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渭一個從九品的小官(典史),為何得到乾隆皇帝親自嘉獎

在古代,七品的縣令就是一個小官了,但是在縣令下面還有更小的官,比如縣丞和典史,縣丞可說是縣令的副手,而典史則連副手也談不上。根據清朝的官員等級劃分,典史屬於從九品下的小官,負責管理監獄,緝捕盜賊,維持縣裡的治安,在古代這種品級的官員就是不入流的芝麻官,也就是說小得不能再小了,再小就是捕快和衙役了。

通渭一個從九品的小官(典史),為何得到乾隆皇帝親自嘉獎

然而就是這麼微不足道的典史之中,也出現了一個得到乾隆皇帝親自嘉獎的人物,此人就是清朝乾隆年間的甘肅省通渭縣典史溫模。根據史料記載,溫模是福建長樂人士,也是文人出身,在做典史的時候,一心為民,兢兢業業,並不因為官小就稍有懈怠,因此深得當地老百姓敬仰愛戴。

清朝清高宗乾隆四十九年,也就是公元1784年,甘肅有一個叫做的田五的人聚眾造反,在當地大肆燒殺搶掠,後來居然帶領人馬進攻通渭縣城。通渭縣的知縣名叫王慺,此人雖然是通渭縣的知縣,但是貪生怕死,不但不組織士兵抵抗,而非被嚇得割掉鬍子,化裝成普通老百姓,跑到了鄉下去躲避。

通渭一個從九品的小官(典史),為何得到乾隆皇帝親自嘉獎

通渭縣一時之間人心惶惶,這時候典史溫模毅然挺身而出,他認為此時應該組織抵抗,不能任由田五蹂躪縣城,殘害百姓。於是他立刻召集士兵和縣城中壯健的男子,組成一支隊伍,登上城牆,開始抵抗田五等人的進攻。不過由於田五的攻城隊伍太多,溫模寡不敵眾,再加上縣城被團團圍困,無法得到糧食補充,在堅持抵抗了七天之後,縣城裡所有的食物都被吃光,守城的士兵飢餓無力,無法堅守,城池還是被攻破了。

溫模見縣城北賊人攻破,他知道大勢已去,但是他沒有因為怕死而投降,他從容不迫地穿好官服,向著京城的方向拜了拜,表示對乾隆皇帝的尊敬,然後毅然自縊殉國而死。後來田五的叛亂被清朝派遣大將阿桂和福康安率領軍隊平定下去,而溫模壯烈殉國的事情也傳遍了各地。

當時首席大學士、軍機大臣阿桂,陝甘總督福康安聯名上奏,向乾隆皇帝詳細敘述了通渭縣縣令王慺臨陣脫逃,以及典史溫模奮起抵抗,壯烈殉國的事蹟。乾隆看了阿桂和福康安的奏章之後,對溫模的去世非常傷心,同時對溫模為國而死的壯舉非常感動,於是乾隆親自贊美溫模說:“取義捨生,賞延於世”。

通渭一個從九品的小官(典史),為何得到乾隆皇帝親自嘉獎

乾隆對忠於國家的溫模不但給予了口頭上的高度讚揚,而且還給了更加實際的獎賞,他將溫模追“贈府知事,加知縣銜,旋晉道(臺)銜”,讓朝廷出錢給溫模辦了葬禮,然後還特別開恩,讓溫模的靈位得以進入昭忠祠,世代享受朝廷的祭祀恩典。要知道一般能在死後進入昭忠祠的,都是位高權重的大人物,而溫模只是一個不入流的小小典史,但是卻獲得這種榮耀,可見乾隆的確是做到了重賞忠臣。

通渭一個從九品的小官(典史),為何得到乾隆皇帝親自嘉獎

此外乾隆還特別獎賞了溫模的兒子,讓溫模的一個兒子做了知縣(七品),其他因為抵抗田五而犧牲的人也得到了相應的獎賞。至於通渭縣知縣王慺由於臨陣脫逃,怯懦偷生,辜負國恩,被乾隆革去官職,然後判處死刑,以儆效尤!溫模也由此成為清朝歷史上,唯一一個由朝廷舉辦葬禮,並進入昭忠祠的從九品下的小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