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裡唯一的女人

電影《上甘嶺》

取材於抗美援朝戰爭期間

真實的上甘嶺戰役


毛澤東主席瞭解到上甘嶺戰役後

指示擅長軍事題材片

拍攝的長春電影製片廠

將上甘嶺戰役拍成電影

戰爭裡唯一的女人


電影拍攝前

導演帶著所有演員

在部隊開始了三個多月的軍事訓練

每天和戰士們一起

摸爬滾打

戰爭裡唯一的女人

我認為

上甘嶺這部電影就是一部

男人電影

裡邊除了衛生員王蘭以外全部都是男人

而最最偉大的是:

雖然全都是男人戲

影片整體拍攝得非常緊湊

一點也不拖沓

每個人物都真實、可信

戰爭裡唯一的女人

那個時期的演員都非常質樸

從他們的眼神裡

你完全可以看出一箇中國人

對於祖國的熱愛是那麼的

真誠而純淨

戰爭裡唯一的女人

雖然都不漂亮都不是很帥

但是一看

就是那些人

你絕對相信:

就是他們當年在

上甘嶺坑道里和美國鬼子作戰

戰爭裡唯一的女人

而後來拍的一個叫

《我的戰爭》的抗美援朝的電影

儘管找來了幾個小當紅

但是他們都不在那個狀態

鏡頭花裡胡哨的

讓觀眾反感

戰爭裡唯一的女人

現在拍攝戰爭題材的電影

為什麼不好看?

演員沒有體驗生活

直到開機的時候

才看看劇本

聊聊人物就開始了

外表再漂亮

心理也不是那個年代的

狀態

戰爭裡唯一的女人

片中唯一的女演員

是導演沙蒙在長影廠

遇到了剛從魯迅藝術學院畢業的

劉玉茹

於是劉玉茹就成了衛生員王蘭的飾演者

而電影裡唯一的一個女人

卻真正成了一個大師作品的點睛之筆

正是這唯一的女人

反襯了男人的真實

讓觀眾一下子明白了這就是戰爭

這是真刀真槍、有血有肉的戰爭

一個女人

使這部電影品質整體有了提升

戰爭裡唯一的女人

尤其是王蘭唱的這首歌

“我的祖國”

在上甘嶺坑道那麼艱苦的環境裡

編導能夠創作一首歌

放在這部影片的中間

這個設計是相當的成功

我的祖國00:0005:27

一條大河波浪寬

風吹稻花香兩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

聽慣了艄公的號子

看慣了船上的白帆

這首歌不僅

完成了一個革命浪漫主義精神的表述

最重要的是他把

志願軍戰士思念家鄉

熱愛祖國

熱愛和平

的信息完美的傳達了出來

戰爭裡唯一的女人

儘管有很多的歌唱家

用非常華麗的音色演唱過這首歌

但是今天聽來沒有一個人

能超過原唱郭蘭英

郭蘭英的歌聲質樸而充滿感情

偉大的歌聲來自情感

戰爭裡唯一的女人

我看這部電影的時候

應該是80年代初

是在我們小區的露天電影院放映的

聽說晚上放映打仗的電影上甘嶺

放了學以後在家裡特別興奮

簡單吃了幾口

就搬著小板凳坐在了那個

露天電影院的空場裡

當時兩邊樹上掛起銀幕

銀幕的反正面都會有人觀看

這就是過去

集體主義精神、幸福、快樂的

露天電影院


戰爭裡唯一的女人

前些天

我在網上看了美國人拍攝

反映上甘嶺的故事片《豬排山》

這部影片的主演是在《百萬英鎊》

中扮演主角的美國影星格里高利帕克

戰爭裡唯一的女人

影片裡有這樣一場戲:

會議休息的間隙

兩名美國軍官疑慮重重地討論戰場局勢和談判方向

其中一人忽然拍了拍腦袋說:

“我們錯了,我們已經輸了,我要馬上報告五角大樓,上甘嶺的仗決不能再打下去了”

另一位美國將軍問他

“為什麼?”

得到的回答是:

“正因為上甘嶺太不重要了,我們將無法向美國民眾解釋為何要犧牲

那麼多美軍士兵的生命去攻佔它

明白嗎?”

電影海報磚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