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我要當商業智多星''

兒子去年畢業後,一直沒有找到好的工作,畢業半年,一直從事與他專業毫不相關的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的來襲,使我們一家直到現在都蝸居在家,兒子一直在他電腦上搗鼓!前不久他突然對我說''老爸,我要當商業智多星'',我聽了一頭霧水,說''啥''?兒子說''就是幫企業老總出謀劃策,幫有些人出點子,幫他們擺脫困境!'',兒子看我不相信的眼神,就細心的給我講了28年前一位靠出點子賺了40萬(相當於現在的一千多萬)的商業智多星!

1992年7月29日,《中國青年報》在頭版頭條報道了一條獨家新聞《何陽賣主意,賺錢40萬》,消息稱,''思想,策劃,主意也能賣錢,北京一位名叫何陽的發明家光靠給企業出謀劃策,賺了40萬。

何陽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到北京一家化工廠工作,深感懷才不遇,1988年,32歲的他遞交了辭職書,下海創辦了他的《何陽研究所》,辦公主題,幫困難企業突出重圍,再展活力,再創輝煌!剛開始沒人相信他,也就沒有生意!他就掛出了第一個人免費的招牌,一家塑料廠老闆抱著試試看的心情去了,他們廠大量積壓塑料杯,何陽出點子說,把京廣鐵路沿線站名印在杯子上,再印個地圖,在鐵路沿線的火車上賣。塑料廠一試,果然成功了!消息一出,何陽的生意就火了。一家燈具廠的檯燈賣不出去,何陽想起海灣戰爭中大顯神威的愛國者導彈,便建議工廠設計一種愛國者導彈形檯燈,樣品拿到香港的博覽會上居然脫銷,何陽收到6萬元的酬金。浙江的金華火腿已有800年的歷史,但近年銷路不暢,何陽出點子說,為何不把火腿開發成罐頭食品呢?就這一句話,何陽收到10萬元得點子費!

當時是20世紀90年代初期,中國的產品積壓和缺乏創意是很多老總們的窘境,而何陽卻能夠一語驚醒夢中人,通過一些聰明的主意讓賣不出去的商品峰迴路轉,起死回生!

名望本就高漲的何陽,被《中國青年報》報道後,迅速成為當年的網紅,點子大王也代替了何陽的本名,各地找上門來求教的公司踏破門坎,並被各地方的政府領導邀請到當地巡迴演講,冠以''商業智多星'',他的演講會常常被底下的聽眾打斷演講,而被當場發問,而他沉著冷靜,細聽問答,往往頭一點,就能說出奇妙怪招,讓別人滿意拍手,與之握手!一年半後,《何陽的點子》一書出版,馬上被搶空!書中例舉了很多新奇的產品創意!聰明文化人被何陽演繹得淋漓盡致,諮詢策劃產業就此拉開序幕!

故事講完了,我聽得不住點頭,但我卻說,他是他,你是你,你有何陽的頭腦嗎?兒子說,事在人為,要不,你出幾個難題考考我。剛好前不久,和同學聊天時聊到過,他在學校附近賣書,生意不好!於是,我把同學的困境講給兒子聽,讓他出主意!兒子用手把後腦勺撓了撓,說了兩個字''免費'',接著說,他的書不是賣不出去嗎?那就送給學生看,不要錢!我好生惱火,衝口而出,我同學就是虧本了,還免費,那不是血本無歸嗎?可兒子接下來的話讓我靜下心來。

免費,必然很多學生都去那裡借書,但學生去借的前提是,必須填寫真實姓名,電話號碼。明面上老闆是要方便收回書籍,其實不是,老闆是要獲取學生的偏好,進行歸類,然後聯繫其他的相關技術職校,做技校和學生們的中間人,收取學生的指路費和技校的介紹費!

可以啊,我心裡暗暗滴咕!但我不動聲色,只是說,這行嗎?別到時候吃虧不討好,兩邊都不是人!可兒子卻說,我剛剛畢業,書店我肯定去過,唉呀,現在的書店都不景氣,如果不另劈捷逕,真的很難繼續生存下去!

尊敬的讀者,你們說我兒子的話有道理嗎?他說的商業智多星能行得通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