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一位良善的神

經文:創 1:3-5,1:9-31;太 19:16-17

[創世記 1:3] 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

[創世記 1:4] 神看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開了。

[創世記 1:5] 神稱光為晝、稱暗為夜。有晚上、有早晨、這是頭一日。

[創世記 1:9] 神說、天下的水要聚在一處、使旱地露出來。事就這樣成了。

[創世記 1:10] 神稱旱地為地、稱水的聚處為海。 神看著是好的。

[創世記 1:11] 神說、地要發生青草、和結種子的菜蔬、並結果子的樹木、各從其類、果子都包著核。事就這樣成了。

[創世記 1:12] 於是地發生了青草、和結種子的菜蔬、各從其類、並結果子的樹木、各從其類、果子都包著核。 神看著是好的。

[創世記 1:13] 有晚上、有早晨、是第三日。

[創世記 1:14] 神說、天上要有光體、可以分晝夜、作記號、定節令、日子、年歲.

[創世記 1:15] 並要發光在天空、普照在地上。事就這樣成了。

[創世記 1:16] 於是神造了兩個大光、大的管晝、小的管夜。又造眾星。

[創世記 1:17] 就把這些光擺列在天空、普照在地上、

[創世記 1:18] 管理晝夜、分別明暗、神看著是好的。

[創世記 1:19] 有晚上、有早晨、是第四日。

[創世記 1:20] 神說、水要多多滋生有生命的物。要有雀鳥飛在地面以上、天空之中。

[創世記 1:21] 神就造出大魚、和水中所滋生各樣有生命的動物、各從其類。又造出各樣飛鳥、各從其類。 神看著是好的。

[創世記 1:22] 神就賜福給這一切、說、滋生繁多、充滿海中的水。雀鳥也要多生在地上。

[創世記 1:23] 有晚上、有早晨、是第五日。

[創世記 1:24] 神說、地要生出活物來、各從其類。牲畜、昆蟲、野獸、各從其類。事就這樣成了。

[創世記 1:25] 於是 神造出野獸、各從其類.牲畜、各從其類。地上一切昆蟲、各從其類。 神看著是好的。

[創世記 1:26] 神說、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像、按著我們的樣式造人、使他們管理海里的魚、空中的鳥、地上的牲畜、和全地、並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蟲。

[創世記 1:27] 神就照著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著他的形像造男造女。

[創世記 1:28] 神就賜福給他們、又對他們說、要生養眾多、遍滿地面、治理這地。也要管理海里的魚、空中的鳥。和地上各樣行動的活物。

[創世記 1:29] 神說、看哪、我將遍地上一切結種子的菜蔬、和一切樹上所結有核的果子、全賜給你們作食物。

[創世記 1:30] 至於地上的走獸、和空中的飛鳥、並各樣爬在地上有生命的物、我將青草賜給他們作食物。事就這樣成了。

[創世記 1:31] 神看著一切所造的都甚好。有晚上、有早晨、是第六日。

[馬太福音 19:16] 有一個人來見耶穌說、夫子、〔有古卷作良善的夫子〕我該作甚麼善事、才能得永生。

[馬太福音 19:17] 耶穌對他說、你為甚麼以善事問我呢、只有一位是善的、〔有古卷作你為甚麼稱我是良善的除了 神以外沒有一個良善的〕你若要進入永生、就當遵守誡命。

證道內容:

感謝主的恩典!上週我們分享了“滿有秩序的神”,今天一起來探討的是“一位良善的神”。

為什麼強調是“一位”,沒有說是兩位或者是三位?因為,在馬太福音19章16-17節中記載:“有一個人來見耶穌說:‘夫子,我該作什麼善事,才能得永生?’耶穌對他說:‘你為什麼以善事問我呢?只有一位是善的。’”所以,我就定了“一位”,因為除了他以外,再沒有良善的。那為什麼要以“一位良善的神”為題呢?因為我在讀創世記第1章,它反覆重複一句話:“神看著是好的”,一直重複了六次,第七次說:“神看著一切所造的都甚好。”(創1:31)神看著是好的,表明他所創造的是好的,也表明神是一位好神,一位良善的神。我想通過三個方面來思考。

第一個方面:神看著是好的

弟兄姊妹,我們可以用一分鐘的時間來自我評估一下。你對你所做的一切事情是否滿意?學生對你的作業、工人對於你的工作、丈夫對於你為家裡所經歷的一切事情、作為牧師或信徒對你所做的事情,你是否滿意?昨晚我想到過去的事,不禁失眠了,的確是不夠滿意。如果當初再盡心一點就好了!如果再盡力一點就好了!我一直在反省、責怪自己。

