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兄造反,外甥危急,手握40萬大軍的他卻一兵不發,最後下場悽慘

朱元璋將死,除了不敢指望的兒子,他幾無可用之親人。於是,女婿梅殷被傳至榻前,朱元璋密令這自己無比喜歡的"半子"一定要用心輔佐朱允炆。

朱元璋肅貪反腐那是鐵腕,二女婿歐陽倫因為私自乾點買賣就被老親爺大義滅親,賜死了。看著"連襟"赴死,自己的伯父梅思祖死後(明朝開國功臣,汝南侯)還因追座胡惟庸案全家被殺,精通經史的梅殷,謹小慎微,謙恭低調,所有女婿中朱元璋視他為人才,因此就把輔政重託交給了他。

可當朱棣突襲京師,建文帝生死存亡之時,手中有40萬大兵,梅殷為何按兵不動,完全忘了岳父交給自己任務呢?

舅兄造反,外甥危急,手握40萬大軍的他卻一兵不發,最後下場悽慘

一、盡職守關,忠國之心一直都在

建文三年底,舅兄朱棣的"清君側"活動愈演愈烈,戰火從北平不斷向南蔓延。緊要關頭,建文帝將姑父梅殷派到叛軍南下必經之地淮安重鎮把守。

梅殷明白淮安地理位置的重要性,這是都城南京後防的一道重要屏障,務必嚴防死守。所以他一到淮安就嚴謹治軍,精心佈防;恪守禁令,不敢馬虎。

建文四年四月,燕王朱棣取得靈璧大捷,當年劉邦決定性的勝利——垓下之戰也就在靈璧旁邊,歷史的巧合讓軍心大振。朱棣接著揮師南下,抵達泗州,他的理想路線就是越淮安,取高郵、揚州,直搗南京。於是,朱棣向妹夫梅殷提出要進城敬香拜祭父皇陵。

舅兄造反,外甥危急,手握40萬大軍的他卻一兵不發,最後下場悽慘

梅殷當然明白朱棣的鬼把戲,無非就是找個噱頭借道淮安。"諸王臨國中,毋至京師",這是岳父臨終交代,各地藩王無旨意不得離藩地到京師弔唁,梅殷用這個很正的理由嚴拒了朱棣的無理請求,並斥其不孝。

誰知道,此時的燕王已經把自己當成了皇上,又遣使來信威脅梅殷:"如今我興兵清君側,是順應天命,不是常人所能阻擋的。"

面對如此厚顏無恥的逆子,梅殷一怒之下割掉使者耳、鼻,對他說:"留下你的嘴巴,回去告訴我那大逆不道的舅兄,讓他好好想想什麼叫做君臣大義。"

梅殷的凜然正氣讓朱棣心生愜意,不敢冒然擅闖硬攻。此路不通!朱棣只好退回繞道,另打主意。

舅兄造反,外甥危急,手握40萬大軍的他卻一兵不發,最後下場悽慘

二,手握40萬重兵不發,他有難言之隱

妹夫的工作做不通,朱棣改道盱眙、掠揚州直逼京師,也就一個月的功夫,城破君亡,建文帝也在那場莫名的大火中煙消雲散,不知所蹤。

此時,一無所知的梅殷依然在淮安城堅守崗位,朱棣當然明白那裡依然是自己的禁地,梅殷這個顧命大臣依然是心頭大患。已經坐上帝位的朱棣為了讓梅殷歸降,也不顧手足之情了,威逼妹妹寧國公主(梅殷的妻子)咬破手指寫成血書派人遞於梅殷。

舅兄造反,外甥危急,手握40萬大軍的他卻一兵不發,最後下場悽慘

得知建文帝已經葬身火海,自己的妻兒又被賊子挾持,梅殷痛哭流涕,在為建文帝發完喪後,無奈回了南京。

如此看來,梅殷為何按兵不動,其一,他知道時已成定局,為時已晚;其二,舉兵討逆,自己的妻兒都在朱棣手上,那可是個心狠手辣的傢伙,他只能忍氣吞聲,暫居籬下。不過,梅殷最後也沒落得好下場,三年後,在舅兄朱棣的“安排”下,入朝過笪橋時被前軍都督僉事譚深、錦衣衛指揮趙曦等人擠入水中,溺亡。

當然這些原因人人皆知,那麼,除此之外還有哪些我們通過細細分析可以找到的理由呢?

舅兄造反,外甥危急,手握40萬大軍的他卻一兵不發,最後下場悽慘

三、朱允炆忘了梅殷是顧命大臣

從《明史》以及其他相關史書中,梅殷這位顧命大臣除了上述鮮有提及,也就是說,建文帝上任後可能忘了這個姑父,直到三年後才想起了他。

建文帝繼位後,黃子澄、齊泰、方孝孺三位老師成了他的核心團隊,年輕的建文帝理想主義的仁政思想和三位儒學大家一拍即合。在推行新政後,他們又為建文帝謀劃出那個要了他們性命的削藩運動。

《明史》曰:天性恭謹,有謀略,便弓馬。太祖十六女諸駙馬中,尤愛殷。賜敕褒美,謂殷精通經史,堪為儒宗。"

舅兄造反,外甥危急,手握40萬大軍的他卻一兵不發,最後下場悽慘

我就有些納悶了,梅殷可是儒學大成,為何就沒進核心層呢?足可見,朱允炆並未重用這位皇爺爺安排的顧命大臣,自己的姑父。

從另外一個層面來講,或許朱允炆搞得過火的削藩運動梅殷心底也是有些想法的,這也是他事成定局後不再反抗的原因之一。

舅兄造反,外甥危急,手握40萬大軍的他卻一兵不發,最後下場悽慘

四、忠於職守,淮安才是他的陣地

上面已經交代過,梅殷能夠在朱元璋時期獨善其身,還能獲得岳父的愛意和褒揚,除了文武之才,重要是他"天性恭謹",辦事認真。

《明史 ·卷一百二十一·列傳第九》:惠帝命殷充總兵官鎮守淮安。悉心防禦,號令嚴明。

這一點從他接受外甥朱允炆的命令鎮守淮安就能看得出來,他不是個打馬虎眼的人,守一方土地就得認真經營,確保滴水不漏,不給別人空子鑽。

舅兄造反,外甥危急,手握40萬大軍的他卻一兵不發,最後下場悽慘

梅殷為何不發一兵一卒,那是他明白淮安乃是險重之地,人在陣地在,沒有皇帝的命令就得死守在這裡,讀書人就認這個死理。這也就很好解釋他按兵不動的原因了,梅殷認準他的責任就是不讓朱棣突破淮安。

假如他追擊繞道的叛軍,朱棣調虎離山,丟了淮安怎麼辦?京城危急,他依然毫無動靜,其一,他沒有接到馳援的命令,不可擅離崗位;其二,他也不敢丟下淮安不管,這正是他作為書生嚴謹的體現;其三,他壓根就不知道前方戰況(朱棣登基他都不知道),依然死守淮安。

舅兄造反,外甥危急,手握40萬大軍的他卻一兵不發,最後下場悽慘

建文帝一個20多歲的年輕書生,在三個紙上談兵的老書生帶領下,沒有那金剛鑽,偏攬那瓷器,沒準備好、策劃好就削藩,玩火自焚;自己不善軍武,且優柔寡斷,頻繁換將不說,整個戰役的指揮系統、通信系統基本喪失功能。他這是飛蛾撲火自取滅亡,怨不得別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