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剖析:挖掘數據下的欺騙性,解讀英格拉姆和塔圖姆小前鋒之爭


深度剖析:挖掘數據下的欺騙性,解讀英格拉姆和塔圖姆小前鋒之爭


引言:

在古龍先生筆下,百曉生的《兵器譜》根據武林中人的兵器、武功進行綜合戰鬥力的排名。BBC曾經專門發文對人們喜歡看各種榜單的原因進行分析,他們認為:這種不囉嗦易於消化的排行榜,給人帶來一種簡易的結果,勝負強弱一目瞭然,同時帶有一種權威性。

可是,揭開這種權威性、壓制性的數字排名,隱藏更深的是實力的伯仲之間,甚至是以下克上的不確定性。實際上,百曉生的《兵器譜》中,大量存在以下克上的情況。

最近,美國媒體列出了現役球員各年齡層次的最佳球員,其中在22歲組最佳球員是塔圖姆,備選項是英格拉姆。巧合的是,兩人在位置上都是小前鋒,並且都和已故的NBA傳奇巨星科比有著很深的淵源。

英格拉姆在2016年以榜眼的身份加入湖人,那一年科比剛剛退役,湖人將英格拉姆視為未來之星,承襲了科比的衣櫃,儘管模板是杜蘭特,打法上卻和科比有著高度的相似;塔圖姆在參加選秀之前,科比就曾建議魔術師以榜眼籤選擇塔圖姆,但湖人用此籤選擇了朗佐·鮑爾,塔圖姆最終加入了湖人的死敵凱爾特人,這並沒有妨礙兩人的關係,塔圖姆在2018年休賽期曾拜師跟隨科比訓練。所以,關於兩人的爭論,也可以看做是兩位科比門徒的比較。

儘管現代籃球在打法上,位置已經日趨模糊,但不同位置球員之間的比較仍然具有很多不確定因素和主觀性。相同的位置也讓英格拉姆和塔圖姆之間的比較更直觀、更具有效性,我們下面就嘗試從現代籃球的角度對兩人的進攻、防守、球隊文化以及數據的欺騙性,對兩人進行全面的解讀。


深度剖析:挖掘數據下的欺騙性,解讀英格拉姆和塔圖姆小前鋒之爭


一、英格拉姆和塔圖姆是勢均力敵的對手,還是強弱懸殊的對決

1、進攻潛力

兩人之所以在如今被拿來相互比較,很大程度上源於本賽季相比上賽季突飛猛進的進攻能力,兩人最終都入選了2020年NBA全明星替補陣容,這也標誌著,經過兩三年的時間,兩人已經從一塊璞玉逐漸雕琢出一個模糊的形狀,具備了相互比較的有效性。

本賽季,英格拉姆出戰56場,在場均34.3分鐘的上場時間裡,得到24.3分6.3籃板4.3助攻,投籃命中率46.6%,場均三分投籃6.3次,命中2.4個,三分球命中率38.7%,罰球命中率85.8%。相對於上賽季在湖人的表現,發生了全方位的改變,在上賽季,英格拉姆出戰52場,場均33.8分鐘的時間,能夠得到18.3分5.1籃板3.0助攻,投籃命中率49.7%,場均三分投籃1.8次,命中0.6個,三分命中率33%,罰球命中率67.5%。

從數據上看,無論是三分球場均出手和命中、罰球命中率、得分,本賽季的英格拉姆都有著巨大的進步,籃板和助攻也有著一定程度的進步,這也符合了選秀報告對他的預測:有著2016屆新秀最強潛力(得分10),擅長投籃,只是身體過於瘦弱,進入聯盟時需要適應NBA級別的強度和三分線。

我們再來看一下塔圖姆的數據,本賽季塔圖姆出戰59場,場均34.6分鐘的上場時間,能得到23.6分7.1籃板2.9助攻,投籃命中率44.8%,場均三分投籃7.1次,命中2.8個,三分命中率39.8%,罰球命中率80.6%。

相對於上賽季的表現,各項數據也得到了大幅度的增加,在上賽季,塔圖姆出戰79場,場均31.1分鐘的出場時間,能得到15.7分6.0籃板2.1助攻,投籃命中率45%,場均三分投籃3.9次,命中1.5個,三分命中率37.3%,罰球命中率85.5%。

從數據上看,除了罰球命中率隨著罰球個數的增加出現一點下降,三分球隨著出手次數的增加,命中率也在增加,具備了更加穩定的外線投射能力,投籃命中率並沒有隨著球權增加出現大幅下滑,籃板能力不錯,助攻稍弱。

本賽季的英格拉姆和塔圖姆,隨著愈發適應NBA的對抗和投籃,都展示出了高順位新秀應有的進攻潛力,順應了小球時代對於一名鋒線球員所要求的投籃與三分能力,堪稱聯盟22歲一檔最突出的兩名小前鋒。

