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教師職稱與教齡掛鉤可行嗎?看看公務員是如何管理的

“要全面的考慮問題。”因此,中小學教師職稱只與工齡掛鉤不可行的。

為什麼按教齡晉升職稱不可行?

職稱制度,實際上是對中小學教師職業發展的設置的一種通道。中小學教師可以通過自己努力,提升職稱級別。也有點像公務員提升自己的職務級別一樣,能夠得到更多的待遇和機會。

如果沒有這樣的職業晉升渠道,教好教壞一個樣,教與不教一個樣。人們全憑自覺,熬資歷、熬教齡就可以工資待遇高高,最後職稱還能上得去。那教師這個職業就沒有任何創新爭優的動力了,這也是對我國教育事業的一種破壞。

按教齡掛鉤,雖然看似是一種“絕對公平”的表現,但是卻只考慮到一個維度,破壞了其他方面的公平。老師和父母常教我們,要綜合全面的看待問題,不要偏執,不是嗎?


中小學教師職稱與教齡掛鉤可行嗎?看看公務員是如何管理的

職稱審核嚴格怎麼辦?有人說,現在的各種考核標準、學歷要求、成績規範,很多老師很難達到要求。職稱要求複雜嚴格雖然是好事,可能也傷害了一些努力工作教師的積極性。

但是國家可以通過調整教師職稱晉升的標準,對於社會價值體系形成一種引導。比如,過去所說的計算機,大大提升了計算機操作在教學中的應用。還有國家要求高級教師必須有一年鄉村或者偏遠地區學校的執教經驗,這也是體現國家鼓勵偏遠地區教育事業發展的一種導向。

對於長期植根鄉村教育事業的老師,很多地區開始對這些老師進行職稱評審傾斜。黑龍江專設“基層”高級教師崗位,山東鄉村教師和城鎮教師分開評審。

這一系列的要求,確實能夠體現國家的教育導向的,總體來看都有其特定的積極意義。


中小學教師職稱與教齡掛鉤可行嗎?看看公務員是如何管理的

考核不嚴格怎麼辦?還有人表示現在很多考核優秀名不符實,是走關係,不靠努力得到的。實際上,如果我們因為學校考核考核不嚴格,就要放棄現在的職稱制度。這實際上是向不正之風屈服的一種逃避的表現。我惹不起,我躲得起行了,讓你評上優秀也沒有用。這是大多數人的心理,這也是為什麼說按教齡提升職稱大有市場的原因。

國家不可能實施工齡晉升教師職稱

近年來國家非常重視教師事業發展。2018年1月國家出臺了《關於全面新時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明確確立教師特別重要的地位。確立公辦中小學教師作為國家公職人員的特殊法律地位,明確中小學教師的權利和義務,強化保障和管理。尤其是2019年要求各地嚴格落實中小學教師工資水平,不低於當地公務員的工資待遇水平。說明教師的各項待遇保障及管理都在向公務員靠近甚至超過,中小學教師將很有可能成為一種特殊的“公務員”。像日本、香港的教師就屬於公務員,當然和行政機構的公務員不屬於一個序列。


中小學教師職稱與教齡掛鉤可行嗎?看看公務員是如何管理的

國家在2019年實施的《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規定》中有這樣一段話:“公務員晉升職級應當根據工作需要、德才表現、職責輕重、工作實績和資歷等因素綜合考慮,不是達到最低任職年限就必須晉升,也不能簡單按照任職年限論資排輩,體現正確的用人導向。”

因此很明確,我們國家未來不可能出現按任職年限就晉升的這樣一種國家工作人員管理模式。所以,我們可以藉助國家教師職稱改革的春風努力去晉升高級職稱,沒有必要傻傻等待按教齡升職稱,這是不會有結果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