在洪水之前,人們心中“所思想的盡都是惡”(創6:5),如今我們每一個人所思想的是什麼呢?是天天思想耶和華的律法嗎?是天天思念聖經的教訓嗎?不是的,我們往往思念的是地上的事,為衣食住行而憂慮。當你滿足了衣食住行的需要之後,你還有更多的慾望。其實,我們基督徒也不例外,我們也活在這個現實的社會當中,你看到別人有錢,你不羨慕嗎?你看到別人升官發財,你不動心嗎?保羅說:我想作的善事,行不出來。不想作的惡,倒行出來。我真是苦啊,誰能救我脫離這取死的身體呢?然而,靠著神,就是靠著這位良善的神,就能脫離了(參羅8:14-25)。今天,我們靠著這位良善的神,就能脫離這一切,過在地如在天的生活,穩行在高處的生活,使它不再成為一句空談,乃是成為生命的實際。神藉著他的話語,來滿足我們生命的需求。他知道我們此時此刻每一個人最需要的是什麼。

創世記1章4節、10節、12節、18節、21節、25節、31節都記載著:神看著是好的。神創造的一切都是盡善盡美的,這說明神本身也是盡善盡美的神。有意思的是,在第二日神沒有說是好的,而在第三日,就是星期二這一天,神卻連續兩次說是好的。所以,禮拜二是個好日子。猶太人明白神創造的秩序,所以婚禮往往選在週二。我一聽到這個消息,於是趕緊翻日曆找我結婚的那一天。我一查,高興得要跳起來了——星期二!我跟我愛人講,她說:“星期二又怎麼了?”我講了這個故事,她就很喜樂,說:“那是耶和華所定的日子,我們在其中高興歡喜!”弟兄姊妹,或許你結婚的日子不是禮拜二,沒有關係,你不是還有孩子嗎?有機會!

神造的一切都是盡善盡美,他看到光和暗,他說是好的;他看到白天和晚上,他說是好的;他看一切都是盡善盡美的,一年四季也都是美好的。很多時候,我們會問:“你喜歡冬天還是夏天?”你會有個人喜好,但神看四季都是美好的。在神來看是美好的,我們也要看是美好的,在每個季節當中欣賞神給我們特殊的恩典。夏天酷熱,主的愛卻比日頭更盛。神愛我們,“因為他叫日頭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太5:45)因為他愛世人,他是慈愛的神!

第二個方面:只有一位是良善的

神是一切善良的源頭,正如剛才我們所讀的馬太福音19章16-17節記載,有一個人來見耶穌說:“夫子,我該作什麼善事,才能得永生?”耶穌對他說:“你為什麼以善事問我呢?只有一位是善的。你若要進入永生,就當遵守誡命。”人靠著自己的能力行不出什麼善來,即便有一點善,也不能靠著這個善上天堂。很多時候猶太人會有他們自己的善行,比如說他們把禱告、施捨、禁食都作為善事去做。他們在施捨的時候在前面吹號,召集很多人,再把錢往募集箱裡倒,別人說:“這個人是慈善家,真有愛心。”禱告的時候,他會在會堂裡,在最顯眼的地方。比如海淀堂的臺階上,或在十字路口舉著手禱告:“主啊,我感謝你。”禱告很多,這不是給神聽的,而是給自己聽的,給人看的。他禁食的時候也喜歡打扮一番,他喜歡把臉弄得很難看,也不梳頭,也不洗臉。別人說:“張弟兄,你這是幹啥呢?”“你沒有看出我在禁食嗎?”真的看出來了,因為他是給人看的,這是他的善行。但人們靠著善行進不了天國。

什麼是善?什麼是真善美?離開神就是假的、惡的、醜的,離開神沒有善行可談,因為我們的神才是善的源頭。我們按照神的規律去生活就是善。我記得我學英語的時候,有一個詞我一直記不住,就是“evil”。後來,一個老師給我指點,我會了。生活叫“live”,把這四個字母反過來,e-v-i-l,顛倒過來的生活就是惡的。弟兄姊妹,神創造的秩序是這樣的,只要你遵守它就是蒙福的,你和它唱反調,顛倒過來,那就是惡的,神不喜悅的,沒有善行可談。所以,在神之外,我們做不了什麼善事。聖經說,“沒有義人,連一個也沒有”(羅3:10)。“沒有行善的,連一個也沒有。”(羅3:12)

神是一位良善的神,一切的善良都是從他而來,他是我們的保護者,是我們的日頭,是我們的盾牌,他未嘗留下一樣好處不給那些尋求他的人(參詩84:11)。因為他愛我們。我們的神也是我們生命的供給者。他說:“你們雖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東西給兒女,何況你們在天上的父,豈不更把好東西給求他的人嗎?”(太7:11)我們雖然不好,不是說我們壞,乃是說我們能力有限。雖然父母能力有限,都會將最好的給兒女,何況在天上的父,豈不是把更好的東西——那就是聖靈的內住,賜給求他的人嗎(參路11:13)?