2、目前的進攻能力對比

從兩人本賽季數據對比來看,英格拉姆回合佔有率為27.6%,場均投籃出手18次,命中8.4球,得到24.3分6.3籃板4.3助攻,投籃命中率46.6%,場均罰球5.9個,命中5.1個,罰球命中率85.8%,三分出手6.3次,命中2.4個,三分命中率38.7%,有效命中率53.4%,真實命中率59%。

塔圖姆回合佔有率27.9%,場均投籃18.9次,命中8.5球,得到23.6分7.1籃板2.9助攻,投籃命中率44.8%,場均罰球4.7個,命中3.8個,罰球命中率80.6%,三分出手7.1個,命中2.8個,三分命中率39.8%。有效命中率52.3%,真實命中率56.2%。

有效命中率是一種結合兩分球和三分球綜合來計算球員效率的數據,真實命中率則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結合了罰球數據。

根據這些數據來看,兩人的回合佔有率相差不多,英格拉姆除了三分球命中率稍弱,各項命中率均高於塔圖姆。

有效命中率和真實命中率則表明,儘管塔圖姆三分球出手更多,命中率更高一些,但是效率卻仍然低於英格拉姆,這也說明了英格拉姆具有更好的投籃和造殺傷能力。

從兩人的籃板球上來看,英格拉姆6.3籃板裡,有5.4個後場籃板,0.9個前場籃板,塔圖姆7.1個籃板裡,有6.1個後場籃板,1.0個前場板,這表明,兩人都並非擁有爆炸級彈跳力的球員,拼搶籃板球都處在平均水平左右,更多是依靠身高、臂展和手感打球。

從助攻上看,塔圖姆場均2.9助攻,同時有2.2次失誤,助攻失誤比為1.3;英格拉姆場均4.3個助攻,同時有3.1次失誤,助攻失誤比1.4。在兩人助攻失誤比差不多的情況下,英格拉姆場均助攻數優於塔圖姆,結合目前兩個球隊的整體狀況,英格拉姆的助攻更具價值,更能說明其全方位發展的組織前鋒能力。

從出手區域上看,英格拉姆目前為止,投籃出手1006次,其中三分線外出手354次,中距離出手295次,禁區出手357次,分別佔比35.1%、29.3%、35.4%,九個區域裡,有三個區域高於聯盟平均水平,五個區域處在聯盟平均水平,一個區域低於聯盟平均水平;塔圖姆本賽季為止,投籃出手1113次,三分線外出手420次,中距離出手242次,禁區出手447次,分別佔比37.7%、21.7%、40.1%,四個區域高於聯盟平均水平(全部三分險之外),四個區域聯盟平均水平,兩個區域低於聯盟平均水平。

相對而言,英格拉姆的出手區域相對更平均一些,既有小前鋒的突破,且禁區內得分效率58.8%高於塔圖姆的53.2%,突破得分效率更高,也沒有絕對的投籃弱點,塔圖姆則更擅長三分線外投籃,比較符合小球時代的特點。

從兩人的進階數據上看,塔圖姆進攻效率112.4,助攻比率11.3,回合數100.6,對比賽的貢獻值為14.3;英格拉姆的進攻效率109.9,助攻比率15.5,回合數104.9,對比賽的貢獻值13.2。

通過基礎數據和進階數據對比,我們可以發現,出現了完全相反的兩種情況,英格拉姆基礎數據更好,進階數據卻更差。這主要是因為球隊對球員的拖累,塔圖姆所在的凱爾特人,目前排名東部第3,擁有杰倫·布朗、沃克、海沃德等多個強點,首發五人本賽季全部得分上雙,最低場均得分是斯瑪特的13.5分。

英格拉姆所在的鵜鶘隊,目前排名西部第10,賽季初傷兵滿營,陣容嚴重不整,可靠的進攻點只有英格拉姆和霍勒迪兩個點。

在進攻端,塔圖姆的融入起到了錦上添花的作用,而英格拉姆所在的鵜鶘,由於缺少穩定的攻擊點,需要始終面臨對手防守的重點照顧。

這一點,我們可以從兩人對陣東西部聯盟前四球隊的表現看出,我們都知道,目前NBA現狀大多數球隊攻強守弱,但並沒有改變“防守決定球隊上限”的格局,目前聯盟防守效率排名前四的球隊,恰恰是東西部分別排名前四的球隊。

本賽季,凱爾特人和東西部排名前四的球隊對陣14次,塔圖姆總計出手268次,命中140球,投籃命中率52.2%,遠高於賽季平均投籃命中率;鵜鶘隊和東西部排名前四的球隊對陣18次,總計出手357次,命中154球,投籃命中率43.1%,遠遠低於賽季平均投籃命中率。

