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自忠在臨沂

臨沂戰役,是著名的臺兒莊戰的一場序幕戰。它與臺兒莊戰役一樣,是國民黨軍隊守衛徐州(即徐州會戰)的一次重大外圍戰鬥。此次戰役的勝利,為震動國內外的臺莊大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938年2月22日莒縣失守後,日軍第五師團之第二十一旅團長坂本率領約3個步兵聯隊、1個野炮兵聯隊、1個山炮兵中隊以及偽軍“山東自治聯軍”劉桂堂(劉黑七)部,共2萬餘人,開始向臨沂進犯。

國民黨山東省第三區行政督察專員兼臨沂城防司令張裡元,深知所部保安隊難拒銳敵。於日軍佔領濰時,即向第五戰區急電求援。2月初,第五戰區長官司令李宗仁電令駐守東海、連雲港一帶的第三軍團龐炳勳部,火速赴臨沂堅守,以保衛徐州。

龐部原駐防於河北,1937年10月在滄縣抗擊日軍後,奉命調至徐海地區擔負警備任務。軍團長兼四十軍軍長龐炳勳,字更陳,河北省人。該部名義上為軍團,但軍團部實無編組,僅有四十軍之第三十九師。該師(師長馬法五、副師長劉世榮)下轄2個步兵旅和1個補充團,此外尚有炮、工、輜、通各一個營。一一五旅:朱家麟任旅長、黃書勳任副旅長;一一六旅:李運通任旅長、崔玉海任副旅長;補充團:李振清任團長。龐部總共13000餘人。

龐軍抵臨沂後,首先部署好兵力:軍部及三十九師師部駐城南關的三鄉師校園內;一一五旅駐城東之相公莊;一一六旅駐城北諸葛城;補充團于軍部附近;騎兵於相公莊以東地區。爾後,於察看地形畢,命一一六旅火速在沂河東湯頭、葛溝一帶構築工事,並從白塔起至城東九曲順河修築陣地。面對強敵壓境,全體將士摩拳擦掌,義憤填膺,誓殲倭寇。當敵圍攻莒縣時,龐即令一一五旅旅長朱家麟率二二九、二三O團前往增援。莒縣失守後,日軍於3月2日逼近湯頭(臨沂東北60華里)。

3月3日,日軍與當地國民黨守軍一一六旅之二三二團接觸。龐部在由青島撤退的海軍陸戰隊沈鴻烈部的協同下,與敵“苦戰經周、損失頗巨”,被迫放棄湯頭。湯頭不守,其以南地區情勢驟緊,臨沂城亦覺唇亡齒寒。龐炳勳一面命一一六旅的二三一團堅守拖住敵人主力,一面從垛莊調回補充團,由葛溝以北抄襲敵之右側背。同時又從相公莊調一一五旅二二九團沿湯河北上以抄襲敵之左側背。二二九團第三營進至銅佛官莊時,與敵遇並展開激戰,營長汪大章以下80餘人壯烈犧牲。

3月10日,日軍“約八、九千人,騎兵四、五百人”,在“戰車20餘輛、裝甲車60輛、飛機十餘架、炮30餘門”的強大火力掩護下,開始向臨沂猛攻。臨沂前線,連電告急。第五戰區在烈焰燃眉之際,不得不急忙電令五十九軍增援臨沂。為了協調四十軍與五十九軍作戰,特派第五戰區長官司令部參謀長徐祖詒(徐燕謀)赴臨沂前線督戰指導。

五十九軍軍長張自忠,字藎忱,山東臨清人。該軍轄三十八、一八0兩個師,連同軍、師直屬部隊共26000餘人。三十八師(師長黃維綱)轄一一二旅(旅長李金鎮)、一一三旅(旅長李九思)、一一四旅(旅長董升堂);一八O師(師長劉振三)轄二十六旅(旅長張宗衡)、三十九旅(旅長祁光遠)。當時,張軍正在滕縣向濟寧、州一線敵人進攻,接令後,當即乘火車至嶧縣,然後以急行軍速度星夜兼程,於12日抵達臨沂北郊沂河西岸,厲兵稱馬,枕戈以待。

