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綏軍還想敵後打游擊?只要糧不給錢,為了逃跑殺害農民搶衣服

央視熱播劇《亮劍》背景是晉西北的八路軍獨立團的發展故事。劇情播出之後很多人都對一件事情非常感興趣——劇中八路軍獨立團為何能快速發展,但是為何晉綏軍楚雲飛的部隊始終是5000人,基本沒有發展呢?

這裡就得談談歷史上這晉綏軍和其它國軍的軍紀問題了。八路軍的軍紀作風向來優良,從來不拿老百姓一針一線,這一點人所共知。但是這些"國軍"可就完全不一樣了。

晉綏軍還想敵後打游擊?只要糧不給錢,為了逃跑殺害農民搶衣服

抗戰期間,滯留在山西的國民黨軍隊十分繁雜,有些部隊由於得不到有效補給,擾民十分嚴重。這也嚴重影響到軍民關係,使自身無法在敵後很好立足。

太原失守後,大量國民黨軍隊潰退,由於軍隊數量龐大,軍心渙散,在潰退途中發生的擾民現象屢見不鮮。蒲縣退休工人張登福就曾回憶:

那個二戰區隊伍退下來,把家裡才(糟蹋)得厲害咧。二戰區的隊伍從太原退下來,從北下來,往南走,就在咱這源上上來,哪個村裡都拉頭口!(牲口)你的頭口他拉上了,你的糧食潑到院裡喂頭口。日本人是走到哪達燒到哪達,那是大災星。(晉綏軍的)隊伍了他也是哩!

晉綏軍還想敵後打游擊?只要糧不給錢,為了逃跑殺害農民搶衣服

可見當時國軍給當地民眾造成了多麼惡劣的影響。再如駐紮在太嶽區的第一六九師,糧草供應全靠沁縣、武鄉兩縣。但一六九師卻只要糧,不給錢,或多要少給,這也加重了當地人民的負擔。更有甚者,在中條山會戰時,有的士兵竟把抵抗其搶糧的農民殺死。有時甚至屠殺一些農民,僅僅由於這些農民己無糧可搶。他們還常常為了逃跑而殺害農民,以便搶衣服,搞偽裝。有些農民也結夥殺散兵。晉綏軍一名將領也曾提到:

呂梁山這個地區,雖然是農業區,生產不少糧食、但是粗糧多,細糧少,所需用的麥子,全由臨汾、河津等日本人佔領區搶收和背運來。當時部隊調動頻繁,再加軍政人員來往調訓,路上行人絡繹不絕,有的住私人客棧,吃用浩繁,開支不起,有的吃住在老百姓家,抹嘴

就走,老百姓叫苦連天。

晉綏軍還想敵後打游擊?只要糧不給錢,為了逃跑殺害農民搶衣服

晉綏軍和國軍如此禍害老百姓,能得到人民支持就有鬼了。

中條山會戰失敗後,衛立煌致蔣介石密電中總結國民黨軍隊劣勢時便提到:"會戰地域內政治、經濟情形特殊,晉南軍因環境關係,甚難獲得政治上配合,物資極度貧乏,根本不能輔助軍事,只將軍事一方面之支撐,而無從發動全面性之抗戰,"雖然沒有指明,但從中可以看出,在中條山的國軍是十分孤立無援的。

晉綏軍還想敵後打游擊?只要糧不給錢,為了逃跑殺害農民搶衣服

此外,一名美國人也曾提到:"國民黨要想組織縱深防禦的運動戰是處於不利地位的。它不能以游擊戰反游擊戰。它不能信任那些抓來的,可憐的壯丁,撒手讓他們遍佈農村各地。由於農民對國民黨軍隊的懷恨,他們無法在農村立足生存下去,更談不到想成為能打勝仗的游擊隊了。"

晉綏軍還想敵後打游擊?只要糧不給錢,為了逃跑殺害農民搶衣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