這說明,對於一隻防守強隊來說,對於重點球員的照顧是密不透風的,英格拉姆和塔圖姆所面對的防守也是完全不同的,這也正是英格拉姆進攻效率要比塔圖姆差的原因。而比賽的貢獻值差不多,則說明了兩人在場上的影響力是相似的,從這一點上來說,鵜鶘隊顯然拖累了英格拉姆,凱爾特人則幫助塔圖姆變的更加優秀。


深度剖析:挖掘數據下的欺騙性,解讀英格拉姆和塔圖姆小前鋒之爭


3、進攻分析

拋開兩人的數據對比,從場上的表現來看,兩人相對於上賽季都完成了某種進化。

英格拉姆本賽季改變了上賽季一味殺籃下的打法,偏古典的中投,讓人看到了歷史的影子,同時,三分球開發更是讓人眼前一亮。目前的英格拉姆,具有殺到禁區造殺傷的能力,也有聯盟平均水平以上的投籃能力。在打法上,更偏向於突破後的後仰跳投,或者科比式的背身單打接後仰跳投,只是,由於身體仍然偏瘦,會過度依賴於投籃手感。

塔圖姆本賽季也脫胎換骨,三分線外堪稱最大的驚喜,從目前打法上看,更符合小球時代的得分手要求,在投籃上,能夠很好的利用擋拆配合,持球三分投籃要優於英格拉姆,但在中投偏弱,很少見到背身單打,從進攻區域上,需要進一步的開發。

從目前兩人的進攻上來看,兩人展現出了不同的特點,英格拉姆偏古典式的打法,有些科比的風韻,其所在的球隊較弱,反而更加凸顯出其穩定的得分能力;而塔圖姆則更偏向於皮爾斯的打法,更適應小球潮流,在一個好的進攻體系內,為球隊帶來的幫助非常大。

兩位球員在進攻上,目前看更像是勢均力敵的東邪西毒,互有優缺點,不相伯仲,但是,距離成為詹姆斯、杜蘭特、萊昂納德式的殺手,還需要進一步增強。


深度剖析:挖掘數據下的欺騙性,解讀英格拉姆和塔圖姆小前鋒之爭


二、全方位分析兩人的防守能力

本賽季為止,凱爾特人隊的防守效率為106.2,排名聯盟第4,塔圖姆的個人防守效率為102.1,排名聯盟第21位,淨效率為10.3,排名聯盟第18位。

鵜鶘隊防守效率為111.6,排名聯盟第20,英格拉姆的個人防守效率為113.8,排名聯盟第303位,淨效率為-3.9,排名聯盟第232位。無疑,從球隊的整體防守和個人防守效率上看,英格拉姆都要明顯弱於塔圖姆。

在NBA的數據統計中,有一項數據是DIFF%,它表示的是對方在你的防守下,命中率的下滑量,這個數值越低,說明防守人在限制懟位球員命中率方面做的越好,這項數據通過DFG%(限制對手命中率)-FG%(投籃命中率)獲得。


深度剖析:挖掘數據下的欺騙性,解讀英格拉姆和塔圖姆小前鋒之爭


在塔圖姆對位的球員中,在他的防守之下,對手的整體命中率下下降了2個點,三分球命中率下降了0.6個點,兩分球命中率下滑了1.9個點,限制對手6英尺之內命中率下降0.4個點,10英尺之內命中率增加0.4個點,15英尺之外對手的命中率下降1.2個百分點。


深度剖析:挖掘數據下的欺騙性,解讀英格拉姆和塔圖姆小前鋒之爭


在英格拉姆對位的球員中,在他的防守之下,對手的增體命中率上漲了0.6個點,兩分球命中率增長1.1個點,三分球命中率增長0.5個點,六英尺之內命中率下降2.9個點,10英尺之內命中率下降0.3個點,15英尺之外命中率上漲1.6個點。

這一組數據的對比,將兩人在防守上的特點體現的淋漓盡致。

從兩人的個人全方位防守數據上可以看出,塔圖姆對與中投的防守不好,而英格拉姆對於突破和中投的防守顯然更擅長,這主要源於其雖然守弱,卻修長的身材,他的身高雖然比塔圖姆矮兩釐米,臂展卻比塔圖姆長了10釐米,這意味著只要伸開胳膊,就可以有效干擾對手投籃,這一點從兩人拼搶數據上可以看出。

英格拉姆本賽季場均干擾兩分投籃4.5次,干擾三分投籃3.9次而塔圖姆本賽季干擾兩分投籃3.7次,干擾三分投籃3.4次,這正是臂展覆蓋產生的效果。

而英格拉姆在兩分球、十五英尺之外,對對手命中率的影響不如塔圖姆的原因如果看過兩人的比賽就能夠了解,鵜鶘堪稱是聯盟防擋拆能力最差的球隊之一,無法有效完成現代籃球需要的無限換防。