第二天,與龐軍取得聯繫後,張自忠進城與龐會見。在徐祖詒主持下,雙方商討破敵方案。龐意固守,張意則主動發起攻擊。他說,我以急行軍到此,本宜稍事休息爾後再戰,但強敵壓境,我軍以劣勢裝備與現代化裝備之敵寇作戰,必須出其不意,打破常規,利用近戰方可奏效。兵貴神速,今夜應立即行動。經再三磋商,最後,徐、龐二將軍亦表示贊同。

3月13日子夜,五十九軍運動到劉家湖、崖頭、石家屯一線後,強渡沂河,於14日拂曉佔領了河東沿岸。按照軍部下達的命令,三十八師之一一二、一一三旅主攻湯坊崖、白塔、沙嶺子一線,一一四旅為預備隊;一八O師之二十六旅主攻郭太平、徐太平、亭子頭一線,三十旅為預備隊。是日晚,五十九軍參戰部隊進至亭子頭、大太平一線。“一夜之間,殲敵逾千”,爾後由沙嶺子北向羅家官莊方面迂迴攻擊。沂河東岸的四十軍,14日晚進佔了相公莊,從正面向敵進行反擊,於15日早晨佔領了鄭寨子、黃家屯、東、西沈莊、柳杭頭,並派騎兵從右翼回董家官莊、湯頭一線。

16日,“敵新增加一旅團從湯坊崖西渡河向崖頭、劉家湖、苗家莊、釣魚臺一線猛攻,並以飛機十餘架轟炸。三十八師沉著應戰,正激戰中”。與此同時,“一八0師將亭子頭之敵肅清,向東西水湖崖等處攻擊”。在城北茶葉山、船流、釣魚臺等處激戰中,三十八師傷亡約2000人,但官兵士氣奮發,終將敵擊退。為預防敵人突破起見,已將渡河一部改為守勢,大部由東調集至釣魚臺方面,準備向敵展開側擊,並向北推進。

“敵機在城內西南方面轟炸,毀民房千餘間,傷亡居民百餘人”

17日,張龐兩軍發起總攻,從東、南、西三面夾擊湯頭、傅家赤草坡附近之敵。

18日,“臨沂方面之敵約3個聯隊被完全擊滅,殘敵大部向莒縣方向,一部向北潰退”,“此役敵傷亡過半。我軍並在劉家湖擊斃敵聯隊長長野裕一郎大佐一名,牟田九次中佐一名及大隊長一名”。爾後,五十九軍向湯頭,四十軍向傅家赤草坡分途追擊。“繳獲敵械彈、給養、裝具文件甚多”,敵“以載重汽車運回莒縣屍體約一百軍車,其不及運回,就地掩埋者達七、八百具”。據統計,是日共殲敵3000餘人。

此次總反攻,重創敵寇,取得了臨沂戰役開戰以來前所未有的輝煌戰績。勝利的消息傳出後,得到蔣介石和李宗仁的傳令嘉獎,除張龐各記大功一次外,張自忠被提升為第二十七軍團軍團長(仍兼五十九軍軍長)。

徐祖詒見五十九軍傷亡太大,當日晚命該部轉向費縣休整。

22日,龐部(張軍一旅屬之)迅速掃除湯頭附近之敵後以一部向莒縣方向追擊,主力則集結於湯頭附近,並對水、蒙陰方面實行警戒。敵汽車30餘輛,滿載傷兵,僅莒縣城內即留有五、六百名。

23日,敵之增援部隊4000餘人,會同莒縣、湯頭之殘敵,猛烈向四十軍陣地反攻,炮火晝夜不停。由於五十九軍已於19日去費縣,龐軍應戰不支,被迫退至城東桃園、黃山一帶防守,因連日激戰,將士十分疲憊,“傷亡甚重,現剩有戰鬥兵計一一五旅全旅五、六百人,一一六旅八百餘人,補充團亦七百”。“軍、師部即一連之預備隊亦無”,不得不將軍屬特務營、學生隊等組織起來投入戰鬥,臨沂城危在旦夕!

