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機器人大會祕書處召開“無人配送”行業發展座談會

“疫情對產業發展既是挑戰也是機遇。一些傳統行業受衝擊較大,而智能製造、無人配送、在線消費、醫療健康等新興產業展現出強大成長潛力。要以此為契機,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

  為進一步推動無人配送產業發展,2020年3月4日世界機器人大會組委會秘書處組織召開“無人配送”線上主題座談會。

世界機器人大會秘書處召開“無人配送”行業發展座談會

(線上會議截圖)

  中國電子學會副秘書長梁靚出席會議並致歡迎辭。出席此次會議的有京東物流、深圳一清創新科技有限公司、長沙行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擎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獵豹移動、蘇州穿山甲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坎德拉(深圳)科技創新有限公司、杭州國辰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小狗智能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北京雲跡科技有限公司等10多家物流機器人企業代表,雅瑞資本、北汽產投、國汽投資、浙商創投、朗瑪峰創投、廣發信德投資、華金資本等7家投資機構代表,人民網、新華社、央廣網、中國網、科技日報、經濟日報、中國工業報、中國科學報、中國經濟導報、新浪網等10多家媒體記者,權威行業機構代表,業內知名企業代表等共80多位嘉賓。會議由中國電子學會嵌入式系統與機器人分會秘書長、智友天使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研究院創業導師安冉主持。

  座談會上,各與會嘉賓討論熱烈,達成多項共識。包括機構與企業希望研發無人配送助力復工復產的融合產品,推動無人配送在零售、醫療、餐飲、酒店、工業製造等行業的應用,啟動無人配送在產學研方面的深度合作,共同搭建政產學研用的交流平臺,在機器人行業供需對接服務平臺上開啟無人配送專屬板塊等。

疫情催生新業態

  疫情發生後,無人配送在戰“疫”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此次座談會上,與會嘉賓充分肯定了無人配送在疫情防控中所發揮的積極作用。

  中國電子學會副秘書長梁靚在致辭中表示,新冠疫情爆發,旨在解決“最後一公里”末端配送問題的無人配送公司先後加入這場戰疫,無人配送車、配送無人機、配送機器人輪番上陣,在疫情最危險的地方代替人工解決疫情中面臨的種種問題。

  針對於疫情防控,坎德拉(深圳)科技創新有限公司產品總監王雪松介紹,坎德拉多款醫療機器人目前已在武漢火神山醫院等多家醫院投放運行,協助醫護人員進行疫情治療和防範工作。京東物流在疫情期間提供了樓宇內的物流配送、最後5公里的末端物流配送等解決方案。京東物流自動駕駛算法科學家朱偉鋮表示,這些方案都可以最大程度的減少人員之間的接觸,來減少病毒傳播的風險。北京雲跡科技有限公司市場營銷總監姚捷認為,疫情期間,很多場景開始重視通過機器人來確保人員安全,機器人無接觸配送的價值得到了迅速放大。

  無人車防疫場景專用解決方案,使用無人車進行任意的點對點的無人運輸運營人員,可以在後臺進行實時的監控,在運輸過程中完全無人化。深圳一清創新科技有限公司合夥人劉洋認為,無人車能能夠避免病毒在人與人之間的傳播,在疫情防控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北京小狗智能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室外機器人事業部總經理楊潔明也表示,採用智能物流配送機器人,可以解決疫情下“最後500米”配送的矛盾,將“人傳人”的風險降到最低。獵豹移動公共事務部總監李天涯則認為,除了最大程度保護醫護人員安全,機器人每天為醫護人員自主運配防護與消毒工具,節省了醫院人力。

  在過去,大多數企業老闆更多的是關注無人配送機器人的經濟價值,例如使用一臺無人配送機器人可以節省多少人力成本,是否划算。隨著人力成本的逐步攀升,尤其是在人力成本高昂的一、二線城市,使用只有服務員平均工資一半的無人配送機器人就成為了性價比極高的選擇。上海擎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合夥人唐旋來認為,疫情的發生加速了無人配送的落地,大量無人配送機器人在疫區投入使用。

  毫無疑問,疫情對於物流配送提出的無接觸、高頻率、實時監控等要求,催生了無人配送新的業態。

復工復產帶來新機遇

  疫情期間,一些企業開始復工復產,企業所需的原材料需要運進來,產品需要運出出,這給無人配送帶來了更為廣泛的應用空間,給無人配送帶來了新的機遇。

  針對助力各行各業復工復產,長沙行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首席運營官李睿表示,無人物流可以在幾方面進行應用:第一類就是類人的模式,可以替代外賣小哥;第二類是無人接駁,無人車送快遞完成末端配送;第三類是無人車在城區內配送;第四類是車找貨的模式,主要是應用在生產物料配送方面。

