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40多條關於寧夏的冷知識,就連大部分老寧夏人都不知道

你對寧夏真的瞭解嗎?

寧夏是怎麼來的?

寧夏的道路是怎麼命名的?

寧夏的老照片都是誰拍的?

寧夏最大的城市和縣是哪兒?

......

這些關於寧夏的冷知識

99%的寧夏人都不知道!

這40多條關於寧夏的冷知識,就連大部分老寧夏人都不知道

(圖源:寧夏文明網)

NO.1 如何快速地學會寧夏話?很簡單,二聲變四聲,四聲變三聲 三聲變二聲,前後鼻音不要分。你可以用這個法則來說一下“你別是個傻子”的寧夏話版。

NO.2 寧夏有德克士,有肯德基,卻沒有麥當勞,是因為不清真。

這40多條關於寧夏的冷知識,就連大部分老寧夏人都不知道

NO.3 梁靜茹的《寧夏》確實和寧夏有關係,甚至可以說是專為寧夏寫的。《寧夏》的詞作者李正帆去了西海固的王民中學,被那裡的孩子震撼到,在黑板上寫下了《寧夏》的歌詞--“寧靜的夏天,天空中繁星點點,心裡頭有些思念,思念著你的臉...”

這40多條關於寧夏的冷知識,就連大部分老寧夏人都不知道

NO.4 寧夏回族自治區曾經歸甘肅管轄,這大概是有些人分不清寧夏和甘肅的原因吧。而且,好巧不巧的是,甘肅有個“臨夏”

NO.5 現在屬於內蒙古的阿拉善盟歷史上屬於寧夏管轄。

這40多條關於寧夏的冷知識,就連大部分老寧夏人都不知道

NO.6 寧夏南部的固原、靈武在歷史上的重要性與影響力要大於現在的首府銀川。

NO.7 寧夏每個地方的方言都有一些差異,西吉那邊的方言據說是最難懂的。

NO.8 銀川市和石嘴山市因為是移民城市,導致很多本地人除了普通話以外不會說其他方言,不信你去問個銀川人叫他說幾句。

NO.9 把中國地圖摺疊兩次再打開,你會發現橫豎兩條摺痕的交點在寧夏,更確切地說是在中衛

這40多條關於寧夏的冷知識,就連大部分老寧夏人都不知道

NO.10 在中衛有個“會唱歌的沙漠”——鳴沙山的“沙坡鳴鐘”。這裡的沙子,一年四季都能發出奇妙的聲音。如果登上坡頂,順勢下滑,即刻會聽到嗡嗡的轟鳴。沙坡鳴鐘是中衛八景之一。

NO.11 給外地朋友送特產不宜送枸杞(儘管很多朋友這麼做過),寧夏枸杞在全國都有銷售,人家在當地超市可能就能買到一樣的包裝甚至一樣的生產批號。

這40多條關於寧夏的冷知識,就連大部分老寧夏人都不知道

NO.12“南薰門”基本位置在今南門廣場南面,不是現在的南門樓。

NO.13 南門樓被稱為“小天安門”不是沒有道理的,二者不僅外觀相似,建造時間也相差無二。

NO.14 銀川鳳凰碑所在地,是舊時銀川城西門——鎮遠門。直到解放前,銀川城裡還保存有四座城門,東邊的清和門、西邊的鎮遠門、南邊的南薰門和北邊的德勝門。

這40多條關於寧夏的冷知識,就連大部分老寧夏人都不知道

(圖源:新華網)

NO.15 在寧夏銀川市,本地人更喜歡把長慶油田燕鴿湖生活基地稱呼為“石油城”

這40多條關於寧夏的冷知識,就連大部分老寧夏人都不知道

NO.16 石油城小區附近的路上,經營著許多大大小小的餐館,每日都吸引著人們大快朵頤。但是,這石油城的飯館餐廳

更新換代的頻率是特別快,大批大批地倒,然後又大批大批地開。

NO.17 寧夏17個高校中只有一所211院校——寧夏大學,北方民族大學是中國唯一一所建立在少數民族自治區的部屬綜合性高校。

這40多條關於寧夏的冷知識,就連大部分老寧夏人都不知道

NO.18 銀川的“七十二連湖”不是白叫的。明清時期銀川的湖泊達到巔峰,僅史書記載的有70多處,還不算沒有記載在冊的小型湖泊,“七十二連湖”,絕對不止七十二處。可惜現在經過河道改道,七十二連湖所剩無幾。

