,但現在已經被引入全世界各地,並危害生存於低地的赤蛙族群。牛蛙成蛙會捕食其他蛙類,蝌蚪也會捕食其他原生蛙類的蝌蚪,牛蛙蝌蚪期可長達1-3年,所以對其他蛙類蝌蚪的影響相當大。

食人魚

食人鯧,也稱食人魚,是分佈於南美洲亞馬遜河中的一種魚,是水虎魚的一種。水虎魚有近56種,屬脂鯉科中的鋸鮭脂鯉亞科,按食性不同,可分為:雜食性,肉食性兩種。肉食性的食人鯧,正名紅腹鋸鮭脂鯉,即納氏鋸齒鯉。該魚體長 30釐米(不計尾鰭)。值得警惕的是,已經有食人鯧侵入我國江河的記錄。2012年7月,柳州市民張先生在柳江河邊給小狗洗澡時,突然遭到3條兇猛魚類攻擊,其中一條咬傷其手掌。該魚經水產專家鑑定,確定其為桑氏鋸脂鯉,是食人魚中的一種。為治理此類魚的入侵,我國有關部門大力禁止飼養、買賣水虎魚,並對全國範圍內的“食人鯧”進行清理,包括水族館中飼養的。

福壽螺

福壽螺,又名大瓶螺,原產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20世紀70~80年代引入臺灣、廣東等地,最初價值很高,頗受歡迎,但其肉質鬆軟,缺乏本地田螺的香脆,致使銷路大減,人們被迫棄養,福壽螺因此成為河道、水溝、池塘的野生生物。由於福壽螺食性雜、繁殖力強、發育速度快,很快便成為福建、廣東、廣西、浙江、上海等地的有害動物,福壽螺經常啃食水生植物葉片和莖杆,嚴重影響植物生長。在廣西鹿寨縣,福壽螺在稻田的發生密度高達16.95個/m2,水稻受害株率一般為7%~15%,最高達64%;福壽螺危害蓮藕,幼螺從葉底啃食浮貼水面的蓮葉,致使葉片成穿孔或缺刻,嚴重時葉片被啃食得千瘡百孔,難以抽離水面;福壽螺還危害水仙花等其它水生植物。

非洲大蝸牛

非洲大蝸牛原產地為非洲東部,但已經廣泛分佈於亞洲、太平洋、印度洋和美洲等地的溼熱地區。在中國,主要分佈在廣東、廣西、雲南、福建、臺灣等地。非洲大蝸牛的侵害對象包括農作物、林木、果樹、蔬菜、花卉等植物,飢餓時也取食紙張和同伴屍體,甚至能啃食和消化水泥,可危害500多種作物。“非洲大蝸牛”是許多人畜寄生蟲和病原菌的中間宿主,尤其是傳播結核病和嗜酸性腦膜炎,食用則危害極大。

我是史憶小史官以上就是我對本問題做出的回答,歡迎留言討論!


史憶小史官


比較嚴重的有

水生:莫桑比克羅非魚、大銀魚、克氏原螯蝦(小龍蝦)、牛蛙、紅耳龜、大鍔龜、小管福壽螺

陸生:褐雲瑪瑙螺(非洲大蝸牛)、美洲大蠊(蟑螂)、草地貪夜蛾、馬鈴薯塊莖蛾、紅火蟻、米扁蟲

是不是有不少似曾相識的名字?相信很多動物還是你食譜中的美味吧,羅非魚、小龍蝦、牛蛙、福壽螺在大中城市的菜館可是極受歡迎的,小龍蝦一條街、小龍蝦之都、羅非魚莊等頻繁見諸於城市的大街小巷……廣大年輕人尤其青睞這類店

本問題下很多答主說中國不會存在動物氾濫成災的問題,真是呵呵了,畢竟隔行如隔山。你以為僅僅靠吃貨的味蕾就可以解決生物入侵這一世界生態難題?

為什麼不能僅僅靠吃解決生物入侵問題呢?

一、你所食用的小龍蝦、牛蛙、福壽螺、羅非魚等都是養殖的,而不是野生的。

養殖種群的食用對控制外來種的入侵沒有太大意義。

二、這些養殖的群體中早已有很多個體逃離了養殖場,進入了野外環境並建立了穩定的種群。這部分野外種群幾乎已經遍佈全中國,他們適應性極強,可以傳播疾病;排擠本地的蝦類、“田雞”、螺類、魚類或與它們雜交,極大降低了本地生物多樣性。

有人說我們中國人可以去野外捕撈這些動物的野生個體,這樣就可以控制它們了。但它們是“r對策”物種,特點就是產卵數極大,一次可以產下成千成萬的卵,這樣的指數傳播速度你如何控制?

三、即便發動中國人去捕撈這些野生個體,能抓到的相對野外的全體也是杯水車薪,另外如何做到能精確識別這些入侵種而不傷及無辜的本地物種,如你去捕捉羅非魚就能確認不會抓到本地的魚?

(鯽魚與羅非魚)

四、這還只是能吃的,大部分氾濫成災的動物不是吃多少的問題,而是能不能吃的問題了。比如農林生產業的各種病原菌,各種蚧殼蟲,比如前段時間瘋狂攻城略池的草地貪夜蛾,這麼噁心的東西你敢吃嗎?有人提議最近遷飛的沙漠蝗可以食用,要知道蝗蟲遷飛體色變黃,是有很高的毒素的。

不能靠吃,那麼我們普通人怎麼做到減少入侵物種數量呢?這裡給出一種切實可行的辦法:不要盲目放生,必要時報警。國內很多宗教場所如寺廟等都有放生池,我們如果看到一定要看清賣的都是什麼動物,如龜類大多數都是紅耳龜、鱷龜之類的,如果助長這樣的入侵動物進入自然水體,將對本地生物帶來不可估量的生態災難。


徐奇


除了人,沒有什麼動物能在中國氾濫成災,只能瀕危。


預計或有望


喜雀就是氾濫成災,對農業損失慘重,農作物播種,滿地拋種吃,造成斷種缺苗。後期莊稼未熟時就遭到襲擊,像葵花就顆粒無收。所有的農作物都遭害,給農業造成減產損失。


love青春不老松


只有人,其它任何動物,都可以吃到衣絕。


用戶7492262618562


貓狗太多啦


預測4466


麻雀能氾濫成災,種一畝地的谷,不夠麻雀三四天吃的


桐樹花兒


我七十多了,去年種了一畝小麥,從剛出穗到收割我倆老伴輪流著在田間看守,那個鳥多啊,一群一群的來吃麥,想著都心酸。


手機用戶6914596095


如果沒有人捕殺,沒有非瘟,野豬若氾濫將成為災難,一晚上毀個千把斤糧食很正常,人豬爭糧的畫面將展現在人們面前。


桃霞山的水


在中國只有無法食用的動物才能氾濫成災,否則是不可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