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即將小升初,優先考慮是學校還是實驗班?

80後課代表


學校和實驗班大概分為這幾類,家長可以做參考:

優質學校的實驗班

人群類型:學霸+極個別學渣

這類學校和班型不屬於一般家長的考慮範圍,因為它大多數靠的是孩子拔尖的成績。特殊人物除外。


壓力:最強級別。

學霸聚集地。中學每門成績低於90分,不好意思與人為伍。


成效:

孩子如果是學霸,抗壓能力強,三年後基本上“王中王”。

普通學校的實驗班

人群類型:優秀學生

一般劃片入校後,學校篩選出的表位優秀的學生。


壓力:較強級別。

這部分學生雖說在普通學校,但會享受本校最好的師資。因為這些孩子就是學校的希望,會被學校照顧的非常細緻。

有個朋友孩子在普通中學實驗班就讀,這個實驗班只有35名學生。到初三早上7點到校,晚上10點放學,幾乎全天都在學校學習,每個時段都有老師陪伴,不會的問題都可以找老師解答。想上課外輔導班也沒有時間。這個孩子確實是學校老師教出來的,後來考入當地重點高中。


成效:

在普通中學優秀的孩子會被當成重點培養對象,三年後走分配生上重點高中可能性大。

優質學校的普通班

人群類型:劃片生

優質學校中與實驗班並存的班型,有的時候也是徒有虛名的存在。


壓力:一般

實驗班佔用了最優秀的師資,班裡學生也不是學校的“希望”。學習壓力一般。


成效:

三年後有一枝獨秀的學生考上重點高中,更多的是進入次重點高中或普通高中。


普通學校的普通班

這個題主沒有提到,它既不是優質學校,也不是實驗班。但確實是客觀存在,也列了出來。不是最佳選擇。


春風綠夢田


作為教育機構的創始人,我長期帶著小升初畢業班,看到形形色色孩子升學的情況,今天先給大家分享一個真實的案例。

01

有三個小朋友,為方便描述,我稱作小A、小B、小C,他們小學讀的同一個學校。

小A小升初考的是重點學校的重點班;

小B小升初考的是重點學校的普通班;

小C小升初考的是普通學校的重點班。

小A和小B在小學時總成績差不多,小B是屬於自己特別自覺的孩子;小A是屬於媽媽特別厲害,自己也不錯的孩子。

小A考入重點學校的重點班以後,因為同學全都非常優秀,所以他的壓力不少,在小學時,他主要靠媽媽推著往前走,自己獨立學習的能力不是特別強,因此在重點班名次靠後。

小B因為他父母沒有小A的父母那麼上心,所以小B只考上了平行班。小B在平行班裡屬於中上的成績,但是總分數和年級排名和小A比起來,差距還是有點大。所以同一個學校,能考到重點班,優先選擇重點班。

小C是在小學時成績中上,自主學習力較強的孩子。因為小學時成績不算特別好,父母也不太管他,所以他只考到了普通學校的重點班。但是,在普通學校的重點班裡,他過得如魚得水,在班級裡排名前三。

但是我們都知道,普通學校的考試內容,在題型的廣度和深度都比重點學校要淺得多。

02

說完這個故事,我再說一說重點學校的優勢:

一、名校有先進的教學理念,這些對孩子的思想和行為會產生積極的影響。

二、名校的學習氛圍好,大家在學習上你追我趕,相互競爭,整體水平更高。

三、名校的師資力量更強大,一方面好的老師容易被名校挖走,另一方面名校的收入高,學校自然會選擇更優秀的老師錄取。

四、名校的同學整體更優秀,將來就是孩子的人脈資源,走上社會以後,就能體會到更多優勢。

五、名校的初中有更優秀的高中,我們都知道好的高中會優先錄取自己初中學校的學生,因此讀名校將來進好高中的機會更大。

回到這個案例裡,小A和小B在同一所學校,不同班級間老師水平可能有一點小差距,但好學校都是統一備課,所講知識點都是統一的。小B雖然平時的成績比小A差一點,但中考是統一的,他所學的知識的難度和深度決定了他中考時肯定能考過小C。

雖然小C的學校老師也很認真負責,但畢竟老師們的整體水平趕不上重點學校的老師,所以,小C和另兩人的差距是不容易消除的。

03

因此我給你的建議是優先考慮學校,選擇順序如下:

一、如果孩子能夠考上重點學校的重點班,是最佳的選擇。

二、如果夠不上重點班,能夠去重點學校的平行班,也是很好的選擇,原因上面已講得很清楚。

三、如果實在沒有考上重點學校,那就選擇普通學校的重點班吧,至少孩子還能保留一些自信。

當然,我所給的建議是在默認孩子們都認真學習的前提下,否則讀哪個學校都是一樣的。

最後,祝孩子們都能考上心儀的學校,前程似錦!