  疫情過後,在餐飲行業,招工難,經營困難,如何開源節流的問題會變得更加突出;在醫療行業,如何儘量減少醫護人員和病人之間的直接接觸的問題急需解決。對此,蘇州穿山甲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CTO丁勁松認為,“無人配送機器人可以有效的解決人力不足的問題,我們要做的就是要讓用戶覺得‘有用’,‘用得起’,‘用得放心’。”

  機器人不光可以助力復工復產,而且還可以“機器換人”,幫助企業解決對工人的需求。杭州國辰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營運總監陳謙眾認為,無人配送對助力復工復產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一些客戶做服務機器人,能把很多服務員、櫃檯辦理人員直接給換下來。除了商業型的無人配送,在工業製造行業,無人配送也是非常大的一個市場,現在AGV表現得很好,國內正在百花齊放。”

  無人配送最早在商業領域應用較多,疫情期間復工復產所帶來的工業製造領域的應用,有著廣闊的市場,也是新的機遇。

廣泛應用需多方協同

  鑑於無人配送在此次疫情防控及復工復產中所發揮的積極作用,在座談會上,如何才能突破無人配送產業發展的瓶頸成了與會嘉賓討論的熱點。

  “用戶對機器人還不太深,認識上還有誤區,認為機器人應該像人一樣什麼都可以做,可以完全替代人。”蘇州穿山甲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CTO丁勁松認為產業大發展時機還沒有完全成熟,“目前配送機器人只是一種輔助人類完成某項特定任務的工具。”

  疫情期間“無人配送”機器人的機會爆發,並不代表在疫情結束後能夠繼續維持,從疫情期間依然有顧客在餐廳排隊用餐就可以預見在疫情後,這種爆發會迴歸冷靜期。機器人成本居高不下仍是目前機器人行業面臨的主要問題,獵豹移動公共事務部總監李天涯認為,需要國家開展多種形式,以採購補貼、項目補貼等形式給予“真金白銀”的支持,單純依靠企業自籌,會影響這個這個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從目前來看,政策扶持補貼政策很多,幾乎每個機器人產業區都有自己的扶持政策。杭州國辰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營運總監陳謙眾認為,區域扶持力度是相當大的,但是在對產品、技術的扶持上,還有一些瓶頸。

  蘇州穿山甲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CTO丁勁松則是對政府補貼提出了較為具體的建議,他認為政府補貼可以參考家電下鄉,“當年家電下鄉的時候,政府就給補貼,我想我們機器人進餐館、進醫院,尤其是進醫院的傳染病房,政府可以提供一些補貼。可以在相關稅收方面有一些補貼,也可以每賣出一臺機器人就有相關的應用補貼。”

  無人配送涉及到技術開發、產品應用、客戶需求、應用成本、政策補貼等多方面的因素,無人配送的廣泛應用,需要多方力量協同。

  

產業發展未來可期

  相關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快遞業務量接近1000億件;全球快遞業務收入超過3000億美元。2019全球快遞業務量達到1100億件。我國快遞業繼續在高位保持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良好態勢,2019年全年快遞業務量將超過600億件。

  中國電子學會副秘書長梁靚在致辭中表示,疫情期間的無人配送,為今後的無人配送技術、模式提供了很好的“試驗場”。為下一步的無人配送企業生態建設創造了論證空間,同時物流、外賣行業的持續增長為無人配送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無人配送以2020年為契機或將迎來快速發展。

  獵豹移動公共事務部總監李天涯對“‘無接觸’配送的剛需時代是否正式到來”這一話題,持謹慎樂觀態度。他認為,由於機器人主要解決的是人員短缺和可替代工作的部分,所以在特定行業中會出現對“無接觸”配送的新剛需,例如在夜間經濟的酒店、KTV和餐廳場景,以及政府政務改革的“一站式辦理”場景等。

  對於無接觸配送的剛需時代是否到來的問題,深圳一清創新科技有限公司合夥人劉洋的答案是肯定的。無人配送可以解決傳統的物流運輸方式帶來了人力成本高、效率低以及智能化和信息化低等問題。劉洋表示,無人快遞物流車用於區域快遞收集與派送,效率能夠提高兩倍,成本也可降低80%。因此使用無人運力來替代傳統運力,能夠使運輸效率得到大幅的提升,並能夠實現全流程的監控,能夠減少重複的勞動力,使得企業管理更加高效,能夠助力運輸流程的信息化,並提高現有員工的幸福指數。

  “疫情之下,無接觸配送的剛需一直是存在的。”京東物流自動駕駛算法科學家朱偉鋮表示,只是說當前的這樣的疫情,讓剛需變成了必須。

  “線上消費的發展帶動的線下配送需求激增,物流配送正在出現人員的缺口,線上消費以及線下配送可能存在一定的供給不足的問題,這些都需要無人配送來解決。”長沙行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首席運營官李睿很堅定地認為,無人配送的“剛需”時代正在到來。

世界機器人大會秘書處召開“無人配送”行業發展座談會

(嘉賓PPT講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