他是我們的供給者,也是我們的保護者,我們的憐憫者。聖經記載:“耶穌走遍各城各鄉,在會堂裡教訓人,宣講天國的福音,又醫治各樣的病症。他看見許多的人,就憐憫他們,因為他們困苦流離,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太9:35-36)我們每個人在信主之前,是走迷的羊,偏行己路、困苦流離。耶穌基督尋找我們,走遍各城各鄉尋找我們,將我們抱在懷裡,扛在肩上,帶到他羊圈之中,他是我們的保護者,因為他是一位良善的神。

我們這位良善的神,通過耶穌基督向我們發出很多生命的忠告,我就簡單說三個。

第一個忠告:憑著果子認樹。耶穌基督說:“凡好樹都結好果子,惟獨壞樹結壞果子。好樹不能結壞果子,壞樹不能結好果子。”(太7:17-18)這是生命的孕育。一棵好樹只能結好果子,壞樹沒有能力結好果子,所以說憑著果子可以認它的樹。很多時候,我們人會被假象所矇蔽。我剛來海淀堂侍奉時,有些阿姨們就說:“小范啊,我是刀子嘴豆腐心,我心特別好。”我當時也被這種假象矇蔽了。阿姨說了,她是刀子嘴豆腐心,她當頭棒喝給我幾句,但是她心地善良。所以我飽受刀子嘴的折磨,卻沒有經歷她的愛心的感染。主耶穌告訴我們憑著果子認樹,有一顆怎樣的心,便會說出怎樣的話。求神憐憫我們,使我們能夠看清這一切。聖經也告訴我們說:“若有人愛神,這人乃是神所知道的。”(林前8:3)還有一句話:“若有人不愛主,這人可詛可咒。”(林前16:22)言行表明內心,因為一個泉源裡不能流兩樣水(參雅3:11)。

第二個忠告:進天國要遵守神的旨意。他說:“凡稱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進天國;惟獨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進去。當那日,必有許多人對我說:‘主啊,主啊,我們不是奉你的名傳道,奉你的名趕鬼,奉你的名行許多異能嗎?’我就明明地告訴他們說:‘我從來不認識你們,你們這些作惡的人,離開我去吧!’”(太7:21-23)這是告訴我們,進天國要遵守神的旨意,我們不要被表面的、外界的工作所矇蔽。我們以為一直在為主做事,奉主耶穌的名作工,到了審判那日神卻不認識我們;我們奉主耶穌的名趕鬼、傳道、行異能,最終卻是行惡的。今天早晨我在思考,主啊,為什麼人都要奉你的名做事呢?我左思右想,假如我奉我範國興的名講道,你們聽嗎?奉我範國興的名帶小組你們跟我學嗎?人一定會打著基督的旗號,奉主的名做自己心裡認為正確的事,便無往而不利,一呼百應。別以為做事工的人多,這就是神所喜悅的。其實不然。你要思考,你有沒有做在主的心意之上?趕鬼、傳道、行異能都是好事,但是你是在為誰而作?你是求主給你力量讓你完成主的事工,還是你要去做事工榮耀自己的名?僅僅為了光耀個人的名,而捨棄神的榮耀,這樣的人何等可憐,何等可悲!耶穌既然這樣說了,天國一定會應驗的,會有這樣的人哀哭切齒。我們要時刻準備自己,讓神鑑察我們,所作的事有沒有作在主的心意之上,還是為了自己的名利前途而作?求神顧念我們,使我們不被事工的外表所矇蔽。

第三個忠告:好牧人的形像是什麼。耶穌說:“我來了,是要叫羊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約10:10)“我是好牧人,我認識我的羊,我的羊也認識我。”(約10:14)他已經定義了好牧人的角色,好牧人就是這個樣子。你是小組長、團契的負責人、詩班的班長,你是各個部門的負責人,有沒有讓群羊得到牧養,得到生命,更豐盛的生命,而不是面黃肌瘦、毫無生氣、奄奄一息等待著主來?耶穌說,他是好牧人,好牧人認識自己的羊。很多時候牧師往往會找藉口。海淀教堂8000信徒,我怎麼可能認識呢?如果僅僅是埋怨、推諉,無論多久,依然如故。不如每日認識一個。

