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二年生的金智英》|是什么逼迫金智英走向失去自我的囹圄

文|习习白


近年来,最入我心的一本书就是《82年生的金智英》。

人到中年,经历了工作、家庭的辛苦,每每读到金智英的故事与独白,恍惚间都与自己的人生契合在了一起,用四个字形容:感同身受。

当然,并不是说我经历了多少的苦难与崩溃,只是作为一个成熟女性,更容易将自己代入进女主的生活里,感受她的压力和崩溃。

82年生的金智英,不仅仅代表了韩国的广大女性群体,也是中国一部分女性婚后生活的真实写照:

不得不为结婚生子,放弃自己的事业。又不得不为了家庭压力或者家庭地位,舍弃陪伴孩子的时光,重新打起精神投入进工作当中,从此工作家庭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相较于韩国,中国女性在男女平等意识觉醒的同时,也意味着承受更多的压力。

《八二年生的金智英》|是什么逼迫金智英走向失去自我的囹圄

一手抱娃一手做家务,是很多女性都会做的事情吧


金智英这个名字在韩国,就如同我们身边的小红、小丽一样普通,所以82年生的金智英也是代表着韩国最普通的30多岁女性。

故事的叙述,平凡如温水,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也没有大吵大闹的情节,文章更多是以心理刻画为主,生活平静,可女主的心中总是装着磅礴的惊涛骇浪。

金智英和丈夫住在首尔八十平左右的房子中,和公婆分居两地互不打扰,原声家庭富裕,自己有学历,有工作能力,有关心自己的姐姐弟弟,有时常鼓励自己的母亲,有体贴的老公,可爱的女儿,这在很多人眼中,都是令人羡慕的人生。

可是,在如此平淡的生活里,金智英却患上了心理疾病。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明媚的智英,变成了失去自我的智英呢?


《八二年生的金智英》|是什么逼迫金智英走向失去自我的囹圄

一个女人快不快乐,从她的眼神就可以看到


一. 原生家庭,是性格形成的根本原因


生于重男轻女的家庭,从小看着母亲作为女性的辛劳;父亲作为男性的一家之主的权利;“享受”着奶奶不平等的待遇;看着战斗力爆满的姐姐,以及被宠爱到自私的弟弟唇枪舌战。

而自己,夹在中间,既愤愤不平,又没有争取的勇气。

这就是金智英的童年。

她的童年不能说不快乐,只能说存在感不高,人在夹缝中生存便慢慢变得懂事,不去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她自己却没有意识到。


书中第一次具体描写智英的失去自我,她化身成了她的母亲,诉说着最平常的季节变化。

金智英性格活泼,经常会模仿她母亲的口气拉长音儿讲话,金代贤只觉得妻子可爱,丝毫没有意识到妻子已经有一些变化了。


《八二年生的金智英》|是什么逼迫金智英走向失去自我的囹圄

金智英与郑代贤的对话,金智英化身成母亲,金代贤没有意识到什么


事实上,在金智英的成长过程中,她母亲影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金智英的母亲是个什么样的女人呢?

年轻时,放弃了自己的梦想去供自己的兄弟上学,并以此为荣。

婚后丈夫有固定的工作和工资,理所当然的什么都不做,便能获得赞誉。她一个人要照顾三个孩子和婆婆。并且需要承受婆婆催生男孩的压力,甚至不惜处理掉一个未出生的孩子。

可她在女儿需要时,会站在女儿的身边,尽一切能力保护女儿。


《八二年生的金智英》|是什么逼迫金智英走向失去自我的囹圄

智英的母亲担心大女儿因为自己的建议而选择与梦想背道而驰的事业


智英的母亲表达不满的次数屈指可数,一次是智英的父亲教训智英“你就等着嫁人吧!”智英的母亲怒拍桌子,“都什么年代了,你还要说这样的话!”

