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無聞40年,卻救了全球上億人的生命,這個中國女人值得敬佩

話說在康熙32年5月,40歲的康熙皇帝臥病不起,整個紫禁城籠罩在一片愁雲慘霧中,正在這個時候,法國傳教士帶來了一種神奇的藥物。當時的康熙皇帝忽冷忽熱、高燒不退,而傳教士說這種疾病是通過蚊蟲叮咬傳染的,只要服用他們的藥自然是沒問題的。那麼康熙皇帝究竟得了什麼疾病呢?其實這種病各位小夥伴應該都聽說過,就是

“瘧疾”!300多年前皇宮裡的御醫對這種病束手無策,最終不得不向洋人傳教士求助。然而300年後,也正是在咱們中國的一位女性從中藥青蒿中提取出了對抗瘧疾的有效成分“青蒿素”,她也因此獲得了諾貝爾醫學獎。這麼一說,大家應該知道她是誰了吧?今天李夫子就跟大家聊一聊屠呦呦和青蒿素的故事!

默默無聞40年,卻救了全球上億人的生命,這個中國女人值得敬佩

榮獲諾貝爾醫學獎的“屠呦呦”

2011年9月被譽為諾貝爾獎風向標的“拉斯克醫學獎”,將臨床醫學獎頒給了中國科學家屠呦呦。獲獎理由是因為發現青蒿素,一種用於治療瘧疾的藥物,挽救了全球,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數百萬人的生命。這也是來自中國大陸的科學家,第一次獲得這一項殊榮。消息傳回國內,大家第一時間都懵了,不少人都在互相打聽,屠呦呦是誰?也難怪大家都不知道。雖然是在上世紀70年代,屠呦呦和她的團隊就從青蒿中提取到了青蒿素,但在集體主義的年代,她的名字並沒有被髮揚光大。之後將近40年裡,咱們國家竟然一直都沒多少人知道,拯救了億萬生命的良藥,竟然是一個女性帶領團隊研製出來的。

默默無聞40年,卻救了全球上億人的生命,這個中國女人值得敬佩

屠呦呦的成長曆程

那麼屠呦呦,究竟是怎樣一個人呢?先來說說她的家庭,屠呦呦從小家境殷實,外公是復旦大學教授,舅舅是著名經濟學家,不過跟許多著名科學家不同,屠呦呦小時候並不是學霸,剛進入學堂那會兒,她的成績頂多就是個不上不下、中不溜,甚至有一段時間屠呦呦還想過退學,反正家裡也吃喝不愁,像其他大小姐一樣,過悠閒自在的生活不好嗎?多虧這個時候哥哥得知了屠呦呦的想法,在外面求學的他寄給妹妹一張照片,在照片的背面,哥哥這樣寫道:“呦妹,學問是學無止境的,所以當你局部成功的時候,你千萬不要認為滿足,當你不幸失敗的時候,你千萬不要因此灰心,呦呦,學問絕不能使誠心求他的人失望。”這張照片讓屠呦呦重新燃起了鬥志,然而僅僅兩年之後,意外發生了。屠呦呦患上了嚴重的肺結核,萬般無奈之下,她只能放棄學業回家養病。

默默無聞40年,卻救了全球上億人的生命,這個中國女人值得敬佩

16歲的屠呦呦並不知道死亡和明天哪個會先到來,在生命時時受到威脅的時候,母親打心眼裡希望屠呦呦就此安定下來,她想教屠呦呦做飯、女工,為將來相夫教子做準備。然而意識到人生無常的屠呦呦卻執拗的選擇了另外一條路,用僅剩的力氣讀書。她告訴自己“朝聞道夕死可矣”,一頭扎進了書山之間。俗話說得好,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屠呦呦一邊自學一邊配合治療,在這個過程中,她意外發覺了醫學的樂趣,用她自己的話說,這既可以讓自己遠離疾病,又能夠治療其他人,何樂而不為呢?一顆小小的種子,就此在少女的心裡生根了。

1951年新中國剛剛成立,屠呦呦考上了北京大學,她放棄了熱門學科,選擇攻讀冷門的“生藥學”,這會對她的命運產生怎樣的影響?屠呦呦考大學那會兒,藥物化學專業在北京大學很是熱門,上世紀80年代流行的那句“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放在當時也能適用。但屠呦呦有自己的想法,她把目光投向了極為冷門的生藥學。很多朋友可能看到這個名字都一愣,什麼是生藥呢?簡單點來說,生藥就是指來自於大自然的、沒有加工或是指簡單加工過的植物、動物乃至一些礦物,生藥種類龐雜,數目巨大,光咱們國家就7000多種,可以說生藥學是一個寶庫,但想要進門可能得花費一生的時間來打造合適的鑰匙。但無論如何,屠呦呦已經義無反顧的邁出了這一步。

