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市柴胡店鎮老北宮遺址


滕州市柴胡店鎮老北宮遺址

百科所述 :老北宮始建於明天啟年間,位於千山腳下(千山頭西),亦稱三宮,即南宮(龍泉觀)、中宮(玉真觀)、北宮(玄真觀),分別供奉玉皇、老君、觀音等塑像,清乾隆年間達到鼎盛,成十八進四合院建築群。現存部分基址及古銀杏樹一株。

資料摘錄:民國年間,道觀興隆,香火旺盛,道士眾多,信徒雲集,遊人觀賞,熱鬧非凡。每逢農曆九月十二千山頭廟會,來老北宮廟進香許願,求籤問卜的施主,人流如水,絡繹不絕,給廟觀帶來熱鬧歡騰的氣息。民國末年,全真教道觀,開始消沉沒落,逐步走上了歷史的衰變。 五十年代初,中宮廟已坍塌荒蕪,唯老宮北宮廟殿堂院落整齊。廟堂座北朝南,臥居山坳,隱密在蒼松翠柏中。院內正殿為長方體石樓,一門兩窗,正堂內塑有真武大帝坐像,紅布垂簾,周圍壁畫,生龍活現,栩栩如生,塑像臺前,供桌香爐,團座鋪墊,兩側為道士敲柝頌經,施主進香,經柝聲響,煙霧繚繞。院內兩側為廂房,石牆泥瓦,屋簷脊頂,左為炊房糧儲,繫有銅鐘,右為道寢住宿,繫有更鼓。殿堂正門為高大門樓,飛簷走勢,氣勢恢宏,脊簷盤居龍鳳飛禽走獸石雕,四角設有風鈴,晨鐘暮鼓,隨風盪漾。院內蒼松古柏,鼎爐坐中,香火繚繞,氤氳芳香,虔誠施主,出入如流。門外多為石板平路,少有石臺階梯。院外周圍,山風呼嘯,松濤起伏,路邊的山花野草,春暖花開,鶯歌燕舞,鳥語花香。每到夜深人靜,更鼓柝響,風鈴聲脆,頌經朗朗,淹沒在松濤山林中。

六十年代,有千山頭的年長道人穿著灰佈道袍在陶莊上門化緣,那時候聽說廟觀已毀。


滕州市柴胡店鎮老北宮遺址

滕州市柴胡店鎮老北宮遺址

滕州市柴胡店鎮老北宮遺址

滕州市柴胡店鎮老北宮遺址

滕州市柴胡店鎮老北宮遺址

滕州市柴胡店鎮老北宮遺址

滕州市柴胡店鎮老北宮遺址

滕州市柴胡店鎮老北宮遺址

滕州市柴胡店鎮老北宮遺址

滕州市柴胡店鎮老北宮遺址

滕州市柴胡店鎮老北宮遺址

滕州市柴胡店鎮老北宮遺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