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博物館的12件頂級國寶


湖南省博物館的12件頂級國寶

按照國家文物局頒佈的規定,湖南省博物館一共有12件不能出國展出的頂級國寶,我們可以看到以下這些文物的名單:

第一件:商代大禾方鼎

時代:商代晚期

尺寸:高38.5釐米,口長29.8釐米,寬23.7釐米,重12.85千克

1959年湖南寧鄉黃材鎮勝溪村出土

鼎腹四壁浮雕人面,濃眉大眼,闊鼻寬嘴,凸顴骨,兩側有角和爪,腹內壁銘文二字,此種形制的鼎迄今為止僅見此一件,頗為特別!


湖南省博物館的12件頂級國寶

四個面都是寫實的人臉,嚴肅而不苟言笑。比商代殷墟出土的那些帶有獰厲的笑臉更加真實。


湖南省博物館的12件頂級國寶

提問:3000年前的湖南人,是不是就長這樣子?

第二件:人物御龍帛畫

時代:戰國中期

尺寸:長37.5釐米,寬28釐米

1973年於湖南省長沙市子彈庫一號墓出土

這幅楚國帛畫是迄今發現時代最早的以白色絲帛為材料的繪畫。


湖南省博物館的12件頂級國寶

這幅畫被定名為《人物御龍》,畫面正中繪一側身執韁的男子,頭戴高冠,身穿長袍,腰佩長劍,正駕御著一條狀似舟形的長龍。龍首高昂,龍尾上翹,龍身平伏供男子佇立,龍尾上部站著一隻長頸仰天的鶴,龍首下部有一向左遊動的鯉魚,人物上方正中畫一華蓋。

第三件:人物龍鳳帛畫

時代:戰國中晚期

尺寸:縱長31.2釐米,橫寬23.2釐米

1949年出土於長沙陳家大山楚墓


湖南省博物館的12件頂級國寶

這幅帛畫被定名為《人物龍鳳》,畫面中部偏右下方繪一側身佇立的婦女,其身著綴繡捲雲紋的寬袖長袍,袍裾曳地狀如花瓣,髮髻下垂,頂有冠飾。在她的頭部前方即畫的中上部,有一碩大的鳳鳥引頸張喙,雙足一前一後,作騰踏邁進狀,翅膀伸展,尾羽上翹至頭部,動態似飛。畫面左邊自下而上繪一隻張舉雙足、體態扭曲向上升騰的龍。

979年,中國郵政還為這兩副帛畫,發行了郵票。編號為T33 中國繪畫——長沙楚墓帛畫是一款郵票,設計者邵柏林,北京郵票廠印刷。


湖南省博物館的12件頂級國寶

接下來的7件,全部出自震驚中外的馬王堆漢墓


湖南省博物館的12件頂級國寶

當年的報紙,可不想現在的網絡自媒體,動不動就起一個嚇人的題目,當年用到了“極為罕見”,那是真的真的真的極為罕見——全世界第一次見到溼屍。

第四件:直裾素紗褝衣

時代:西漢初期

1972年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

出土是有兩件,一件重48克,另一件重49克,都不足一兩。這件重48克的禪衣據說可以摺疊後放進一個火柴盒裡。

右衽、直裾式,袖子挺寬。兩袖通長1.95米,腰寬0.48米,除去較厚重的衣領、衣袖、衣襟緣邊的絹,其重量只有20多克。正如古人形容的“輕紗薄如空”,“薄如蟬翼,輕若煙霧”,現在通過仿製技術,做出來的同樣的衣服,比這件要重很多,據說是當年的蠶沒有現在這麼先進,吐的絲比較細。


湖南省博物館的12件頂級國寶

另一件這麼絕妙的衣服,當年由於保管不慎,被盜而遭破壞。

這件天下最牛內衣的主人,也就是墓主人,就是這位辛追夫人。


湖南省博物館的12件頂級國寶

放復原圖,沒有放屍體照片,是為了這篇文章不要變成“恐怖片”。她是長沙國丞相利蒼的妻子,死於公元前186年,享年50歲。

第五件:辛追夫人

實際上她的屍身,也是禁止出國的頂級國寶,雖然沒有明確寫到清單中,但是在頒佈第一批64件時,開篇就規定很清楚了:歷代古屍,是堅決不能出國的。有強烈的興趣想看女屍的,(不是乾屍,是溼屍,出土時肌肉組織還很鮮活,不過這次去看,已經乾癟多了,快變成乾屍了……)

這裡不發圖了,有人會害怕。最近有人提出,辛追兩個字應該是一個字“避”。專家又出來反駁說就是辛追……不管叫什麼,老奶奶在省博躺了40多年了,7*24小時的守護國寶,封個名譽館長怎麼樣?


