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澆完水長很多針,不結果,是什麼原因?

用戶7190341777754


你好,很榮幸受到您的邀請回答問題。

很巧,我的家裡就種植了花生,大概有2分地左右的面積,根據我種植花生的經驗判斷,一般情況下,造成花生只長果針,不膨大結果原因有一下幾點:

1,植株根系太淺,果針不能鑽入土壤足夠的深度;

這種情況一般是在種植花生的時候種子播撒距離地表太淺,造成花生種子發芽之後,根系只在土表淺層位置,並且在植株生長過程中也沒有能夠長入土壤的足夠深度。而根系較淺,水分充足的情況下造成的現象就是植株生長呈現細高形狀,容易導致的問題就是在花生的下針期果針不能較順利的扎入土層以下5釐米以上的深度,造成地表能看到很多的果針,但是拔出植株後發現果針扎入土壤太淺,沒有膨大結莢。

解決辦法:在地表根部施撒少量有機肥料或專用化肥,再重新培土,培土厚度以保證果針能夠在土壤表面5釐米左右以上為宜。

2,花生下針期營養缺失;

花生雖然並不算是比較耐乾旱的作物,但是對於乾旱還是有一定承受能力的,在澆水時,也不必量特別大或者過於頻繁,如果土壤中水分的含量太高,一方面會引起土壤養分的流失,另一方面也會影響土壤的透氣性,對花生正常下針結莢也是不利的。另外很多朋友在種植花生的過程中可能施肥不是很及時,或者使用了與花生生長階段所需營養不相符合的肥料,這也間接導致了花生下針期營養失衡或者缺失。花生在下針期營養不足,也能導致果針下扎無力,不能深入到合適的土壤深度,導致果針不能正常膨大結莢。

解決方法:一般在花生的下針期對氮肥的需求量是比較大的,如果排除了第一點的原因,可以適當施撒花生專用氮肥,為花生下針期補充足夠的營養即可。

3,土壤原因;

這個原因一般比較少見,但是也不是沒有遇到過。就是種植花生的土壤結構遭到破壞,板結嚴重,土壤過於緻密堅硬,導致花生下針造障礙。

解決辦法:將土壤深翻,並混合有機肥料,改善土質。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謝謝!


觀農說農


花生屬於豆科類植物,因其地上開花地下結果(結莢),所以又被稱為落花生。花生的花器結構為蝴蝶形花,雖然跟豆角、大豆、綠豆等豆科類植物的花器結構相似,但其最後的發育狀態又與其它的豆科類植物不同。


花生果針發育過程

花生的花朵受粉成功後,子房的基部細胞伸長並分裂,然後發育成子房柄;隨著細胞的繼續分裂,子房柄也繼續伸長,最後發育成了一個錐狀形的木質化保護帽,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果針”。果針也是向地性生長的,當果針扎入土壤裡4~12釐米左右時才會停止繼續伸長,停止伸長後果針橫臥膨大發育,最後就長成了帶殼花生。


花生只長針不結果是什麼原因呢?

植物專家試驗過,分別用透明、黑色瓶子來培育花生,栽種在透明的瓶子裡的花生,果針不入土生長,最後的結果是花生不結果;栽種在黑色瓶子裡的花生,果針也是不入土地,最後結果是花生能正常結果。這試驗證明了光明與黑暗會影響花生結果。

我們在田間的花生植株也經常能見到,沒有扎入土壤的果針只是在一直伸長就是不結果。因雨水沖刷地表,使有些已經在發育膨大中的幼果裸露地面,這些裸露出來的幼果受光的影響停止生長,而培土遮蓋後這些幼果又會繼續膨大發育,這觀察也充分證明了光會影響花生果針能不能膨大發育成果莢的原因。



除了光會影響花生果針的發育,土壤也會影響果針發良,各花生栽種地的氣候條件、肥水條件都不一,果針扎土後的功能與根一樣,會從土壤裡吸收養分及水分來保證生長,果針扎土後對鈣元素的需求會加大,鈣元素是加速果針發育成果莢的關鍵元素,而花生植株的根系吸收到的鈣元素能輸運給莢果的很少,莢角膨大發育過程所需的鈣元素主要還是靠果針從土壤裡吸收,假如土壤中鈣元素缺失,會影響花生果莢的膨大發育,最後果針發育成秕果、空心果。


如何解決花生只長針不結果的狀況

雖然花生對於土壤的要求不嚴,但我們在種植花生時還是選擇疏鬆的砂質土壤為宜,花生種植底肥是基礎,底肥佔了用肥量的85%,其中底肥又主要以農家肥為主,肥量中主要元素比例為“氮2.5:磷0.5:鉀1.5:鈣0.7”。花生種植後還要適時的培土、清棵,這樣可提高果針扎土率,從而提高結果率。

下面給大家分享個花生培土的實用方法

剛種植花生的土壠形狀比較像“A”字,花生初開花時進行一次中耕培土,將花生根側位的土壤培成“n”字狀,這樣培土可利於果針向下扎土,當花生盛花後再進行一次培土,這次將根側位的土壤培成“M”字狀,這樣培土果針下扎的時間比較一致性,還能促使更多的果針扎入土壤中,而且這樣培土花生結果的數量多,飽滿整齊。

我是【南粵新農人】每天分享各類農業種植知識,歡迎朋友們關注,喜歡本條內容記得點贊鼓勵下,謝謝大家。

南粵新農人


花生的水分管理有八字秘訣,旱不下針,澇不膨果。花生喜小水不斷,忌大水漫灌。



保護傘花生植保餘老師


花生的結果主要是第一第二兩條側枝決定的,上面雖然也有果針入土,但都不能太飽滿,針對你說的情況我來說說我的觀點:

1.可能是播種的太深了,第一條側枝沒有長出來,第二條蚜蟲太多,導致開花少,果針入土的時候,土壤結塊乾燥,入土的果針少,造成結果少,花生苗反而旺盛。

2.可能是澆水施肥過多,因為花生苗前期比較矮小,葉片少,氣溫不高,水份蒸發也小,是花生成長過程中比較耐乾旱的時期,一般不用追肥澆水,以免花生苗長的太旺盛,但是如果你種的土地比較貧瘠就需要適量的施肥澆水,這個需要看你對花生苗的判斷來處理。

希望我的回答對題主有幫助祝你花生大收,謝謝






小村青農


肥水管理 花生前期植株矮,葉片少,氣溫低,蒸騰小, 是花生一生中比較耐旱的時期,一般不追肥澆水,以免旺長。 但對基肥不足,地力貧瘩的花生田,要根據苗情,酌施肥水。一 般在團棵期每畝施硫按7—8千克,過磷酸鈣15—20千克,土壤水分保持田間最大持水量的50%一60%,如土壤乾旱而影響花生生育時,最好灌點水,切忌大水漫灌。


恩施小妹兒


花生耐旱,不耐澇。可能水太多了


農民胖哥


因為果都埋在土裡


不想上班的霞姐


幼苗不要太淺,土壤要肥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