24日,敵機9架先後到龐軍陣地大施轟炸,敵炮9門(內有重炮)竟日射擊不停,以午後更烈。日軍4000餘人在火力掩護下,對四十軍展開全線攻擊,攻擊的重點尤側重兩翼:攻右翼埠前店之敵三、四百人,當即被擊退;攻擊左翼三官廟之敵五、六百人,迫近陣地前僅一二百米,被擊斃甚眾。為確保臨沂並解危於龐軍,張自忠部於本日回師增援,在韋家屯、桃園等地與敵進行激戰。

25日,午後,張軍東渡沂河,佔領桃園。

26日,日軍1000餘人,在十幾門大炮掩護下,繞道轉至臨沂西北義堂一帶,以環攻取城,張軍急派重兵於城西娘娘廟至大嶺一線佈防。攻擊三官廟之張軍一部,因損失極大,亦停止了進展。敵佔領營子、乾沂莊、沙埠莊等村莊後不敢再行冒險,而設在古城之張軍軍部,此刻受到義堂方面敵之威脅。

龐軍兵力損失過巨,已失去戰鬥力,雖強守九曲店、小李家莊、沭埠嶺、黃山一線,但河東陣地很難支撐,臨城處在敵炮火有效射界之內。

27日,當面之敵從早7時開始向古城南沙埠莊、小嶺、北道攻擊。同時,敵之一部從蒙陰南下,襲擊臨沂西南的朱陳鎮。龐軍以三十九師一一六旅副旅長崔玉海率劉富生之二三一團會同張裡元部保安團守城,餘皆撤至城南地帶,軍部移至九曲至黃山一線。

28日,敵“增加千餘人,炮十二、三門,附以飛機往復轟炸,密集炮火射擊,村中房屋被炮火焚燒,煙焰瀰漫”。五十九軍與敵展開血戰,為節省兵力,在七德、前後七里屯、前後崗頭一帶修築了陣地固守。

29日,敵猛攻前、後欽宿,五十九軍與敵3次爭奪,喋血抗敵,前赴後繼,斃敵逾百。

第五戰區派駐在海州的第五十七軍繆澂流部王肇治旅赴臨沂增援,於本日晨到達東高都。午後,徐祖詒偕王到張之軍部,經研究後,王旅於晚7時向城西北的十里鋪前進,並向大、小嶺方向出擊。湯恩伯部騎兵團來臨增援,於午後抵達城西鬍子峪,奉令向義堂以北地區進攻。敵連日傷亡千餘人,向湯頭退卻。晚10時許,五十九軍官兵同仇敵愾,猛烈出擊,當面之敵受創,“損失頗巨”,向北退卻。此時,王肇治旅沿沂河,湯部騎兵向艾山、義堂一帶追擊,是日晚,由於臺兒莊方面敵第十師團之瀨谷旅團戰況吃緊,坂本旅團主力兩個步兵聯隊和1個野炮兵聯隊,匆忙馳援臺兒莊,僅留1個聯隊步兵和少數炮兵在臨沂,與張龐兩軍對峙。至此,五十九軍“傷亡達萬餘人”。4月21日,國民黨軍隊撤走後,臨沂城被日軍侵佔。

臨沂戰役從3月3日開始,歷時50天。在這可歌可泣的阻擊戰中,由於四十軍、五十九軍全體將士並肩浴血戰鬥和臨沂人民群眾的支援,重創了武裝到牙齒的侵略者,創造出打死打傷日寇6000餘人的光輝戰績。①“造成臺兒莊大戰前,一出輝煌的序幕戰”。②它以雄辯的事實,再次粉碎了“皇軍不可戰勝”的神話。雖付出相當大的代價,但使日軍的陰謀化為子虛烏有,從而使冒險進到臺兒莊的瀨谷旅團處於絕望境地,奠定了臺兒莊戰役重大勝利的基礎,因此,這次戰役應該載入抗日戰爭的光輝史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