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不為人知被萬千史書辜負的人,你真的瞭解嗎

閱讀8小時57分鐘。

今日推薦:蔣廷黻的《中國近代史》。

千萬學子不願讀屈辱的近現代史,我們對於那個時代的瞭解居然停留在難堪和悲哀裡選擇性略過,在看本書之前,對歷史的瞭解來源於初高中的歷史書,後來發現我們看的是教材而不是歷史。

原來對李鴻章、琦善的印象是教材裡的,“奸臣”“清政府的走狗”“賣國賊”等,今天才明白箇中緣由,有人說“中堂何曾負天下,萬千史書負盡他”,讀之一文看得見他的遠見和卓識,生不逢時,為之可惜,被時代的潮流推著走,李中堂可謂是近代史上第一難人也不誇張;難過的不僅僅是教科書對他的評判和書寫,也可惜我們當代社會的人因為不去了解和學習就直接定論了,曰:其功大於過也!然對之的瞭解居然是無。

那些不為人知被萬千史書辜負的人,你真的瞭解嗎

琦善也!看得清中外強弱的懸殊,也公開宣傳了,當權者不信,士大夫階層也不信,當然他自己無信心,對民族更無信心;蔣老對其評價中肯:在軍事方面無可稱讚也無可責備,在外交方面,他是超時人的,審查中外強弱的形式和權衡利害的輕重,“撫夷”是下策,但也是沒有對策的上策。左右為難,備君先撤人力不夠,主戰派不明狀況的瞎起鬨為內部不給力,英方責其無議和之心,拖時延日去聚集備君以攻之,此為外部威脅。果然,教材也是偏頗的,猶記得書上對此的鄙夷和嫌棄。

我們看到的只是結果,那些觸目驚心的條約,對於那些侵略者,我們心痛、憤恨、銘記歷史,可是我們也應該要去知道這些條約的產生的背景,不僅僅是因為列強的野心和利益,也是我們的閉關鎖國和盲目自大,中國人的守舊性太重、中國文化是士大夫階級的生命、而士大夫階級又是最缺乏獨立的大無畏精神,我們走不了維新改革的路。

那些不為人知被萬千史書辜負的人,你真的瞭解嗎

《尼布楚條約》讓東北享了150餘年的安寧,《璦琿條約》和《中俄北京條約》卻開了世界上土地割讓記錄的新紀元,“羅剎國”的狼子野心,其心可誅,以友好鄰國的幌子,侵佔我國眾多領土,還要擺出一副他犧牲很大的樣子;以友好鄰國的幌子,侵佔我國眾多領土,還要擺出一副他犧牲很大的樣子,俄夷把這種假友誼真真是詮釋到了極致,吃你的喝你的損你的最後還要拿你的,美名其曰為你好實則在背後捅刀子,閉關鎖國不懂得睜眼看世界的清政府,以外交上的薄弱讓我們失去了話語權,更失去了大半個東北。

咸豐年間的外交,不免讓人唏噓,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爭所不必爭,必爭者反而不爭。弱國無外交,我們今天更要發展自己,自立自強,我們愛好和平,但不是懦弱,19世紀的中國已經成為歷史了,今天的中國在現在以後都會是最好的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