第二次是因为夫妻二人的粥品店开的红红火火,智英的父亲对比他人对生活产生了满足感,一脸得意。智英的母亲调侃父亲“明明粥品店是我说要开的,公寓也是我买的,孩子们是自己读书长大的,你的人生走到现在的确已经成功,但这绝对不是你的功劳。”并且强调“七比三”的功劳,自己的功劳要更大一些。

《八二年生的金智英》|是什么逼迫金智英走向失去自我的囹圄

电影中智英妈妈得知智英失常,与智英父亲争吵,情绪崩溃

智英母亲是一个很有内涵的女人,却也是一个矛盾的人,一方面,她仍有重男轻女任劳任怨的老思想,另一方面又是一个独立坚强,有先进思想的女人。

这样的综合体,以及这样的家庭,为金智英塑造的性格就是:有独立思想,却又不够勇敢。所以,大多数时候,是自己和自己较劲。

这也是为什么顺遂的生活,仍然能将她逼疯的根本原因。


二.社会压力,男女不平等,也是智英失常的推手


“代贤啊,最近智英可能会有些心力交瘁,因为她正处在身体渐渐恢复、心里却很焦虑的阶段。记得要经常对她说‘你很棒’‘辛苦了’‘谢谢你’这些话。”


这是书中第二次对智英失去自我的具体描写。她回到了学生时代,并化身成年轻的车胜莲学姐。

车胜莲学姐已经去世那么多年,金智英为什么会潜意识里把自己当作学姐呢。也许是因为她回忆起美好的大学时代,没有家庭的纷扰,自己在社团工作中也表现优秀,身份地位尚可。那个时候的她是骄傲的。而车胜莲学姐对学妹学弟的照顾无微不至,所以她的潜意识中,借助车胜莲学姐,将自己的委屈疲惫的真实感受向丈夫倾诉出来,企图得到救赎。

《八二年生的金智英》|是什么逼迫金智英走向失去自我的囹圄

希望与失望的交织,让智英更加崩溃


金智英的失常,来自于毕业后面对真实世界的无力感。

刚毕业的智英踌躇满志,但是重男轻女的职场,却给了她极为响亮的一巴掌。明明自己很优秀,可面试却屡屡碰壁,而且还要忍受不同的男性面试官的骚扰和暗示,这都让单纯而内向的智英心力交瘁。

工作中智英非常努力,工作成绩有目共睹,可仍然逃脱不了身为女性晋职困难的窘境。她委屈,不服气,可又斗不过这个社会。

性骚扰,职场中男女同工不同酬,女性就业歧视等等,都让智英感觉到时刻处于迷雾之中。无论自己如何努力,都不会实现自己的目标。

《八二年生的金智英》|是什么逼迫金智英走向失去自我的囹圄

智英的笑容越来越沉重

特别是智英离职后,她的前同事来到家中做客,所讲述的工作单位之后发生的事情:那里出现了偷窥狂,女卫生间被安装了监控器,拍下了女性如厕的视频,并分享给了单位的男性同事们。

明明是偷窥狂的错误,可是在女性地位低微的社会环境中,所有的罪责都会被推到女人身上。事件发生后,有的女员工辞职,有的女性靠药物维持精神状态,有的女性甚至需要去看心理医生。可她们的老板却因为利益不愿起诉偷窥的男性!


《八二年生的金智英》|是什么逼迫金智英走向失去自我的囹圄


比如智英高中时遇见变态狂,最该给予温暖的智英父亲,却在埋怨是智英的裙子太短,是智英太吸引人注意,一切都是智英的错误。这就是女性的悲哀。

这像极了我们现今的社会,一些女性遭受不公平待遇甚至不乏侵害时,部分网民的言论:苍蝇不叮无缝的鸡蛋,她穿的那么暴露一看就不是个好女人,她那么晚出门她活该出现意外,她出去喝酒就该想到结果·····

什么才是女性应该得到的结果呢?不该是强大保护弱小吗?不该是出现意外之后对女性的同情与关爱吗?究竟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大环境中竟然有太多的人迷失了。

