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作、蘇作、廣作、晉作、魯作,有啥不一樣

中國古代傢俱有縱橫兩條主線。


以歷史為線索:產生於各個時期的傢俱系列,即早期傢俱、漢唐傢俱、宋元傢俱、明清傢俱、民國傢俱等。


橫線:以地方風格為脈絡,產生一個地方一個地方的傢俱模式。


那它們身上有哪些標誌呢:


京作


京作、蘇作、廣作、晉作、魯作,有啥不一樣

黃花梨雕龍紋大方角櫃


“京作”代表著清式傢俱的“主流”,也是中國古典傢俱的“最高水準”,也。


它主要是指:


清盛世內務府造辦處宮廷作坊在北京製造的傢俱,小部分指內務府下令在江浙兩廣等地監督製作的供宮廷使用的傢俱,以紫檀、黃花梨和紅酸枝等幾種珍貴木材為主。


從產品時間線上看,京作傢俱分早期和晚期兩部分,早期京作是指清代帝都北京上層社會傢俱的流派。


理解這一概念要注意兩點:


其一,並非在北京做的傢俱就叫京作傢俱;


其二,從嚴格意義上來講,北京地區、天津地區與河北地區的民間日用傢俱在當時也並非真正的京作傢俱。


京作、蘇作、廣作、晉作、魯作,有啥不一樣

清早期紫檀三屏風攢接圍子羅漢床


京作傢俱的形成之初,宮廷的傢俱大部分是蘇、廣和西北進貢的精品傢俱,我們稱為“貢作傢俱”。

這些專門為宮廷定製的專用傢俱,有自己的獨特藝術風格,雖然不是在北京生產,但具備了京城“宮廷意志”“皇權象徵”鮮明的藝術特徵,便是最早的“京作”。


然京作傢俱即使是在各處採辦,也是由內務府造辦處根據需要出樣、監製,甚至皇帝親自參與設計,下旨造辦處。

但隨著宮廷傢俱需求的增大,從全國各自招募優秀工匠到皇宮服役。


清盛世內務府造辦處“宮廷作坊”也就應運而生。


京作、蘇作、廣作、晉作、魯作,有啥不一樣

紫檀雕花椅


因廣州工匠技藝高超,又在木作中單設一廣木作,全部由廣州工匠充任,所制傢俱帶有濃厚的廣作風格。

可以理解為,京作傢俱是由廣作傢俱與蘇作傢俱有機結合形成的。

具體地看,京作在造型上多借鑑廣作傢俱,在工藝上、線條上則借鑑了蘇作傢俱,從而形成獨具一派的皇室正統新典範。


京作、蘇作、廣作、晉作、魯作,有啥不一樣

清乾隆 紫檀嵌琺琅寶座


從用料來看,京作較廣作講究而且小,比蘇作又實在。

由於宮廷造辦處財力、物力雄厚,製作傢俱不惜工本和用料,裝飾力求華麗,其華美富貴也非其他傢俱可比。

清代宮內造辦處有各種“琺琅作”、“鏨花作”、“鍍金作”、“牙作”等,為宮廷傢俱提供極佳的配套附件,由此也襯托出皇家宮廷傢俱的富貴華麗與皇室威嚴。


蘇 作


京作、蘇作、廣作、晉作、魯作,有啥不一樣

紫檀描金卍福紋扶手椅[清中期]


蘇作傢俱作為明式傢俱的代表,在繼承宋元傢俱優秀傳統的基礎上,已形成一個獨立體系。其工藝性讓後人望其項背。

蘇作傢俱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簡”。


蘇州的工匠們在用料上極為節省,以至於提及蘇作紅木,又笑其曰“摳門”。

然這種“摳門”,造就了蘇作紅木獨特而精巧的製作工藝。


京作、蘇作、廣作、晉作、魯作,有啥不一樣

紫檀嵌玉花卉紋寶座[清中期]