金牌教育經


我和你一樣,面臨同樣的問題。

我家孩子十二歲,今年小升初。在我們濟南有四所比較優秀的初中,每年爭破頭的往裡進。

去年曆城二中,8000多報名的,只選擇700多個孩子錄取,可想而知小升初的殘酷性,堪比高考升大學啊!

好的學校,具有他自己獨特的優勢,擁有優秀的師資力量,過硬的硬件設施,最重要的是濃厚的學習氛圍,在這樣的環境裡,“近朱者赤”,每個孩子都叫著勁,把精力放在學習上,你趕我上,大家拼學習,拼能力!

聽說實驗班更是學霸大神聚集地,優秀的孩子一定有他的優秀之處,和優秀的人在一起,你也想成為優秀的人。

如果你的孩子有能力,能適應名校實驗班的節奏,就讓孩子去吧!


潤澤書香


我從我工作的實踐經驗來談一談。還是應該優先選擇學校。

因為一個學生的成長和培養,除了學校和老師的因素以外,還應該考慮到學校師資以外的學生家庭的推力,和生活在同一個學校裡的學生之間互相影響和仿效。

首先我們來看看學校和師資。

在重點的學校裡,就不用說總體校風了,因為學校的名校效應,吸引了無數的優秀教師競相應聘和調入。所以在學校內部,教師之間是有很強的競爭機制的,真正是能者上。

換句話說,名校中大多數的教師都是行業中的翹楚,用教學成績說話,成績不佳者,真是很難在教學一線立足。不說學生和家長的不滿,就是班主任也不買賬啊!憑啥我班的總成績排名要因為這一科而拖後腿?憑啥我班的尖子生因這一科的成績平平而拖累了總分?

班主任會上躥下跳要求換人,學校當然支持班主任!不然,你以為名校裡遙遙領先的成績是怎麼來的?

在這種優者上不優者下的淘汰機制下,你認為名校的師資力量比普通學校裡的實驗班的師資力量如何?還有名校中,這些教師中的高手集中在一起,集體備課而的形成的集體智慧呢?你認為比起普通中學的教師,為了與所教學生的群體的認知水平合拍而產生的集體備課如何?

再來看看學生的家庭和家教。一般而言,為孩子千方百計擇校並達到目的家庭,家長對孩子教育的重視程度和家長自身的素質,大多數是可以信賴的。這些家長對學校工作的理解和配合也是很多學校望塵莫及的。

學校的教育工作離不開家長的支持,學生的成才背後都離不開家長的推力。學校家庭形成的合力,你認為對學生的作用如何?

還有這樣的家庭出來的孩子,大多數家教都不錯,學習成績以外,積極向上,陽光開朗,思想敏銳,有見識有眼界……處於人生觀和世界觀,性格和思維方式形成階段的少年人生活在這樣的群體了,朝夕相處互相影響“近朱者赤近”,“如入芝蘭之室”可能久而會自香,你認為和在良莠不齊的集體裡成長比,如何?

以上皆為多年工作實踐的觀察和反思。凡事有特例,名校裡肯定有學不出來成績的學生,普通初中學校裡考入頂尖重點高中,進而考入清北的學生也見過一兩個,前提,一定得考入重點高中。否則,普高裡,連考入985高校的都幾乎都沒有可能。

其實還是說明了學校的重要性。


三人行有我為師


優質學校或普通學校實驗班各有千秋,如要選擇,可從以下幾方面綜合考慮。

1.班主任。初中是學生性格最不穩定的時期,特別是初二,好動,坐不住,注意力極不穩定,也是孩子叛逆性格初期,所以,選擇一個細心耐心有愛心的班主任尤為重要。班主任既要關心學生,又要嚴格要求學生,關鍵是班主任能夠長期扭住學生,全身心投入到教育中。

