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那麼多的公司想學習華為的企業文化,卻最終都失敗了?

Tony轉行做HR


第一次接觸華為是公司組織學習華為任正非的《華為的冬天》;第二次接觸華為是因為公司組織學習華為的《基本法》。現在,華為成為了世界矚目的公司,越來越多的企業敬仰華為、崇拜華為,有些企業甚至竭力向華為學習其“企業文化”。華為的文化最被津津樂道的就是:狼性、不讓雷鋒吃虧、以客戶為中心、以奮鬥者為本。

一、在回答題主的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一則大家熟悉的典故。

話說春秋時代,越國有一位美女名叫西施,無論舉手投足,還是音容笑貌,樣樣都惹人喜愛。有一天西施心口疼的毛病犯了,她手捂胸口,雙眉皺起,露出一種嬌媚柔弱的女性美。眾人無不睜大眼睛欣賞她的這種柔美。另外有一個叫東施的醜女子,相貌平平,又缺乏修養,很粗俗,說話總愛大聲嚷嚷,卻成天做著當美女的夢。她發現西施捂著胸口、皺著眉頭的樣子竟能博得如此多人的青睞,於是也學著西施的樣子,手捂胸口,緊皺眉頭,四處走來走去。富人看見醜女的怪模樣,馬上把門緊緊關上,而窮人看見醜女走過來,馬上拉著妻、帶著孩子遠遠地躲開。人們見了這個模仿西施的醜女,簡直像見了瘟神一般。

想必大家都知道這個故事:東施效顰。

很多企業想學習華為的企業文化,如同“東施效顰”一般。企業文化是很難複製和學得來的。

二、你不是任正非。

我們常常講一句話,叫企業文化實質上是老闆文化。這種說法對不對,企業的最高決策者確實會影響企業文化。而企業文化又是最高決策者根據企業經營的經歷、經驗、外界環境、人員特徵而確立的,它和企業決策者的價值觀息息相關。那些學習華為企業文化的企業主,不是任正非,僅僅是他自己。如果看見華為的事業如日中天、蒸蒸日上,就想學習它的企業文化,那不是和“東施效顰”如出一轍嗎?華為的企業文化中帶著任正非的“血液”、“筋骨”。一個企業主把任正非的“血液”和“筋骨”移植到自己的企業,是註定要失敗的。

三、企業文化需要獨特的配稱和支撐。

任何一個公司的企業文化,如果想要讓它成為推動企業發展的“武器”,就必須把企業文化的本質吃透,並在組織設計、招聘、用人、育人、激勵、制度、政策、流程等各個方面進行按照企業文化的本質進行獨特的配稱,以便支撐其企業文化。就像極速跑車要配相應的輪胎一樣,就像高鐵要配高精度的鐵軌一樣。華為的企業文化中的以奮鬥者為本、不讓雷鋒吃虧,典型的配稱就是任正非持有的華為股份只佔1.4%。單這一條配稱,其他公司的企業主、老闆就做不到。這一點做不到,你怎麼去實現“不讓雷鋒吃虧”的企業文化,怎麼實現“以奮鬥者為本”的企業文化。絕大部分想要學習華為企業文化的企業主實質上只想讓“奮鬥者奮鬥”,而無法在激勵上以奮鬥者為本。他們只想著自己的利益,學習華為的企業文化100%會泡湯。

四、學習華為的企業文化目的不純。

在想要學習華為企業文化的企業主眼中,他們只看到“奮鬥”兩個字,因為這兩個字才是他們看重的,至於“為本”這兩個字,即便看到,他們也覺得可有可無。他們就是要學華為的“奮鬥精神”、“狼性文化”,但卻不想把“肉”拿出來。他們想要學習的不是全套的、有配稱的企業文化,而是挑他們認為“重要”的企業文化部分。他們教育員工時往往會這樣表述:難倒你們沒有看到華為的員工晚上十一點還在加班嗎?難倒你們沒有看到華為的員工週末還在開會研究問題嗎?他們不會增加這樣的表述:任正非只持有1.4%的股份,員工的平均工資是年薪70萬。


2018年,華為在東莞松山湖蓋了30000套住宅,精裝修,價格沒平米8500元,而周邊的房價是每平米25000元。當然,前五年是租給員工,之後員工可以用這個價格去購買,再過五年還可以出售。

這是華為為狼性文化、不讓雷鋒吃虧、以奮鬥者為本拿出的實際行動。

其他公司想學習華為的企業文化,就要先把這種思想裝在自己的腦子裡。

學習企業文化,不是學習它的口號和表象,而是要學習它的“血脈”和“筋骨”。

只想學習“奮鬥”、“付出”、“像雷鋒一樣”,而不管“為本”、“回報”,那最後註定是要失敗的。

五、企業文化學不來。

就像東施效顰故事中的東施一樣,西施是學不來的。其他公司的企業文化也是學不來的。企業文化包含了很多他人所不知道的“基因”在裡面。這些基因是眾多想要學習華為的企業文化的企業主所不知道的。不知道華為企業文化深層次的基因,就無法真正學習華為的企業文化,也學不成華為的企業文化。讓一個企業把“極速跑車”的輪胎,安裝在自己“普通轎車”上的時候,速度是怎麼也快不起來的;讓一個企業把自己的高鐵列車放在“普通的鐵軌”上還會翻車。一個公司的企業文化是無法被其他公司所學習的。一個公司的企業文化只應該用來被其他企業研究其成功的規律,再回顧和檢討自己的企業文化如果能夠做好,如何卻配稱自己企業的企業文化,因為一個公司的企業文化是學不來的。我還沒有看到過,有哪個公司的成功是因為學習了另外一個公司的企業文化而獲得成功的。


寫在最後:企業文化建設是一項複雜的工程。

企業文化建設是一項極其複雜的工程,它除了要有形式和外在表現之外,更重要的是一層層的複雜配稱和支撐,否則企業文化就會成為空中樓閣,就會成為“沒有水管”、“沒有電線線路”、“沒有下水管道”、“沒有WIFI”、“沒有通風系統”配稱的漂亮的大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