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麻喇姑一年只洗一次澡,洗完後還要把洗澡水喝掉,是真的嗎?為什麼要這樣做?

薄荷女生


蘇麻喇姑是孝莊太后身邊的侍女,

但雖然是侍女,其身份地位,以及對大清所做的貢獻卻無法衡量,其出身於普通的蒙古牧民家族,從孝莊太后進宮後就一直陪在她身邊,前後經歷天命、天聰、崇德、順治、康熙五個朝代,並且曾經親自參與設計清朝開國冠服,並且是康熙皇帝的啟蒙老師,其地位不可能不重,但是有傳言說蘇麻喇姑一年只洗一次澡,而且洗完後會把洗澡水喝下去,是真有這樣的事情麼:

孝莊太后身邊最信任的人

蘇麻喇姑自小出身平凡,而孝莊太后進宮後又一直把她帶在身邊,伺候蘇麻喇姑一直盡心盡力的為孝莊太后辦事,任勞任怨,重要的是,順治能順利繼位,孝莊最後成為皇太后,蘇麻喇姑都有不小的功勞,而且蘇麻喇姑總能不露聲色的完成後孝莊太后交代的任務,不管在別人眼中多麼棘手難辦的事情,蘇麻喇姑總能找到合適的辦法來解決,這樣一位自小跟在身邊的人,工作能力又突出,忠心耿耿,知根知底,共同患過難,所以蘇麻喇姑自然就成了孝莊太后最信任的人。

輔佐幼年康熙

孝莊太后的兒子順治帝沉迷於與董鄂妃的男女之情中,孝莊知道,大清的江山絕不能交到一個只知男女之情而慌亂國事的人手中,於是她便把所有希望都放在孫子玄燁的身上,因為她從這個小孩子身上看到了大清未來百年的昌盛與繁榮,同時為了玄燁能夠有一個積極的生活環境,於是便把玄燁從其生母身邊接了過來,並安排她最信任的蘇麻喇姑去照顧玄燁,這是多大的信任,相當於吧大清未來的江山交於蘇麻喇姑手上,以前的蘇麻喇姑從不會讓孝莊失望,當然,這次也是,蘇麻喇姑便擔負起康熙啟蒙老師的身份,圓滿的完成了孝莊交予她的任務,將康熙培育成一代明君。

蘇麻喇姑洗澡的秘密

蘇麻喇姑一年只洗一次澡,並且會喝下洗澡水,這是確有其事的,而她洗一次澡,並不是她懶,而是跟她的信仰有關,本身女子愛美是天性,而身處宮廷之中,別說一年洗一次澡,就是一天洗一次也沒有困難,但是蘇麻喇姑卻沒有,是因為她強大的自律以及虔誠的信仰在支撐著她,對她來說,洗澡是一種儀式,在她看來,洗澡不僅僅是為了去除身體上的汙垢,更是為了清潔心靈,去除心靈的不潔,摒除對權力的慾望,對他人的傲慢,自己的不滿,所以希望通過一年一次的洗澡儀式,來去除這些不好的東西,找回最初最真實,最善良的自己,從一年的開始,用最本質,最樸實的自己去對待接下來的每一天。

同時,喝洗澡水,也是這個儀式的一部分,洗澡水上漂浮,沉落著自身體清洗下來的汙垢,灰泥,在別人看來很髒,但在蘇麻喇姑看來,這是屬於她自身的一部分,身體的汙垢,心靈的慾望誕生的汙穢都是屬於她的,也是自己身體上面的缺點,不足,而歷經風雨的蘇麻喇姑知道,人要強大,就必須去面對自己的不足,負面東西,要正視,才能做代不恐懼,不逃避,從最根本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蘇麻喇姑晚年時,入佛教成為了一名佛教徒,她把佛與自己的信仰融為一體,年事已高的蘇麻喇姑每次唸經誦佛虔誠祈拜,祈求佛祖保佑康熙皇帝長命百歲,更保佑她所處,所熱愛,所成長的大清王朝千秋萬代,因為她的一生都奉獻給了給了孝莊,給了康熙,更是給了大清。


