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超過多少才需用藥?

⒈⒉⒊耐爾


【專業醫生為您做解答】

對血糖升高要做的是儘快把血糖降下來,這是毫無疑問的,因為長期高血糖對血管會造成損傷,是動脈粥樣硬化及斑塊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血管病變的發生會累及全身各個器官,心腦血管病、眼病病變導致的失明、腎臟損害引起的尿毒症等皆與此有關。

對於血糖的控制,主要有兩個方面的措施,一是生活方式干預,比如合理控制飲食以減少血糖的來源,多做並堅持運動是增加血糖去路的主要方法,這也是控制血糖最基礎的措施;二是服用降糖藥,當採取上述生活幹預措施3-6個月,血糖仍然達不到控制目標時,即應服用降糖藥。

由此可見,把血糖控制在什麼樣的目標是血糖升高及糖尿病人必須要知道的,而控制目標與自身狀況以及是否存在其它損害血管的危險因素有關。比如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是在血管內皮受損的基礎上,有大量脂肪沉積其上引起炎性反應,破裂血管組織結構而引起,而血糖升高只是其中損傷血管內皮的一個因素,如果同時還有高血壓、高尿酸、吸菸、飲酒、作息不規律、缺乏運動等因素存在,則這種損傷的程度與進程都會加重加快。

此外,血脂是否異常在血管病變發生中也起著重要作用,特別是當血管內皮有損傷時,就要求對血脂的控制更加嚴格,特別是血脂中的低密度脂蛋白,在存在高血糖等因素時,對低密度脂蛋白便不能以正常人的標準來要求,比如正常人只要不超過3.37mmol/L即是達標,而血糖高的人則要求至少控制在2.6mmol/L以下。另外,是否真系親屬中有人患糖尿病,可能會對血糖高的人帶來更大的血管病變發生的風險。


因此,對血糖控制的目標不同的人要求不同,比如僅僅是單純的血糖升高,把空腹血糖控制在7.0mmol/L以下,餐後2小時控制在7.8mmol/L以下可以接受;但如果存在上述其它危險因素,比如戒不了菸酒、做不到堅持運動、生活不規律長期熬夜,特別是伴有血壓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超過2.6mmol/L、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應當將空腹血糖控制在6.1mmol/L以下,餐後2小時血糖控制在7.8mmol/L以下,往往需要降糖藥的幫助才能達到目標要求,對這樣的人及早、及時服用降糖藥會有更大的獲益。

綜上所述,能把血糖儘快的控制在目標範圍是必須要做到的,在採取改善生活方式達不到目標要求時,越早借助降糖藥的幫助獲益也將越大,總之該用藥時別猶豫才是明智之舉。

【希望此回答能幫到你,歡迎點擊關注並留言,一起學習交流更多健康知識】


天天聽健康


空腹血糖大於或等於7.0,且餐後血糖大於或等於11.1即可診斷糖尿病,這肯定要藥物治療。

先了解下糖尿病診斷標準

1.正常糖耐量

空腹血糖<6.1mmol/L,且2h後血糖<7.8mmol/L

2.空腹血糖受損(IFG)

空腹血糖≥6.1mmo/L,但 <7. 0mmol/L, 餐後2h 血糖 <7. 8mmol/L

3.糖耐量減低

空腹血糖<7.0mmol/L,同時餐後2h≥7.8mmo/L,但<11.1mmol/L。

以上2、3點屬於糖尿病前期

4.糖尿病

空腹血糖≥7.0mmo/L,且餐後2h≥11.1mmol/L。



糖尿病前期是否要用藥💊

糖尿病前期是處於糖尿病和正常血糖水平間的糖代謝異常階段。早期診斷、早期干預糖尿病前期,能減少並延緩糖尿病、心血管病和微血管病等疾病的發生和發展。

1、生活方式干預

就常說的“管住嘴,邁開腿”,肥胖或超重者控制體重至正常體重指數 (<24 kg/m2),或體重至少減少 5%~10%;每日飲食總熱量至少減少 400~500 kcal;飽和脂肪酸攝人佔總脂肪酸攝入的 30% 以下;體力活動增加到 250~300 min/周。

生活方式干預後,需定期隨訪其血糖變化情況,建議空腹血糖受損/糖耐量受損至少每年 1 次到醫院進行空腹血糖和OGTT 檢查。

如控制不佳,還是要藥物干預,以防進入糖尿病期

確診依據:空腹血糖≥7.0mmo/L,且餐後2h≥11.1mmol/L。

根據不同人群,糖尿病分型治療方案不同,治療不是我的強項😇,具體可@內分泌醫生。


醫大叔


糖尿病人要不要吃藥,並不是看你血糖高到多少,而是看你的疾病類型,糖化程度以及胰島素的分泌情況來確定的。

對於1型糖尿病患者,無論血糖是高是低,都是要用胰島素治療的,只是使用胰島素的種類會根據病情有所不同。

對於2型糖尿病患者,如果剛確診時,糖化血紅蛋白超過7%,醫生會建議使用藥物控制,如果沒有超過7%,則會建議採取生活方式干預,即先通過飲食和運動控制,如果控制不達標,則再採取藥物治療。而對於一些胰島功能明顯減弱的患者,醫生會建議使用胰島素治療;如果胰島素分泌功能尚好,則可選用促胰島素分泌的藥物,如磺脲類、格列奈類;如果存在胰島素抵抗,則建議使用胰島素增敏劑,如羅格列酮、吡格列酮等。

對於糖尿病用藥這塊,再三強調一點,每個人的病情不一樣,需要由醫生針對個人來開具藥物,不可看別人用什麼藥好,自己也跟著用,更不可自行選用藥物。糖尿病是一種非常複雜的疾病,它不像感冒那樣病了都吃感冒藥就可以,它是需要長期控制,並遵從個性化治療方案的,配合醫生治療才是王道。


糖人健康網


有人說,如今人們的身體狀況是一天不如一天!在許多年前,很少看到或者是聽說哪個人得了糖尿病,現在糖尿病患者越來越多,而且呈現出年輕化。


糖尿病似乎變成了一件很普遍的事兒!