這40多條關於寧夏的冷知識,就連大部分老寧夏人都不知道

NO.19 賀蘭山岩畫的覆蓋範圍幾乎貫穿了整個賀蘭山,但當年收錄成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時候只有賀蘭縣的這一段。

NO.20 寧夏有一種獨特的吃法,叫“西瓜泡油餅”,現在的年輕人吃的比較少了,老一輩很流行這種吃法。

這40多條關於寧夏的冷知識,就連大部分老寧夏人都不知道

NO.21 沿著拜寺口雙塔往山裡走,一段路之後有個

拜寺溝方塔遺址。這個塔變成遺址也就是八九十年代的事,當時是被炸掉的。

NO.22 寧夏的夏來源於夏商周的夏朝,倒不是因為夏朝在寧夏,而是因為五胡亂華時期,匈奴人赫連勃勃在西北建立了政權,稱國號為大夏,從此這片地方就叫夏。

NO.23 清代寧夏府城有“小南京”之稱,寧夏府城“民饒富,石坊極多,民屋櫛比無隙地,百貨俱集,貿易最盛”。

這40多條關於寧夏的冷知識,就連大部分老寧夏人都不知道

NO.24 寧夏有史記載的最大的地震是1920年發生在原州區和海原縣的海原大地震。它也是20世紀發生在中國最大的地震和世界歷史上最大的地震之一。 地震釋放的能量相當於11.2個唐山大地震,稱之為 “環球大震”,餘震維持三年時間。海原縣死亡人數為7.3萬餘人,約佔海原縣總人口的一半以上。

這40多條關於寧夏的冷知識,就連大部分老寧夏人都不知道

NO.25 西夏是當時宋朝對這一西北政權的稱謂,其實西夏國名叫“大白高國”。對應的,進入西夏陵景區大門的柱子上的西夏文翻譯過來也是“大白高國”。

NO.26 作為古代重要的軍事重鎮,寧東有很多的古城堡--“紅山堡”“清水營”“石溝驛”“磁窯堡”“橫城渡”。

這40多條關於寧夏的冷知識,就連大部分老寧夏人都不知道

NO.27 1979年6月,當人們到處議論能不能把生產自主權交給生產隊的時候,賀蘭縣把部分生產權直接交到社員手裡,使賀蘭縣成為寧夏第一個全面推行包產到戶農業生產責任制的縣。

NO.28 滾鐘口石林,被稱為“北方石林”,是花崗岩、沉積岩在風沙的作用下吹蝕磨礪而成的風蝕地貌。

這40多條關於寧夏的冷知識,就連大部分老寧夏人都不知道

NO.29 寧夏最大的縣是鹽池,面積約為8522平方公里。也就是說,鹽池要比石嘴山還大,接近銀川,相當於半個中衛。

NO.30 墨西哥時間2017年10月10日上午10點左右,在墨西哥城召開的世界灌排委員會執行大會上,寧夏引黃古灌區、陝西漢中三堰、福建黃鞠灌溉工程3處古代水利工程被確認成功申報世界灌溉工程遺產並授牌。這是寧夏首次成功申報世界遺產。

這40多條關於寧夏的冷知識,就連大部分老寧夏人都不知道

NO.31 寧夏體育的歷史上,祁春霞這個名字將被人們永遠記住:打破世界紀錄,奪得亞運會金牌,多次代表國家隊參賽……一系列的驕人成績不僅是她個人的榮譽,也是寧夏體育的榮光。