蘇作傢俱利用傳統建築中大木樑架結構,以框架榫卯為結構,銜接處緊密無縫,仿若獨木雕刻。


通常所見蘇作“椅”類,除主要承重構件外,多用碎料攢成,一些椅面下的牙條也較窄較薄,座面邊框也不寬,中間不用板心而用席,節省不少木料。


京作、蘇作、廣作、晉作、魯作,有啥不一樣

京作、蘇作、廣作、晉作、魯作,有啥不一樣

寒雀圖紫光檀掛屏


歷史上那些蘇作工匠就像魔術師般精心地落用木料,精心的設計和製作,其包鑲手法之高超到看不出絲毫破綻。


《吳縣誌》曾記載這些藝人的手藝是,明朝一代的

“絕妙技”

做“小件”需要相當高的技藝,在做蘇作傢俱的過程中,一些工匠便發揮了這方面的優勢,他們巧妙地利用各種小料,最後使之成型。且觀賞性很強,材盡其用:用好、用活、用絕。


“蘇作”傢俱作為“明式傢俱”的傑出代表,可謂是譽滿全球。


2006年,“蘇州明式傢俱製作技藝”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廣 作


京作、蘇作、廣作、晉作、魯作,有啥不一樣

紫檀雕龍鳳紋嵌百寶桌屏(兩件)


廣作指明末清初以來,以廣州為中心、廣東地區生產的硬木傢俱樣式。


清代以來廣州成為東南亞優質木材進口的主要通道,硬木進口便利、運輸成本較低,得天獨厚的條件促進了“廣作”傢俱的發展。


廣作傢俱大多用一木製成,用料清一色用同一種木料製作一件傢俱,絕不摻用其他木料。


京作、蘇作、廣作、晉作、魯作,有啥不一樣

黑漆款彩郭子儀慶壽圖壽屏


特別是在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廷關閉了江、浙、閩三處海關。


廣州成為面向世界的唯一窗口,它不僅是東南亞硬木進口的源頭,還佔得了與西方物質和文化交流的先機。


廣州傢俱作坊吸收了西方文化藝術,將其與傳統的中式美學相融合,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廣作風。


其百年不衰,絕不是一種“舶來品”的勝利,它體現了廣東工匠精到的改良智慧,堪稱“洋為中用”在中國人日常生活裡的最早實踐。


京作、蘇作、廣作、晉作、魯作,有啥不一樣


嘉慶四年(1799)正月,酷好廣式硬木傢俱的乾隆皇帝去世,由於戰亂和經濟拮据等原因,繼位的嘉慶、道光皇帝大幅削減了宮廷造辦處的傢俱製作,並限制地方向朝廷呈送寶物。


