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照相的慈禧,一生照了七百八十六張照片

誕生於十九世紀三十年代末的歐洲,鴉片戰爭後傳入中國,並首先被用於拍攝人像。

清代官員中最早拍攝照片的,是1844年與西方人打交道較多的兩廣總督兼五口通商大臣耆英。在王公貴族中,最早接受攝影技術的當屬1860年的恭親王奕訢。在後宮中,光緒帝的珍妃最喜歡攝影,1894年曾偷偷從宮外購進一架相機,平日不僅自己照相,還教皇帝和太監拍照。

慈禧照相則相對較晚,一般認為這是她過於保守的緣故,實際上主要還是出於禮制的制約。她很難接受攝影師、特別是西方攝影師對她隨意拍照。不過慈禧的個人生活極富情趣,晚年也被來自西方的攝影技術所吸引。

後來,有人成為慈禧照相的御用攝影師,此人名勳齡,漢軍正白旗人。

愛照相的慈禧,一生照了七百八十六張照片

史料記載,1903年美國女畫家卡爾欲進宮為慈禧畫像。慈禧心血來潮打算讓卡爾對著自己照片畫,看她畫得到底像不像。於是安排勳齡入宮照相。照相前,慈禧提出她的第一張照片要拍坐在轎子裡去受朝的場面,並詢問要坐多久才能照好、什麼時候可以看到照片?聽到只要幾秒鐘就夠了,早晨拍照、傍晚就可以看到,她表現得十分興奮,並要親自看看勳齡怎樣操作。

第二天早晨,勳齡帶著照相機來到頤和園。慈禧看著相機,十分好奇地問道:“這真奇怪,怎麼這東西就能把人的相貌照下來?”勳齡簡單介紹了照相的方法後,她就讓一個太監站到前面,自己從鏡頭後面觀望。忽然,她驚奇地喊道:“為什麼你的頭在下面?”勳齡又解釋了一番呈像原理,說照好以後就不會顛倒了。慈禧很高興,說這東西實在是巧得很。然後她走進轎子,命轎伕抬著前行,勳齡隨即按下快門。轎子從照相機前走過,慈禧問道:“有沒有照一張?”勳齡回答已經照了。她又說:“為什麼不先關照我一聲?我剛才的樣子太板了。下次要照的時候先關照我一聲。我要照個和氣些的相。”然後便在院內擺座佈景,更換服飾,拍了幾張坐在寶座上的單人照。

愛照相的慈禧,一生照了七百八十六張照片

拍照完畢,慈禧又迫不及待地親至暗室觀看洗印相片。底片衝好後,勳齡拿到紅光下請太后過目。慈禧不解地說:“不很清楚,我可以看得出這是我自己,不過為什麼我的臉和手都是黑的?”攝影師就告訴她,印到紙上後黑點就變白點了。第一張圖像被奇妙地印了出來,慈禧異常興奮,拿在手中不肯放下。哪知時間一久,畫面變成漆黑一片。見此情形,她立刻嚇得驚叫起來:“怎麼變黑了,是不是壞預兆?”攝影師又解釋說,照片印出來後還必須要洗,否則露光多了圖像就會消失。慈禧這才鬆了一口氣:“倒是有趣得很,原來要費這樣多手腳。”

等到照片全部洗好,慈禧更加驚奇:“多麼奇怪!每樣東西完全和真的一樣。”把它們拿到自己的寢宮後,她更是坐在椅子上久久凝視,甚至照著鏡子仔細比較。然後吩咐攝影師每種再洗印十張,並要求把照相機留在宮中,以備隨時拍照……

慈禧的照片,形象大同小異,但不同場面、不同背景、不同姿勢,服飾、頭飾、陳設等也不盡相同。這裡將其大致分為四類:

一是單人全身照。

均在頤和園樂壽堂前佈景拍攝,中間為寬大的御座,兩旁豎孔雀翎掌扇,陳設香幾,上面放置盛滿水果的大瓷盤……上方特意掛著題名橫額,或懸掛“大清國當今聖母皇太后萬歲萬歲萬萬歲”橫額,或懸掛“大清國當今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聖母皇太后”的長串徽號橫額。所謂徽號,就是帝后尊號之上再加的褒美之詞。清代帝后徽號,每次大多加兩個字,凡遇慶典,都可以增加。

愛照相的慈禧,一生照了七百八十六張照片

二是多人合影。

包括乘坐轎輿,與隆裕皇后、瑾妃、德齡、容齡諸人合影和會見外國女賓等。這類照片,具有一定的生活氣息。

愛照相的慈禧,一生照了七百八十六張照片

愛照相的慈禧,一生照了七百八十六張照片

三是化妝與娛樂照。

慈禧太后垂簾聽政後期,在宮中被尊稱為“老佛爺”,這直接源於她的佛教信仰。現存四幅慈禧扮觀音照片,內容恰似西方極樂世界的情境。

愛照相的慈禧,一生照了七百八十六張照片

愛照相的慈禧,一生照了七百八十六張照片

四是上色照片。

慈禧特下旨意,將部分自己滿意的照片放大,再命如意館畫師著上協調的色彩。這些“彩照”或懸掛於寢宮,或作為禮物贈送外國首腦。

愛照相的慈禧,一生照了七百八十六張照片

在晚清宮廷,慈禧照相的排場最大、耗費最巨,保存至今的形形色色的照片也數她最多。慈禧的照片究竟有多少?1903年光緒二十九年清宮特立《聖容帳》,對這些照片的形象、件數和用場,都一一作了登記。據此帳目記載,慈禧的照片共有三十種、七百八十六張。從目前故宮的收藏情況看,照片種類仍與當時基本相符,但整體數量則遠遠少於七百八十六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