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中國人出國旅遊不是中國人有錢,而是國內遊太貴了,景區票價高、吃貴住貴,你認可嗎?

睡龍夢醒


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針對這個問題,我想說說自己的看法。我認為中國人出國旅遊原因有二。

第一,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的提高,所以很多人國內的一些知名景區,大的景點,也都走的差不多了,所以就開始選擇國外。就比如我之前帶的一個團,團裡一部分人還在校教書,一部分人已經退休了,他們是為了聚會選擇出遊,我記得當時走的是九寨溝、三峽、蜀香竹海、武漢等地,一共是11天的行程,這些景點團裡的有些人都已經去過了,這都是第二回。所以我覺得國人是國內景點已經走的差不多了,所以才選擇走出國門。

第二,出境遊近幾年越來越熱,中國人愛跟風。既是時尚又是潮流嘛!再加上現在越來越多的國家對中國公民免簽證了,所以,這或許也是原因之一吧。

另議:其實我覺得國內國外旅遊形式,旅遊模式是一樣的。國內也有玩開心的,也有玩滿意的;國外也有糟心的,也有想想都再不願意去的。我爸爸就是例子:去泰國。我告訴他一些注意事項並讓他帶上有銀聯標識的卡,他一開始還堅持說就帶點現金,堅決不買東西,後來被老弟說的又帶上。旅途證明帶卡就對了,走在某個景點導遊收不上來錢,乾脆景點就不進行了,然後在旅遊大巴車上跟客人一頓的講,最後沒辦法大家只好把錢都交了,但是其中有的人沒帶那麼多錢,最後先跟老爸借上,說是回國再還。而且據爸爸說:看完大象表演,泰國人妖非拉著他照相,他不照,但是好幾個人妖拉著他已經拍了,所以最後就不得不給人家泰銖,具體是多少我忘了。

所以,我覺得哪裡都有好有壞吧。旅遊就是從自己待膩的地方去到別人待膩的地方;現在我在換個詞兒:旅遊就是從中國人待膩的地方去到外國人待膩的地方。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僅代表我個人觀點。我曾是包頭的一名導遊,現在分享有關於旅遊的內容,如對旅遊感興趣的朋友歡迎關注並點贊;如有不同觀點或其他想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娜姐正能量


我也去過泰國、俄羅斯、埃及,說實話這錢不是我出的,我們在俄羅斯基本都是找中餐吃,五個人一天吃飯就要2000多,主要遊覽俄羅斯的幾個教堂,紅場、還有聖彼得堡,每天出去玩就是租車,一天也要1000多,住宿住的五星級酒店,不知道多少錢,我在國內喜歡自駕遊,平常帶著我的老婆和孩子沒事就去玩,前年去了一趟雲南,全程一個人開車,兩大兩小,個把星期,路上去了黃果樹,雲南祿豐恐龍谷,大理、麗江、成都,總共花了一萬多,我覺得都差不多吧,出國玩嘛肯定比國內有面子,我們也不會去國爬山,更不會坐索道,我個人感覺還是國內安全點,玩的踏實


楊永波dolphin


這個說法一點都沒有錯,我們就初略的算一筆賬。

好幾年沒出去玩了,記得前幾年遊泰山,當時門票是八百多元一張門票,登到泰山頂,當晚的晚餐,花掉500多元,其實還真沒什麼可吃的,住宿每人180元以上,具體多少錢有點記不清了,一間房子好多張床的那種。這些是最基本的開銷,如果做索道,還要買票,一趟還真不少花錢。不敢買水果等多餘的零食。

