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能重來,但未來依舊可期

每天一本書


《活出生命的所有可能》

原著 | 露易絲·海&羅伯特·霍爾登

解讀 | 四點半的洛杉磯


各位慈懷讀書會的讀者們,大家好,歡迎來到我們的每天一本書欄目。


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書是《活出生命的所有可能》,在這裡,我們將為您提供10分鐘的簡版內容。


在美國的小鄉村,有個老奶奶被親切地稱呼為:摩西奶奶。她從77歲開始作畫,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人生從來沒有太晚的開始。


正如我們今天要講的這本書《活出生命的所有可能》所告訴我們的,生命的意義在於開拓而不會是固守,無論是什麼時候都不該失去前行的勇氣。


只有勇於嘗試和探索,才能獲得人生的無限可能。


本書的作者露易絲·海是國際著名的心靈導師,著名的作家和領袖家,還是美國新時代運動領袖,著有《生命的重建》系列書,作品被翻譯成26種語言,暢銷35個國家。她因為幫助了千千萬萬的人重塑了健康狀態,提升了生命質量,被世界各地的媒體親切地稱為“最接近聖人的人”。


本書的另一個作者羅伯特·霍爾登是英國心理學家、作家,著有《馬上幸福》、《轉變正在發生》及《做快樂的人》等多本暢銷書。


《活出生命的所有可能》是一場直接抵你是誰的探尋,接下來就讓我們跟著作者一起來探索每一個人與世界的關係。


人生不能重來,但未來依舊可期

愛自己才是終身浪漫的開始


人生總是如此,隨著年齡的增長,反而越容易被許多人、許多事束縛著,忘記了愛自己。


一輩子短短數十載,與其每天行色匆匆,讓痛苦和埋怨侵蝕最美好的初心,倒不如捨棄各色的追求,做一個隨心而行,且深愛自己的人。


在人生裡,愛自己才是最正確的打開方式。那怎麼能學會愛自己呢,這裡,作者為我們提供了兩個辦法。


第一個辦法是鏡子練習,指的是你在鏡子前做的一系列練習。


這些練習包括冥想、肯定法、詢問法。作者常用的做法是,對鏡子的自己說生命愛我,然後吐氣,然後把每一次的反應寫在日誌裡,包括自己當下的觸覺、情感和思想。


剛開始的時候,也許我們會變得極不自在,甚至會習慣地批判自己。就連作者露易絲第一次做鏡子練習也是非常吃力,認為自己的眉毛長得不對勁,皺紋太多,嘴唇形狀似乎也不太完美。


這便是典型的自我批判。其實,這不是鏡子在批判我們,而是我們在批判自己。


但在露易絲堅持了一段鏡的練習後,她透過這些批判看到了真實的自己,慢慢發現生命對自己更寬容了。


因為,通過鏡子練習可以向你揭示,你是如何受苦並如何療愈,你如何阻礙自己並如何解放自己。


如果說鏡子練習是讓我們學會自愛的第一步,那麼改變思維方式便是第二步。


很多時候,我們會感到痛苦,是因為我們對自己的思想做出反應。正如作者所說的,痛苦是思維造成的。


既然如此,那該如何走出痛苦呢?作者給大家的建議是,與你的思維交朋友,並提醒自己,痛苦與幸福快樂只有一個思想之遙。


就像乘坐飛機時,難免會遇到飛機顛簸事件。每一個乘客都會體驗到顛簸,但是以不同的方式體驗到。


作者羅伯特就曾親歷過。當時有位女士會不停地尖叫,不停地說自己不想死。有幾個年輕小夥子則報之一笑,因為他們覺得很有趣,也很興奮。還有一個英國男士,則閉著眼、深呼吸,默默地對自己說,生命愛我們,一切都很好。


這便是不同的思想導致兩個人處理同一狀況的方式不一樣。記住成為一個思考者,這樣才能改變你的思維。


一個人,只有不再自我評判、自我否定時,才能看見真正的自己;也只有當你相信自己值得被愛時,才會看到這個愛你的世界。


人生不能重來,但未來依舊可期


人生不能重來,但未來依舊可期

傾聽內心的聲音


每一個人每天都在忙碌,都在追逐、追求幸福,追求財富。可有一天,我們會突然發現,銀行卡的數字是增加了,可心靈的負擔也越發厚重。我們的心靈開始變得落寞,變得無所適從,我們甚至快找不到自己。


