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子島和北子島位於南沙群島北大門,美濟島、渚碧島補給必經之地

南子島和北子島位於南沙群島北大門,美濟島、渚碧島補給必經之地

南子島和北子島位於南沙群島北大門,美濟島、渚碧島補給必經之地

南子島、北子島

南子島、北子島和附近礁盤統稱雙子群礁,位於南沙群島最北端,南海地理中心,是南沙群島230多個島礁中距離我國大陸最近的自然島嶼。兩島距離我國廣東海岸線約1200公里,距菲律賓巴拉望島、越南中部海岸線約500公里。

南子島、北子島是珊瑚島礁,也是自然島嶼,自然生態良好,綠化率達80%以上。南子島陸地面積0.26平方公里(在南沙群島陸地島嶼中排第8位),北子島0.15平方公里(在南沙群島陸地島嶼中排第12位),兩島直線距離3公里。在海邊兩島可以互相瞭望。

南子島、北子島自古以來是我國領土,附近海域也是我國南海漁民的傳統漁場,自漢代以來,我國就對南子島、北子島進行有效管理。因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我國南海漁民進入南沙群島的第一補給站,一般都是選擇的南子島和北子島(補充淡水和種植蔬菜)。漁民們從北邊過來,在大海上看見南子島和北子島,即知道進入南沙群島。

南子島和北子島位於南沙群島北大門,美濟島、渚碧島補給必經之地

北子島

明朝時期,我國南海漁民就開始在島上搭棚居住,挖有水井,開闢有菜地,還在島上養豬放羊。北子島至今還留存有清朝時期我國漁民的數座墳墓。

民國時期,北子島、南子島曾被法國、日本侵佔,當時南子島上有我國居民近10人居住。日本戰敗後,1946年我國派軍艦收回了南子島、北子島,並派軍人駐守。1971年北子島、南子島遭遇颱風,國民黨軍隊撤離了南子島、北子島,颱風過後,當國民黨軍隊從臺灣省回到南子島、北子島時,發現上述兩島已被菲律賓侵佔,不得不“放棄”收回。1975年南越又從菲律賓手上搶佔了南子島。目前南子島被越南侵佔、北子島被菲律賓侵佔的狀況留存至今。

南子島和北子島位於南沙群島北大門,美濟島、渚碧島補給必經之地

雙子島

大陸改革開放後,我國南海漁民重返南沙漁場,但此時的北子島、南子島已被外國侵佔,除了臺灣省控制的太平島,大陸漁民在南沙群島並無補給基地,直到1987年大陸收回了渚碧、永暑、赤瓜、東門、南薰、華陽等數座島礁,才有了立足之地。但漁民們的補給基地已從原來最北的南子島、北子島南移到了最近的渚碧礁,兩地相距約有60公里。我國大陸漁民從廣東、廣西、海南島過來,進入南沙群島的第一停靠點便是現在的渚碧島。漁民們到渚碧島修整,漁船南來北往還是要從南子島、北子島附近海域經過。所以說,南子島和北子島是南沙群島的北大門,一點也不為過。20世紀90年代我們收回的美濟礁,後勤補給也需要從南子島、北子島附近海域經過。可見南子島、北子島地理位置有多麼重要。

南子島和北子島位於南沙群島北大門,美濟島、渚碧島補給必經之地

南子島體育場

目前,南子島經過越南的人工造陸,土地面積有所擴大,修建了一座小港池和碼頭,除了營房、燈塔、雷達等設施,還修建了一座體育場,因人工填海和對島上樹木的亂砍濫伐,越南對南子島的自然生態破壞較大。北子島除了菲律賓在島北端的一些營房,自然生態維持較好。

有人會問,我們什麼時候收回這些島嶼呢?

這些綠色島嶼位於南沙群島的最北端,自古以來是我國南海漁民進入南沙群島的門戶,象徵意義重大,當時機成熟時,我們一定會收回這些島嶼。

南子島和北子島位於南沙群島北大門,美濟島、渚碧島補給必經之地

南子島衛星圖

不過,隨著我國對渚碧島陸域吹填的完成,使渚碧島一躍成為南沙群島的第二大島(面積4.3平方公里,建有港口和機場),南子島、北子島的地位有所下降。南子島、北子島雖是自然島嶼,但面積小,位於臺礁之上,沒有自然形成的環礁,所以不能像渚碧島那樣因環礁中間有潟湖,礁坪上可開一缺口,建成天然的避風良港,供大型船舶和漁船停靠。

今後,我國南海漁民進入南沙群島,當以渚碧島為第一停靠點和補給站。渚碧島將成為我國南海漁民進出南沙群島的第一門戶,其地理位置也越來越重要。

(曾明偉/文)

南子島和北子島位於南沙群島北大門,美濟島、渚碧島補給必經之地

航拍南子島


南子島和北子島位於南沙群島北大門,美濟島、渚碧島補給必經之地

渚碧島衛星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