三年前,我隨同全國基督教兩會去了臺灣,參加兩岸基督教座談,有位牧師講了一個故事,讓我感到羞愧難當。這位牧師說,當他讀到這段經文時他流淚、認罪、悔改。師母問:“你在幹嘛?”他說:“看到耶穌說‘我認識我的羊,我的羊也聽到我的聲音’,可是我是牧人,卻不認識我的羊。我怎麼辦呢?”師母說:“你有沒有好的辦法?”他說:“我有一個好辦法,但需要你的支持。我希望咱們教會1000位弟兄姊妹,每個人一年內到咱們家吃兩次飯,一週開放3個晚上,每次最多可以接待20個人。”師母說:“我答應你。不就是多買幾袋米,多買一些菜嘛。”他們就每週熟悉五、六十人,一年的時間就幾乎把教會的弟兄姊妹都認識了,也知道名字了。見到面之後不再僅僅是“弟兄你好!”“姊妹你好!”而是“張姊妹,你兒子考試怎麼樣?”“李姊妹,你丈夫工作怎麼樣?”她心裡暖乎乎的,因為你關注到她本人了,而不是僅僅知道她的性別。從此之後他的教會不再是1000多人而是2000多人,一下子翻倍了。臺灣教會那麼小,人那麼少,怎麼能夠翻倍那麼快呢?只能是從其他教會轉到這裡來的。其他十幾個主任牧師就聚集在一起去找這個牧師的麻煩:“你的教會本來這麼興旺,人是最多的,為什麼還要偷我們的羊呢?”這位牧師說:“我不是偷你們的羊,是你們的羊偷我們的草,我這兒草多。”

弟兄姊妹就是這樣。北京教會的每個教堂附近交通都很方便。你去崇文門堂,缸瓦市堂比海淀堂多用10分鐘,但如果你在這裡沒有得到餵養,你多花1塊錢就去了。所以說給牧者的挑戰更大了,你有沒有認識你的羊,你的羊聽不聽你的聲音,都是很重要的問題。所以我們才有了這個小組的計劃,有了這個小組的事工。讓我們立志結果子,多結果子,結好果子,我們要立志遵循天父的旨意,立志成為好牧人,好信徒,每天做神喜悅的事,走神祝福的道路。

第三個方面:我們要效法良善的神

我們來思考,如何效法耶穌基督的良善,以神的視角來思考一系列的問題。能以神的視角看問題很重要。我們的神對自己所做的工作給予高度、積極的評價,他在肯定、欣賞、稱讚一切他所造的。同時我們還要以神的意思來取代自己的想法。耶穌基督在客西馬尼禱告時說:“我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這杯離開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太26:39)這應該成為我們禱告的榜樣,很多時候弟兄姊妹對我說:“牧師,我還單身,我家裡催得很緊,我自己也很著急,我應該怎麼禱告?”我說:“你可以學習耶穌向神的禱告啊!”比如說:“主啊,2016年12月31號之前,求你使我進入婚姻和家庭,然而不要按著我的意思,只要成就你的旨意。”把你急迫的心告訴神,但不要給神最後通牒。再比如:“主啊,我的兒子希望考上北大清華,然而不要按著我的意思。”“主啊,我的妻子希望有一份什麼樣的工作,我也祈求你賜給她,然而不要按著我的意思,只要成就你的旨意。”約瑟也是很好的榜樣,他說:“你們的意思是要害我,但神的意思原是好的”(創50:20)。所以神給我們的意思永遠是最美的,最好的。我們不要用自己的想法去取代神的想法,乃是用神的旨意去取代自己的想法。約瑟所做的就是他求和高於求勝,他沒有說“我做了宰相我可以任意處置你們”,乃是求和(參創45:4-15)。

求神憐憫我們,使我們能從神的角度來看待問題,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確信我們的好處都在神的裡面。詩篇16篇2節說道:“我的心哪,你曾對耶和華說:‘你是我的主,我的好處不在你以外。’”其實我們每個人都要深深地知道,有一個看不見的手在擁抱著我們,關懷著我們,因為他是慈愛的神。