默默無聞40年,卻救了全球上億人的生命,這個中國女人值得敬佩

瘧疾的可怕

時間一晃到了上世紀60年代,一個代號叫“523”的研究項目組悄然成立,他們肩負著一個重要使命,尋找治療瘧疾的有效新藥。然而開始那幾年研究進行的並不順利,關鍵時刻中國中醫研究院接手了抗瘧藥物的研究,時年39歲的屠呦呦擔任組長,為什麼要成立這個研究組呢?首先咱們得先說說瘧疾,

這瘧疾是一種通過蚊蟲和血液傳播的傳染病,一隻帶有瘧原蟲的蚊子叮了人之後,會把瘧原蟲帶到人的血液裡,這人如果再被別的蚊子叮咬的話,蚊子一樣會感染瘧原蟲。這樣蚊子傳人、人傳蚊子,瘧疾就會飛速流行起來。比如1935年那一年,襄樊發大水,老話說大災之後必有大疫,這話一點都沒錯。洪水過後,數萬老百姓流離失所,只能露宿街頭,因為水源已經被糟蹋的不成樣了,許多蚊蟲趁機滋生,導致瘧疾在城裡、鄉下是四處傳播。

默默無聞40年,卻救了全球上億人的生命,這個中國女人值得敬佩

經歷過這件事的老人曾經回憶說,當時城裡鄉下幾乎沒人不“打擺子”的。所謂“打擺子”就是瘧疾發作之後的一段時間,人會感覺到渾身發冷,不停的顫抖,這個階段過去之後,體溫又會一直上升,讓人發起高燒,如此冷熱交替,那滋味別提有多難受了。您要說治瘧疾的藥,當時也不是沒有,可都賣的比黃金還貴。一般老百姓哪兒買得起呢?沒辦法,大多數病人不是求神拜佛,就是喝薑湯、蓋棉被、曬太陽。當時每天死在街頭的人數都數不過來,多少年後老人們提起那種慘狀,都還心驚肉跳。

而國外的情況也沒比咱們好到哪去,很長一段時間裡,瘧疾在西方也是不治之症。比如說亞歷山大大帝,這位英主一路是降服希臘、掃平波斯、遠征印度,打下了橫跨亞歐非大陸的龐大帝國,卻年僅33歲就英年早逝。根據典籍記載,他就很可能是在巴比倫地區得了瘧疾,高燒10天后不治身亡。當時大家沒法正確認識瘧疾的來源,只能將它跟鬼神聯繫在一起。咱們國家古代就有“瘧鬼”的傳說,而蘇美爾人則把瘧疾這口鍋甩給了瘟疫之神涅加爾,聲稱一切都是他帶來的。古印度人直接給瘧疾稱之為“疾病之王”,可見它的傳染率和致死率是相當的高。

默默無聞40年,卻救了全球上億人的生命,這個中國女人值得敬佩

在抗擊瘧疾的道路上,許許多多的古人都做出過努力,在這些五花八門的療法裡,有沒有真正有用的呢?雖然大部分古人迷信瘧疾是神鬼導致的,但人類歷史上也從來不缺不信邪的人,他們為了治療這種疾病,做出各種假說和嘗試。古羅馬有位名醫就認為,瘧疾是因為體液不平衡導致的,給病人放血催解就能夠治好,這就很不靠譜了。因為瘧疾本身就會導致患者貧血,這要是再往外放血,找他治病的人,只怕是小命不保了。而生活在南美洲的印第安人就比較幸運,他們發現了當地有一種叫金雞納的樹,這種樹的樹皮可以治療瘧疾,印第安人的方法是把金雞納樹的樹皮剝下來,晾乾後磨成粉末,就變成了治療瘧疾的藥物。後來的人將它稱之為“金雞納霜”。

默默無聞40年,卻救了全球上億人的生命,這個中國女人值得敬佩

印第安人發現這個秘密後如獲至寶,嚴格規定禁止透露給外人,誰要是敢對外族人說起金雞納樹的事,會遭到相當嚴厲的制裁。 時間轉眼到了17世紀,據說有位西班牙伯爵帶著他心愛的妻子一起來到秘魯,在人生地不熟的他鄉,伯爵妻子不慎染上了瘧疾,病情一天天加重,眼看著就要客死他鄉。看護伯爵妻子的印第安姑娘不忍心,就悄悄帶來金雞納樹的樹皮粉末,為她治病。誰知道這事被伯爵撞見了,還以為人家姑娘要謀害自己老婆,當場就要發作。不得已的情況之下,這位印第安姑娘吐露了金雞納樹的秘密。伯爵夫人痊癒之後,這種神奇的樹皮也就被西班牙人帶回了歐洲。

