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花.波若波羅密


彼岸花.波若波羅密


彼岸花.波若波羅密


彼岸花.波若波羅密

《蝶戀花.彼岸花》

唐.無名氏

彼岸花開開彼岸,獨泣幽冥,花豔人不還。

塵世忍離誰再念?黃泉一路凝淚眼。

葉落花開花獨豔,世世輪迴,花葉空悲戀。

莫嘆人間魂暗淡,何知生死相憐遠!

在世間,有一種奇異的花,叫彼岸花,廣泛分佈在東南亞各地,在中國它生長於長江中下游及西南部分地區。花分為紅色,白色兩種,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鱗莖卵形。春季叢生數葉,廣線形,帶黃綠色。夏秋間,葉枯萎後,從鱗莖挺出一莖,莖頂生出傘形花序,有五至十朵,排列成倫狀,側向開放,蒴果形似燈籠下垂,所以彼岸花在中國被叫做金燈花或赤劍,又因它花葉不相見,故又名無義草。因其喜慶的大紅色,在唐朝被當做喜慶用花。唐朝四大女詩人之一的薛濤還為此花寫詩一首:

闌邊不見囊囊葉,

砌下惟翻豔豔叢。

細視欲將何物比,

曉霞初疊赤城宮。

因為彼岸花有毒,它的毒在鱗莖之中,吃了會讓人中毒而死,所以日本把彼岸花叫“地獄花”,“幽靈花”,“黃泉之花”。

紅色的彼岸花又叫曼珠沙華,別稱紅花石蒜,白色彼岸花叫曼陀羅華,曼珠沙華和曼陀羅華這兩個名字都出自坲教《法華經》,是佛教四大名華(華在古漢語中就是花的意思)中的一種,佛語說:”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花做為佛經中的一種象徵性代表,出現在不少典籍中。在佛教四大名花:優曇花,彼岸花,蓮花,山玉蘭中,蓮花最受追捧,佛教把蓮花看成聖潔之花,象徵菩薩在生死煩惱中出生,而不為生死煩惱所幹擾。釋迦牟尼把蓮花放在最崇高的位置:佛經中把佛教聖花稱為”蓮花”,把佛國稱為“蓮界”,把袈裟稱為“蓮服”,把尚行法手印稱為“蓮蕖華合掌”,甚至把佛祖釋迦牟尼稱為“蓮花王子。

”因曼陀羅華和曼珠沙華盛開在陰曆七月,長於夏日,卻在秋天結花,花葉兩不見,猶如修佛成正果,即“波若波羅密”,意思是:智慧到彼岸。所以人們就稱曼陀羅華和曼珠沙華為彼岸花。花開兩生面,人生佛魔間。佛教中傳說,紅色的彼岸花盛開在地獄之途,白色的彼岸花盛開在天堂之路,

在佛教中,蓮花和菩提都象徵著淨化,唯彼岸花連著地獄,開在黃泉路兩側,火紅一片,指引著通向幽冥之路,所以又叫引魂之花,傳說中此花很有魔力,能喚起死者生前的記憶,所以彼岸花在日本的花語就是“悲傷的回憶。”傳說彼岸花盛開在黃泉路直到忘川河,是一路上唯一的景色,如血一樣的花朵,牽引著每個孤苦的靈魂去轉世,所以彼岸花也有脫離苦海到達彼岸的意思。由於彼岸花的葉和花具有不能見面的特性,因此《佛經》中說“彼岸花,開一千年,落一千年,花葉永不相見。情不為因果,緣註定生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