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充省衛健委調研員到口罩生產企業招搖撞騙,起訴後判刑十個月!

想從口罩中賺錢,居然冒充省衛健委調研員要求企業緊急生產40萬個口罩。行騙過程中,還特意請來電視臺採訪自己!


3月11日,由浙江省平湖市檢察院提起公訴的計某招搖撞騙案在平湖市法院一審開庭。最終,法院一審以招搖撞騙罪判處被告人計某有期徒刑十個月。


冒充省衛健委調研員到口罩生產企業招搖撞騙,起訴後判刑十個月!

冒充省衛健委調研員到口罩生產企業招搖撞騙,起訴後判刑十個月!

庭審現場


該起案件的承辦檢察官是平湖市檢察院檢察長曹國華,他在提前介入的時候就發現該起案件的不尋常之處:這完全是一次涉疫詐騙的“反套路”升級。


這是涉疫情刑事案件中,浙江省首例詐騙目標由防疫物資“購買方”轉向了“生產方”的案件。


請你公司務必緊急配合浙江省衛健委生產口罩


冒充省衛健委調研員到口罩生產企業招搖撞騙,起訴後判刑十個月!

計某偽造的公函


2月15日下午,平湖市某口罩生產企業的門衛室,突然來了一位自稱是浙江省衛健委調研員的男子,他要求保安人員馬上通知企業負責人,立刻安排其對口罩生產線進行現場調研。


企業總經理周某認真地帶領著這位名叫計某的“調研員”參觀了企業的口罩生產線,其間,這位“調研員”還拿出了一份蓋有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印章的《關於協助省內從事防疫產品生產的相關企業調研工作函》給周總看,並滔滔不絕地和周總探討著全省的口罩產能、生產標準和質量檢測情況等。


“紅頭文件”、“專業”的提問以及對口罩生產知識超乎常人的瞭解,讓周總對這位“調研員”的身份深信不疑。


在瞭解到企業還有一條老舊的口罩生產線還沒啟用後,計某要求周總想盡一切辦法克服困難,儘快啟用這條老舊生產線,擴大產能,配合生產40萬個簡裝版的無支架KN95口罩,並拍著胸脯保證,這條流水線的生產許可證他來搞定。


就這樣,周總從2月15日到22日,投入多名人力調試機器,更換口罩模具,重新將這條老舊生產線整頓啟用,並試生產了5000多片口罩半成品。


冒充省衛健委調研員到口罩生產企業招搖撞騙,起訴後判刑十個月!

試生產的口罩半成品


計某為進一步獲得企業信任,還主動聯繫當地媒體,接受採訪。然而卻露出馬腳,核查身份時被發現“查無此人”。


案發後,計某很快就被公安機關抓獲歸案,他對自己冒充公職人員企圖騙取企業口罩的行為供認不諱。被騙企業人工費加5000張半成品口罩的原材料損失在7000元左右。


平湖市檢察院起訴書指控,被告人計某為牟取非法利益,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招搖撞騙,其行為已觸犯刑法第二百七十九條第一款之規定,應當以招搖撞騙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為了進一步健全疫情聯防聯控機制,加強對防疫物資生產企業經營風險防控提示,避免此類案件再次發生,平湖市檢察院向市經信局、市衛生健康局、市工商聯以及嘉興港區經濟發展局、社會發展局同時發出了檢察建議,從三個方面提出建議:加強對防疫物資生產企業的幫扶指導,提升企業反詐防騙能力;暢通政企溝通渠道,提升企業反詐防騙甄別能力;加大對相關企業警示宣傳力度,提升企業反詐防騙意識。截至目前,相關部門均已將檢察建議的落實情況向平湖市檢察院予以回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