到了17世紀末,在咱們中國清朝軍隊深入南方平定三藩之亂時,也把瘧疾這種可怕的殺手一起帶了回來。一時間北京城裡瘟疫流行,最後連康熙皇帝都沒能躲過去,就像文章開頭裡說的那樣,當時宮中的御醫對康熙皇帝的病束手無策,最後多虧兩個法國來的傳教士獻上金雞納霜,康熙皇帝才化險為夷。看到這大家可能會問,既然金雞納霜這麼有效,為什麼咱們國家還要組織大量的科研人員研發新藥呢?這是因為金雞納樹原產於南美洲,這種樹生長條件苛刻,根本沒辦法大面積引種。雖然後面發現了人工合成的方法,但這種成分的毒副作用是相當強的。您別看康熙皇帝被治癒了,其實很多人用了這個藥,不僅會頭暈、耳鳴,嚴重的還能引發哮喘和虛脫,甚至還會有人因為呼吸困難而死亡。更加糟糕的是,到了上世紀60年代,瘧疾對金雞納霜和其他藥物已經有了耐藥性,治療效果越來越差。

默默無聞40年,卻救了全球上億人的生命,這個中國女人值得敬佩

屠呦呦發現青蒿素

如果找不到能夠對抗瘧疾的新藥,那不知道又會有多少人喪命!危難時刻,中國的屠呦呦挑起大梁,她開始帶領小組翻閱古籍,走訪老中醫,咱們古代的各種醫學典籍裡關於瘧疾的記載還真不少,屠呦呦小組最終蒐集到了2000多個古方,篩選過後有640個可能有效的方子入選,最終範圍鎖定在100多個樣本里面。其實最開始百裡挑一被選定的生藥並不是咱們熟悉的青蒿,而是小夥伴們炒菜做飯,經常用到的胡椒。然而繼續深入的時候,屠呦呦團隊遇上了難題,這胡椒雖然對瘧原蟲有高達84%的抑制率,卻沒法殺死瘧原蟲,研究工作一時又陷入了僵局。就在大夥都開始洩氣的檔口,屠呦呦偶然翻到東晉時期的一本醫書《肘後備急方》,上面治療瘧疾的藥方是這樣寫的,“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

默默無聞40年,卻救了全球上億人的生命,這個中國女人值得敬佩

屠呦呦突然靈光一現,早期的研究裡,他們確實發現青蒿可以抑制瘧原蟲,但抑制力遠不如胡椒,只有60%。這個概率肯定不能作為廣泛使用的藥物。然而看見這份古方的時候,屠呦呦忽然想到,雖說普通的青蒿抑制率不高,那提純之後會不會好些呢?說幹就幹,屠呦呦回到實驗室,用沸點只有35度的乙醚來提純青蒿。熟悉化學的朋友都知道,乙醚性質相當不穩定,不僅特別容易揮發,而且容易劇烈爆炸。屠呦呦小心翼翼的進行了380多次提取試驗,才最終獲得了一種無色的晶體,它被命名為“青蒿素”。經過實驗,青蒿素對瘧原蟲的抑制率接近百分之百,然而並不是這樣就萬事大吉了。實驗小組必須確定另外一件事,就是這東西對人有沒有副作用?關鍵時刻又是屠呦呦第一個站了出來,她說:“我是組長,我有責任第一個試藥”。真是“古有神農嘗百草,今有呦呦試青蒿”,勇敢的女性以身試藥,得出了讓人欣慰的結果。

默默無聞40年,卻救了全球上億人的生命,這個中國女人值得敬佩

青蒿素不會對心臟、肝臟、腎臟產生任何問題,這種新藥可以使用。就這樣青蒿素很快被列入各級民用醫藥科研計劃之中,並且逐漸造福世界。單單是非洲,就有2.4億人因此受益。在西非的貝寧,咱們國家醫療隊給當地民眾用過這種藥後,非洲老百姓發現治療瘧疾的效果特別好,價格又十分便宜,都激動壞了,直呼“青蒿素為來自遙遠東方的神藥”!2019年1月,英國廣播公司發起20世紀最具標誌性人物票選活動,屠呦呦最終與愛因斯坦、居里夫人等大夥耳熟能詳的科學家一起入選,正如頒獎詞中所寫的那樣,如果要用拯救了多少人的生命來衡量一個人的偉大程度,那麼毫無疑問,屠呦呦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

值此疫情關鍵時期,僅以此篇文章敬獻那些為人民生命安全而奮戰一些的醫務工作者,讓我們不要忘記這些可愛的人的貢獻,他們值得我們給予更多的寬容、敬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