我朋友到泰國遊玩,門票當然要比國內相比,根本沒辦法相提並論,特別是飲食,更是便宜的難於想象,水果在國內來說,與國內相比簡直是相當於白送了。榴蓮幾元錢一斤。

在很多國家,公園大部分都是免費的,而公園裡很多景點都是 免費,只有個別景點或者項目是收費的,並且價格並不高。而在國內,只要可能能賺到錢的東西,都會收費,甚至沒有項目,也要成為項目,進行收費。只要踏入這塊土地,步步都想收費。不交錢,你就坐到那裡什麼地方都不去。基本上只交一個能住的錢就可以了。我們各個地方的目標是,今年一定要比去年創收更高,目標一年比一年高,地方租賃費用,也會水漲船高,錢從哪裡來?羊毛出在羊身上。就要從旅客身上拔。而我國家的遊客,都說花銷大費用高,但是還會前仆後繼的衝進去,人太多了。工作生活壓力也都很大。消費觀念讓年輕的一代徹底改變,月光族也越來越多。


好孩紙尼可樂斯


國內凡是個氣旺的地方就貴得不得了,車站,機站,高速服務區都拿著一把殺豬刀,在高速服務區買包紙巾,平時一二元一包,在外高價格高點也情有可原,想想五元一包總夠了吧,我沒看價格,拿了紙巾給了十元錢等著找錢,服務員說,站著幹嗎,再拿二元,我說紙巾十二元,她指指價格一臉不屑地說看看,我心中大怒,太黑了,丟下紙巾抓了十元錢走,不是消費不起。而是太黑,沒有最黑,只有更黑,服務區也這樣了。景區周邊的店更加不得了,哄,嚇,欺騙,強賣一起來。景區票價高,還明碼標價,那些黑店還有冤無處訴,出去高興。回來塞心,這是大多數國內理遊人心得,相比國外旅遊,價格不高,塞心事不多,二者相比,省心多了。



團羊


是的,就是這個原因,就以浙江某塘為列,以前光圍起來收錢也就算了,景區內有許多民宿,非常便宜,你入住的話,店主還會想方設法幫你繞過收費點幫你省錢.後來,有關部門一聲令下,把民宿全部收歸某公司統一收費,價格變成800,1000,1200以上等,而且800元的永遠沒有房,真是赤裸裸的搶劫,我去過一次是再也不會去了!😪


極限全封


您好,我是“不到景點看風景”,在此結合我的旅行感受來回答一下您的問題。

門票、住宿、吃飯和機票

一、門票 2016年我去加拿大自駕遊。加拿大是個國土面積約1000萬平方公里的國家,生態環境保存的比較好。我們買到的國家公園門票含稅價格為134加元,摺合人民幣約670元。門票不是按人頭計價,是按車輛計算,你一臺車坐幾人他不管,一張票就可以了。這張票可以遊覽加拿大全國近百個國家公園和紀念地,不限次數,有效期自售出之日起1年有效。

那次我們車上4人,每人合人民幣155元,在加拿大旅行了一個月。這個價格在國內也就夠逛1個5A景區的。

另外,在加拿大,景區內的區間車、交通車均免費乘坐。

2017年,為慶祝加拿大建國150週年,加拿大的全部國家公園向全世界遊客免費開放一年,門票在網上申領即可。

(寄來的國家公園免費門票1年有效期)

美國的國家公園門票和加拿大類似,每張門票售價約為88美金含稅,摺合人民幣620元,一年有效期。遊客把門票掛在車內後視鏡上或放在風擋玻璃上即可。

我感覺在國外旅遊,景區的服務質量還是比較有保障的。

相比之下,我們的門票就有點貴了。 自從國家出臺政策限制門票的惡性增長後,不少景點又動了歪心思,在遠離景區的地方修建大門,限制遊客只能乘坐景區交通車進去,而交通車的價格往往虛高。2019年,我到了巴音布魯克,這裡的草原公園門票65元,到天鵝湖的區間交通車費60元,然後要是再去九曲十八彎,還要再買交通車票20元。

二、住宿 對比住宿的價格,我的體會是:類似國內的快捷連鎖,北美地區比國內貴一些,三星級以上的酒店比國內便宜不少。在北美,我還經常看到一些老外在COSICO,WALMART等大型超市停車場過夜,安全又安靜。營業到23點的超市裡有快餐店可以買到熱食和熱飲,還有供應冷熱水的衛生間可以使用,是“床車”旅行人的福音啊。