至此,廣州硬木傢俱行業風格逐漸向平民化、西洋化轉變,草花梨和坤甸木等低檔硬木的使用也因此逐漸增多。


上世紀60、70年代,廣作傢俱在全國出口量最大,是創造外匯的大戶,還是贈送外賓的佳品。


京作、蘇作、廣作、晉作、魯作,有啥不一樣


但改革開放後,隨著大型機械化生產,廣式、蘇式、京式的風格已經慢慢雜糅。


如今,很難找到技藝不俗的廣東工匠,漫長的學徒期更讓本地“後生仔”望而卻步;且紅木傢俱價格令人瞠目,真正能反映廣式傳統手藝的已鳳毛麟角。


晉 作


京作、蘇作、廣作、晉作、魯作,有啥不一樣

清 黑漆高束腰開光三彎腿帶託泥大供桌


“晉作”是山西境內發展起來的以就地取材,由本地木匠進行製作的,供廣大平民、官宦家庭等社會中下層使用的,充滿地方特色和鄉土氣息為特徵的傢俱流派。


其成派於清,造型古樸厚重,雕刻自然;體量朋碩、沉穆勁挺、框厚板實、大邊堅梆為之特色。


不同於京作傢俱的貴氣,卻豪邁大氣;不同於蘇作傢俱的秀氣,卻精雕細琢。

從遺存下來的明清傢俱來看,蘇作、京作、廣作傢俱多是硬木傢俱(如黃花梨、紫檀、紅木傢俱),而晉作大多為柴木傢俱,極少數為硬木傢俱。


京作、蘇作、廣作、晉作、魯作,有啥不一樣


柴木傢俱大都就地取材。晉作傢俱利用晉南地區優質軟木如核桃木、榆木、楸木為材,沿用製作硬木傢俱的技術,發展傳承至今。

晉作傢俱的用料俗有:“一榆二槐三核桃,柳木傢俱常用料”。


京作、蘇作、廣作、晉作、魯作,有啥不一樣


榆槐木質堅硬,經久耐用,多用於桌椅板凳的打造,但由於質堅費工,清朝以後此料即少為傢俱之選材。


於是,晉作傢俱中的上品多以核桃木為之。

核桃木紋理細膩,軟硬相當,易於雕花刻飾,若不髹漆,久置則色褐慄,皮赭醬,紋理與花梨木很是相像,故又有“假花梨”之稱。


晉作傢俱由於材質稍遜,限制了雕鏤工藝的進步,於是便在漆工上做起了文章。


京作、蘇作、廣作、晉作、魯作,有啥不一樣


鋪麻披灰,黑漆描金,十分地講究。如今平遙推光漆、絳州雕漆能成為特色工藝,與此大有關係。


京作、蘇作、廣作、晉作、魯作,有啥不一樣

晉作傢俱將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和山西獨特的地域文化完美結合,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文化價值,又因其主要以家庭傳承的方式為主,故而逐漸形成一種獨具特色的地方傳統技藝。


京作、蘇作、廣作、晉作、魯作,有啥不一樣

隨著明清晉作傢俱實物的減少和工藝技術的斷檔,以及現代文明的衝擊,晉作傢俱的製作技藝日漸流失,能夠利用獨特的製作工藝以及多變雕刻技法制作傳統中式傢俱的藝人越來越少。


魯 作


京作、蘇作、廣作、晉作、魯作,有啥不一樣


明清傢俱以蘇作、京作著稱於世,不知有魯。


事實上,山東傢俱各個地區的做法不一致,不繫統、不規範,以至於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其中若是存在精品,數十年來也大量外流,混跡於其他地區傢俱之中,見者也不知是出於山東,被誤認為其他地區作品。


京作、蘇作、廣作、晉作、魯作,有啥不一樣

魯作傢俱因此受到晉作影響,在正面處理上與晉作傢俱大同小異,只是往往在背面底部等觀察不到的地方處理得明顯草率。


同時,齊地位置處於蘇晉之間,使得魯作傢俱又兼具蘇晉之風,盡顯中庸之道,融各家之所長,形成了“形制上高古淳樸,工藝上嚴謹紮實”的美學特色。


京作、蘇作、廣作、晉作、魯作,有啥不一樣


魯作傢俱在選料上,所用多是山東本地生長的硬質中等木材,如榆木、槐木、柏木、楸木等,因為其取材制宜,所以用料粗壯。


其裝飾技法很少用鑲嵌,少數魯作傢俱裝飾所用鑲嵌,有一種是嵌金銀絲手法,最為特殊,這是區別於“它作”傢俱之處。

在表面塗飾上,較“它作”有所不同是,魯作傢俱以鬃漆工藝為主,採用清漆塗飾,用漆較厚,一般要5~10遍塗漆次數,使傢俱木質的天然紋理更加透徹,呈現出傢俱純樸簡約的風采。


京作、蘇作、廣作、晉作、魯作,有啥不一樣


魯作傢俱的造型風格比之京作的精工、蘇式的纖秀、廣作的奢侈、晉作的古拙更顯敦厚質樸,粗狂中帶有大氣。


魯作傢俱作為延續傳統山東民俗文化的載體,以儒家的中庸和道家的無為思想為精神內涵,體現出其有普遍性和傳承性的藝術價值。


以上則是對“京作、蘇作、廣作、晉作、魯作”的對比解釋,大家現在有了解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