丫丫說史


有清朝第一宮女之稱的蘇麻喇姑,因其性格和順,心靈手巧,又是孝莊太后的陪嫁侍女,深得孝莊太后和康熙祖孫的厚待。

據《嘯亭雜錄》所記載,蘇麻喇姑一年洗一次澡,並還要把洗澡水全喝了。


此書由清宗室愛新覺羅.昭槤所著

《嘯亭雜錄》雖然不是正式官方所修,但昭槤為人治學嚴謹,與當朝的很多大文豪都有往來,並且書中均多為親歷,就算是道聽途說的野史秘聞,也會標明出處,任君理解。所以“蘇麻喇姑喝穢水”一事,應該也是宮裡流傳下來的,可信度很高。

至於蘇麻喇姑為什麼要喝洗澡水,裡面記載的內容是“終歲不沐浴,惟除夕年,量為洗濯,將其穢水自飲,以為懺悔雲”。蘇麻喇姑是在每年的除夕當天洗一次澡,然後把洗澡水喝下,原因就是為了懺悔。


至於蘇麻喇姑有什麼需要懺悔的呢?我認為有兩個方面。

第一:身為草原民族的蘇麻喇姑對水的尊敬。蘇麻喇姑是蒙古族科爾沁部人,出身於貧苦牧民之家,小的時候就入了科爾沁貝勒府,做了貝勒二女兒布木布泰(後來的孝莊太后)的侍女。

蒙古族內有著各種各樣的禁忌,其中一種就是“水忌”:蒙古族認為水乃萬物之靈,加上草原地區乾旱缺水,所以一滴水也不可隨意浪費。蒙古族的“水忌”甚至規定不準在河流中洗手和沐浴,不準將任何穢物扔入河流之中。

而深受草原文化影響的蘇麻喇姑,自然對水也是奉若神明,不敢隨意浪費了。蘇麻喇姑一年洗一次澡,洗完之後將穢水喝下去,而不是隨意倒掉,更是表現出蘇麻喇姑不忘本,不忘根的品德。

第二:對父母的懺悔。大約在蘇麻喇姑十三歲那年,就隨著布木布泰遠嫁他鄉,兩人長途跋涉來到了後金國都盛京,從此就再也沒回過家鄉一步。身處異國他鄉的蘇麻喇姑,雖然和孝莊太后親如家人,可她還是始終記得自己的根在哪裡!

這也可能是蘇麻喇姑選擇在除夕這一天沐浴的原因,除夕是全家團聚的日子,清朝入關以後,對中國傳統節日也是基本照搬不變的。紫禁城內的除夕節日也繼承了下來。

面對著舉家歡慶的除夕之夜,身處異國他鄉的蘇麻喇姑自然感到一絲的憂傷:雖然孝莊和康熙當她已經是家人一般,但畢竟血濃於水,蘇麻喇姑的親生父母還遠在千里之外的科爾沁草原上牧馬放羊。

所以她一直保持著家鄉的習俗,保留著以前的習慣,十幾年如一日的做法,以此來懷念她的父母。


一貳一橙


癖好這東西,歷代以來有不少人擁有,當年在清朝有一個叫蘇麻喇姑的女人,據說她一年只洗澡一次,特別是當她洗完澡後還會把自己的洗澡水給全部喝掉,這癖好是真的嗎?她為什麼這樣想不開?