在这种环境下,坚强和勇敢好似讽刺词一般,又岂止是智英这一个人受到伤害的推手呢。


三.过于敏感,容易走向极端


想反驳的话,从来都只是在心里想想。

很小的事情,也会勾起心弦的震动。

从她的每一次失去自我便可以看出来端倪。

这是金智英从小到大逐渐塑造起来的性格,有话说不出口,便逐渐压在心底。


《八二年生的金智英》|是什么逼迫金智英走向失去自我的囹圄

智英是不快乐的,因为生活逼迫她需要有个儿子


例如大学时期,失恋后的金智英在一次社团活动时,偷听到了另一位学长对她的评价:被人嚼过的口香糖。她因为这句话彻夜难眠,内心很不是滋味。第二天面对学长若无其事地问她“昨晚没睡好”时,她很想让学长难看回答“口香糖睡什么觉”,但却咽了回去。

在工作期间,被部长劝酒时,明明不愿喝酒,却不敢拒绝。在部长反问“这里这么多男人,有什么好怕的”时在心里说“我最怕的就是你们”。

智英很多的话不愿说出口,常常心里惊涛骇浪,表面却波澜不惊。这样的结果,就是她越来越敏感。

二人结婚时,看着郑代贤心急于登记结婚登记书,既开心又期待。但是因为代贤所说的“心态不一样”,却宛如有一根又短又细的针刺向她的内心,因为她不觉得那张纸会改变一个人的心态。

这就好像大雪中的一片小雪花。你觉得它冷,它就会凉一下,你觉得它美,它的美就会一直在记忆里留存。

过于敏感,对婚姻的幸福感没有任何好处。

《八二年生的金智英》|是什么逼迫金智英走向失去自我的囹圄

代贤的一句话,就伤害了智英


当郑代贤提出可以生个孩子时,敏感的智英又一次质问郑代贤“所以你失去了什么”。

智英表达“生了孩子,女人会失去青春、健康、工作、以及同事、朋友等社会人脉,人生规划等等”时,她的绝望感已然出现,她钻进了自己的牛角尖里,日日折磨自己,对生活越来越失去信心。

中国自古以来都强调两个字“豁达”。人生因为豁达才会活得更幸福。过于纠结于细枝末节,人生就会变成压住白素贞的雷峰塔,逐渐崩溃,枯竭。

智英的不表达,只在心里默默嘟囔,与她细致敏感的神经搭配起来,就抻平了一瓶就断的弦,时刻都有断掉的风险。


四. 婚后生活,是压倒金智英的最后一根稻草


有人将金智英的心理疾病归咎于婚姻,但事实上婚姻不过是压倒她的最后一根稻草。

“哎呀,亲家母,其实我们家智英每次过完这种大节日,都会全身酸痛呢!”

“小郑啊,我还没说你呢!每年过节你都在釜山待上好几天,但到我家里的时候呢,屁股都还没坐热就急着走,这次可得待久一点再走啊!”

“亲家公,恕我冒昧,有句话我还是不吐不快:只有你们家人团聚很重要吗?我们也是除了过节以外,没有别的机会可以聚在一起好好看看三个孩子。最近年轻人不都是这样吗?既然你们的女儿可以回娘家,那也应该让我们的女儿回来才对吧!”

这是智英书中第三次具体描绘智英的失去自我,也是本书的开端第一段。

导火索是“妈虫”一词。

在她将孩子送进托儿所,自己去点了一杯打折的咖啡时,有几个喝咖啡的人对她指指点点,并称“我也好想花老公的钱在家带孩子,喝杯咖啡”当听到被评价为“妈虫”时,她溃不成军,落荒而逃。

她崩溃于,我喝一杯咖啡就是妈虫了吗?我花着老公的钱,可我就没有付出吗?!你们都不懂我,凭什么评价我!”

