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風,才是一個家庭最寶貴的財富

在過去,家風是一整個大家族的傳承根本;


而在現在,家風是一個小家庭的立足之所。

家風,才是一個家庭最寶貴的財富

在這個家裡,父母的思想,決定了家庭的價值觀。父母的言行,引導了整個家庭的風氣,這風氣就是家風。


我們常常聽到一句話"上樑不正下樑歪",就是說這家人家風不好。


家風正,遂人不斜。


良好的家風對下一輩有著深遠的影響,決定了他們出門在外,為人處世的態度和底氣。


01

好的家風需要溫柔


有個同事嗓門很大,在家裡常常發脾氣,動不動就對家人大聲責罵。


有一天,同事的丈夫回到家,擔心地告訴她昨晚放進洗衣機的髒衣服忘記洗了,現在馬上洗,她沒說話,搖搖頭表示沒事。


等到晚上同事的兒子放學回家,看到自己媽媽正在做飯,小心翼翼地跑過去說自己考試沒考好,讓媽媽不要罵他,下次一定考好。同事摸了摸兒子的頭,笑著擺了擺手。


晚上吃飯的時候,飯桌上的氣氛不同以往,顯得十分溫馨,兒子開心地說:"媽媽,你今天真漂亮!"


同事問為什麼?


兒子說:"因為媽媽今天一天都沒生氣,都是笑臉!"


那一刻同事很動容,她感受到了家庭的溫馨。


早上她因為嗓子痛去看過醫生,醫生告訴她,就是因為她平時經常發脾氣,大聲說話,所以嗓子才會發炎腫痛,叫她以後溫聲細語。


我們出門在外,待人接物常常表現得溫和有禮,態度平和有耐心。


可是一回到家裡,面對父母,面對我們的另一半,甚至是自己的小孩,卻常常表現得不耐煩,暴躁,刻薄,冷漠。


有家,才有你。家人,更需要我們溫柔以待。


一個笑容,都會讓對方開心一整天。


無論何時發生了什麼事,那些無條件站出來陪在你身邊的,永遠是你的家人,不求回報,默默地守護著你。


當你在外面受了委屈或者遇到不順心的事,不要帶回家,在進門前深呼吸,消化掉你的壞情緒,微笑回家,不把壞情緒留給家人。


02

好的家風需要溝通


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梁啟超,育有九子,各個成才,其中有三位是院士。


雖然孩子眾多,但是他從不忽略任何一個,對每個孩子都有暱稱,甚至直呼寶貝,九個孩子也對梁啟超喜愛並尊敬。


梁啟超對子女的教育非常嚴苛,雖然希望子女成才,卻也聽取他們的意願,因材施教。


不論孩子們身在何處,他常常寫信交流開導,甚至在信上直言關心想念,希望他們不要因為學習而勞累身體。


梁啟超對孩子的愛,在每一封漂洋過海的書信裡,在他每次的叮嚀和關心中。


而孩子們也是如此,梁思成就算在海外留學,遇到學業上的問題或者感情上的問題,也都會主動寫信請教父親,有了父親的書信身在異國他鄉也遊刃有餘,不再孤獨。


梁啟超被子女親切地稱呼為"一個親切有味的父親,一個童心未泯的老頑童"。


溝通,是通往心靈的橋樑,好的溝通,會讓彼此更親近,讓夫妻之間父母與孩子之間更緊密。


海明威說:


每一個人都需要有人和他開誠佈公地談心。一個人儘管可以十分英勇,但他也可能十分孤獨。


及時溝通,交流彼此內心的真實感受。愛,在最親的人面前,真的不需要保留。


03

好的家風需要家務


美國心理學家威蘭特的一項長期跟蹤調查表明:


愛做家務的孩子與不愛做家務的孩子相比,其長大後的就業率為15:1,前者也比後者的工資高約20%,而且婚姻更幸福,更不容易患上心理疾病。


讓孩子學做家務、愛做家務,是百利而無一害的事。


家是共同的家,家務並不是哪一個人的專屬。


尤其是現代社會,早就沒有了男尊女卑的思想,為了家人過得更好,絕大多數家庭都是夫妻雙方都在外工作,所以,回家後家務活應該是夫妻雙方的。


如果,一個人做到累死,另一個在一邊玩,手都不伸,長此以往,不滿就會積聚,吵架頻繁。


兩個人分工協作,比一個人更高效,還能在勞動中體會彼此的不容易,增進感情。


德國著名詩人海涅曾經說過:


我寧願用一小杯真善美來組織一個美滿的家庭,不願用幾大船傢俱組織一個索然無味的家庭。


如果家裡有小孩,一起參與進來,讓家務勞動變成快樂的親子時光,不僅多了陪伴,還能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生存實力,讓孩子體會到父母的不易,有一顆感恩的心。


家務勞動更能影響一家人的精神面貌,喜歡勞動的家庭,精神面貌總是積極向上,朝氣蓬勃。


04

好的家風需要體諒


鄰居一家四口人,夫妻倆之前在外打工,回老家後做起了鋼材回收的生意。


生意越做越大,成為眾人豔羨的對象,卻在僅僅八年間物是人非。


慢慢,女人開始怪男人沒本事,生意賺不到大錢。男人卻怪女人愛嘮叨家裡亂孩子不聽話。


夫妻吵架戰火經常蔓延到子女身上,對子女經常進行批評式教育。


親戚間本來因為關係好才來幫工,卻在日積月累的矛盾中,不再往來。


八年後,男人身體累垮了去世後,女人無法繼續維持生意,被親戚接手了。


其實,生意往來有賺有賠,男人一直非常辛苦經營著生意,東奔西走,風吹日曬。而女人,又要幫忙照看店裡,又要洗衣做飯收拾家裡,也是兩頭忙。


子女也因為有這樣的家庭樣本,導致長大後,在面對感情和家庭時,時常不能好好處理矛盾。老大結婚又離婚,老二今年快三十了至今未婚,她說自己有恐婚症,害怕組建家庭。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刀瘡易好,惡語難消。


往往來自親人語言傷害的殺傷力更大。一句無心之語,都會成為對方心頭久久難愈的傷,就算和好後,依舊記得。


這樣的家庭怎麼會有幸福感可言。賺錢,本來是為了一家人生活得更好,可是他們只看到自己受的苦,看不到對方的付出,矛盾才會越來越多。


《禮記》中說:"父子篤,兄弟睦,夫妻和,家之肥也。"


父子之間感情篤深、互相信任,兄弟之間同心同德、齊心協力,夫妻之間恩愛和美、相濡以沫,一家人一條心,財富才會滾滾而來,家業才能興旺發達。


05


心有猛虎,細嗅薔薇。


志向再遠大,工作再繁忙,也不要疏忽對家人的關心和照顧。


生活常常如此艱辛,更何況為人父母者,總是要付出千百倍的努力。


沒有一個人能輕輕鬆鬆的活在世上,誰都會遇到傷心的事,難辦的事,憤怒的事,誰都會有累的時候。


家庭是講愛的地方,不是講是非對錯的地方。


一家人能在一起,最重要的就是共同分擔,學會將心比心,互相理解和包容,體諒對方的不容易,而不是一味的指責對方。


家人,是我們最親的人,家庭,是我們的避風港。


父母是孩子的模仿對象,樹立正確的家風,它是我們未來人生的嚮導,也預示著我們自己成家立業時,所追求的方向,這種家風會傳承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