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嵩是怎樣的一個存在?

心語閣主


他的音樂作品想讓人進一步瞭解他的思想;他的思想讓人想進一步瞭解他的為人;他的為人處世其實又在他的作品中之中。

許嵩是我在華語樂壇中最喜歡的歌手之一。記得當時聽他的第一首作品是《玫瑰花的葬禮》,細微的飄搖煙雨伴著當初的自己一個人獨自走在其中,而行人都是三兩成群,我唯有該曲作伴。那時是初相識―08年。

11年的時候,專輯蘇格拉沒有底面世,朋友手機下載到有《想象之中》,自己愣是循環播放一整個夏天的《想象之中》。當時的我並沒有談戀愛,只是在某種程度上可以感受到歌曲裡面的有關於拿起和放下的釋懷。朋友不解,但我知道我喜歡上了對的歌手(現在稱作音樂人)了。

去年的10月7日,自己一個人獨自去聽演唱會,在當晚的演唱會上,終於目睹了自己的偶像許嵩。演唱會里面每一首歌的合唱裡面,自己的聲音都是激動中帶著顫動的,一首歌一首歌下來,彷彿又渡過一輪次的青春,年少。

有點跑題。

如何評價許嵩?

詞曲演唱等方面我就不再重複累贅了。

我覺得嵩哥這十多年的創作是恰到好處地表達了我們人生在某個時候的孤獨感――甚至可以說是某種深入到骨子裡面的孤獨。我不可名其狀,因為這個大千世界,每一個你我他她都仿若宇宙,大千孤獨又怎麼能夠完全說盡。套一句《1Q84》裡面的話――如果不解釋弄不懂,再怎麼解釋都沒有用。而嵩哥的作品,嵩哥對音樂的態度,對處世的態度,讓我們嵩鼠認識到他也讓我們有了相遇的機會。他的作品,也讓我們在孤獨中多了一份溫暖,多了一份表達,多了一份相似的青春年華。

我想在這裡說聲,謝謝你,許嵩。

往後的歲月怎樣未知,所以不隨隨便便承諾。至少在目前這個年華里面,默默地喜歡著你為我們傳遞的意識和心境,也會買專輯,買《海上靈光》,關注vae+,青春裡面有許多關於你的回憶,謝謝你。

等到秋葉終於金黃,等到華髮悄然蒼蒼。

等到人已不再奔忙,等到笑容不摻偽裝。

等到釋懷所有悲傷,等到體諒世事無常。

我們相約老地方――是在歌裡。


從小立志上南華🌵


第一次聽到城府這首歌,覺得特別好聽,後來知道一個叫許嵩唱的,而且作曲作詞都是他,感覺很有才,到後來的斷橋殘雪,一直單曲循環,後來漸漸關注他,真的非常厲害,大家都吐槽說許嵩是直接用古詩,這種做法的格調低於方文山,本人是並不認同的!許嵩的中國風真的是更偏古風,用古詞古韻來表達情感,他所寫的詞給人呈現的意境就是古人生活的畫面,古風的美就在於字詞的精簡,古詩就是精煉的代表,古詩中寫景的部分,大部分是意象的巧妙的羅列,而意象自古就那麼幾種,大家也都是相互借用。而許嵩的歌更像是品一首詩,賞一種景,感一種情,這種情因這首詩而流露,所以詩句在曲中融入的那麼自然


77菲兒


一個個人音樂氣息非常濃郁的存在,一個低調到幾乎消失的存在,一個不提及會忘記、一提及就驚豔的存在,一個潛心音樂兩耳不聞窗外事的存在,一個學生耳機裡經常存在的存在,一個學生非常推崇的歌手。


相較娛樂圈其他歌手,許嵩是另類的存在。

首先,他非常富有才華,作曲作詞樣樣行。他的作品中國風意味濃厚,直抒胸臆,直達人內心。他的歌很紅,大街小巷幾乎都可以聽到,其中學生尤其喜歡。小編身邊的學生親戚,問他們平時聽誰的歌,幾乎個個都說許嵩。許嵩在學生群體裡有很高的知名度。

其次,許嵩非常自我低調。他給人的感覺是,儘管喧囂中都是我,但我依舊在自己的世界中,深居庭院,兩耳不聞窗外事,專注自己的事情,不寂寞不自憐,內心十分豐富。這在煩躁熱鬧的娛樂圈非常罕見,在大家都頻繁在綜藝、商演活動、新聞中刷流量刷存在感,唯恐自己被拋棄的時候,許嵩依舊不緊不慢,用自己的節奏專注於作品中。有時候,不提許嵩,你可能會忘記他,但一提及,就會立馬想起。

最後,他的音樂,理性與感性交織,感而不傷,悲而不憐。聽他的歌,似乎能看到或想象到另一個理性的自己在看著這個有些許感性的自己。


一個沉穩、內斂、寡言、安靜的大男孩!期待他有更多好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