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情識解悟,有悟則有迷

從情識解悟,有悟則有迷

憑意興作為者,隨做則隨止,豈是不退之輪?從情識解悟者,有悟則有迷,終非長明之燈。《菜根譚》

如果僅憑一時衝動和興致去做事,就不會堅持到最後,因為激情和興致一過,就再也不能堅持下去了,這樣是難以長久奮發上進的;從情感出發去領悟真理的人,有能領悟的地方,也會有被感情所迷惑的地方,畢竟情感不是一種永久光亮的引導明燈。

學習使人進步,這是每個人都知道的道理。對於普通人來說,找點時間學習是非常正常的,但是對做了皇帝的人來說就不那麼容易了。然而,康熙執政61年,卻能一直堅持學習,博覽群書,這在中國諸多皇帝中是非常少見的。

從情識解悟,有悟則有迷


康熙從小就養成了愛好讀書的習慣,做了皇上後仍是如此,一生好學不倦。從中國的四書五經、辭章、歷算等傳統文化到西方的人文、地理、醫學、幾何等自然科學知識,他無不進行研讀,尤其對儒家的經史子集更是情有獨鍾。他的御書房裡,擺滿了各種古今書籍,其中有好多是他親自主持編纂的,如《數理精蘊》、《康熙字典》、《律旨正義》等等。正如他在《庭訓格言》中所敘:“朕自幼好看書,今雖年高,猶手不釋卷。誠天下事繁,日有萬機,為君一身處九重之內,所知豈能盡乎!時常看書,知古人事,靡可以寡過。”從他的話中可以看出,他讀書的目的不是為了附庸風雅、炫耀知識,而是“於典籍訓詁之中,體會古帝王孜孜求治之意,即欲使古昔治化,實現於今。”身為一國之君,他為求治國之道,使自己少犯過錯,常以古今義理自悅,數十年如一日,不知疲倦。

從情識解悟,有悟則有迷


康熙認為:在馬上可以得天下,但不能在馬上治理天下。如果不鑽研儒家思想,不通曉“帝王之學”,便不能有效地治理天下。正是在這種理念的支持下,即便是嚴冬酷暑,他都能堅持學習。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他下令將朱熹的靈牌入祀孔廟,讓其進入“十哲”之列。他以理學為其制定政策、駕馭群臣、教育百姓的理論基礎,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他重用了一批理學名儒。如重用理學家李光地,責成他編成了《朱子全書》和《性理精義》,鼓吹程朱“存天理滅人慾”和“忠孝節悌”等理學要義。

對於外來文化,康熙也是持積極態度的。對於自明末開始傳入中國的西方先進科學技術,他表現出了極大的關注;對於只要不犯法度而又精通科技的西洋人,他都積極加以任用。

他曾任用比利時傳教士南懷仁作為自己學習天文和數學的啟蒙教師。在那段時期內,他學到了天文歷算的基礎知識,瞭解了當時天文學的最新研究成果。另外,他曾向法國傳教士白晉、張誠學習過幾何、代數三角等課程。他不僅自己學習,而且還積極組織數學家編寫《律歷淵源》和《數理精蘊》,為傳播西方科學技術作出了貢獻。

從情識解悟,有悟則有迷


除此以外,康熙對音樂、美術也很感興趣。根據法國傳教士白晉的回憶,康熙曾經學習過西洋樂理,並且能夠演奏西洋樂器。為了更好地學習,他仿效法國科學院,在宮中建立了有畫家、雕刻家、製造鐘錶和天文儀器的工匠等人參加的科學院,還曾經舉辦過西方美術作品展覽。

康熙勤奮好學、讀書不倦的精神,不僅給了他文治武功的能力,而且陶冶了他的情操,使他成為我國曆史上一位功業卓著的政治家,成為名垂千古的帝王。

做學問的方法多種多樣,也是無窮無盡,集中起來,離不開“有恆”二字。能否做到“有恆”,是決定一個人事業成敗的關鍵。

從情識解悟,有悟則有迷

漢代的王充,是通過敏而好學,刻苦努力而成功的。王充,東漢時會稽上虞人,出身於“庶門孤族”,沒有什麼家底儲備,過著清貧的日子。在《論衡·自紀篇》中,王充這樣敘述自己的青少年時代:童年時與其他兒童遊戲,不隨便打鬧,“儕倫(指小夥伴)好掩雀、捕蟬、戲錢”,“充獨不表”。

