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玩好紫砂壺,這些知識是要點

紫砂壺價格:

紫砂壺的價格應該由泥料,做工和造型以及作者來決定。

1、作品本身的藝術價值。

2、作者的名氣。

3、泥料的優劣。

目前紫砂市場上最大的誤區,就是“追名人”,無論壺做得好壞。一把好的壺,無論作者是誰,首先要確定的是作品本身的藝術價值。

製作朱泥壺的工藝難度大,泥料貴重,這些決定了朱泥壺的價格高低,一般一把普通工藝美術師的壺也要銷售到1500元以上,這樣的價格還牢牢是泥料本身本錢加了少許的工藝價格,假如低於這個價格,連泥料都買不到。所以購買朱泥紫砂壺需要先了解朱泥紫砂的特點,切勿盲目購買。

要想玩好紫砂壺,這些知識是要點

紫砂壺的顏色題目

紫砂壺本色未幾,以紫紅色為主。不同的紫砂泥提煉後會有不同顏色,燒製後又會變化。不同顏色的紫砂泥常常被當作著色原料的來源,主要是青、綠、紅、白幾種紫砂陶土。這些礦物原料又被加入不同的金屬氧化物來晉升效果。

綠泥與白泥相拼,適量加入氧化鈷,製成墨綠泥。

綠泥與白泥相拼,適量加入鉻錫黃,製成琵琶黃泥。

綠泥與白泥相拼,適量加入鉻綠,製成菜茄泥。

紫泥中適量加入氧化錳,製成褐色拼料泥。

紫泥中適量加入氧化錳及氧化鈷,製成黑料泥。

洑東紅泥適量加入鐵紅粉,製成紅朱泥。

泥料在窯爐裡,跟著溫度的變化,會產生深淺濃淡不同的光彩 。 

按照國家的健康尺度,紫砂泥料裡的加入的金屬氧化物不得超過千分之一。但現在有良多制壺者為了追求效果,加入的氧化物超標。因此,從健康角度來看,我們選購顏色豔麗的紫砂壺時應該慎重。

要想玩好紫砂壺,這些知識是要點

紫砂壺的印章與證書題目

紫砂壺上的款識標記的是作者的名字和年代,有自己一套規則,為我們鑑賞紫砂壺提供了可靠的依據。紫砂壺的款識大致分為七大類:一、只有製作人的姓名,如“時大彬制”。二、姓名之外,加上齋名。如項不損的作品,就刻有“硯北齋”和“項不損”。三、姓名加上製作年月,如“甲辰秋八月時大彬手製”。四、制壺方的款加上受壺者的款,如“丁卯上元為端木先生刻”,其中上元指清代藝人陳鳴遠。五、製作人的姓名加銘文,如“一杯清茗,可沁詩脾。大彬”。六、刻詩句,如陳鳴遠的一把天雞壺就刻有庚子山詩。七、既有詩又有畫。以上這些刻字大多用真書,也就是正楷,也有篆書。

款識印章不僅可以用來鑑別紫砂壺,而且它自身也具有豐碩的書法、文學和繪畫等藝術內涵,成為紫砂壺上的一道獨特而佈滿魅力的風景。

不外,話往回說。證書是這幾年才行起的一種東西。很多商家為了追求利益,不擇手段。一般可以說,天底下沒有比證書更假的東西了。

紫砂壺的泥料題目

純朱泥、底槽青、青水泥,三種泥料各有千秋。

朱泥壺堪稱紫砂之最,泥料屬紅泥系。朱泥含鐵量極高。關於朱泥的分類,行業內說法諸多,總的來說朱泥一般分三種:趙莊朱泥、趙莊黃金朱泥、小煤窯朱泥等。資料顯示,趙莊黃金朱泥原礦3噸左右,小煤窯朱泥原礦30噸左右,趙莊朱泥原礦15噸左右,可見朱泥原礦礦料之貴重。

淨水砂就是淨水泥,該泥為純種紫泥礦,宜興丁山陶者呼之“普泥”,為較常見之泥料;良者稀而貴,劣者多而廉;玩家習稱“紅紫泥”,但不是紅泥。為流傳較多傳器之泥料,故以“淨水泥”名之。窯溫:1160 度。收縮比:約12%。礦產地:江蘇宜興丁山黃龍山口本色泥。泥性:乾溼易把握,不亂性高,黏性公道,成型較易。紅淨水泥是淨水泥中的極品,比普通的淨水泥好養。 “天青泥”青沉似墨,原產於黃龍山大水塘,現已是的天青泥極少,綠泥也極少。

底皂青也是屬於紫泥類礦料。原礦紫泥分:頭槽清、二槽清與底槽青。淨水泥和底槽青屬於統一層面的紫泥,顧名思義,底槽青就是這個層面最底層的泥料,相對來說量少質佳,固且此礦已塌方,存世量更少。幾百年來,良多名壺都用此泥而成。淨水泥就是紫砂礦層的中底部。淨水泥和底槽青如何來區分:一般來說這就需要很豐碩的經驗了。但是我們可以告訴您的是:可以看兩種泥料養成後的“潤”來區分。淨水泥養成後的光彩較“燥”;底槽青養成的光彩較“潤”。我們用的底槽青的陳腐期為:2-3年。