電視劇《康熙王朝》裡刻畫了一個聰明賢惠又懂事的女子,名字叫蘇麻喇姑。作為一個亮眼的角色,蘇麻喇姑的一個癖好很快就給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說是她雖然美麗可人,但每一年才洗一次澡,洗完後不捨掉把水倒掉,就自己把洗澡水喝完了。

根據歷史的一些記載,蘇麻喇姑的個人生活習慣,康熙還是很瞭解的,畢竟康熙帝曾一路看著她長大成人。當年,蘇麻喇姑剛出生不久,就由孝莊皇后攜帶近宮撫養,而她年紀小小就十分的乖巧懂事,不僅把皇后服侍的週週到到還在政見上有自己的理解,還幫忙給建議。

後來,順治登基,孝莊皇后順帶成為太后,而蘇麻喇姑就因此給記功,很多事情跟任務交於蘇麻喇姑辦理的話,都能妥當完成。久而久之,孝莊太后就更加依賴蘇麻喇姑。當年,雖然順治稱帝,但作為母親的孝莊對他並沒有多大信心,其覺得順治太看重個人感情不能擔起天命重任,於是轉念一想就想把大清未來寄託在自己孫兒玄燁身上。

孝莊太后很看好孫子玄燁,認為他是國之棟樑,大清在他的治理下會未來可期。因此就開始大力扶植培養玄燁,不僅把他從親媽身邊接走,送來專門給自己撫養,還派出自己最信任的紅人蘇麻喇姑負責照料玄燁的生活起居以及教導他一些基礎知識。

因此蘇麻喇姑或許已經成為玄燁的啟蒙老師,經過時間的淬鍊,玄燁跟蘇麻喇姑的感情即漸加深,倆人默契十足,彷彿此情可斷金,就連宮中的太監宮女都看得出玄燁跟蘇麻喇姑的深厚感情,並且傳為一段佳話故事。

據說,孝莊老太后駕崩後,蘇麻喇姑繼續負責扶植玄燁,導致她終身不嫁,把所有美麗年華跟精力全貢獻給了大清以及這位未來的清朝皇帝玄燁。另外,蘇麻喇姑也見證了大清的輝煌衰落,她一生一共經歷了清朝四個朝代更替,可謂是一個獨特的女人,不僅眾多大臣對其尊重,就連皇帝、太上皇都對蘇麻喇姑敬重三分。

蘇麻喇姑雖然美好,貢獻又高又受人尊重,但是其一年洗一次澡的習慣卻成為大家的笑談,當中原因離不開她的身份。因為蘇麻喇姑是一個蒙古族人,他們族人長期居住的蒙古大草原,水對他們來講是稀缺物,極其珍貴,主要是專供給人跟動物飲用,如果拿洗澡的話,對他們來講無疑是在極大的浪費,是不可接受的。

另外,蘇麻喇姑還是一個薩滿教徒,她信仰該教旨意,就算身在皇宮,物質享受不盡,也無法跨越宗教習俗,依舊過得他們的傳統習慣。故此,一年洗一澡,對蒙古人蘇麻喇姑來講,已經是極其奢侈的享受了。可能當她洗完澡後,會覺得水那麼珍貴,倒掉實在可惜,說不定就真的把洗澡水給喝了。雖然蘇麻喇姑喝洗澡水僅是傳說,歷史沒有記載,但他們珍惜水源的事實卻是真的。

另外還有一個說法難以啟齒,就是蘇麻喇姑真的喝了洗澡水,其原因是為了給自己懺悔,所以每年的除夕夜她都要洗一次澡,而且把洗過自己的身子的洗澡水給喝掉,以此來表示對自己所作所為的懺悔。


貓眼觀史


這僅僅是一個傳說。但是可信度比較小。

據說因為蘇麻喇姑是蒙古人,由於蒙古草原乾旱缺水。水資源十分寶貴,只能用作人畜飲用。



如果用來洗澡,就是暴殄天物。就是在褻瀆長生天。

作為一個虔誠的“薩滿教”信徒,蘇麻喇姑應該也會遵守長生天的旨意,遵守他們的生活傳統,珍惜水資源,一年洗一次澡。


而且這洗澡,與我們普通人洗澡的方式天差地別。她只用一碗水,拿著毛巾擦。擦完以後,還要把水喝掉。以示對長生天的敬畏、對水的珍視。

當然了,這只是傳說。根據我們的常識,好像不大可能。蘇麻喇姑是孝莊皇后的貼身侍女,整天不洗澡,那味道能好聞嗎?怎麼伺候人啊。

特別是清朝皇室還非常重視清潔衛生,怎麼可能允許常年不洗澡的人待在皇宮?