三、餐飲 餐飲比國內貴不少。2018年,一大碗“堂食越南面”不含小費的價格為14美金。我們是自駕,在超市買食品自己做飯吃就很便宜了,各種熟肉、水果、牛奶、飲料買齊,有次買了一袋1.9公斤的熟牛肉16美金,合人民幣110元左右;4公升一桶的牛奶大約22元人民幣,我們買了路上當水喝。晚上一般住民宿,自己炒菜做飯,配上國內帶去的白酒,好好吃上一頓。

四、機票 早訂票、多比較,有時買的國際機票的價格也不錯。2018年12月8日上海飛底特律轉飛佛羅里達的往返機票,含稅費後摺合人民幣5600,底特律到佛羅里達相當於瀋陽到三亞。貴?不貴?不太好比較。

(冰原大道邊上的冰川 Jasper Canada)

改革開放後,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富足程度提高,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出國旅行已經成為生活常態。每年都有數千萬國人走出國門去旅遊,可以說,世界上流行的網紅景點都有我們同胞打卡、拍照、買買買的身影。

一次旅遊完成後,我相信每個人心裡都會有兩個評估,一是貴不貴,二是值不值。我個人的感覺是:國內遊,貴而不值;出國遊,貴但值。

旅遊向來是個奢侈品,花上萬八塊錢,女人買了個Gucci包包,或男人買了件Burberry風衣,貴,但它有實物在。可是旅行回來,除了幾張照片和手伴,留下的只能是虛無縹緲的精神享受,這種享受,不同人有不同的體會了。

我認可題主的觀點。國內景點門票價格確實昂貴,就餐和住宿也是價格不菲,遇到節假日更是翻番。“宰客”等旅遊服務質量投訴事件時有發生,遊客體驗不好,認為貴而不值就不奇怪了,所以就許多人一窩蜂去國外旅遊了。

愛旅行的人大多都喜歡“詩和遠方”,期盼自己在有生之年能走的更遠,再就是人們普遍有種喜歡“獵奇”的心態。遙遠的地域有著和家園完全不同的地理景觀,還可以看到膚色不同、語言不同、風俗習慣迥異的其他民族的生活,城市建築也風格各異,這些都可以較好地滿足了人民的“獵奇”和“詩和遠方”的願望。

我希望國內景區門票價格能降下來一些,服務再提升一些。咱們偉大的祖國地大物博、56個民族百花齊放,更有豐富多彩的地質地貌景觀,是非常值得咱們在有生之年一遍遍去探索發現的。


不到景點看風景


前幾年美國西部自駕遊20多天,一輛車5個人,買了一張80美元的通票,全美國國家公園免費進,以一輛車為準5個人不用再花一分錢,有效期一年,美帝全國有200多家國家公園如果一年內逛完平均每個公園3元左右人民幣,分攤到5個人是每人0.6元左右,簡直就是免費,萬惡的美帝有錢不掙不會做生意,順便說一下是國家公園通票地方所建公園還要單獨收費的,不過票價也就10—20美元一輛車