這時,我們需要打開被禁錮的心靈,多窺探一下自己的內心,傾聽自己的聲音,讓自己重新做迴心靈的主人。


露易絲小的時候曾被繼父毒打,母親再婚後的家庭充滿著各種暴力。露易絲為此生活得鬱鬱寡歡,直到成年後,她從其他人的口中知道父母的童年,這樣的情緒才有所緩解。


原來她的繼父也是過著一個不幸的童年,父母虐待他。因為在學校表現不好,他一次次地被懲罰,他的雙胞胎兄弟也因此,住進了精神病院。繼父從來沒提到自己的母親。為此,他15歲就逃離了美國。


當露易絲得知了繼父的童年後,她開始漸漸理解繼父的行為,但理解並不能意味著能輕易赦免昔日發生的一切。她開始憐憫自己,後來,她也能學著憐憫繼父。


最重要的是露易絲釋放了委屈,放下了這些全是自己錯的觀念。


想戰勝過去,想傾聽內心的聲音,只有一種辦法,那就是學會釋放委屈,練習原諒。


這樣做會教會你,真正的你與過去發生的事情無關。你的經歷不是你的身份,它們對你有影響,但不能定義你。你對別人做的,或者別人對你做的,都不是你生命故事的最終結局。


真理在我們的內心,而不是任何外在事物。學會傾聽內心是學會愛自己的途徑,也是勇敢活出真我的途徑。


通過傾聽內心的方式,不斷肯定自己,這樣才能找到真正的自己。


人生不能重來,但未來依舊可期


人生不能重來,但未來依舊可期

接納每時每刻的自己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完美,生活積極向上,與人為善,沒有任何惡習,可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作為普通大眾的一員,你可能終其一生也無法達到完美的目標。


但接納並感謝自己的不完美,可能會讓你不斷地向這個目標靠近。


有人曾說,人生有三道門:接納自己、接納別人、接納世界。每一個人此生的目的便是學習無條件地接納自己、接納別人。


因為世界上並沒有十全十美的人,完美的人也並不存在。


作者露易絲曾花了2年的時間畫佛陀。在這期間,這幅畫成了她的一種冥想,也開啟了她與佛陀交流的媒介。每當她畫畫時,她就更瞭解佛陀的開悟體驗,也漸漸地明白,不管是怎樣的自己,宇宙都是愛自己的。


這便是作者所提倡的要接納每時每刻的自己。為了更好地闡釋,作者還提到了庫馬爾提出的一個叫做“已經原則”的概念。


所謂“已經原則”,就是你已經被賦予了你生命旅程所需要的一切,不管你選擇走哪一條路,神明指引都會在那裡遇見你。


“已經原則”,提醒著每一個人不該忘記自己的真正本質和現實的本質。世界遠大於我們肉眼所能看見的。


即使世界充滿了恐懼,愛依然會存在。即使你陷入貧困,富足依然存在。即使你面臨衝突,和平依然存在。即使你孤獨一人,幫助依然存在。


既然如此,我們更應該像作者所提倡的那樣,學會接納每時每刻的自己。


命運不會因你貧窮或富有,失意或得意而忽略對你的指引。所以,請大膽地像作者一樣接納每時每刻的自己,接納生命中的一切美好。


學會接納自己,除了要記住“已經原則”外,還要學會健康的獨立。


健康的獨立是存在於每一個人。它會幫助每一個人找到自己在集體中的位置,幫助你表達內心的想法,還會促進人的思想自由。


接納自己,永遠是比自我折磨更高效的,快速適應世界的辦法。人生歸根結底是一場修行,你我都是在路上的人,不完美,有缺陷,需要成長。


每一個人的好友或許很多,可最重要的,永遠是那個如影隨形的自己。願你我都能學會,接納真實的自己。因為那才是對人生最溫柔的包容,對生命最慈悲的善待。


人生不能重來,但未來依舊可期


以上就是本書的精華。


曾看到過這樣一句話:每個人都是自己命運的建築師。


然而太多時候,我們忘了生命原來只屬於自己。錯誤地活在別人的眼中,不斷給自己帶上枷鎖,最終迷失了自己,忘記了初心。


也許你現在的生活一團糟,不知道明天該怎麼過。但請記住,好也罷,壞也罷,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都只是一時的,內心的淡定從容才是最重要的。


人生的道路本無限開闊,生命是每個人的財富,世界也因有了生命而絢麗多彩,生機勃勃,讓我們熱愛並珍惜自己的生命,把握生命中的每分每秒,勇敢去愛,去生活。


餘生,請好好愛自己,向著遠方前行,毫不限制地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活出生命的所有可能。


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


*注:配圖來自攝圖網


*文:四點半的洛杉磯,慈懷每天一本書籤約作者,90後文藝少女,小說,故事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