原礦黃龍山特級底槽青,此料存世量已經極少,(四號井已塌方),該泥料為顧景洲巨匠生前最喜愛的泥料!溫順素雅,茶湯清氣悠揚、時間長久,養泡以後,泥色由棕色變成朱肝色。

要想玩好紫砂壺,這些知識是要點

紅泥與朱泥的區別題目

1.兩者的原礦不一樣:紅泥是“五色土”裡面普通的泥料,而純朱泥的原礦是黃石黃。

2.兩者的收縮比不一樣:紅泥的收縮比是14%左右,而純朱泥的收縮比是30%左右。

3.兩者的窯溫不一樣:紅泥的窯溫是1100度,而純朱泥的窯溫是1080度。

4.兩者的光彩、質感不一樣:紅泥:呈光潔明亮紅中略帶一點橙色,而純朱泥:硃紅略泛桔光,溫潤透明質感很好。

5.兩者的成型工藝不一樣:紅泥:成型工藝較易,大小壺型都可以做。而純朱泥:成型工藝很難題,大的壺型沒辦法做,小的壺型做出來可愛生動。

紫砂壺泥料的特色題目

泥料的好壞,就需要很豐碩的經驗來鑑別了。一般來說,好的泥料看上去較柔和、養出來“潤”且出漿速度快,包漿“肌理豐盈”。?至於哪種泥料最好,這個題目很難說。由於每種泥料都有它的特性,很難比較,也很難有個權勢鉅子的尺度。通常,好的泥料的壺養成包漿的速度要比普通泥料的壺養成的速度快。實在一把壺養的好壞,泥料是最重要的因素,好的泥料養出來的壺肯定會很漂亮的,反而言之,泥料不好,花再多的心血,壺仍是老樣子,達不到預期的效果。還有用什麼辦法去鑑別,這不是一句話、兩句話就能說清晰的,需要長年累月累積的經驗。假如很直觀的以為一種泥料很漂亮的話,就應該考慮一下了。

老泥、新泥是泛博壺友都存在一個誤區。實在,紫砂的形成到今天都是經由了千萬年甚至上億年的時間了,都可以說是老泥。至於泥料的風化期、陳腐期倒有是非之分。紫砂都是經由幾億年的時候形成的,所謂的新泥、老泥只是在陳腐期上區別而已。泥料的陳腐期某種程度上來說是越久越好,但在制壺前需重新回煉一下。陳腐期久的泥料相對於陳腐期短的泥料要溫潤,可塑性要高一點。感覺沒有那麼硬。制好的壺一個無水色,較丟臉。一個有水色,較好看。

紫砂泥也有檔次之分,個人以為依次是:朱泥、底槽青、緞(團)泥、拼紫、普泥。但是縱觀大大小小的紫砂書籍、權勢鉅子的工藝師,對紫砂泥檔次的順序也沒有一個權勢鉅子、全面的說法。實在,泥料只要自己喜歡、覺得好、易養,那麼它就是好的。

好的泥料加上好的火候,燒出來的紫砂壺光彩豐滿、溫潤易養。否則,要麼乾巴巴,要麼表面非常光亮(稱之為玻璃光或賊光),一般都是加有化工顏料和經人為加工的,不可取也。

要想玩好紫砂壺,這些知識是要點

紫砂壺的開壺題目

一把新出爐的紫砂壺是沒有光澤的,也不能直接用來泡茶,因此對新紫砂壺保養開始使用前要進行一系列的處理,行家叫做“開壺”。開壺後一把壺最好只泡一種茶。假如要泡普洱的話,生茶熟茶要分開,不能用一把壺,不然會降低茶葉品質的。

開壺的方法有多種

要想玩好紫砂壺,這些知識是要點

開壺不是必須的,是為了去味,新的紫砂壺經常會有土腥味和火味,如果味重就開一下,把茶葉和壺放在鍋裡煮沸,時間不要煮太久,然後讓其自然冷卻;然後再煮,再冷卻,如此反覆幾次,次數和味道的輕重有關,一般3-4次就可以了。你就從茶水裡拿出來,這樣陶土味和火味就會消除。如果味道不重,只要泡幾次茶就可以了。

要想玩好紫砂壺,這些知識是要點

幾個要點:

  1. 必須把壺沒在水裡面,不然會有一條茶垢非常難清洗。
  2. 不要一直煮,對壺不好,煮沸後自然冷卻就行。
  3. 所謂的放豆腐什麼的都沒這個必要。

紫砂壺的養壺題目

壺純朱泥壺沖泡揚香力特高、輕快而俐落,茶湯緊結柔滑,回甘強、回韻悠長,屬性十分特殊,最適合沖泡臺灣高山茶,及福建鐵觀音、烏龍茶等輕發酵重香氣之佳茗。

底槽青壺溫順素雅,茶湯清氣悠揚、時間長久,養泡以後,泥色由棕色變成朱肝色,水色光和!底槽青壺的合用性很廣,較適合泡普洱、綠茶、紅茶、花茶等。

淨水泥壺醇厚穩重,典雅大方,具有親和力。泡茶要求不是很高,甚適合新手使用。同樣,淨水泥的合用性也很廣,適泡茶類與底槽青相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