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就青山綠水新畫卷

森林興則生態興,生態興則文明興。近年來,臨江市認真貫徹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堅持"生態立市"戰略不動搖,以爭創國家森林城市為目標,大力推進國土綠化建設,努力增加森林資源總量,提高森林質量,全面提升國土綠化水平,全市森林資源總量不斷增加,森林覆蓋率達到86.8%。一副生機勃勃、活力無限、綠意盎然的綠色畫卷正徐徐展開。

全民植樹,共同播撒綠色的希望。

每年植樹節,臨江市都發起不同主題的植樹造林活動,副縣級以上領導幹部帶頭參加義務植樹,全市幹部群眾和社會力量踴躍參與。

道路兩旁、河流兩岸、山上山下,植樹隊伍隨處可見。挖坑、填土、運苗、灌溉,一棵棵挺拔的小樹苗在春風中搖曳,臨江人民用勤勞的雙手植樹造林,讓綠色成為家園永恆的底色。

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不斷增強,近年來,社會力量參與植樹造林活動的熱情日漸高漲,廣大志願者和志願團隊親手植下一株株愛心樹,匯聚起全民共建綠色家園的強大力量。

廣大市民們還用飽含深情的文字、圖片和視頻記錄下全民參與的熱烈場景,表達對建設幸福新家園的美好願景。

近三年,全市完成跡地更新5190畝;森林撫育3000畝;特殊及珍稀樹種培育3940畝;城區綠化158畝;省級綠美示範村屯3個;義務植樹31萬株,盡責率皆在85%以上;新建義務植樹基地5個;天然林保護工程78萬畝,國家級重點公益林140萬畝;封山育林3萬畝;公路綠化長度244公里;江河綠化17公里;建設森林示範小鎮1個。城市新增綠地23.5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由12.18%增加到39.91%,人均擁有綠地面積由9.1平方米增加到21.77平方米,城市綠化實現了由量到質、由點及面的戰略升級,城鄉處處綠樹成蔭,綠浪湧動。

繪就青山綠水新畫卷

造林和保護同步推進,持續推進生態建設。

對毀林種參、非法侵佔林地等破壞森林資源違法犯罪進行嚴厲打擊,並始終保持高壓態勢,從源頭上遏制了涉林違法犯罪行為,生態環境得到進一步淨化,生態資源得到有效恢復和保護。

在堅持依法治林的同時,認真抓好造林質量,嚴格落實管護措施和責任,把新植林帶苗木的管護工作作為緊要任務抓緊抓好,做到造林、管護兩同步,確保栽一片、活一片,鞏固我市造林綠化成果。

同時,通過科普場館基地等生態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和全民義務植樹、城市綠地樹木認種認養等生態文明示範活動的開展,普及生態知識,弘揚生態文化,增強市民的生態綠化意識。

充分發揮新聞媒體引導作用,大造輿論聲勢,營造濃郁氛圍,不斷提高全民綠化意識,充分調動社會各界參與植樹造林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繪就青山綠水新畫卷

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建設更美好的綠色家園。

2020年,計劃完成基地更新718.13畝;林地清收補植重造5500畝;特殊和珍惜樹種培育533畝;一般造林1510畝;工資填還林115.35畝;鄉村公路綠化9公里;江河綠化1.5公里;村屯綠化5個;義務植樹10萬株。同時,根據本市生態建設情況,用本級資金70萬元在多年放牧場、還林困難地區採用栽植大苗實施造林150畝,目前苗木準備和地塊已全部落實到位。

通過大力實施植樹造林活動,臨江市榮獲"中國最美縣城""國家生態功能試驗區""國家珍稀樹種培育示範縣""全國綠化模範單位""2017年全國森林旅遊示範市縣""中國深呼吸小城""中國長壽之鄉""珍稀樹種培育示範縣"等多項國家級榮譽,國家森林城市創建正快速有序推進。

繪就青山綠水新畫卷

如今的臨江,街道兩旁樹木鬱鬱蔥蔥,生機無限。江心島公園綠樹成陰,鳥語花香,如世外桃源。草坪、花壇裝點著廣場、道路、小區各個角落。城市被青山環抱,悠悠鴨綠江水繞城而過,市民們在城市中如在畫中游,外地遊客更是為她的美麗而驚歎,處處彰顯綠色發展理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