而十五英尺延伸至三分線外的區域,恰恰是對方的擋拆發起位置,英格拉姆無法有效的對擋拆進行破解,球隊也無法有效換防,導致在這兩個位置區域,無法有效利用長臂干擾對手投籃。

對英格拉姆和塔圖姆來說,兩人都不是絕對優秀的防守人,塔圖姆身體強壯,速度不足,對待身體強壯的人能有效遏制,卻無法對後衛形成威脅;英格拉姆身材修長,臂展覆蓋區域大,卻容易陷入到犯規困擾,源於其過度利用長臂干擾對手,防守卡位時也容易被攻擊。從防守上來說,雖然防守效率相差很多,但個人對於干擾對位球員的能力相差無幾。


深度剖析:挖掘數據下的欺騙性,解讀英格拉姆和塔圖姆小前鋒之爭


三、關鍵時刻數據對比與成長軌跡,揭秘數據欺騙性背後人們的傾向性選擇

從兩人在最後五分鐘的數據,我們來看一下兩人的表現,英格拉姆在最後五分鐘,場均3.6分鐘時間,貢獻2.4分0.7籃板0.2助攻,投籃命中率36.1%,三分命中率28.6%,罰球命中率70.4%,正負值-3.7。

塔圖姆在最後五分鐘,場均3.3分鐘時間,得到2.8分0.4籃板0.4助攻,投籃命中率54%,三分命中率39.1%,罰球命中率78.3%,正負值0.7。

通過數據對比,我們發現在這一項上,塔圖姆的數據要比英格拉姆更好,這和兩隊的環境有很大的關係,鵜鶘隊新人多,球權分配的問題至今仍未解決,本賽季鵜鶘關鍵時刻百回合輸給對手23.3分,是全聯盟所有球隊最差表現,反映到球場上,每個球員都想成為終結點,大量嘗試三分投籃,而非最有效的兩分投籃。

綜合球隊的情況來看,塔圖姆關鍵時刻的數據並不會比英格拉姆更好,兩人都處在快速上升期之中,還沒有成為隊中絕對的大當家,想要成為詹姆斯一樣終結比賽,還需要很長時間。

兩人無論在各項數據上都如此接近,或者互有春秋,為什麼會造成人們認為塔圖姆優於英格拉姆的想法呢?

從兩人進入聯盟的成長軌跡上看,英格拉姆要比塔圖姆更艱難一些,頂著榜眼頭銜進入聯盟的英格拉姆,在湖人的首個賽季僅能貢獻9.4分4.0板2.1助攻,這個數據在名宿雲集的湖人,自然被冠上了“水貨”的帽子,後面兩年雖然有所增長,卻還是不能達到人們的預期,就在所有人認為英格拉姆將會一直水下去的時候,他終於在鵜鶘迎來了爆發。

可是,性格低調內斂的他,在洛杉磯就沒能好好把握機會宣傳自己,場上也不夠有表現欲,加上鵜鶘本賽季的表現,這些都導致了人們對他的質疑。

反觀塔圖姆,以探花身份進入聯盟後,第一個賽季交出了13.9分5.0籃板1.6助攻的表現,雖然不能算是極為突出,但入選了2017最佳新秀陣容一陣,也跟隨球隊進入了季後賽,偶有亮眼表現,加上科比等名宿的賞識,塔圖姆很快得到了“科比門徒”的認可。

數據的欺騙性,也正是造成很多人認為兩人差距懸殊的原因,事實上,兩人的年齡都是22歲,從進攻、防守、影響比賽程度來說,也不相伯仲,如果按照目前的軌跡走下去,兩人或許會成為一生之敵。


深度剖析:挖掘數據下的欺騙性,解讀英格拉姆和塔圖姆小前鋒之爭


總結:

從英格拉姆和塔圖姆的對比,我們可以發現,英格拉姆的投籃手感更好,身高臂長的他,組織能力優秀,隨著身材和投籃穩定性的進一步增強,未嘗不會成為杜蘭特式的選手,只是,我們需要對其抱有足夠的耐心,正如郭靖一樣,走的慢並不代表未來的成就小。而對塔圖姆來說,雖然被眾多的科比門徒欣賞,但打法上和科比的差別很大,身體強壯的他,更快的適應了NBA的節奏,只是,需要戒驕戒躁,進一步加強自己的中投能力和組織能力。

從目前看,兩人的確是22歲一檔最優秀的兩位球員,但想要成就偉大,即使強如科比,也要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只有這樣,才能迎來屬於自己的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