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瘋賣傻36年的皇帝

古人司馬遷有言: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 一鳴驚人之說,講述的是人在逆境下刻苦奮鬥,等待時機,大展宏圖。

裝瘋賣傻36年的皇帝


我們都羨慕古代的皇室子弟,要風得風,要雨得雨,殊不知帝王家才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修羅場,成王敗寇,生死一念,從小就要面對權力鬥爭,面對爾虞我詐的欺瞞,在這刀光劍影下就算奪得高位,也還是孤家寡人,高處不勝寒。

裝瘋賣傻36年的皇帝


唐宣宗李忱,唐憲宗李純第十三子,初名李怡。李怡之母鄭氏原本是大唐節度使李錡的小妾,後來因為謀反兵敗,李怡的母親就被俘入宮中做了侍女。誰知唐憲宗被她的美色打動,多次寵幸後生下李忱,封他做了光王。然而這個小孩生來就寡言少語,而且平素比較古板,基本整天面無表情,他的行為舉止被其他皇子們看作是愚笨的表現,平時沒少諷刺欺負他。

裝瘋賣傻36年的皇帝


後來唐憲宗駕崩,三子李恆即位,是為唐穆宗。此後,李恆之子李湛(唐敬宗)、李昂(唐文宗)、李炎(唐武宗)又先後登基為帝。然而不管是誰上位,都對這個看起來呆呆的光王非常鄙夷,唐穆宗輕視這個弟弟也就算了,其他三位皇帝則對這位叔父沒有絲毫尊重,時常在席間肆意調侃,稱他為“光叔”。但是李忱一直淡然處之,保持著呆呆傻傻的樣子。

裝瘋賣傻36年的皇帝


唐武宗李炎有一次舉行宮廷宴會,大家都在變著花樣逗李忱玩,想讓他臉上有點兒表情。但是從始至終,他保持著一臉漠然。雖然大部分人都覺得這傢伙傻到了極點,可是唐武宗卻不這麼看,總覺得這個皇叔太過平靜,反倒顯得有問題。於是唐武宗就找了個藉口將李忱扔進糞坑,但是李忱卻依舊沒有露出破綻——寧願淹死在糞池,也不願意有所動作。後來他僥倖活下來,又被太監送到了民間,從此雖然生活清苦,卻沒有了殺身之禍。

裝瘋賣傻36年的皇帝


會昌六年(公元846年),唐武宗駕崩,掌握實權的換關門想找一個容易控制的李氏宗親做皇帝,以痴傻著稱的李忱無疑成了最佳選擇。於是馬元贄等人將他從民間尋回,擁立他成了大唐第十六任皇帝。此時,李忱已經隱忍了整整36年。掌握皇權以後,宦官們驚恐地發現,這個一向瘋傻的傢伙,彷彿換了個人一樣,極其英明神武。

裝瘋賣傻36年的皇帝


這個懂得隱忍的男人,騙過了群臣,騙過了三代皇帝,終於展露出自己聰慧的本性,如父親憲宗所說一般,真的成為了一個英明的帝王。李忱在位時,國家相對安定繁榮,歷史上把這一時期稱之為“大中之治”。李忱性格明察沉斷、用法無私、從諫如流、恭謹節儉、惠愛民物,所以直至唐亡,百姓仍對他思念不已,尊稱其為“小太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