最後,本文僅限於就事論事,沒有任何不敬之意。


上將噯福斯


假的!我覺得不可信。

除非是有病吧,一個正常人都不會這樣做,一年洗一次澡還可以理解,畢竟古代洗澡的確不方便。

就算是蘇麻是蒙古人,也沒聽過蒙古人有和洗澡水的傳統,所以一般不可信。

就算是蒙古乾旱缺水,要節約用水,這都可以理解,也不至於將洗澡水喝掉太誇張。

估計真喝會嘔吐吧,誰都會嫌髒啊!

所以我個人表示懷疑態度!


以上純屬個人陋見,如有任何意見或想法,歡迎在評論區一起交流!感謝!


語見


清朝的孝莊皇后在歷史上十分有名,而她身邊也有一名宮女同樣為後人所知,這名宮女名為蘇麻喇姑,其名字是蒙語的音譯,意思為毛制的長口袋。

蘇麻喇姑的故事在一些評書或者影視劇上常有出現,不過,在正史上,卻沒有出現過這麼一號人物,只有在清朝原禮親王昭槤的歷史筆記《嘯亭雜錄》卷四中有過相關的記載:

“蘇麻喇姑,孝莊文皇后之侍女也。性巧黠,國初衣冠飾樣皆其手製。仁皇帝幼時,賴其訓迪,手教國書,故宮中甚為高品。至康熙壬午始逝,葬以嬪禮,瘞於昭西陵側,以示寵也。姑性好佛法,暮年持素。終歲不沐浴,惟除夕日量為洗濯,將其穢水自飲,以為懺悔雲。”



據記載,蘇麻喇姑一年只洗一次澡,在每年年末即除夕當天洗一次,而且只用很少量的水來清洗身子,洗完後,還順便把髒水給喝掉。

這跟她的出身有關,蘇麻喇姑出生於蒙古高原,受氣候影響,當地常年乾旱少雨,所以自小蘇麻喇姑就養成惜水的信仰:水是用來喝的,刷碗、洗手、洗澡等行為都是對上天的一種褻瀆,會遭天譴。


受此觀念的影響,即便到了不缺水的中原,即便成為孝莊皇后身邊的紅人,為了表示對上天的尊重,表示自己沒有浪費水,蘇麻喇姑一年就只洗一次澡。

每次洗澡,蘇麻喇姑都顯得很隆重,先拿清水簡單擦一遍,擦完後還要燒香拜佛。

除了一年洗一次澡,蘇麻喇姑還不吃藥,就是這樣一個人,活了93歲,不得不令人敬佩。


金兔歷史


話說這樣的問題答案說的不靠譜,應該是野史而非正史,一位影響皇帝的人,先不考慮其他方面,就是好幾年不洗澡也夠味道了,怎麼會出現一直不洗澡呢。

兩點疑問,

一,蘇麻喇姑的性格和素養完全不像做出這樣不洗澡的人,所在的環境和身份,再加上孝莊太后的影響,蘇麻喇姑應該偏向於乾淨和識大體的人,不會愚制於不洗澡這樣的怪癖。

二,康熙也不會贊成這樣做吧😄,就算蘇麻喇姑有什麼獨特的信仰或者因為某些事做出的決定,康熙也會勸說的,蘇麻喇姑知禮通理的人,再者礙於其他宮裡宮外人的言論,也不會一直不洗澡下去。偶不相信這是真的,想必是那閒人出的怪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