她内心对于社会的不公平感一瞬间爆炸,所有的委屈都倾泻出来。


《八二年生的金智英》|是什么逼迫金智英走向失去自我的囹圄

最伤心的是什么,是不被理解还被认为是矫情吧


电影版中最开始,就将智英的委屈叙述出来。代贤关心智英的手腕疼不疼,智英回答“就是手腕用的太多了,你知道真正伤心的是什么吗?医生说饭是电饭锅煮的,衣服是洗衣机洗的,手腕为什么会疼。”

书中医生说的更多,智英遭受的刺激更大一些。

有些时候,身体的疲惫比起心理的疲惫简直不值一提。

记得在一个综艺节目中,模范夫妻胡可也红着眼含着泪对沙溢说过,“拍戏不苦,辛苦的是你对我的态度。”拍戏怎么能不苦呢,可更累的是丈夫永远是没长大的样子,不知疼惜。

女人要平衡家庭,也要赚钱生活,这种压力并不是男人可以感同身受的。我承认很多男人会不认可现代社会过多标榜女人的付出和伟大,但事实就是如此,每个人都不容易,女人身兼数职,在面临生活压力和老一辈人自以为是的评断时,心态很容易崩塌。

智英在婆婆家的“变身”,一方面是智英的精神有些失常,另一方面也是智英内心深处对生活的不满,对婚后生活偏重于公婆家的生活的不解罢了。

婚前的生活是绷紧的弦,婚后的生活,就是压断琴弦的稻草。诸多原因,智英终究是走到了失去自我的囹圄里,苦苦折磨。

在平静的文字中,我却感受到了智英的苦,智英的疲惫,智英的困惑不解。但是我们不能否定她的坚强。她也努力找寻生活的平衡,她也积极面对生活,她也会利用有限的时间找可以赚钱的工作,甚至她的精神状态不好,也愿意配合丈夫进行治疗。她在努力找寻自己的道路上一直在努力。

《八二年生的金智英》|是什么逼迫金智英走向失去自我的囹圄

我也要称赞她的丈夫金代贤,因为他对女性的尊重和理解。有一段对话让我印象深刻:智英想找一份工作帮助家庭解决经济紧张的状况,可代贤却很认真的问,这是你喜欢的工作吗?

“当然,人不可能只做自己想做的事,但是智英啊,我现在就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可是我做着自己喜欢的事,却害你不能做你喜欢的事,现在甚至还要让你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我真的做不到。”

好的男人是希望自己的爱人可以和自己共同成长,做自己爱做的事情。而不是折断女人的翅膀,还要埋怨女人不会飞翔。

《八二年生的金智英》|是什么逼迫金智英走向失去自我的囹圄

新生的光芒


结语


这本书被改编成电影,于2019年上映,引起了很多女性的共鸣。

电影里的故事要比书中的故事更加丰满,包括婆媳矛盾,以及郑代贤的温暖与体谅。电影中的金智英要比书中的她更加勇敢,她会去联络工作,会找寻梦想,最终走向了写作之路。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的镜头是她有勇气去和那些说她是“妈虫”的人去战斗,不再压抑自己的本心。

《八二年生的金智英》|是什么逼迫金智英走向失去自我的囹圄

金智英的战场,金智英的蜕变


艺术源于生活,也高于生活。电影版对比原著来讲贴合度很高,但仍比书中的世界更加立体、丰富多彩。如果有机会,希望读者们书和电影都看一看,很有意义。

电影的评分两极化,男性评分低至1.45,女性评分高至9.19,甚至有些男性对扮演金智英的女演员谩骂“你可以滚了!神经病!韩国的男人真累!”

在我们中国,也有这种现象,当某一个女性站出来探讨一下当今女性的艰难与伟大时,也会有很多男权主义者站出来咆哮“这是每个女人的使命!自古女人都是这么过来的,现在的女人为什么要这么矫情。”

这些观念,要改变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但是疼爱妻子,理解妻子,却是每个丈夫需要履行的责任。


作者:习习白,愿做一个温暖的自己,温暖大家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