王充15歲時到京師洛陽進太學深造,開闊了眼界。但太學裡的學習並不能使王充感到滿足。《後漢書·王充傳》說他“好博覽而不守章句”,即學習時不拘於經典詞句,而是廣讀群書。由於家境貧寒,買不起書,他經常到洛陽的書肆中去看書。在熱鬧的街市裡,他也能全神貫注,甚至暗暗背誦下特別好的詞句。王充學成之後,感到自己在仕途上不會有太大的成就,於是回到家鄉,一面授徒講學,一面自己著述。

王充所處的時代,雖然表面上顯得比較平靜,但仍舊潛伏著社會危機,階級矛盾也有所激化。當時社會上讖緯之學大盛。讖,就是偽造上天所謂的文書,其中有預言、啟示之類;緯,就是用天人感應的神學理論去註解古籍。顯然,這種讖緯學說是充滿各種迷信的荒誕之說,其影響所及,使“眾書皆失實,虛妄之言勝真美”。王充對此“疾之無已”,因而奮筆著書。針對當時思想界的問題,他寫下了《大儒》、《譏俗》、《節義》、《政務》、《論衡》、《養性》等書。現在保存下來的只有《論衡》一書。《論衡》分30卷,85篇(現存84篇),約30萬字,這是王充從34歲開始,前後用30多年時間,寫出的一部充滿戰鬥精神的唯物主義哲學鉅著。

從情識解悟,有悟則有迷

《後漢書·王充傳》說他在寫這部書時,閉門謝客,拒絕一切婚喪慶弔的應酬。在自己臥室的書架上,到處放著筆硯、刀和竹木簡,一有什麼想法就隨時記下來。王充解釋《論衡》這一書名時這樣說:“論衡者,所以銓輕重之言,立真偽之平。”就是衡量言論得失和真偽之作。在這部鉅著中,王充在對已成為官方思想的漢代唯心主義哲學和神學迷信進行系統的批判中,展現了大無畏的精神。同時他又對先秦以來的主要思想流派進行了評論,從思想的承繼關係中,對漢代思想作出總結。

王充晚年生活困苦,直到71歲去世時也沒有多少人知道他的著作。到東漢末年,經過蔡邕、王朗等人的整理,這位偉大而傑出的古代唯物主義思想家的著作才得以流傳後世,成為偉大而寶貴的民族文化遺產。

王充一生從來沒有中斷過學習,他所取得的成就,驗證了活到老、學到老的重要意義。

從情識解悟,有悟則有迷

自己接觸的事物越多,就會越來越感覺需要學的東西也越來越多,所謂活到老學到老,生命不息,學而不止。

古往今來有對於讀書這件事中國人的觀念裡向來是鼓勵多讀書的,其實在這一點上東西方文化倒是不謀而合的,這就是讀書的魅力吧。

自人類用文字傳承文明以來,人類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快速地進步與發展,這一點我們和人類語言傳承文明相比可以輕鬆得到這一結論,正是文字傳承使得人類文明有了代代相傳的可能,也使得人類文明的繼承與發展成為可能,由此我們才能站在先輩和古人的肩上,少走彎路,在繼承古人的智慧的同時有所創新和發展。這就是文字傳承的作用,這也是我們讀書的目的與意義。

《論語》中有句話:“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這句話意思是:“古代讀書人為自己的興趣讀書。現在讀書不同了,為別人讀書,為家庭讀書,為父母讀書,為社會讀書,為求職業而讀書;這個差得很遠了。”

那麼,讀書能否有一個更為明智的目標,除了考試、學位,除了為了實現別人的期望?《朱子治家格言》中講出了中國古人讀書的目的——讀書志在聖賢。這是非常神聖和高遠的目標。事實上,我們讀書,應該是讀一種氣節,長一股浩瀚之氣。假如我們是一棵樹苗,那麼書就是甘霖,是雨露,是陽光,是氧氣。

從情識解悟,有悟則有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