2.班子搭配。有了好班主任,還得有一群好的科任教師。語文教師能不能擴大閱讀面,寫作向課外延伸,上課是否有激情,能吸引學生?數學教師能否深入淺出,注意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特別的是初二幾何,學生最容易分化,老師怎樣突破抽象的概念。物理教師上課是否能吸引學生,注意興趣的培養。英語教師能不能扭住學生,每課單詞短語都要學生記住默寫。等等。教師的特點,向上屆學生或家長一打聽就知道。

3.學校教學管理措施。要看一個學校能不能立足學生全面發展,開齊課程,按計劃開足課程,按要求開展各種課外活動和第二課堂。學校根據學生年齡特徵,按教育規律抓教學管理,不為了中考減少課程或增加課時。初中是打基礎階段,不要將學生管得太死,學得太累,因為這樣的結果會讓學生在高中缺乏後勁。

4.學風、校風、師風建設怎樣。這是學生學習的環境,一個學校的三風就是家長學生的口碑,只要向畢業班的學生或家長一打聽,就能有一個完整的印象。不要只看這屆學生上了重高多少人,升學率多高,關鍵要看一個學校的校風學風和師風,這屆學生考了多少,已成過去,三年之後你的孩子會怎樣?衡量的指標就是校風學風和師風。

將以上四個因素綜合考慮,你自然會得出結論,是到優質學校,還是到普通學校的實驗班。





名師聊家教


又是一年小升初,雖然由於疫情的原因,孩子們到現在還沒有上課,可能各種類型(名目)的考試對於小學畢業生來講還沒有完全開始,但家長們估計已經很著急了。

對於孩子初中上什麼學校,其實主要考慮因素有如下幾點:

一、結合孩子的具體情況

很多時候,家長在選擇學校的時候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認為只要選擇一個好的學校,孩子學習成績就會上去,實則未必。有時候學校選擇不好,反而會對孩子的學習產生不利的影響,甚至會影響到孩子的身心成長。

為此,程老師建議家長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對孩子的整體情況進行一個相對比較客觀的評估。

1、孩子的學習成績

對於學習成績,歷來衡量孩子學習水平高低的一個重要指標,但成績有時候又蘊含著一定的偶然性,所以建議採取孩子近兩次或三次的成績做為評估的標準。

現在小升初大多采取搖號的方式,很少有考試錄取的情況,加之小學考試大多是學校老師自己命題,有時候看著分數很高,但在整個學區或者整個地區的學生中間未必就是真的好,所以孩子的成績具有一定的迷惑性。

故此,在評估的過程中不僅要考慮孩子本身的成績,還要考慮孩子所在學校的整體水平情況。

2、孩子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很重要

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有些孩子(大多數為男孩)小學時候的學習成績不是很好,甚至有些很差,但是到了初中後成績反而會直線上升,而有些小學階段學習比較好的孩子(相當一部分是女孩),到了初中後反而成績會下降。

其實,這裡面有兩部分原因:一是男生和女生在大腦發育的速度不一樣,女生相對發育的比較早;二是學習習慣的問題和學習方法的問題。

少於思考,經常死記硬背的孩子進入初中後學習會比較吃力,這主要是因為初中階段的各個學科是側重於理解上的記憶而不像小學階段記憶佔有相當大的比重。

二、學校的選擇很重要

1、選擇重點學校

一般來講,如果孩子的學習成績和學習習慣都比較好,建議選擇重點學校。

這主要是因為重點學校在長期的辦校過程中積累了很豐富的教學管理經驗,無論是教師的配備還是整個教學管理、考評體系相對都比較完善,這對孩子的幫助會很大。

但同時還要考慮一個問題,如果孩子本身學習能力相對較弱,帶來的壓力也會比較大,如果不能夠克服,有可能對孩子的發展產生不利的影響。

反之,如果孩子各方面都非常優秀,建議選擇重點學校的實驗班。一方面是這些學校的實驗班主要是為提升學校的教學水平做一些測試和摸索,師資力量和其他資源的傾斜程度對比較大,另一方面實驗班的學生成績優異的話,會有更多的機會參加外面的比賽或者培訓,機會更多。


2、選擇普通學校的重點班

對於學習成績不是特別好,但學習習慣相對比較好或者孩子的目標比較明確,建議進入普通學校的重點班。

做出建議的原因和上面重點學校實驗班的理由是一樣的。孩子在重點班的學習會有較大的壓力和機遇,表現好同樣也會有更多的機會。

但是如果孩子的學習成績和學習習慣都不是特別好,學習目標也不是很明確,家長和孩子之間的溝通也不是很頻繁、順暢的話,可以先進入普通學校,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目標後再做考慮