我讀過一個對我很有觸動的故事。有一個小孩,生下來就是盲人,父母在家裡幾個姊妹當中對他更關愛有加。從幼兒園一直到小學,父母一直天天陪著他,送他,直到他上初中那天,爸爸媽媽說:“從今天開始我們再也不能陪你了。你要自己去上學,自己去洗衣服,自己去面對生活,不要依賴我們了。”這孩子當時就像崩潰了:“我跟其他孩子不一樣,為什麼要這樣對待我呢?”而父母說:“今天就這麼定了。”早晨吃完飯,揹著書包就去上學,儘管學校離家只有十幾分鐘的距離,對於盲人卻很艱難。他就這樣流著淚去上學,流著淚回家。颳風下雨都是這樣,一年四季都是如此。有時候回來給父母講些感人的故事,說:“爸爸,我今天過馬路,那個車一輛一輛過去,我不知道怎麼過馬路,就有好心的人拍拍我的肩膀,拉著我的棍子,就把我拉過去。下雪的時候,我忽然摔個跟頭,就有人把我扶起來。”父母很高興,他也很高興。父母說:“神祝福你,因為你是神的兒子。我們不在身邊,神依然祝福你。”這孩子就在愛中有恨,恨中有愛的心情中,一直讀到大學畢業。直到有一天一個公司要聘用他,他準備去工作。這一天他突然覺得自己長大了,但他和約瑟的心態不一樣:“爸爸媽媽,今天我要宣告一件事情,我長大了,再也不需要受你們的譏諷了,我從今天開始可以獨立了。在過去的十幾年裡面你們是怎麼對待我的,你們自己心裡清楚。”他父母這時候就說:“孩子,其實我們一天也沒有離開你啊!”他說:“你們從上初中那天就不管我了,我都自己自力更生了。每一次我都遇到好心人,要不是那些好心人,我不可能活到現在。”爸爸就上去,再次拍拍他肩膀,他發現自己很熟悉那種感覺。爸爸說:“其實每一次攙你過馬路,扶你起來的都是爸爸和媽媽,只是我不能告訴你,但是我在暗中一直保護你。”

弟兄姊妹,或許你在經歷艱難,痛苦難當,但你不要忘記,有一位神一直在陪伴著你。似乎你禱告沒有得到神的回應,但他一直在旁邊,他會在你最束手無策、進退維谷之際挽救你。這是我們的神。他的目的不是要把你扔掉、放棄,乃是使你長大成人,長成滿有耶穌基督的身量。因為他是一位慈愛的神,也是我們要效法的良善的神。

我們還要分享一下“好撒瑪利亞人”的故事,以愛鄰舍之心取代生命中的冷漠。有一個人被強盜打得半死丟在那裡,祭司從路上經過,沒有理睬他就走了,利未人經過也不理睬走了。惟有一個好撒瑪利亞人,看見他就動了慈心,給他包紮並送到店裡去照應他(參路10:30-34)。當你讀到這個故事之後有什麼樣的思考?今日的基督徒缺少的不是知識,而是行動;缺少的不是禱告、施捨、奉獻、禁食或個人生命的操練,而是愛與憐憫。我們的神是慈愛、憐憫的神,耶穌基督他是一位良善的神,他來到這個世界上,“並不是要受人的服侍,乃是要服侍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可10:45)耶穌基督是好牧人,他為羊舍命(參約10:11)。他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瞭(參羅5:8)。救恩並非出於我們的價值,乃是因為耶穌基督通過天父的視角來關注我們,因為他的本性就是愛,他愛世人。

今天我們是因著耶穌的愛而活著,同時也是為了耶穌的愛而去生活。我們活著就是愛,就是愛的使者。愛不是說說、想想,乃是要行動起來。讓我們不單經歷神的愛,更應該將神的愛傳遞下去,因為“施比受更為有福。”(徒20:35)讓我們從今天開始,從身邊小事做起,用我們的光去照亮我們身邊的人,幫助我們的鄰舍。我們要憑著耶穌基督的恩典,去愛生活中的每一個人,去關注每一件事,去欣賞每一個工作。

耶穌基督說:“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太5:16)讓我們在有生之日,操練自己像耶穌,更像耶穌那樣去愛我們的鄰舍。因為主說:“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約13:35)我們不用天天跟我們的家人講“我是基督徒,我受洗了”,讓行動說話,讓生活去表彰基督的愛,傳遞基督的愛。因為耶和華神的眼目遍察全地,他要尋找向他心存誠實的人(參代下16:9)。讓我們從今天開始,就存著誠摯的心,去為主做工,為主拯救靈魂,為主影響生命。讓我們都能成為一個忠心又良善的僕人,因為我們的神是一位良善的神。阿們!

故事:一位良善的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