NO.32 沙坡頭,被旅遊專家譽為世界壟斷性旅遊資源,是全國二十個治沙重點區之一。

這40多條關於寧夏的冷知識,就連大部分老寧夏人都不知道

NO.33 寧夏第一大城市為吳忠,面積為21400平方千米,約佔寧夏總面積的1/3,而銀川作為自治區首府城市,其面積只有約9025平方千米。

這40多條關於寧夏的冷知識,就連大部分老寧夏人都不知道

NO.34 提起賈偉,很多人並不熟悉,但是提起55度杯,大家就不陌生了,這款顛覆性的杯子的締造者就是賈偉。你更需要知道的是,賈偉是從寧夏走出去的

世界級設計師

NO.35 寧夏被神秘的北緯38度穿過,北緯38°地處地球黃金分割線,北緯38°是眾多奇蹟匯聚的地帶,這一緯度以其城多、景美、物豐、神秘而著稱。

這40多條關於寧夏的冷知識,就連大部分老寧夏人都不知道

NO.36 寧夏

和美國同一經緯度。寧夏的經緯度大約在東經:106°,北緯:38°左右;而西經:106°,北緯:38°,是美國西南部。

NO.37 黃河百害,唯富一套。有資料表明,早在幾十萬年前,黃河就通過了寧夏,貫通了湖泊和沼澤,這樣寧夏就有了可利用之水。

NO.38 黃河從發源到入海,流經的省區多達9個,唯獨寧夏最得天然灌溉之利。

這40多條關於寧夏的冷知識,就連大部分老寧夏人都不知道

NO.39 102路公交速度最快、運行的時間長、沿途美食還多。坐102一點都不耽誤事,快的時候有種飛起來的錯覺~

這40多條關於寧夏的冷知識,就連大部分老寧夏人都不知道

(圖源:銀川新聞網)

NO.40 101A路走的最直溜

,北京路上最靚的仔。

這40多條關於寧夏的冷知識,就連大部分老寧夏人都不知道

NO.41 2011年,寧夏銀川市被授予“中國喜鵲之鄉”之稱,根據2006年至2010年的調查顯示,銀川市喜鵲種群數量由42559只上升到65549只,喜鵲數量逐年增加。

這40多條關於寧夏的冷知識,就連大部分老寧夏人都不知道

NO.42 寧大不一定是指“寧夏大學”,也有可能是說“寧波大學”。一般來看,寧夏大學建校時間更長,1958年成立,所謂“先到先得”,寧大這個名字寧夏大學獲得也是無可厚非。

NO.43 銀川一詞,由來已久,明末清初的一些官吏、文人在詠唱寧夏平原溝渠交織如網、湖泊珠連其間的秀美景色時,用“銀川”形容其水光瀲灩、水映晴光的水鄉風光。

這40多條關於寧夏的冷知識,就連大部分老寧夏人都不知道

NO.44 同心縣城所在地曾名半個城,後因明末李自成起義軍攻城,城內軍民同心抵抗,未被攻下,故稱“同心城”

這40多條關於寧夏的冷知識,就連大部分老寧夏人都不知道

NO.45 現在我們看到的銀川老照片,許多出自口述寧夏公眾號。

這40多條關於寧夏的冷知識,就連大部分老寧夏人都不知道

NO.46 寧夏的硒砂瓜被評為“中國最好吃的西瓜”,很大的原因是因為它是從石頭縫裡長出來的。

NO.47 寧夏大米源遠流長,歷史悠久,曾被欽定為“御用貢米”,也是“朝廷貢米”

, 曾被欽點為宴席主食,在西夏時期就是宮廷餐宴必備物,尤其是青銅峽市盛產的“白皮大稻”。

這40多條關於寧夏的冷知識,就連大部分老寧夏人都不知道

NO.48 新華街上以前有一座明朝藩王的府邸,該府邸在今銀川市新華飯店的位置。府邸建設之時,門前無路,於是開闢了一條街道,名“新街”,這就是新華街的雛形,民國初改為“新華街”。

NO.49 在銀川方圓1千米過一左右渡輩子——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醫院西夏分院誕生,寧夏大學幼兒園就讀,西夏區第九小學上小學,寧大附中上個初中高中,考上了寧夏大學,好好學習,保研寧夏大學,畢業後留校。

這40多條關於寧夏的冷知識,就連大部分老寧夏人都不知道

寧夏的冷知識也太多了,不得不說,

寧夏真的是一個寶藏之地,一角一隅都藏著不一樣的故事!

大家還知道哪些寧夏的冷門知識呢?快來留言區評論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