三、最重要的是家庭教育和孩子的自我成長

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講,小學階段主要學習一些基礎的知識,更為主要的是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即便是學習成績不是特別好,只要培養出良好的學習習慣,到了初中後成績飛速增長也不是不可能。

但不管孩子是進入了普通學校還是重點學校,也不管是重點班、實驗班還是普通的班級,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良好的學習習慣都是必須要做的事情。而在此過程中,家長的作用不容忽視。

1、樹立良好的家庭環境

我們經常說,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就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家長對孩子的影響時非常重要的,孩子們不會聽家長怎麼說,而更多關注的是家長怎樣去做。

所以,家長愛看書、愛學習的家庭,孩子一般來說也喜歡看書,喜歡學習;而經常不學習的家庭中,家長給孩子說學習的好處,孩子壓根不會相信。

很多家長抱怨孩子愛玩手機,經常抱著手機不鬆手,但程老師建議這些家長在抱怨的時候,多想想自己在家裡是否也是同樣的動作?如果是這樣,就需要家長們回家後放下自己的手機,多陪伴孩子,這樣孩子也會放下手中的手機。

2、樹立良好的學習目標

目標,是一個人前進的動力,也是指引前進的方向。對於孩子而言,如果有自己的目標,學習的主動性就會更加明確,學習的動力就會比較足,當取得成績的時候,成就感也會非常強烈。

但如果沒有學習目標,每天只是將完成作業作為主要目標的孩子,學習的主動性相當匱乏,這樣的孩子需要家長在後面不停地催,方式不正確的話,還有可能引發進一步的家庭矛盾。

所以,家長需要結合孩子的具體情況,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良好的學習目標,增強孩子的學習自主性。


四、結束語

小升初擇校,現在已經不像當初需要報很多奧數班(程老師曾經見多一個六年級的孩子報了5個奧數班),或者參加一堆校考。現在的小升初主要以搖號錄取的方式為主,所以家長們有更多的時間去考慮孩子將來上哪所學校。

但更重要的是,家長要在這段時間內幫助孩子樹立良好的學習目標,養成更好的學習習慣,為他們將來上初中後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全腦開發程老師:教育戰線的一名老兵,主做全腦開發師資培訓、零秒寫作師資培訓和家庭教育指導,期待與更多的朋友一同交流。

全腦開發程老師


孩子小升初,理論上,政策上,正常途徑是就近入學,依據孩子小學畢業前的一次居住地登記信息,進行初中入學分配。理論上家長沒有為孩子選擇學校的權利。

如果家長有能力為孩子選擇學校,那麼建議學校和實驗班同時考慮,同時優先,也就是說,家長有能力,孩子有實力的話,建議一步到位,努力進好學校的實驗班,選擇好的教師組合,選擇好的班主任。

如果家長有能力,孩子實力不足的話,建議優先選學校,畢竟學校管理、學習氛圍都要好於普通中學。雖然是普通班,但在好的大環境下,也不會差太多。這時,也要考慮班主任,考慮任課老師的組合。

如果家長沒有為孩子選擇學校的能力,那麼,就努力進這個學校的實驗班,畢竟,師資配備,班級學習氛圍,要好於這個學校的普通班。

希望我的建議,對您能有所幫助。


中學電教日誌


題主的意思應該是要在重點學校的普通班和普通學校的重點班做出一個選擇吧。

說說我的看法:

首先來說普通學校的重點班。重點班的老師,一般都是學校有資歷的老師,他們擁有自己獨特的教法。需要注意的是,這裡並不是說他們教得有多好,而是在於他們善於引導成績好的學生自己思考和解決問題。而且老師們會將教學進度拉得比較快,成績好的才能趕上這種進度。也就是說,那些對老師有依賴性的,需要一步一步教的孩子,以及成績中等及偏下的孩子可能就不太適合重點班。

重點班因為成績好的學生多,同學們都在明裡暗裡較勁兒,所以學習氛圍更濃,大家都是被氛圍“推著學習“,有更強的競爭意識,就算差幾分對他們而言都是天大的事情,但班風有些沉悶,心理素質差一點的孩子可能會經常陷入壓抑。

現來說重點學校的普通班。普通班的很多老師其實教得不比重點班的老師差,只是因為要照顧到各個水平的孩子,所以會講得慢一些,細一些,這對於中等生和基礎稍差的孩子而言是特別合適的。但相應的,如果成績好的學生在普通班,則會被這種”慢進度“潛移默化地縮小應有的成長空間。