RisingSun529


中國人出國旅遊不是中國人有錢,而是國內遊太貴了,景區票價高、吃住貴,筆者認為這種說法有一定的道理,現在長假出國旅遊花費其實比國內還低,更重要的是更舒服,沒有欺客的現象,到歐美日這些國家去旅遊都很舒適,不用擔心買假貨,消費是一分錢一分貨,國內旅遊欺客現象太嚴重,有些旅遊城市本來有很好的資源,結果欺客導致沒有人去了,雲南的麗江就是這樣的,前幾年麗江火了起來,於是就開始宰客,這兩年再也沒有人去了,更要命的是我們旅遊城市,當旅遊火起來後就開始炒房,搞所謂的旅遊地產,騙人家去買房,有明星在雲南麗江搞房地產,在荒郊野外蓋房子,房價還賣十萬一平米,找了一大堆明星去代言。這種情況在我國許多城市都存在,我不知道那些在外地買所謂旅遊地產的人是怎麼想的,一年去不了一回的地方,在荒郊野外買房子,其實這不是旅遊地產,而是在騙人們炒房,只是可憐了這些投資所謂旅遊地產的人了。我想這就是我國國內旅遊的一個縮影,在國內旅遊大到騙你投資旅遊地產,小到讓你購買各種東西,你不買人家不高興,好像你欠了人家多少錢似的。  國內旅遊產業的發展不是我國沒有旅遊資源,我國有許多城市風景非常美麗,自然景觀也很好,旅遊資源也豐富,就是宰客現象太嚴重,出去旅遊主要是放鬆心情,誰也不想到那去都被人宰,我國旅遊產業的發展空間很大,最重要的是需要改變我國發展旅遊產業的觀念,改變旅遊就是宰外地遊客的錯誤思想。皓脈投融資聯盟圈子是幫助所有企業家解決企業發展瓶頸、商業模式重塑、投融資的平臺。遇到難題可到圈子交流討論。


攬遍世界風景


我贊同後半句(國內遊太貴了,景區票價高、吃貴住貴),但是我不贊同前半句(

有人說中國人出國旅遊不是中國人有錢)

首先,中國人有錢這件事是不容質疑的,國人的購買力我覺得能在全世界排第一吧,不管什麼年齡階層,大媽團可能捨不得多花團費做高端定製遊,但是他捨得花錢買幾萬塊的包,幾萬塊的鐲子,並且自己沒有判別真假的能力,年輕的群體也會自己自由行,吃的好住的好,花費也不低。旅行團並不只是廉價的代表,很多高端私人定製遊,只有想不到,沒有他們做不到(符合實際的情況),那個花費也不是普通家庭能接受的。

那我們再來看看這個議題,我覺得這個問題本身是有缺陷的,因為前後不能形成完整的論證關係,即便是便宜的目的地,不同消費階層的人,在同一個目的地花費是不一樣的。

人旅行考慮的兩大要素,出行成本,出行體驗。在預算上沒有問題的遊客,會把出行體驗放在第一位,然後考慮出行成本,預算上有把控的遊客那首先就要考慮出行成本的問題,在考慮出行體驗。

那為什麼會出現這個言論呢,因為畢竟普通家庭的人多,而且近幾年的出國自由行多數是以年輕為主,特別是學生,剛剛工作的年輕人,他們的特點是資金少,所以考慮出行的時候多數是出行成本優先,而且東南亞一些成熟的目的地,開銷確實比國內低很多,我在越南待20天只花了7000塊錢左右,而且我還不是很省的那種。在國內想省錢也是可以的,但是同樣的花費多數人會選擇出境遊。


浪麥的麥


出國遊不是有錢,說對了;真有錢的趁工作之便常出國,或者移民,何需專門出國遊?

囯內遊太貴,也說對了,因為國人喜攀比,於是乾脆出國遊,去日本買馬桶蓋等國內產品,人說國人捨得花錢,其實只是跟風,難得來一次,實在是無錢的表現。窮人們跟著富人攀比跟風,於是大量真金白銀流向海外。

囯內遊貴,但畢竟還有更窮的人,攀不起比,跟不了風,於是擠在國內遊里人看人,僅有的幾個錢只在同胞中換換口袋,各地圈景點,增設施,也花了不少錢,使原本國人可以隨時遊覽的人文古蹟,天然勝景非掏錢遊覽不可。我不懂經濟,同胞口袋裡僅有的幾個錢摸來摸去,產生了多大經濟效益?

一家十兄弟,一個有錢的外出了不肯回家,九個窮兄弟困在家中互相算計著各自的錢包,這家人何日能夠真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