湖南省博物館的12件頂級國寶

第六件:馬王堆一號墓木棺槨

長19.5米、寬17.8米,深16米

馬王堆漢墓共3座。1972年發掘馬王堆一號墓,一號墓墓主應是利倉妻子,下葬年代在文帝十二年以後數年至十幾年間。這一組棺槨有5件,均為木製,最外邊一件槨,在博物館一樓辛追夫人屍體旁邊,其他四件如圖:


湖南省博物館的12件頂級國寶


湖南省博物館的12件頂級國寶


湖南省博物館的12件頂級國寶


湖南省博物館的12件頂級國寶


湖南省博物館的12件頂級國寶


湖南省博物館的12件頂級國寶

第七件:馬王堆一號墓T型帛畫

出殯時張舉的一種銘旌,長205釐米,上端寬92釐米,製作精美、色彩鮮豔、線條流暢,充分反映了漢初繪畫藝術的風格和成就,而且以神話與現實、想象與寫實交織而成的詭異絢爛場景為構圖,極具文化內涵,為我國現存最早的描寫西漢當時現實生活的大型作品。


湖南省博物館的12件頂級國寶


湖南省博物館的12件頂級國寶


湖南省博物館的12件頂級國寶


湖南省博物館的12件頂級國寶


湖南省博物館的12件頂級國寶


湖南省博物館的12件頂級國寶


湖南省博物館的12件頂級國寶

1989年3月25日中國郵政髮型了馬王堆郵票


湖南省博物館的12件頂級國寶

第八件:識文彩繪盝頂長方形漆奩

1973年湖南省長沙市馬王堆3號西漢墓出土

高21釐米,長48.5釐米,寬25.5釐米

盝頂式長方形,木胎,奩身滿布凸起的雲氣紋作裝飾,其作法是先以白色瀝粉勾出高起的線條輪廓,再用朱、綠、黃三色漆勾填出色彩燦爛的雲氣紋,其髹飾手法和風格與同一時期馬王堆1號漢墓出土的彩繪黑地漆棺上的雲氣紋技法相一致,均具有立體效果,富有濃厚的裝飾風格。奩上凸起的線條稱作“識文”,“識”有高起之意,陽識和堆起都是在器面上堆出花紋作裝飾,統稱為“堆漆”,此器是目前發現此種技法的實例之一。


湖南省博物館的12件頂級國寶


湖南省博物館的12件頂級國寶


湖南省博物館的12件頂級國寶


湖南省博物館的12件頂級國寶

第九件:黑漆朱繪六博具

湖南長沙馬王堆3號漢墓出土

博具盒邊長45釐米,高17釐米,蓋高4.5釐米


湖南省博物館的12件頂級國寶


湖南省博物館的12件頂級國寶


湖南省博物館的12件頂級國寶

西漢黑漆朱繪六博具,包括博局(棋盤)、棋、直食棋、籌碼、骰及博具盒。博具盒,正方形,盒底四角有平足。盒外黑漆,內朱漆。蓋呈盝頂形,蓋頂錐畫飛鳥、雲氣,並夾雜朱漆繪幾何圖案。

湖南省博物館的12件頂級國寶

盒內嵌放平板式博局,通體黑漆,再用硃色雙線勾出格道和圖案。格道按照曲道格式,用刀刻成規矩形紋槽,再把象牙條嵌入槽內,四角有用象牙薄片剪帖的鳥形裝飾。盒內一端有穿孔,內置活動木栓,可取出博局,盒內隔成長方形、方形、橢圓形格子,分別放置六白六黑棋子十二枚,二十枚直食棋,十二枚長籌碼,三十枚短籌碼以及骰子、割刀、削各一件,骰為木質,餘均為角質。


湖南省博物館的12件頂級國寶

骰為十八面體,通體髹深褐色漆,每面先陰刻篆體數字一至十六,後用硃色填字和勾劃每方邊線。六博至遲在春秋時即已出現,戰國時很流行,秦漢墓中,曾多處出土,皆不全。此六博,是局、籌碼、棋、骰和博具俱全,實為難得。


湖南省博物館的12件頂級國寶

第十件:馬王堆帛書《周易》

西漢

1973年12月出土於湖南長沙馬王堆3號漢墓,放在一塗漆木匣中。有寫在整幅帛上的和寫在半幅帛上的兩種。帛書內容涉及戰國至西漢初期政治、軍事、思想、文化及科學等各方面,有重要學術價值,又可作為校勘傳世古籍的依據。它不僅是研究歷史的第一手資料,也是研究漢代書法及書法演變、發展提供了珍貴的依據。


湖南省博物館的12件頂級國寶

第11件:神獸紋玉樽

東漢

1991年在湖南省安鄉縣南禪灣出土

此樽器身呈筒形,深腹,下部有三個獸形足支撐,腹壁的裝飾分為兩層,均刻有淺浮雕的神人及神獸形紋飾,線條流暢自如,優美飄逸,具有強烈的動感。


湖南省博物館的12件頂級國寶


湖南省博物館的12件頂級國寶


湖南省博物館的12件頂級國寶


湖南省博物館的12件頂級國寶

第12件:唐長沙窯青釉褐彩貼花人物紋壺

時代:唐

肩部一側置八稜形短流,對側置三股藤狀扁曲柄,兩側置三股藤狀系。腹部裝飾採用模印貼花技法。流下飾唐代流行的仿木結構翹簷方形寶塔,剎頂和簷上綴有寶珠。兩系下各飾一跳舞胡人,戴冠,深目高鼻,濃須,著窄袖胡服,腋下垂飄帶,腳著長統靴。貼花圖案上和腹部置柄處均加施大塊褐彩斑。


湖南省博物館的12件頂級國寶


湖南省博物館的12件頂級國寶

可能有同學問了,說了半天國寶,為啥這些要禁止出國展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