那麼到底血糖高是怎麼回事呢?會給身體帶來什麼樣的危害呢?


所謂高血糖,就是血糖值高於正常值,正常人的血糖空腹數值是3.9-6.1mmol/l,空腹血糖濃度超過6.1mmol/L稱為高血糖。


而高血糖致使大量葡萄糖隨尿排洩,引起滲透性利尿,導致機體脫水,脫水使得細胞外液滲透壓增高,水分由細胞內向細胞外轉移引起細胞內失水,腦細胞失水可引起腦功能紊亂直至昏迷,臨床上稱之為“高滲性昏迷”。


另外,人體抵抗力也會一天不如一天,引發其他疾病上身也是一件麻煩的事!


高血糖在現在亞健康的社會中,危害特麼大,那麼我們該如何對症下藥呢?


一種方式是,運動。運動可以幫助降血糖,身體消耗糖分主要有兩種途徑,一種是通過基礎代謝,另一種就是通過運動,運動量越大,消耗的糖分就越多,所以適當的運動可以幫助糖友控制血糖。


不過建議運動強度不要過大,感到“有點累”就好,像散步、打太極這種運動就比較適合。


其次就是吃藥控制。任何降糖藥的使用一定要從小劑量開始,第一次為“投石問路”,經過一段時間藥物的積累作用達到最終穩定結果後,根據血糖監測的情況進行調整,逐漸增加藥物劑量,直至把血糖控制到理想程度。此時的藥物劑量可在一段長時間內不再改變,血糖正常也不能減少降糖藥的劑量,減少了血糖依然會高,血糖偶爾高不要輕易增加降糖藥的劑量,要尋找原因,對症下藥。


藥物治療是不可避免的治療手段,也是目前最重要的治療方法。在使用降糖藥的同時,與醫生保持充分溝通非常重要,無論對藥物有疑問,還是服藥後出現不良反應,都應該跟醫生保持聯繫,切勿自行停藥、換藥、增加藥量,以免造成更嚴重的後果。


最後說一下,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生活節奏不斷加快,使得越來越多人身體出現亞健康的狀態,一些慢性疾病也在困擾著人類的健康。因此,我們要積極改掉生活中的不良習慣,積極有效的預防糖尿病,才是至關重要的。


——————————————

天生美,我們無法決定。但我們可以決定,我們如何變美!喜歡的朋友,記得留言評論與我們交流喲~


DrP健康領譽


血糖超過多少用藥是很多糖尿病人關注的問題。很多人認為“是藥三分毒”,吃了藥就再也停不下來了,因此不願意應用藥物。

但是長期的疾病狀態對身體有很大的影響,特別是高血糖,可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併發症,會出現失明、腎衰、壞疽,心腦卒中等危重情況,嚴重影響生活質量,“血糖高不可怕,可怕的是併發症”,我們只有在血糖高的時候就控制,才不會出現併發症。

確診糖尿病也就是空腹血糖超過7.0mmol/L,餐後血糖超過11.1mmol/L,經過1個月的標準飲食、運動治療以後,如果血糖仍然不能達到空腹6.0,餐後8.0的情況,就建議藥物治療。因為超過這個數據,發生併發症的幾率就會大大增加。這是全世界範圍內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大型流行病學數據分析和總結出來的,不是隨意說出一個數據就能決定的。

所以先看看你的飲食、運動治療成效如何,如果不理想,開始用藥吧!


孫醫生講糖


一般來說,血糖超過空腹7.1,餐後11.1,糖化超過6.2%,就需要用藥。

如何天然降血糖,防止併發症出現?

…………

近年來天然藥物有效成分治療糖尿病因具有療效好、毒副作用小並且應用前景佳的特點而備受關注。

美國斯坦福醫學中心研發的天然控血糖的-必糖穩,含有苦瓜、桑葉、大花紫薇武靴藤等天然成分,對於降血糖效果很好,副作用小,而且能有效地防治併發症,所以也是美國糖尿病協會力推的糖尿病輔助降血糖的最佳手段。

………

河南王寶民是一位十幾年糖齡的糖友,結合必糖穩,降血糖效果非常好,西藥跟必糖穩一起用的,以前空腹血糖10.2,現在降到了6.5左右了,而且特別穩定,去做了血糖監測,醫生說如果一直穩定的話就可以


奧樂眠66


空腹血糖低於8.5並無其他併發症的話,首先選擇運動和減肥,控制飲食的方法進行干預,如果血糖降下去了,那麼恭喜你,堅持下去,暫時不用用藥。但是如果存在其他併發症的話還是趕快用藥吧!


心情好不好都需要看個段子


空腹超過7.0 餐後超過11.1

必須用降糖藥



現在觀點是空腹血糖達到7.0,但是要同時檢測糖耐量及胰島的功能,建議最好到醫院內分泌科醫生指導下開始用藥,防止低血糖反應或者用藥無效,加重病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