說完兩者的區別,在做選擇之前,要先了解兩個問題:

一是參與比較的學校之間的差異。師資、校風、環境、交通、費用等都要做個對比。

二是孩子的意願與孩子性格。

選擇建議:

1、水平相差較大的學校,首選整體條件比較好的學校。

2、水平差不多的學校首選能進重點班的那所學校。


我情你愛


1.看學校,如果小升初選學校,那這個學校一定是好學校,不然你也不會糾結,那如果孩子屬於成績好但沒考好的類型,建議挑學校,有兩個原因

a.好學校一般校風更好,學習氛圍更濃,更有益於孩子成長和學習,但這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第二條

b.以武漢市民辦初中(好的學校)為例,進入一個好的初中(六中尚智)那武漢六高(武漢名高)在初三分配生考試(降分數線30分錄取)的時候分配名額回去給六中尚智多一些,那相比一般初中考取六高的概率要高很多。

所以綜合a,b屬於第一類那肯定建議上好一點的學校。

看孩子,如果孩子成績一般,但考試超常發揮了,建議選實驗班,那就選不了好學校(不然也不會考慮選學校還是選實驗班的問題了),這種孩子選好的實驗班,在班裡也是尖子,老師也會重點培養,孩子獲得關注,也會更願意去學習,同時也更有信心(寧做鳳頭不做雞尾),對於孩子學習是有推動作用的,所以如果屬於第二種情況,建議選實驗班。

3.如果好的名初沒有好的高中對口,或者分配生考試(各省應該都有類似考試)沒有分配多的名額(武漢六中不給二中廣雅分配生名額,武漢二中不給六中尚智分配生名額),如果你是想考六高,但六中尚智上不去,那肯定就選實驗班,反過來也一樣。

所以想要孩子小升初擇班擇校好,建議綜合孩子的成績以及家長要足夠了解初中和高中對口的情況,綜合判定,我舉例了武漢市的一些例子,希望能幫到你。

如果覺得回覆可以,就給個小心心,謝謝,還有不懂可以私信我,關注我,關注升學信息


數學老楊


圖片來自頭條

一所有點兒名氣的學校,無論是在硬件設施,還是在學校發展規劃、教師配備、教學理念等方面都已有了明確的方向和定位,管理經驗、教學秩序、常規等方面皆已到位。這些,無疑更有序、理性些,儘管不一定有全新的理念,但不至於使孩子出現極不適應的現象。而一個普通學校的實驗班,由於教師、學校管理,甚至教學設備、校舍等都可能是全新的。儘管學校的意願肯定很好,師資配備也肯定雄厚,但孩子來到這樣的環境裡可能有全新的變化,也可能出現極度的不適應,不確定性因素較多。所以,你若問選擇哪所學校好,這還真不好回答。

圖片來自頭條

不過,就我個人觀點而言,在學校實驗還沒有雛形的前提下,我還是比較傾向於選擇有點兒名氣,已經成型的學校。因為,我認為做教育應該去除浮躁,紮實推進,靜下心來研究。教育改革沒有實驗,不能失敗,只能成功。否則,將毀掉一批孩子,甚至他們的未來。而時下的教育改革,儘管和前些年比有所理性迴歸,但依然太過浮躁。這不僅不利於學校發展,不利於教師安心教育,也不利於孩子身心發展。

雖然教學方法可以博採眾長,靈活多變,但教學質量來不得半點兒虛假。沒有紮實、厚重的課堂,沒有積極、肯幹的教師,教學理念再超前,教學方法再翻新,也不一定有較高的教學質量和優異的教學成績。所以,優質的教育不拒絕實驗,但拒絕浮躁的功利心和大張旗鼓的宣傳。許多積極上進的教師可能也沒宣揚在做什麼實驗,但他們或許無時無刻在探索著高效課堂的策略,摸索著提高教學成績的方法,總結著自己的教育得失。難道他們就不是實驗嗎?

圖片來自頭條

何況名校自然有“出名”之處,而且表現再差,也不至於淪落到一塌糊塗的地步,總比那些尚處於左衝右殺、東突西撞的環境更適於孩子學習吧?

總之,以上僅是我根據自己的臆測發表的一點兒看法。這只是一家之言,偏面之處,還望海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